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各让一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狭路相逢各让一步《憨山大师醒世歌》中说:“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生活中吃点亏,有时反而会让人看到更美的风景。
关于吃亏和退让,《菜根谭》中也有说:“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退一步与人行。”为人处世,有时候吃点亏也无妨,面对别人已经犯下的错误,也要学会放宽心,得饶人处且饶人。
战国时期,楚国梁国交界,两国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各自在空地里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非常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得非常好,而楚国的亭卒十分懒惰,不务农事,西瓜的长势就不好,与梁国的瓜田有了天壤之别。楚国的亭卒们心生妒忌,于是他们在一个无月的夜晚,跑过境把梁国地里的瓜秧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国的亭卒发现此事非常气愤,将之上报给县令宋就,要求也去扯烂楚国的瓜秧,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解气,可我们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还要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呢?明明他人做得不对,我们再跟着学,这实在太狭隘。”人们觉得很有道理,就问他该怎么办,宋就说:“你们可以每晚给他们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好起来。”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楚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得一天好似一天,他们很奇怪,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梁国人为他们浇的水,觉得非常惭愧,无地自容,上报楚王,楚王听了之后,特备厚礼送到梁国,表示酬谢,并以示自责,结果这两个国家成了友好的邻邦。
梁国人正是懂得得理也饶人的道理,以仁心容忍了他人的过失,从而修成了楚梁之好,一开始可能看似吃亏,但最后却因小得大。
在生活中有的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因而对于别人的错误老是难以释怀。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味偏执,对犯了过失的人不予以赦免、宽恕,那就有可能使贤才埋没和流失。事实上,在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而应该给予谅解和释怀。
其实,不要偏执,一切看开,心胸放宽,包容万物,一个人自然能够在世间游刃有余,要知道有了“容”,才有“融”。人间真正的快乐,不是自己能够创建的,即使是“向内走”,也要懂得与人相处,懂得给予,适当的时候吃点亏也无妨。狭路相逢时,各让一步,则皆大欢喜,否则,就往往是两败俱伤了。
在两座大山之间有一条河流,河水是从另外的几座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汇集而成的,因为山高水多,所以水流很急。可是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个人经过。
有一天,东山上的羊想到西山上去吃草,而西山上的羊想到东山上去采野果,结果两只羊同时上了桥,可是到了桥中心,才发现对方挡住了自己的去路。退回去吧,已经走了这么远了;不退吧,谁也走不过去。
东山的羊见僵持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而西山的羊照样没有退让的意思,便冷冷地说道:“喂,你的眼睛是不是长在屁股上了,没见我要去西山吗?”“我看你的眼睛才长在屁股上了,要不,你怎么会挡我的道?”西山的羊反唇相讥。“到底谁先挡谁的道?是我先到桥上来的。”“是我先到桥上来的。”“你让还是不让?不让开,我就硬闯了。”东山的羊摇了一下头,那意思是说:看到没有,我的犄角就像两把利剑,它正想尝尝你的一身肥肉是否鲜美呢!“哼,想跟我斗,找死!”西山的羊说罢便低头用犄角去顶东山的羊。“好小子,我看你是活腻了。”东山的羊边骂边低头迎上西山的羊。
“咔嚓!”它们的犄角碰撞在了一起。“扑通!”它们同时掉进了河中。
人生不是平坦大道,所以我们在处世时不能全凭自我。狭路相逢,不妨各退一步。时时刻刻懂得与人为善,把握好自己的平衡,也令对方心感平衡,这就是大德了。切记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百福。不要太过计较亏与得,抛开自己的各种固执和坚持,内心深处即是大海,幸福的感觉自会油然而生。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