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16454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今译】

  道是无所不包的,可以庇荫万物,不仅善良的人将他视为修身养命的宝贝,就连不善的人也经常依靠它来保护自己。所以有时候只要你说出一句话合乎道的至善至美,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只要你的某个行为合乎大道,比较高尚,你便在此时得到人们的看重。即使是恶人,只要你因为明白了大道,真心悔过,道怎么会弃你于不顾呢!所以即使你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设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后拥,拥有希世珍宝的美玉,乘坐富丽堂皇的马车,这样的尊贵也不如获得道来得可贵。古人为何要如此重视道呢?还不是因为有道可以立身,有求就能得到,有罪就能免除吗?所以道可以说是天下最尊贵的了。

  【解析】

  美言可以市尊

  本章老子仍意在论述“道”的可贵之处,不过,其着眼在“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的角度。在老子看来,“道”乃是“万物之奥”,可以庇荫万物,其不仅是善良之人的珍宝,即使是不善的人,也可以借助“道”来保护自己。可以说,“道”是公平无私的,并不刻意区分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所说的话是符合了“道”的美言,便可以凭此赢得人们的尊重;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是符合了“道”的美行,便能够被人们所看重。其中,“美言可以市尊”,可以说对人们颇有启发意义,我们单独拿出来说说。

  我们知道,现在“美言”这个词的意思和老子所说的意思已经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所说的“美言”,意思是好听的话,所谓“请您多多美言”,意思是请人帮自己说些好听的话,以获得某人的青睐。这种“美言”是否符合事实,也即符合“道”呢,则不作计较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人们都是有辨别能力的,好听的话未必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而真正能够得到人们尊敬的话,则是符合了“道”的话。所谓符合“道”的话,具体到我们的现实之中,便是诚实、正直、客观、有见地的话,简单说,便是高明的真话。我们知道,真话往往是不那么好听的,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说的便是这个意思。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也曾直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尽管真话听起来不是那么美妙,会暂时让人不舒服,但只要是有智慧的人终归会认同他,进而尊重说真话者。而那些虚饰的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之言,虽然暂时听起来美妙,可能会讨得听话者欢心,但最终会遭到鄙视。关于此,我们可以举出不少例子。

  众所周知的铁面包公堪称“美言可以市尊”的典型。在担任谏官的期间,包拯多次议论和斥责那些权臣,请求朝廷废除一些不正当的恩宠。他还建议皇帝要积极纳谏,认清楚那些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光凭主观来判断谁好谁坏。他的意见大多都得到了朝廷的采纳。

  包拯后来被任命为开封府知府,负责京城各项事宜。由于他为人刚直,那些皇亲国戚都不敢冒犯他,嚣张的行径也收敛了很多。包拯不苟言笑,公正严厉,无私无畏。当时京城贪官污吏无不畏惧,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升任谏议大夫后,上奏说:“太子的位子已经空缺很久了,导致民心不安。陛下却长时间犹豫不决,是为什么?”原来宋仁宗自己没有儿子,本来按规定他可以在宗室子弟里面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当太子,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生儿子的希望,一直不肯立太子。但不立太子的话,万一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朝廷就会乱掉,所以立太子是当时人们的一块心病。宋仁宗问包拯:“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包拯回答:“我请求皇上立太子是为国家着想。陛下却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不是怀疑我吗?我都七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包拯的儿子早死),立谁为太子难道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宋仁宗很高兴,说:“我会慢慢考虑这事的。”

  包拯从来不随意附和别人,他为人严厉正直,非常讨厌那些不正之风。他当官以后,就断绝了和亲友们的来往,从不为他们谋取好处。包拯曾说过:“后世子孙做官,如果有犯了贪污罪的,不准进家门,死后也不准进祖坟。不听我话者,不是我的子孙!”包拯在六十四岁那年去世,虽然生前顶撞皇帝,整治权贵,严惩贪官,许多人都在心里恨他,但他死后,却赢得了皇帝大臣的深切哀悼,黎民百姓膜拜爱戴,坚守大道,使他万古流芳。

  北宋王安石主持变法时期,有一个叫吴孝宗的官员依附保守势力,极力诋毁新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和保守派产生矛盾了,便转而支持变法。为讨好王安石,他写了《巷议》十篇呈送,说街巷之间的百姓都在议论新法的好处,其实内容全是他编造的。王安石一看便明白了他的用心,对他十分鄙视,对他更加疏远。还有一位名叫郭祥正的官员,当时是邵阳(今湖南邵阳市)武冈县令,为了升官,他向神宗皇帝上奏章,对王安石大加颂扬,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一天,宋神宗问王安石:“你认识郭祥正吗?这个人才似乎不错。”王安石说:“我在江东时认识他,这个人口才像纵横家,而行为轻浮浅薄,是个不可委以重任的人。”王安石接着问神宗:“皇上,是不是有人举荐他?”神宗拿出郭祥正的奏章给王安石看,王安石看后摇摇头笑了,他认为被这样阿谀奉承的人所颂扬,实在是莫大的耻辱。他态度坚决地向宋神宗表明像郭祥正这样的人万不可重用。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一个人说话能否取得别人的尊敬,绝不在于是否将话说得好听,而在于你说话是否客观、公正。只要你说话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公正客观,哪怕是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也往往能赢得别人内心深处的尊敬。如果你说话只是一味地投其所好,表面上听起来是好话,其实却是违心的奉承之言,也往往不能获得有智慧的人的感激,反而会遭到轻视。

  老子所说的“美言可以市尊”的道理在现实中也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在平时说话时,我们便要符合大“道”。凡说话力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根据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发表见解,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相反,如果怀有私心,出于某种目的去说一些空话、假话、套话,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是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庸人,没有人会真正地尊敬你。

  另外,它还提醒我们,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勇于客观公正地指出朋友的不足不妥之处。虽然,这样做可能一时会令他不快,但时间长了,他便会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会真正地把你当有益的朋友。相反,如果总是想通过迎合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来维持友谊,只会让人觉得你毫无主见,缺乏真诚,这段友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古人云: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美行可以加人

  与“美言可以市尊”相同,“美行可以加人”乃是老子证明“道”的巨大功用的又一角度。所谓美行,并非指行为本身是否在表面上令人感到舒畅,而是指其深层次上是否符合“道”的精神。具体来讲,指行为本身是否是善意的、正义的、刚直的,等等。善意地对待别人,是一种博大的关怀,是对人的信任、鼓励和帮助,能让人感到温暖亲切,这样的行为让人感动,必然会得到被帮助者的感激和回报,也必然会得到世人的尊重和敬仰。正义的行为多是为了维护良风美俗,为了维护大众的利益,为了维护社会长远的利益,这种行为往往需要无私无畏,乃至牺牲自我。也许,这些人当时不被理解,但是事后必定会得到最广泛的认可,得到全社会的敬仰,比如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为种族平等而牺牲的马丁·路德·金,他们都以自己的牺牲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最终为人类永远缅怀。在中外历史上,以美德善行而被铭记的人很多,下面看个例子。

  在东汉初期,有一个著名的明德马皇后,被历代史家颂扬。马皇后是名将马援的小女儿,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马援死后被奸臣诬陷,马家的日子一直很不好过,所以马皇后只好进宫侍奉太子,她脾气很好,人又聪明,很得太子的宠爱和阴后的喜欢。太子登基不久,有关官员请皇帝立皇后,皇帝还没说话,阴太后就提议立马皇后,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马皇后喜欢读书,不喜欢奢侈的东西,虽然贵为皇后,还是经常穿粗布衣服,也不在衣服上加花边,有人劝她稍微奢华点也没关系,但马皇后拒绝了。汉明帝喜欢到园林里游玩,马皇后担心他耽于游乐而误了国事,所以经常劝诫,话说得情深意切又很周到,一般都会被汉明帝接受。当时朝中如果有什么争议较大的事难以决断,明帝一般都会来问马皇后的看法,而皇后一般都能找出问题的实质,分析得头头是道,经常对政事的不足提出弥补的意见,但从来没有让自己家的私事去干扰皇帝,所以汉明帝一直都非常尊敬和宠爱她。

  明帝死后,章帝即位,章帝很想给马太后的兄弟们封爵位,但她一直反对,后来朝中上下都赞成封马家兄弟爵位,太后用前朝外戚干政的典故来教育章帝,坚决不同意封他们为侯。汉章帝虽然不是马太后亲生,但是马太后把他从小带大,章帝对马太后感情一直很深,他觉得不封舅舅们为侯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但不得不尊重马太后的意见。马太后对自己娘家人要求很严格,如果谁勤俭朴素,她会很高兴地表扬嘉奖,而那些追求奢华的亲戚,她就打发他们回老家。后来天下太平,章帝决定封舅舅们为列侯,他们也都纷纷推辞,马太后鼓励了他们的这种行为,但圣旨已下,他们便在接受了封爵后辞官回乡。

  马皇后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身处后宫贵为皇后,以至孝侍奉太后,以宽容和善良对待嫔妃宫女,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帮助皇帝,匡正时弊。当她成为皇太后,权高威重,并为朝廷尊崇敬仰时,她重大局公正无私,并时刻保持一种低调和谦和,为天下做出表率和榜样,促进了朝廷的和谐和政治的清明。正是这种美德善行,她才被奉为历代后宫佐治的典范,被永远传颂。

  据《北梦琐事》记载,宋代有个叫王光远的官员,向来急功近利,凡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人,他都极其忍让宽厚。他到比他尊贵的人家中喝酒,有时对方因为喝醉,将他当做小丑一样地玩弄。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始终陪着笑脸。有一次,他的上司喝醉了,知道他的脾气,便借着酒疯拿起鞭子对他说:“我要鞭打你,如何?”王光远陪着笑脸说:“只要是您的鞭子,我非常乐意接受。”说完就真地转过身子,把背部对着上司。半醉半醒的上司说:“好,那我就打了。”于是,真地打起来。可是王光远一点也不生气,始终和颜悦色,还说着客套话。同席的朋友们对王光远的做法,实在看不过去,就问他:“难道你就不懂得羞耻吗?”王光远毫不隐讳地说:“我只懂得结交他有益无害。”于是世人称他:“面皮厚如铁”,这也是“铁面皮”一词的由来。

  还有一个故事。据《宋史》记载,宋真宗时,寇准看上了一个叫丁渭的人,就提拔他当副宰相。出于感恩,丁渭对寇准侍奉十分殷勤。一次,官府举办宴会,寇准的胡须沾了汤汁,丁渭见了连忙走过来,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小心翼翼地为他拂拭。寇准一看,便十分不自在地说:“你的好意实在难得,但你好歹也是副宰相,这有些不成体统了吧。”这便是溜须拍马中的“溜须”的由来。后来这件事传开,同样传位笑柄。

  上面两个故事中的人,表面上看,一个宽厚,一个体贴,最终却都成了千古笑柄,原因便在于他们对人示好的行为出于自私,算不上“美行”,更不合大“道”。当然,不是说一个人的行为自始自终都要合乎“道”,才算是美行。这样的人就是圣人了,古今中外找不出几个。实际上,老子所说的合乎“道”的美行,乃是有一件算一件,并不因为一个人是坏人,便没有美行了。因为老子明确讲了:“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某杂志一篇文章连续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是说有个潜逃多年的杀人犯,因思念妻儿,偷偷潜回老家,但他一下火车就被警察盯上了。情急之下,他拦住一辆出租车,强行将司机拽下来,疯了一样地开车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他很清楚自己被抓后等待他的是什么,他成了一头受惊后丧失理智的公牛。身后的警笛声越来越刺耳,他把油门踩到了底。正狂逃间,他猛然间狠狠踩了刹车。原来,前面人行道上,一队小学生正列队而过。这些孩子,穿着统一的蓝白相间的校服,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马扎,好像要去哪里,队伍很长。他猛地想起来,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天罗地网他都敢闯,但现在没了勇气。他默默地注视着孩子们横过马路,直到警察追上来铐住他。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偷在撬开一户人家后,进门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煤气味。直觉告诉他,这家的煤气泄漏了。他快步冲进屋里,发现一个小男孩正蜷缩在床上,两眼翻白,喉咙里发出粗重的呼吸声,显然是煤气中毒了。他想都没想,抱起孩子直冲出去向医院跑。因为抢救及时,孩子保住了性命。当孩子父母赶到医院,想见恩人一面时,那个不速之客正在派出所里录口供,他投案自首了。第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拦路抢劫的少年,潜逃到内蒙古隐姓埋名多年。然而,不久前他落网了。在那个寒冷的早晨,他跳进冰冷的湖里,接连救起了两个落水儿童。他的义举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

  在连续讲完这几个故事后,杂志编辑总结道,不管怎么说,这些故事里的“坏人”在那一刻是伟大的,他们所做的坏事丝毫不能遮掩他们做好事的光辉,甚至更显耀眼,相信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可以说为老子所说的“美行可以加人”,做了进一步的注解。合乎“道”的美行,并不一定归属谁,不管你在其他的事情上是否合乎“道”,只要你做的那件事是合乎“道”的,那么你此刻便是受到了道的保护,此刻的你便是高尚的,便会受到人们的敬重。“道”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庇荫你,就看你是否愿意拥抱它了。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白,要想为人所看重,一切全在于自己。不要在乎你的行为在细节上如何,表面上如何,而要明白你的行为是否是真正符合“道”的。这一点,从长远来说,既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一切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且,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情自己是如何做的,这件事合乎“道”了,在这件事上便会得到人们看重,那件事不合乎“道”,便会在那件事上遭到人们的鄙视。至于怎么样算是合乎“道”,那就要看各自的领悟与修行了。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老子认为道可以庇荫世间万物,不仅是好人的珍宝,有时也能保护坏人。其具体的机制便是通过符合道的“美言”、“美行”来实现。只要你所说的话符合了“道”,便能够得到人们的尊敬;只要你的行为符合了“道”,你便能被人们所看重。这尊敬和看重即是“道”庇荫你的方式。不仅对好人是如此,对坏人也同样是如此。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徒,如果他偶尔说出一句充满人情味或者哲理性的话,这一刻,我们一样会在内心里觉得他有可取之处;他偶尔做出一件良善的事情,我们同样会被他的行为所打动,这是因为此刻“道”依附在了他的身上,在庇荫他。接下来,老子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不偏不离,又言:“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即特别强调“道”并不放弃那些做过坏事的人。这句话可说是一句至善至真的警句。

  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是坏人,往往是因为他的一些恶的言行,突破了我们的社会所划定的道德底线,而并非是这个人生下来便是一个恶人。反过来,我们通常所说的好人,则是因为他总体上的言行是好的,而并非是指他生下来便在额头上打上好人的标志,一生只做好事,从不做恶事。实际上,好人也必定做过一些恶事,恶人也必定做过一些好事,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程度上。在基督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值得思考:说有一天,一群人将一个淫乱的女人押到耶稣面前,问耶稣该如何惩罚他。耶稣问大家是什么意见,所有的人都义愤填膺,挥舞着拳头大声要求将这个伤风败俗的坏女人用乱石砸死。耶稣听了,沉思了一下,便说:“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要求,就这么办吧。”然后,耶稣停下来环视所有的人之后,说道:“下面,就请你们中间没有犯过罪的人举起石头来砸她吧。”此言一出,便没有任何人说话了,所有人都低下了头。这个故事便提醒我们,所谓的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标准并非总是那么清晰可见的,每个人都是善、恶的复合体。而“道”时刻都在你的内心里存在着,一刻也不曾离开你,只看你是否愿意更多地按照它的指引去行事。实际上,这不仅是老子的观点,中国儒家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性本善”说的便是人的本性本来都是符合“道”的;“习相远”说的便是有的人遵从“道”的指引去行事,有的人则不遵从。更进一步说,所有的人都是有时遵从有时不遵从。但不论你是否遵从,“道”都没有消失掉,它始终在人的内心深处,随时听从召唤来庇荫人。简单说,即坏人并不是不可救药的。下面这个故事便可对此道理进一步注释:

  1921年,路易斯·劳斯成为美国星星监狱的典狱长。这个监狱一直被称作是当时最难管理的监狱。但是,20年后劳斯退休时,该监狱却以提倡人道主义的典范监狱而被媒体所广泛报道。有记者为了将该监狱的经验进一步推广,对当时备受人们崇敬的路易斯·劳斯进行了深入采访。当问及他是如何做到这个奇迹时,路易斯·劳斯告诉记者:“其实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已去世的妻子凯瑟琳,她就埋葬在监狱外面。”

  当劳斯刚当上星星监狱的典狱长时,所有的朋友都郑重地警告凯瑟琳千万不可踏进监狱!但是,在监狱第一次举办篮球赛时,凯瑟琳带着自己三个可爱的孩子走进了体育馆,与服刑人员坐在一起观看比赛。对此,她声称:“我要与丈夫一道关照这些人,我相信他们也会关照我们,我不必担心什么!”

  此后,凯瑟琳便将星星监狱当做自己的常来之地,经常去关心监狱里的犯人,并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一次,听说一名新来的被判谋杀罪的犯人双目失明,凯瑟琳便去探望他。后来,为缓解他的寂寞,她还主动教他一种帮助盲人阅读的“点字阅读法”。直到许多年以后,这个人每逢想起凯瑟琳,失明的双眼都会默默地流泪。凯瑟琳在狱中还遇到过一个聋哑人,为了沟通方便,她甚至专门到有关学校去学习手语。在1921至1937年之间,她像一位天使一样经常造访监狱,给这里绝望的人们带来安慰。监狱中的许多犯人都深受感动,甚至传言她是耶稣基督的化身。

  1937年,凯瑟琳在一桩交通事故中丧生。接下来几天,劳斯没有上班,由代理典狱长负责监狱事务。大家都知道劳斯家离这里仅有一公里,如非不得已,他不会如此,纷纷打听出了什么事。结果,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监狱。在凯瑟琳葬礼这天,代理典狱长早上散步时惊愕地发现,那群看上去凶悍冷酷的囚犯,齐聚在监狱大门口,所有人都静悄悄的,一言不发。他走上前去,这些人齐刷刷地用哀伤的眼神看着他,脸上都带着眼泪,这些人已经知道今天是凯瑟琳的葬礼。简短的犹豫之后,他转过身来对囚犯们说:“好了,各位,你们可以去,只是要记得今晚回来报道。”然后,他命人打开了监狱的大门,让这些囚犯去为凯瑟琳送别,当然,没有任何守卫。当天晚上,所有囚犯都回到了监狱,无一例外!

  显然,正是凯瑟琳的善良和爱感化了那些冷酷的囚徒。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不管多么坏的人,内心都并没有失去他的天性。换句话说,“道”始终都存在于他内心,并没有抛弃他。只要他能够感觉到内心的“道”——当然有时是自己感觉到,有时则是受外界的感染,比如故事中的囚犯即是受到凯瑟琳的爱的感染——然后按照“道”的指引去行事,他便又回到了高尚之中,不管他之前做过什么,在那一刻他是受人尊敬的。

  “道”不抛弃人,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便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况,都要明白,不管以前自己如何,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符合“道”,“道”便会给予我们荫庇。同时,它还给我们一个启示,那便是既然“道”能够“原谅”犯错误的人,那么我们也应该给予原谅,这才符合“道”的精神。实际上,老子在许多章节都说过这一点,比如在第二十七章中,老子曾言:“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意思是圣人总是常常救助不善良的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在该章中,老子进一步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善于救人的人,也是善于做人的导师、能循循善诱教导于人的人;不善于救人的人,只着重别人的品德好不好,而忽视了他的良好本质,则总是着重选择人的资质。(“资质”是指其品德而言)言下之意对资质差的人就不值得去教导他了?这样的人不知道珍惜别人的本质,往往自以为很聪明,实际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老子还进一步强调,这是救人和帮助别人的关键。在第四十九章中,则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意思是说对待善良的人固然要善待,即或是不善良的人,也要以挽救之心出发去善待他。这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善。

  说到底,老子强调的便是要学会宽恕。老子认为即使是犯有罪恶的人,“道”还是存在于他的内心的,我们不该抛弃他。并且,不仅老子持此观点,儒家强调的忠恕之道,佛家所讲的放下善恶分别心,基督教所说的“宽恕你的敌人”,其实都强调的是一种宽恕他人的情怀和智慧。实际上,仔细想想,许多罪恶,在世俗看来也许不可饶恕,但以更高一级的眼光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罪恶是不可饶恕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一些德国纳粹被俘虏后被押解着走在莫斯科的街道上,这些人衣服残破,面黄肌瘦,伤的伤,残的残。在街上,他们被莫斯科市民围得水泄不通,围观的人群中,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有的失去了儿子,甚至年迈的父亲,而凶手正是眼前的这群恶魔!于是,喧噪声中,人们突然开始高声怒骂起来,仇恨的眼光如同箭一样直刺向这群人。人们还将青菜叶子、鸡蛋、烂水果甚至石头丢向这些俘虏,连同扔去的是他们的仇恨。俘虏们则个个低下他们罪恶的头颅,被砸疼了也不敢高声叫出来。就在这时,一个俄罗斯老妇人突然拨开押解的士兵,走到一个衣衫褴褛、走路一瘸一拐的年轻士兵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面包递给他,说:“孩子,吃吧!”这时,人群开始慢慢地安静了下来,人们停止了怒骂,眼光也变得温和,人群中开始有人把手中的香蕉、面包递给伤兵,有的人开始跑回家去拿食物。此情此景,那些纳粹士兵眼中慢慢地流下泪来。

  在这些纳粹俘虏面前,莫斯科的人们发泄他们的仇恨显然是合情合理,理直气壮的。因为他们的家园被这些侵略者夷为平地,他们的亲人被杀死,他们的泪水都已经哭干了。但是,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如此一番令人惊诧莫名的举动——他们可怜起这些敌人。可以说,因为这件事,俄罗斯人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博大高贵的情怀。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就是因为“道”始终贯穿在其中。联系到我们,俄罗斯人对这样的敌人都可以宽恕,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还有谁,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宽恕的呢?

  【为人之道】

  周处浪子回头

  晋代的周处,字子隐,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的父亲周鲂曾担任太守,但很早就去世了,时值少年的周处从此无人管束,不读诗书,任性使气,整天在外面游荡。成年后的周处身材魁梧,气力过人,喜爱骑马射箭,对人则凶悍粗鲁,横行乡里,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乡里人都惧怕他。当时的孩子哭时,大人一说“周处来了”,孩子便不敢哭了。一次,他走过东门菜花桥的一个酒坊,这时一只狗从酒坊里窜出来,朝他叫了几声。周处火冒三丈,骂道:“你这只畜生,也敢来咬我周处?”抬起脚将狗踢得汪汪叫,满街乱跑,但周处还不罢手,提刀非要宰了这狗。酒坊老板一看是周处,赶紧磕头作揖,向周处赔罪,请周处饶了这只看家狗。周处却恶声恶气地讲:“狗不打死,酒缸打翻!”老板没办法,只好眼睁睁看他把狗打死了。周处整天游手好闲,无人愿意与其相处,只要看见他过来,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连家中老母亲看着儿子回来都战战兢兢,非常惧怕。当时在义兴附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同时在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不少人丧命其口。于是义兴人便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一起并称为义兴“三害”,并且将周处列为“三害”之首。

  一天,周处在外面闲逛,看到人们都闷闷不乐的样子,便找到一个一向仁厚的老年人问:“今年的收成不是不错吗,大家为何还是这么不高兴?”老人讲:“有三害在,大家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第一次听见“三害”这个说法,便问:“您说的三害是指哪三害?”老人说:“在南山中有一头白额虎,这畜生经常出来伤人,是为一害;在长桥下,有一条大蛟,害了不少人的性命,还使得人们不敢再到河里捕鱼;至于这第三害嘛……”老人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直说了:“大概要算是阁下你了,并且你还是这‘三害’之首。”周处一听,自己多年以来自以为勇武,是条汉子,没想到竟然成了乡邻们眼中最大的祸害,感到十分羞愧。当时他便看着老者说:“好吧,我周处自小无父,承蒙乡亲们关照长大,我这就为乡亲们除去这三害!”老人说:“如此,则是地方上一大幸事了!”

  周处说到做到,回到家后,他便准备武器和干粮,第二天便孤身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性命。然后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先别忙,等我收拾了长桥的大蛟再说。”第二天,他又背着干粮,带着弓箭和利剑出发了。

  周处躲在岸上等了一天一夜,那蛟才出现,于是周处连发三箭,射中了蛟的背部。那畜生也比较机警,一看形势不对,便赶紧潜水躲起来了。周处一看,等它伤养好了,再杀它就难了,于是果断带着利剑跳入水中,和蛟龙进行搏斗。没想到那畜生虽然受伤,但威猛不减,和周处且战且退,试图逃往下游。但周处毫不松懈,一直对它紧追不舍,结果直从上游折腾到下游,三天三夜之后,才将这畜生杀死。

  再说这些乡邻,他们一看周处一连几天都没有回来,派人去查看,只见长桥下有血迹,便以为周处和大蛟一起死在河底了。这下,乡邻们以为三害一下子都去除了,都十分高兴,相互庆贺。

  没想到,几天后,周处又回来了,只是受了点轻伤而已。当他回到家里,听说乡邻都在为自己的死去而高兴,便更加认识到自己平时是多么被人们所痛恨。他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听说吴郡有两位有名望的人,一个是陆机,一个是陆云,便前去拜见。当时陆机不在家,他便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跟陆云谈了,他称自己后悔醒悟得太晚了,想要干一番事业,但又怕来不及。陆云鼓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周处点头表示认可,便留下来跟随陆机、陆云学习。周处一面刻苦攻读诗书,一面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由于向善改过的决心和之前为民除害的举动,仅仅一年,他便获得了很好的名声,州、府的地方官纷纷举荐他出来做官。不久,东吴称臣于晋朝,周处就成了晋朝的大臣。

  此后,周处为官三十多年。在任上,他克己奉公,政绩卓著。在新平任太守时,他非常高妙地处理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解决了当地长期存在的民族纠纷;在广汉当太守时,他处理了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积案;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作为言官,他一反当时流行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清谈之风,仗义敢言,不趋炎附势,即使皇亲国戚,他也从不肯徇私枉法。

  因为周处的刚直不阿,当时朝廷上的恶势力对他恨之入骨,欲置之于死地。元康六年(296年),少数民族元帅齐万年率氐羌族7万人起兵反晋。当时朝中的梁王等权贵趁机推荐周处出征,朝廷便以周处为建威将军,梁王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僚属孙秀深知周处此去处境险恶,便私下叫周处以家母年迈多病为托辞而不去。周处却答以忠孝不能两全,毅然从命。第二年,用心险恶的梁王命周处率五千兵马为前锋前去迎战,周处也明白梁王的险恶用心,当即严正指出:“军无后继肯定失败,我死倒没什么,但这也是国家的耻辱啊。”说罢愤然离去,率领人马行至离敌人不到两里的地方等待援军。没想到援兵未到,一夜间催战令却接连而至。第二天早上,军队尚未吃饭,梁王又传令进军,周处明知此战必败,无奈军令如山,仍跃马上阵,自晨激战至暮,弦尽矢绝,援兵不至,部下劝其暂退,再作计议,周处勃然大怒道:“是吾效节致命之日也!”继续挥刀策马,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建武元年(304年)冬,他被追封平西将军,清流亭侯,谥孝,后人称周孝侯。

  周处的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的浪子回头的故事了。周处当初在乡邻眼中竟然比吃人的猛虎和大蛟危害还要严重,可想他曾经做过多少坏事。尽管如此,他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仍然能够养成受人崇敬的德操,并创立了一番功业。这正是验证了老子所说的“其不善者,何弃之有”的道理。可见,只要一个人能够在任何一瞬间感悟到“道”的存在,并决心行在其中,“道”都不会“嫌弃”并“拒绝”他。

  【从政之道】

  魏徵逆耳进言获尊重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和魏徵可说是一对传为美谈的君臣了。魏徵勇于指责唐太宗的过失,而唐太宗则虚心接受魏徵的建议。正因为此,两人之间的故事被历代帝王当做善于讽谏的忠臣和善于纳谏的君王的典范。不过,事后说起来固然是美谈,但具体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可以说,臣子犯颜直谏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毕竟,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你不去惹他,他都可能“吃”了你,何况你还去招惹他!因此,几千年下来,真正敢于犯颜直谏的臣子很少,大部分臣子即使是偶尔犯颜直谏一下,也不敢像魏徵那样整天找皇帝的毛病。因此说,魏徵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士大夫。

  魏徵是河北人,在隋末农民起义中跟随李密起事,后随李密降唐。开始,魏徵乃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他看到太子和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便多次劝太子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但他爱惜魏徵的才能,没有杀他,并让他做了谏官。作为唐太宗原来的政敌被饶恕,按照人之常情,魏徵本来应该对唐太宗忍让才对。但是生性耿直的他没有一点趋附的意思,进谏时都是直来直去,丝毫不考虑唐太宗的感受。

  贞观二年(628年),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名冠京城,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下诏招纳该女。魏徵打听后,得知这个女子已经许配给一个陆姓人家,便进宫对唐太宗谏言道:“陛下您自己居住在宫殿之内,吃着山珍海味,后宫嫔妃满院,但您也应该替百姓想想,他们吃穿和娶妻这些基本的需求也是有的。现在郑氏女子已经许配给陆家,您却横插一杠子,这是为百姓父母的道理吗?”唐太宗一听,表示自己做得不对,收回了诏书。但是,宰相房玄龄等人却认为该女子许配人家之事,并不属实。这时,陆家也递上奏表,表示虽然以前和郑家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唐太宗半信半疑,召来魏徵询问。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之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唐太宗恍然大悟,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贞观十二年(638年),魏徵看到一向勤政的唐太宗开始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同时,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这两篇奏章在历史上都颇为有名。

  由于魏徵对唐太宗的谏言大都直来直去,不留情面,不少时候都搞得皇帝下不来台,太宗很恼火,多次都想杀了他。

  贞观六年(632年),群臣奏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唐太宗非常高兴,下令准备封禅。魏徵表示反对,唐太宗很不高兴。因为去泰山封禅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只有那些十分有作为的君王才有资格做此事。在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之下,天下已经出现盛世景象。可以说,唐太宗是有这个资格去的。于是他问魏徵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国内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显然这话已经是充满着火药味了。但是魏徵面不改色,从容地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过了一段时间,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就此打住,唐太宗一生也未曾封禅。

  唐太宗的长女长乐公主要下嫁了。因为她性格开朗,仁厚美貌,且又擅长书画,唐太宗十分喜欢她。于是,唐太宗下令要给她丰厚的嫁妆,比自己的妹妹永嘉公主出嫁时多一倍。魏徵知道后,对唐太宗直言进谏,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但唐太宗觉得这是自己的家事,不让魏徵管。魏徵便借用东汉明帝刘庄敕封皇子的事来作比较。魏徵说:“当年汉明帝要封赏自己的皇子,说‘我的皇子哪能同先帝的皇子相比!’封给自己皇子的封地只相当于先帝光武帝的皇子楚王刘英、淮阳王刘延封地的一半。如今你给公主的陪嫁,是给她姑妈陪嫁的一倍,于礼恐怕不妥吧!”唐太宗有些不高兴,觉得自己很给魏徵面子,这次因为疼爱女儿多给点嫁妆,他都反对,便十分不快,没吭声便进去了。但由于魏徵的执着,唐太宗最终还是下令按永嘉公主的规格给长乐公主置办嫁妆。

  应该说,唐太宗的气度是非常宽宏了,但是,有时魏徵在朝堂上将他弄得实在下不来台,他也受不了。一次退朝回宫后,唐太宗生气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他。”长孙皇后很少见到他发这么大的脾气,便问要杀谁。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总是在朝堂上当众羞辱我,我实在是受够了!”皇后听毕,没有说什么,而是走到内室,穿戴好一套隆重的朝服走出来,唐太宗吃惊地问:“你这是干什么?”皇后说:“臣妾听说,如果君主贤明,那么臣下就正直。如今魏徵很正直,正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臣妾怎能不庆贺呢!”唐太宗一听这话,才转怒为喜。

  魏徵当了几年的谏议大夫,前前后后竟直言陈谏了200多件事情。期间多次将唐太宗弄得极为光火,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唐太宗的尊重和赏识,甚至是一种敬畏。据说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好,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有大臣送给了太宗一只上好的鹞鹰,太宗十分喜欢。一天唐太宗正在逗弄鹞鹰的时候,远远地看到魏徵走来了,就赶紧将鹞鹰从胳膊上拿下来掖入怀里,想等魏徵奏完事离开了再拿出来玩。没想到魏徵奏事时间非常长,太宗又气又急,又不敢直说,最后竟活活将鹞鹰闷死在了他怀里。

  按说,君臣之间,肯定是臣对君要更敬畏一些才对,唐太宗和魏徵之间却颠倒了过来,实在令人感叹。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徵染病卧床,唐太宗派去探视的使者道路相望。魏徵一生清廉,家无正寝,唐太宗知道后,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徵营构大屋。不久,魏徵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其中的一句话后来也流芳千古,为人称道,乃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以看出,唐太宗的这句话也同样是符合了“道”的美言,所以才会受到后人的推崇,而唐太宗也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被称作是明君的典范。这里,魏徵和唐太宗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老子的“美言可以市尊”所言不虚。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