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彼此敞开,坦诚相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彼此敞开,坦诚相待“绝学无忧”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以一种清明客观的态度,深刻独到的见解,独立于世。

  在讲述“绝学无忧”的学问时,老子谈到了道德最高修养的标准。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人们讲话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一句话,“唯”是诚恳接受,“阿”是阿谀逢迎。虽然,有时说话需要婉转,但真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唯唯诺诺实乃小人之举。

  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人们以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误读了老子的苦心,处处吹毛求疵,应该反求诸己,时时警醒,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韩非子》里记载了两则有关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历史故事,借以警戒世人。

  春秋时,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国大将子反出任中军统帅,酣战之际,口中干渴,想要喝水。子反平素嗜酒如命,身边的侍从竖毂阳知道他好杯中物,便乘机讨好他,奉上一大杯酒。子反见后,既高兴又担心,说了一句:“嘻!拿下去吧,这是酒嘛。”竖毂阳不但不替换,还替他掩饰道:“这不是酒。”子反将错就错顺势一饮而尽,竖毂阳又连续奉杯,使子反喝得酩酊大醉。结果由于子反指挥失误,楚师溃不成军,楚王也被晋军射伤了眼睛。楚王得知内情,勃然大怒,将子反斩首示众。

  与此相同的还有晋国大臣文子,文子嗜好声色玩物,其手下一个小官吏便处处投其所好,献媚取宠。文子喜欢音乐,他立即送上鸣琴;文子喜欢佩饰,他就奉上玉环。由于该小吏一味谄谀,助长了文子的恶习,结果文子被驱逐出宫。

  此二人皆是失足于身边的阿谀奉承之中。可见,为人处世,一味阿谀逢迎,虚伪造作,终将为人所不齿。俗话说,读史学做人,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进言的角度看,真诚不佞,即便点头称是,也不是唯唯诺诺;阿谀献媚,即便自作聪明的批评,也是虚伪的变相逢迎。从纳言的角度看,喜忠直,耳畔便多逆耳忠言;耳根软,听到的便多是献媚之词。这是历史与现实共同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所以说,我们无论是为人、处世、治学、立家,即使高高在上或是沦为小小市民,都要妥善处理“唯”和“阿”的关系。

  所以说做人与其戴着面具相互吹捧逢迎,不如彼此敞开,坦诚以待,虽然谏言多半逆耳,但是却可以让人进步和免于继续犯错误。阿谀逢迎的话说久了,谁都会腻,唯有真诚才能换来真心真情,长久来看,对自己对别人其实都是一件好事。

  就像老子说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其实,做人如果有“唯”的真诚,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能“绝学无忧”;反之如果终日爱好“阿”,不管是被人吹捧还是吹捧别人,没多久就要出事,生活的忧虑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