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今译】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之所以展现出各种形态,便是有一种“势”的力量在其中操纵。因此,万事万物莫不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但是,道虽然被尊崇,德虽然被珍视,却并不自以为尊,自以为贵。它总是任由万物顺其自然地生长,不去强制它们。因而,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并使其受到抚养和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解析】
生而不有
本章中老子指出了“道”和“德”对于万物的作用,具体而言,便是生成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抚育了万物却不自恃有功;对于万物的成长只是引导却不主宰它们。正因为如此,“道”和“德”才被尊崇和珍贵。这显然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大道,只有无知无欲的大自然才能做到。不过,虽然不能完全做到,它也为我们做人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至少我们可以借此明白,你怎样做才是符合大道的,才能受人尊敬。具体而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可以说都具有相应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的现实人生提供借鉴,我们将其分别论述,这里我们先谈“生而不有”。
“生而不有”,即是虽然生成了某个东西,却不将其据为私有,体现的乃是一种深厚、无私的情怀。“道”创造了世间万物,却没有将一个东西据为己有。而与之相反,我们人类却已经习惯于占有的法则。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便理所当然地据为己有,大家也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事实上却并不符合“道”的精神。换句话说,自私,乃是一种不符合“道”的心态。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自私的人在我们看起来总是那么令人不舒服,乃至让人感到厌恶;而相反,那些能够为别人奉献的人——即使奉献的对象不是我们而是他人——总是让我们在内心里感到如沐春风。在生活中,看到有人撕破脸来争抢一个东西时,身为旁观者的我们都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羞愧;而看到两个人相互礼让时,我们则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还有,历史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大人物,显然都是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但是,有些人虽然非常强大,我们却并不尊敬他,甚至还唾骂他,比如董卓、袁世凯、慈禧等人。我们尊敬的那些人则是岳飞、谭嗣同等人。这些人同样是大人物,但其区别便是前者是为了一己私利,后者则是能更多地为他人牺牲。由此,我们便能明白一点,人类所划分出来的正义和邪恶,对与错的标准,并非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以“道”作为其最根本的依据的。
总之,“道”之“生而不有”的特征,落实在人类社会中,其实便是一种不自私、为他人着想的情怀。
为而不恃
“为而不恃”是“道”、“德”的另一个特征,说的是它们虽然创造并抚育了世间万物却并不居功自傲。仔细琢磨一下,也的确是如此,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绚烂多姿,精彩纷呈,温暖的太阳、柔美的月亮、巍峨的山川、壮阔的大海、秀丽的花草、各色各样的生命乃至我们人类自身,显然不会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若要追究其产生的根源,或许便是“道”的生发和“德”的蓄养吧。但是,我们却从来不会看到“道”、“德”以一种高调的姿态向我们强调这一点。它们从来没有咄咄逼人地要求世间万物承认它们的伟大,然后膜拜它们。事实上,如果不是老子指出这一点,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平静的“为而不恃”的精神啊。而反观自身,我们总是习惯于对于自己做过的具有正面价值的事情得意洋洋。这里,“道”再次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联系现实中人们经常遇到的情形,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其一,那便是对人有恩,不可自恃,而应该忘记。在生活中,你和别人相处,经常会发生你帮助了别人,或是别人帮助了你的情况。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置呢?中国古代先贤早就给出过箴言,明代的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曾言:“我有恩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其中,我有恩于人不可念,显然是符合“道”的精神的。但是,坦白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一个人一旦施恩于人,心里不自觉地便会产生居高临下的姿态,即使是一些十分贤能的人也难以避免。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保全了赵国,但他也因得罪了魏王而不能回国,滞留于赵。赵孝成王出于感激,想把五座城邑封赏给信陵君。信陵君听说后,便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这时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公子听后,才立刻感到十分羞愧。并且始终以魏国罪人自处,最终使赵王给他封邑的事泡汤了。像信陵君这样贤能的人,都难免会因对人有恩而飘飘然,可见有恩而不自恃很难做到。而信陵君门客是个脑袋清醒的人,你对别人有恩,你不用提,别人自然都会记得,如果你总是念念不忘,就不对劲了。道理便是如此。
其二,在你为上司立下功劳之后,不可骄傲。我们知道,一个人立下了功劳,便难免产生骄傲情绪。但是,如果翻阅一下历史的话,会发现有大量的功臣都是因为功高而遭到杀戮的。最著名的便是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在开国之后杀了大批功臣。其实,那些开国功臣们即使是不骄傲自满,也时刻遭受着君王的猜忌,有被杀头的危险,而表现得飞扬跋扈,则更是给君王提供了借口。汉代的张良、唐代的郭子仪等人,之所以功高而保全性命,便是因为懂得为而不恃的道理。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有没有为而不恃的智慧不会表现得这么性命攸关。但是,道理是相同的。在工作中,如果你出色乃至额外地完成了任务,不要骄傲,你的上司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你因为做出了一点点成绩便喜形于色,只能让上司觉得你缺乏沉稳,难堪大任。
其三,在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不要骄傲,只有忘掉原来的成绩,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成功容易让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此今天的成功往往会成为明天继续成功的障碍。实际上,关于这一点,在成功学上还有一个专门的理论,叫做“柏林定律”,因为其提出者乃是法国行为科学家欧文·柏林。他的原话是:“成功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取得不断的成功。”对于柏林定律的内涵,欧文·柏林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不断成功之后,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已无所不能。因此对于下一步的成功来说,上一步成功往往表现为一种惯性陷阱。可以说,柏林定律指出了一种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关于成功的规律,许多成功的人或者企业难以超越原本的成就甚至后来一败涂地,其原因均与此有关。
另外,不仅企业,“柏林定律”对于个人也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许多人一旦取得成功之后,再也难以超越原来的成就,很大程度上的原因便是“陷入了成功的陷阱”。须知,取得成功固然不易,但是只有那些对于昨天的成就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永远保持前进姿态的人才会最终成为卓越之人。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如果行事上不能做到,退而求其次,至少在做人上不要使自己因为昨天的成功而成为一个骄横的人。关于此,后现代主义小说鼻祖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一封信》中,对其父亲的描述可以说是一个生动的典型。卡夫卡的父亲因为自己年轻时白手起家,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因此处处表现得蛮横自得,“以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卡夫卡语),永远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种“事业的成功导致了做人的失败”的事情随处可见,相信你会同意——这种人是令人讨厌的。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也可算是“柏林定律”对我们在做人方面的一点启示吧。
总之,“为而不恃”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之中,便是提醒我们忘掉你对别人的恩情,忘掉你的功劳,忘掉你的成功。
长而不宰
如果说前面所讲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讲的是“道”成就万物的态度,给我们更多的是有关做人做事的态度方面的启示的话,那么“长而不宰”则可以说更偏向于“道”成就万物的方法,因此,其所能给我们的便是关于做事的方法方面的启示了。“长而不宰”,意为导引万物而不主宰。其实便是提醒我们做事情要学会顺应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要逆势而动,强势而为,这样,自然便能够成事了。正像是“道”成就万物,“德”蓄养万物一样,若我们从来都不曾生硬而强势地作用于万物,而是根本不让万物感觉到其存在,便自自然然地成就了万物。其实说到顺应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去强为,老子在其他章节也都已经强调过许多次了,这还是属于老子所反复提到的“无为”的智慧。在这里,我们从一些其他章节未曾提到的地方谈一下这种智慧在现实中的应用。
首先,“长而不宰”的智慧可以给予父母一些启发。谁都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子女的,可以说其对子女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包含着爱的。但正是因为此,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父母总是以为自己反正都是为了孩子好,加上孩子年龄小,他们便习惯于在心理上自认为是孩子的主宰,并将孩子当做了一件私人物品,完全忽略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有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比较强势的父母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么异常地叛逆,要么过分地温顺,缺乏主见。总之,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孩子心理和性格上的不健康。
其次,在学校教育当中,“长而不宰”也是应该采取的一种理念。即老师应该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去导引他们学习,而不是作为学生的主宰,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采用某一种学法,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背诵多少课文,记住多少单词,解答多少习题都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当然也违背了老子长而不宰之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进而探索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才是遵循“长而不宰”智慧的正确思路。
另外,在我们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可能有时会遇到需要说服或者鼓励别人的情况。这种时候,许多人往往会因为自认为道理在自己这一边,便会有些强横,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教训别人的架势。这种时候,即使你是对的,往往也不能说服别人,因为你没有考虑到人的心理规律。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即使你是对的,若趾高气昂地去要求别人听你的话,也往往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另外,每个人大都只相信自己发现的东西,你将自己的说法说给他,即使是对的,他也会感到苍白,并在心里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如果你能够让对方忽略你的存在,悄无声息地导引对方自己去思考出了你想告诉他的话,效果便会非常好。我们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美国原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一天上午上班时,看到公司一个新来的年轻清洁工在跪着擦地板,擦一下还叩一次头,感到十分奇怪,便上前询问。年轻人告诉他,自己是在感谢一位圣人,正是这位圣人帮助自己找到了这份工作。贝里奇听后感到十分震撼,沉思了一会之后,他对年轻人说道:“我在南非的温特胡克也曾遇到过一个‘圣人’,我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全都是靠他。这位‘圣人’十分乐于助人,你愿意见见他吗?”年轻人说:“我愿意,因为我这份工作仅够糊口,如果这位圣人能够帮助我赚更多的钱,我就可以用来感谢那些所有曾经帮助过我这个孤儿的好心人了。”于是贝里奇就放了年轻人的假,并资助他路费让他去见那位“圣人”。一个月后,年轻人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并告诉贝里奇:“董事长先生,我历经千辛万苦,爬上那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山上除了我,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看着年轻人的眼睛说:“这就对了,除了你,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接任美孚石油公司总经理的贾姆纳。
在这个故事中,贝里奇之所以能够使这个年轻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并走上了奋斗的道路,不是因为他的道理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他的方法的得当。试想,如果他当时对着这个年轻人讲一通“哎呀,世界上没有圣人啊,你要靠自己才行啊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很可能摇摇头又去干自己的活了,并可能在心里说:“你已经成功了,当然可以说这种轻飘飘的话了!”而正是通过悄无声息地引导的方式,贝里奇使这个年轻人在内心里领悟到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有靠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其实,“长而不宰”的智慧还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与我们启示,这里不再多说。总之,“长而不宰”所提示我们的,便是要学会去寻找事物的规律,然后顺着规律行事,便可像“道”成就万物那样自然而然地达到目的。
【经商之道】
世界第一慈善家比尔·盖茨
提起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可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其资产一度达到六百亿美元。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比尔·盖茨在未来很可能会跌出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成为一个并不起眼的亿万富翁。因为,在2008年,他将他的财产以“裸捐”的形式捐给了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可能并不知道老子所说的“生而不有”,但其本身的行为却正是这种智慧的典型体现。
说起比尔·盖茨的经历,可能许多人都不陌生,其从小便表现出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热情,青年时期考入哈佛大学。1975年,正就读大学三年级的比尔·盖茨敏锐地感觉到计算机软件时代的到来,并毅然决然地从哈佛大学退学,和高中同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十年后,微软公司逐渐成为和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苹果并驾齐驱的计算机行业的巨人。到1986年,微软公司公司转为股份企业,盖茨拥有公司45%的股权,这使他成为1987年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产业中的第一位亿万富翁。1996年,他的个人资产总值已超过180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了340亿美元,1998年突破了500亿大关,成为理所当然的全球首富。自1995年至2007年,其连续13年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榜上蝉联首位。
正是因为其传奇的成功经历,比尔·盖茨一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比尔·盖茨在2008年再度成为全世界的目光的聚焦点,之前是因为他挣钱,这次则是因为他花钱。并且,如果说之前的目光是一种羡慕的话,这次的目光则是一种敬仰,因为他将他的所有财产都花在了慈善事业上。2008年,比尔·盖茨在退休之际,宣布将自己名下的580亿美元财富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并在不久后兑现了这个宣言,由此他便从世界首富变身成为了世界第一慈善家。
实际上,早在2008年之前,比尔·盖茨已经开始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在之前的7年时间里,他先后投入300亿美元(占他资产的一半以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仅2005年,盖茨夫妇就捐出60亿美元,刷新了人类史上捐款的纪录,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开销不相上下。这些钱的大部分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危害人类的疾病以及援助贫穷地区的教育。并且在他的影响下,巴菲特也宣布将其85%的财产——370亿美元,捐献给盖茨的基金会做慈善事业。到目前为止,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已经拯救了至少70万个生命,已经接近他当初涉足慈善事业时所提出的要拯救100万个生命的目标。2007年11月,美国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与中国政府及多个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组织合作的艾滋病防治项目,承诺在五年内捐资5000万美元,帮助中国防治艾滋病。
实际上,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有后来的财富是不容易的,其创业时期所投入的钱都是自己在读书之余挣来的,从来没有向父母伸过手。而在贵为世界首富之后,他在自己的花销方面许多时候简直是十分吝啬。据说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个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晚到了一会,以致找不到普通车位。朋友建议将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比尔·盖茨却不同意这种“超值消费”,最终比尔·盖茨愣是凑合着找了个花费低一些的车位将车停了。一年夏天,三十几位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家在英国举办一次“夏日派对”,比尔·盖茨应邀出席,他身上穿的衣服竟然是他在泰国休假时花了不到十美元买的,还抵不上那些明星们衣服的一次干洗费用。他和妻子梅琳达就餐经常会选择肯德基或是一些咖啡馆,常以汉堡包当午餐。一次,盖茨与梅琳达来到一家墨西哥人开设的食品店,这里被公认是西雅图最实惠的商店,刚一进店门,盖茨就被“50%优惠”的广告词吸引,在不远处的葡萄干麦片的大盒包装上的确写着这样几个字。盖茨似乎不敢相信这个标价,因为同样的商品在本地的一些商店要比这里的价格高出一倍。盖茨想得知它的真伪,便上前仔细端详。当他确认货真价实时,才付钱买了下来,并告诉梅琳达:“看来这里的确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我今天很高兴自己没有多掏腰包。”并且,盖茨夫妇也从来不给子女过多的零用钱,他原本打算只给三个子女每人留下几百万美金,后来,干脆连这点钱也不留了。
比尔·盖茨完全凭借自己的本事挣到了巨额的财富,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那样,没有将这笔钱看做自己的,没有将它用在自己的享受上,也没有将它留给自己的子女,而是将它们用在了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身上。在他身上,正体现出了一种“生而不有”的高贵情怀。
福特汽车的教训
20纪初,汽车刚刚发明,当时只有少数富人才买得起。190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的汽车市场被通用为首的几个汽车品牌所把持,作为一个初入汽车市场的小企业,福特公司显得微不足道。在这种强弱对比明显的情况下,福特经过精心考察后,认为大幅度降低汽车成本,推出工薪阶层也买得起的低价汽车才是汽车行业的主流趋势。于是他组织研发人员花几年时间研制了一种售价大大低于当时其他品牌的T型汽车,于1908年推向市场。果然市场反响强烈,当年便卖出一万多辆。后来福特又采用流水线生产法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将汽车售价首次降到人们一年平均收入以下。结果,1914年,福特一下子由原来的汽车行业的小弟跃居行业老大的位置。到1921年,其市场份额占到了整个市场的55%,而当年的行业老大——通用汽车则被挤到了只有11%的份额。
但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一连串巨大的成功之后,福特便开始产生了一种骄傲情绪,固执地抱着原来的成功不放,他坚信自己以后唯一需要做的便是不停地生产这一款给它带来成功的T型车,便可永远居于行业老大的位置上。但是,福特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汽车的实用性,而是对于汽车的多样化、个性化有了更多的要求。接下来,通用汽车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到1940年,其市场份额又上升到了45%,重新夺回了自己行业老大的宝座,而福特则下跌到16%,回到自己的起点。
当然,福特汽车的故事至此并未结束,后来它又实现了重新崛起。但福特汽车的这段故事可以说是生动地演绎了“柏林定律”,其在取得成功之后,便放不下原来的成功,想要永远地依靠在原来的成功上,这便是不懂得“为而不恃”的智慧。事实上,许多辉煌一时的企业最终衰败都是因为缺乏“为而不恃”的智慧,最终没能逃脱“柏林定律”的“魔咒”。人们凭借一种理念或方法取得成功后,尤其是连续取得成功后,便容易产生惯性的依赖心理,殊不知事易时易,昨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恒的正确。对于此,欧洲管理学大师莱恩哈德·斯普伦格也明确指出: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他指出,即使是一些刚开始做事非常灵活、以顾客为导向的知名企业,都很难批评或挑战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于是它们逐渐丧失了灵敏度和适应能力,然后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牺牲品。说到底,一个企业能否具有“为而不恃”的智慧,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取得辉煌之后是原地踏步乃至后退,还是开创出新的辉煌。
【从政之道】
说剑
战国时期,赵文王迷恋剑术,于是击剑的人纷纷前来投靠他,人数多达三千余人。这些剑客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也一直看得津津有味,从没有看够的时候。就这样过了三年,因赵王不理朝政,赵国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划攻打赵国。太子感到十分担忧,他对自己的门客说:“你们之中,如果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我赠予他千金。”门客们都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前去拜见庄子。庄子没有接受千金,但跟随使者前来拜见太子,问道:“太子您有什么见教,赐给我千金的厚礼?”太子说:“我听说先生通达贤明,谨此奉上千金用以犒赏从者。先生不愿接受,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庄子说:“太子您之所以赠我千金,目的在于让我说服赵王抛弃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游说失败,对上则违拗了赵王的心意,对下也没能完成太子的嘱托。那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这些赠礼对我来说也就无用了。而假如我能够说服赵王,在太子这儿也遂了太子的心愿,在赵国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吗?”太子点头称是,并说:“是这样的,不过在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很好,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不过父王所见到的击剑人,全都头发蓬乱、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唉,大王竟喜欢见到这样打扮的人。如今先生要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糟的。”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庄子穿上之后跟随太子一道拜见赵王,赵王已经知道太子要带一个异人来见自己,在殿中等候。
到王宫后,庄子从容不迫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对寡人说,竟然让太子先作引荐?”庄子说:“我听闻大王喜好剑术,特地以剑术来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么样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赵王一听大喜,说:“如此,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接着说:“击剑的关键在于,先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而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您能给我个机会试一下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等我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后,再请先生出面比武。”
赵王在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每天让剑士们比武较量,一共死伤六十多人,最后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介绍然后再行比试。”赵王说:“我很乐意听听你的三种剑。”庄子于是说:“我的三种剑,一为天子之剑,一为诸侯之剑,还有百姓之剑。”赵王问道:“天子之剑如何?”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溪的石城山做剑尖,用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晋国和卫国做剑脊,用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用韩国和魏国做剑柄;拿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拿四季来围裹,拿渤海来缠绕,拿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则一无阻挡,高高举起则无物在上,按剑向下则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又问:“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做剑尖,以清廉之士做剑刃,以贤良之士做剑脊,以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以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如同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问:“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蓬头垢面、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俏,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够斩断脖颈,下能够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差不多,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没有任何用处。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觉得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听后,亲自将庄子引领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文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都不出宫门,剑士们知道赵文王不再需要他们,于是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这篇《说剑》,出自《庄子·杂篇》,乃是一篇千载而下为后人所称道的精彩谏文,与《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两篇名篇并列为战国时期的精彩谏文。其中,庄子之所以能够以短短一席话解决太子与众多门客都束手无策的问题,让赵王主动放弃对击剑的偏好,其实便是因为他的方法是包含了老子的“长而不宰”的智慧的。他不是摆出一副真理在手的架势,生硬地劝谏赵王:“哎呀,赵王啊,您作为一个君王,应该以国家为重啊,击剑乃是个低级的运动而已,不是您该玩的!”这样说恐怕只会激怒赵王,自己落得个杀头的下场。庄子正是沿着赵王的喜好往前推衍,引导赵王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荒唐,从而主动放弃了对于击剑的喜好。实际上,大凡效果好的劝谏都是劝谏者能够精巧地利用一种引导术,按照事物和对方的心理规律来进行疏导,最终让对方主动认识到你想劝谏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也是如此。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