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

民不畏死

道德经 文若愚 1987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民不畏死本章中,老子的观点简单而明确,即是反对统治者以严刑峻法的方式治理百姓。与其他章节中老子从正面强调“无为而治”,进而间接地否定严刑酷法的方式不同,在本章中,老子是以一种十分严厉的方式直接指出的。在一开头,老子便直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可以说是对统治者的一种严厉警告。接下来,老子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令人信服,进一步假设道:假如老百姓害怕死亡的话,凡犯法的人,都立刻抓起来处死,还有谁敢再犯法呢?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统治者都制定了繁冗严酷的法律,但是犯法的人只见增多不见减少,可见“民不畏死”。然后,老子对统治者通过严酷的手段治理百姓的行为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冥冥之中存在着掌管人生死的神灵,而统治者却用严酷的法律来决定百姓的生死,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行为。老子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不懂技巧的人要去代替木匠砍木头一样,这是危险的,往往会伤到自己的手。这显然是警告统治者,利用严刑峻法来治理百姓,最后往往会遭到百姓的反抗,最终伤害自己。可以看出,老子于自己观点的论述,逻辑是很严密的。

  实际上,在《道德经》最近的几章中,老子比较集中地论及了这个问题,在第七十二章中,老子直言:“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同样是以一种严厉警告的方式告诫统治者如果总想依赖严刑峻法来压制人民,那么即使刚开始有些效果,但一旦到了一个极限,人民则会连严刑峻法都不再害怕了,那时真正的祸乱就要发生了。而在第七十五章中,老子言:“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里,老子则是指出了百姓轻死的原因,即统治者穷凶极欲,过分追求个人生活的奢靡,因此对百姓盘剥过重,人民无法正常生活,即使不犯法,也要饿死冻死,左右是个死,当然也就不必惧怕因触犯法律而死了。而老子之所以会提出这种说法,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当时的社会现实,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百姓的确是没必要特别害怕死亡的。因为在春秋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统治者为了保全自我,或是为了扩张领土,经常要发动战事,因此在物质上便要征收更多的赋税,在人力上则要抓更多的壮丁,百姓生活大多苦不堪言,朝不保夕。我们知道,人们对死的害怕往往是因为对生的留恋,而当时的人们在这样痛苦的生活下,享受不到生的快乐,自然对死也就不那么害怕了,甚至死恰恰是对痛苦生活的一种摆脱。而人民一旦对死不再害怕,自然也就不怕严刑峻法了。老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含着一种悲愤向统治者发出这种警告。而事实上,老子的这种警告也的确并非危言耸听,历史上一再发生的农民起义,难道是因为统治者的刑罚不够严酷吗?实际上恰恰相反,往往是统治者的刑罚过于严酷了,反而造成了人民更激烈的反抗。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俯拾皆是:

  商纣王穷奢极欲,造酒池,悬肉为林,耗巨资建鹿台,为压制人民的反抗,多用辟刑,甚至将铁柱烧红,让罪犯从上面走过。商纣王的手段可谓残忍至极,令人恐怖,但这并没有吓住人民,最终被周文王所率领的人民所推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更是横征暴敛,赋税征收额度甚至占到了百姓收入的2/3,同时大规模征发徭役,对不堪其苦的人民的抱怨则采取严刑峻法来打压,甚至在当时还实行了连坐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但是,在短短十五年后,天下便群起而反秦,秦帝国也迅速崩溃。还有,三国吴主孙皓、晋愍帝、隋炀帝,等等,其法制不可谓不严酷,但是都没能威吓住人民,最终导致亡国。这些王朝的灭亡,都可以作为老子的“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的注脚。对于这一点,甚至连以暴虐著称的明太祖朱元璋都不得不信,他曾言:“天下刚刚稳定,百姓顽固,官吏不公,即使早上在街头将十个砍头,晚上就又有百人仍旧去犯罪。老子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因此朕决定废除极刑而将囚犯囚禁起来。”要知道,朱元璋这个皇帝专制得很,当他看到孟子所说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大发雷霆,把孟子牌位从孔庙中撤掉!

  具体到本章智慧在我们现实中的应用,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比如在企业管理中上司对待员工,或者教育过程中师长对待学生,或者是父母对待子女,同样不应该一味地迷信于威严和惩罚,那样往往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最好能够威严和和蔼交替施行,最容易达到效果。另外,“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则提示我们做事情要有分工,各司其职,不可越俎代庖,等等。 道德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