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刚猛的力量难持久“希言自然。”意思是,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的。西方有一句谚语,叫做:“话说得越多,误会就越深。”这就像纸上的一个污点,越想擦掉它,纸上被污染的面积就越大。中国也有句成语叫做“欲盖弥彰”,都是说话多的坏处。而“希言自然”,尤其指统治者要少发号施令,相反,应当遵奉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下面的话,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什么是“飘风”呢?“飘风”就是吹得很猛烈的狂风。什么是“骤雨”呢?“骤雨”就是来势很迅疾的暴雨。“飘风”和“骤雨”气势汹涌,咄咄逼人,但是这样的狂风和暴雨是不能够持久的。因为自然界在某一时段蕴蓄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与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体能是有限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慢慢地走路,可以走很长的时间,可如果很快地跑起来,则一定是持续不了太长时间的。老子此语,意在强调人们的行为应当和缓,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很可能有如饮鸩止渴,虽然一时缓解了口渴,但是生命却长久不了。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设问:是谁造成的这种现象呢?是天地。伟大的天地进行飘风骤雨这样的猛烈的运作都不能够持续长久,何况是普通的人呢?
在清朝末年,面对衰微的国运,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然而,对于变革的方式,人们的意见是有着很大分歧的,归结起来,大体可以分作两类,一类倡导温和的改良,而另一类则倡导迅疾的革命。例如,清末民初时的著名思想家严复,就主张欲实现中国的富强当从教育入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据说,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时曾与严复会晤,两人对中国的前途深入地交换了彼此的看法,但是二人的意见是迥然不同的。孙中山提倡以暴烈的革命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而迅速实现中国的振兴;而严复则对这种革命所可能取得的效果持有不同的看法。最后,孙中山激动地握住严复的手说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
人们大多认为,面对已经陈腐不堪的中国社会,温和的改良方式是不可取的。后来,还是革命者以武装起义的方式颠覆了旧政权,结束了在中国运行了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然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实质性的改变,中国人民依然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继续奋斗和挣扎。迅猛的革命,一时之间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是欲实现中国社会面貌的根本转变,则远非用暴力推翻一个旧的政权就可以迅速完成的。革命固然迅速,然而其如暴风骤雨,不可能持久。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激进的革命仅仅是为了夺取胜利而采取的特别手段而已,革命结束后,应该转入持续而稳定的社会建设。美国以革命的形式实现了民族独立,而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终于成为世界强国;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在革命之后,进行的一个较为长期的建设过程,经过近100年的反复,日本才走上真正的发展和富强之路。
老子的书,只是要写给统治者、领导者看的,但是其高深的智慧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对于一般的管理者,甚至普通人,都有着莫大的启迪。“飘风不终朝”的思想告诉我们,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乃至生活与健康,所有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