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大者宜为下“大者宜为下”乃是老子对于统治者提出的一种殷切期望。他认为只有大国做出谦下忍让的样子后,小国自然便会仿效,对大国更会谦下忍让,主动归附。如此,各国之间便能够和平相处,人民便可安居乐业了。老子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春秋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乱世。当时,周王室大权旁落,沦落为一个只相当于二流的诸侯国。因此,天下失去中心,于是各诸侯国之间群雄争霸,连年战争,大国不断蚕食小国。在这种连年征战的局面之下,百姓们饱受战争蹂躏,痛苦不堪。而老子作为一个“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哲人,自然在内心悲悯天下苍生。他在关注玄之又玄的宇宙大“道”的同时,也始终将目光投注到社会政治层面,发表了诸多政治方面的主张。诸如“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等。不过,总结可以发现,这些都是老子从一个统治者如何治理内部社会的主张,期望统治者不要用政令、徭役、战争等骚扰人民。但是,仔细想一下,便会发现,其实这种主张并不完备。因为,一个君主可以不去主动发动战争,进而使人民不受战争的折腾。但是,他却无法阻止别人发动战争来进攻他的国家。这样的情况下,普通百姓便不可避免地要陷入战争之中了。
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老子在这里又进一步提出了这种“大者宜为下”的观点。这种观点其实便是老子对统治者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期望,即他希望大国能够不自恃其大,而是主动表示出一种谦下忍让。如此,小国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岔儿了,更会表现得谦卑忍让。如此一来,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当然,这毕竟只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政治主张而已,各国的统治者能不能听从就无能为力了。事实上,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争不断的历史事实来看,老子的这种主张即使偶尔起到了作用,可能避免一些战争的爆发,但从整体来看,显然这只能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政治见解。
虽然老子的“大者宜为下”的政治见解,并未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政治哲学,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依旧是不可否认的。可以说,老子的这种见解,抓住了两个国家之间保持和平共处的关键。即使是到现代,两个国家之间能够保持和平,其关键也在于大国能够首先保持一种谦下忍让的风范。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如同孔子的仁政不可能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一样,老子的这种“大者宜为下”的国际关系主张也不可能得到实施。因为在那样一个失去秩序、弱肉强食的时代,众多诸侯国彼此虎视眈眈,即便没有伤人之心,也不可能没有防人之心。在这样一种彼此间充满怀疑和不信任的整体氛围中,拥有强大的实力才是生存的最可靠保障,将别人消灭了自己才会真正安全。所以,管仲、商鞅、李斯这样的法家人物,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白起、廉颇、孙膑这样的军事家才是最受欢迎的。但是,一旦这样的乱世结束,一种稳定的秩序建立之后,彼此之间基本的信任有了之后,“大者宜为下”的主张应该说还是具有相当实用的价值的,不失为处理国家关系的的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下面这个故事便能体现这一点。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当时的匈奴单于冒顿看汉朝由一个女人掌权,便不把她放在眼里,肆意挑衅。冒顿派人下书给吕后,无礼地称:“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我们都不快乐,没有让自己高兴的方法,干脆我们俩凑合成一对吧!”面对一国的掌权者,说这种话显然是极其无礼的。但是吕后考虑到刘邦时期多年的战争已经使国家穷困,人民疲敝,天下亟需休养生息,和匈奴开战是极不明智的,于是强压怒火,忍受着屈辱给匈奴回了信。在信上吕后平心静气地回复冒顿道:“我已经年老衰弱,头发和牙齿都掉落了,走路也不方便。”婉言谢绝了冒顿的“好意”,并且还赠送车马给冒顿,以表达谢意,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匈奴看到本是强大一方的汉朝还如此忍让,便自愧失礼,派遣使者前来汉朝认错。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知道,自汉代以来,中原朝廷对周边的国家往往采用和亲政策以维持睦邻友好。所谓和亲,就是将公主或者宗室之女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并赠送大量财物。而中原朝廷以强大的一方却做出这种略微有些屈辱的事情,实际上便是老子的“大者宜为下”政治智慧的体现,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一项有效的换取和平的政策。
而且,“大者宜为下”的智慧不仅适合于国与国之间,而是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实际上是老子一向强调的“守柔”“处下”观点的反映。关于这一点,老子在《道德经》许多章节都进行过强调。在第六十六章,老子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为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在第七十六章,则有:“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应该说,老子的这种观点得到了中国古人的普遍认同,那些身在高处的人,往往都能够主动将自己放在低处。我们知道,君王应该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但是他们却以孤、寡、不谷(有不善的意思)这样卑下的词汇来称呼自己。诸葛亮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备从没有立锥之地到建立了蜀汉江山,可说是建立了赫赫功勋,但仍然自称为“南阳野人”。周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为了尊敬贤能,吃饭时如有客人来访,也要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敬地款待他们。孔子是圣人,还不厌其烦的向人请教。即使是小孩子,只要他说的对,孔子都认真地听取。孔子的学生告诉他说:“老师,有人笑话你那么大的学问,还什么都要问。”孔子不以为然,说道:“不懂就问,这难道不应该吗?”
并且,不止是中国人,国外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伟大人物,同样也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一种“处下”的风范。
我们再来看一个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关的故事。晚年的爱因斯坦已经功成名就,他的邻居中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常常到他家里去。孩子母亲对女儿的行踪感到奇怪,询问之下,孩子告诉她:“别人告诉我说那里住着一位非常有名的数学家,所以我在做数学作业遇到困难时就去请教他。他也很乐意帮助我。他对所有的问题都解释得很清楚,还说有什么困难问题,都可以去找他。”孩子母亲感到女儿的这种冒失不妥,连忙去向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却真诚地说:“事实上,我很希望您的女儿能够常来,因为我在谈话中,从这孩子身上学到的,比她从我这儿学到的还要多呢!”
因此可以说,古今中外的那些伟大的人物身上,都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感动的谦卑、“处下”的风范。而这也恰恰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因为这种“处下”的做人格调,使得他们具有包容一切的胸怀,能够吸纳一切对自己有益的力量,从而推动自己的事业。正如老子所说的,大海居于最低的地方,故能成其大,伟人自甘居于低位,反而成就其在人们内心的高度。相反,那些将自己看得很高的人,则往往遭到人们的鄙视,古往今来的多少自视伟大,将自己看做大众救星的人,最终都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具体到我们普通人的现实之中,虽然我们未必是“大者”,但是学会“处下”的智慧,对于我们的为人处事肯定也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结合你自己的体会,自负而咄咄逼人的人,你会喜欢他吗?人同此心,因此,做人低调、谦卑一些,必然会使你赢得更多的赞许和信赖,前进的路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