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今译】
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更新,少取反而会有所收获,多取反而会迷惑。所以,圣人持守着“道”来作为天下的准则。不局限于自己的所见,才能看得更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自己夸耀,才会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领导。正是因为不与别人相争,所以天下之人才没有谁能争得过他。古时所说的“委曲反能保全”(这些话),哪里是空话啊?实在是真地能够使人保全而善度一生。
【解析】
万事相反相成
这一章,老子集中讲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
“曲则全,枉则直。”意即,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这话怎样来讲呢?大家都熟悉“塞翁失马”的故事,那个边塞老翁的儿子,就因为腿有残疾,没有被征召入伍,才保全了性命,而其他原本壮健的青年却都战死在沙场上了,这就是“曲则全,枉则直”的道理。
“洼则盈,敝则新。”意即,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更新。下雨的时候,地面上越是低洼的地方,汇聚的水就越多。而东西破旧了,才会进行更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呢,有时候对于使用的某件物品,半破不旧的,反而不如完全破了好,因为如果它破得不像样子了,用它的人也就会决定再换一个新的来取代它,而如果它勉强还能用呢,则是用着不舒服,扔了又觉着可惜,最是麻烦了。
“少则得,多则惑。”意即,少取反而会有所收获,多取反而会迷惑。这话怎么解释呢?有的人,书读了很多,可是反思起来呢,却似乎什么也没有学到;而有的人呢,书读得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本书他都是很认真地读,因而掌握得很好,学到的知识反而比有的读书很多的人更多。这就是“少则得,多则惑”。当然,读书还是要强调博览的,但是博览必须与精读相结合效果才会好,否则,自己所得到的也就难免都是一些泛泛的、肤浅的东西,是很难有大用处的。
宋朝初年的宰相赵普,据说平生所学仅《论语》而已,宋太宗赵光义为此还特地问过他,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指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学好一部书的强大作用,一部《论语》,既可定天下,又可治天下。当然,赵普所读的书不大可能只有《论语》这一部,但从此也可以见出,赵普在读书方面是求精而不求泛的。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个“一”,指的就是“道”,而为什么用“一”来称呼呢?因为“道”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种各样零散的道理,而是涵盖一切的根本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虽然孔子讲的“道”与老子讲的“道”其含义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在“一以贯之”这一点上,二者还是很相似的。圣人持守着“道”来作为天下的准则。如何这样来讲呢?世界上的道理有千千万万,但其层次是不相同的,有的道理其应用面很狭窄,而有的道理其应用面则十分宽广,至于老子所讲的“道”,则具有覆及一切的无限广阔的适用范畴,因此,它可以用来作为天下的准则。儒家学说中将“仁”、“义”、“礼”、“智”、“信”等理念作为人际伦理中的根本准则,这与“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说法是相通的。
“不自见,故明。”不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去看,才会看得更分明。这话似乎说得很矛盾,然则很有道理。不是说“眼见为实”吗?什么都要自己去看一看分晓,这才见得事情可靠啊。但是,这样很容易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一己之见所局限,如同井底之蛙,以井口作天。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偏执己见,才可以做到明达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辨是非。这其实涉及到一个很深刻的心理学问题,那就是,人们一般都有着自以为是的倾向,或者可以将其称作“自我幻觉”,也就是常常以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都是正确的,都是合理的,而其实则不然,但当事者自己是不会反省的。“智子疑邻”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丢了斧子的人,对自己的儿子丝毫不会怀疑,却一直怀疑是邻居将他的斧子偷了去,而事实上坏事恰恰是他的儿子做下的。这也就是说,自是之心会让人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夸耀,才会有功劳。“不自矜,故长。”不自高自大,才能领导别人。类似的观点,老子曾多次阐述过,如第二章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七章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九章的“功成身退,天之道”,等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是因为不与别人相争,所以天下之人才没有谁能争得过他。这一观点是老子素来秉持的一个基本思想,争,反而不能得;不争,反而无人能与之争。这其实也体现着老子“无为”的主张,所谓“不争”,也就意味着“无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有得;有为反而生乱,有为反而不得。老子在此所说的,不是假作“不争”,不是以“不争”为手段来达到“争”的目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争”,无心去争,不会参与世人的争夺之事,而也正是因为其“不争”,世人便无法与之“争”。
【从政之道】
袁术称帝
袁术(?~199),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于豪门世家,号称“四世三公”,所谓“三公”,即司徒、司空和太尉,是朝廷中级别最高的官员。袁术的高祖父袁安是东汉的司徒,袁安的第二个儿子袁敞做过司空,袁安的大儿子袁京虽然只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儿子,也就是袁安的孙子袁汤却官至太尉,并且袁汤的第三子袁逢、第四子袁隗也分别官至司空和太尉,这表明,袁氏家族中连续四代都有人位至三公,因有此说。如此显赫的家世,使得袁术自来傲气十足,飞扬跋扈。而袁术本人在仕途上也是一帆风顺,董卓进京把持朝政之后,他更是被封为颇为显耀的后将军之职。但是袁术并没有归顺于董卓,而是联合各路诸侯,共同兴兵讨伐董卓。
袁氏家族中还有一人与袁术同列诸侯之位,并且还曾担任征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盟主,他就是袁绍。袁绍与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袁术向来瞧不起袁绍,因为袁术是嫡出,也就是正妻所生,而袁绍则是庶出,也就是小妾所生。在同一个家庭当中,兄弟之间会因母亲身份的不同而产生贵贱之别,在袁术心中,这种尊卑观念十分的强烈。
汉灵帝驾崩后,新立为君的是刘辩,史上称之为少帝。董卓进京之后,很快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君,是为献帝。袁绍不承认董卓所改立的新君,有意另立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皇帝,但是这也需要征得众诸侯的同意,于是袁绍修书与袁术。但是,袁术见到汉室衰微,此时已生取代之意,因而拒绝了袁绍的提议。兄弟二人本来就不和睦,从此便开始相互为敌。
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袁术的僭位之心越来越难以抑制。正当这时,他又意外地从孙策那里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传国玉玺据说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用当年赫赫有名的和氏璧精心雕刻而成,秦亡之后,此玺又传入汉室,历来都是皇权的象征,素为皇帝所掌持。只因宫廷发生动乱,这传国玉玺才在离乱之中丢失。后来,孙坚入军洛阳,偶然间发现了此玺。孙坚死后,传国玉玺归其子孙策保存,而孙策为了图谋江东,需要向袁术借兵,因此将此玺献给袁术。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大喜过望,随即建号称帝。
袁术自恃兵强,将天下群雄全不放在眼中,他没有料到,他的称帝之举,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汉室衰微,诸侯蜂起,称帝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均未敢造次,所忌者,天下未平,虎啸其旁,狼鸣其侧,若敢妄自称帝,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这本来是一种很显明的情势,但是袁术被自己的狂妄冲昏了头脑,在他看来,数十万大军在握,更兼传国玉玺在手,天下早晚会尽收囊中。
然而,袁术的皇帝梦并没有做得长久,他称帝的消息一出,天下哗然。当时的诸侯虽然各据一方,但在名义上还都是汉朝的臣属,无论是袁绍的举旗征董,还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打出的还都是尊奉大汉王朝的旗号。当时的汉朝虽然已经土崩瓦解,名存实亡,但是各路诸侯皆以扶汉自居。袁术这么一称帝,就将自己公然放在了全天下的对立面上,使自己在政治和外交上处于十分孤立的境地。又加上袁术本就反复无常,背信弃义,所以更是外盟俱断,四面受敌。
袁术称帝之后,曹操即奉大汉天子之诏率大军征讨窃位逆贼,而刘备、吕布、孙策、刘表、袁绍等人也纷纷谴责,袁术众叛亲离。在多方诸侯的联合打击之下,袁术很快由寿春败退汝南。不久之后,在汝南也无法立足了,便打算往北投靠袁绍。然而,在路上又遭遇刘备军队的截杀,万分狼狈,退至江亭,而粮饷又绝,所剩军队寥寥无几。时值盛暑,袁术问手下人讨蜜水喝,可是手下人回复他说:“这里到处都是血水,哪里还有蜜水啊!”袁术听罢,叹息良久,仰天大吼:“袁术至于此乎?”随即跌落床下,吐血斗余而死。
与袁术的妄然称帝相比,曹操就高明得多,他“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名义上占据着优势,因为他自己所代表的始终是汉朝的中央政权。孙权曾劝曹操代汉称帝,而曹操则怒曰:“是儿欲使吾踞火炉上乎?”尽管东汉后期二十几年之间的朝政大权始终掌握在曹操手中,但是他却一直以汉臣自居。后来,曹操受封魏王,建立魏国,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这表明,曹操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不称皇帝的皇帝了。曹操行皇帝之实,却不践皇帝之名,充分展现出深远的政治识见。袁术悍然称帝,却终不得为帝,而曹操虽然终身未称帝,却在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成为曹魏的太祖皇帝。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