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外曲还须内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外曲还须内直在《庄子·人间世》一篇中,庄子假托孔子与其弟子颜回对话来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颜回被孔子当场一骂,有点领悟了: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在方直而外面曲成,这就是“外圆内方”,外面圆融一点,和人家接触和蔼一点,里头还是修我的道。慢慢地彼此向形而上道走,这样总可以吧。庄子提出三个要点:一是“内直”,里面修道,直心是道场;二是“外曲”,外面圆滑一点;三是“成而上比”,彼此慢慢升华。

  在这里我们除了要领会“外曲内直”四字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庄子隐含了一层意思,即内里必须正直,如果缺乏这个,那么人的外在的“曲”就会失度。其实,内直是外曲的中轴线。

  庄子眼中,“内直”是对的,脑子里面一天到晚空空洞洞,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是初步的功夫。儒家所讲的“清明在躬”,永远是清明;拿佛家来讲,心里是空的,清清静静,这就是“内直”。“内直者,与天为徒”。这样才可以天人合一。“与天为徒者”,效法天了,就是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那么,看人世间一切平等。孔子接着说:“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那么,你心里既然常常是空的,又何必要人相信你的意见,听你的话呢?你是要求人家认为你对,还是要求人家认为你不对呢?对与不对两边,都是落偏见了嘛,既然有了偏见,你内在修养就已经不“空”了嘛!就已经不“直”了嘛!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处世八面玲珑,而内心却始终固守着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人生境界。外事外物无法动摇他的初心。历史上不乏谙于此道的智者,在两千年前的魏国大殿里,上演了这样一幕。

  魏王攻占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百官多是趋炎附势之徒,纷纷说:“大王是一代明君。”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何以见得?”任座说:“大王取得了城池,没有按顺序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魏王恼羞成怒,令手下把任座赶了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个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何以见得?”这位大臣说:“臣曾听说明君手下多出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听罢,魏王赶快把任座重新请进来赴宴。

  这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段旧事,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说魏王是明君,完全是出于保全自己与升官发财的私心,是圆滑,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使魏王更加昏庸。任座敢于不畏权势,直言进谏,非常了不起。可是因为不能包容魏王作为君王的颜面心理,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自己被赶出去。而后一位大臣显然有更大的智慧。他心里能够明辨是非,非常清楚魏王是昏君,但为了使魏王能够纳谏,他顺从了魏王的心态,先说他是明君。因为这位大臣的心是为了帮助魏王的,所以他说出这句话与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有本质区别,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同。然后他在解释中婉转地告诉了魏王他就是个昏君,明君应该如何做。结果不但使魏王纠正了昏君的所为,而且还解救了任座。

  这位大臣对问题的认识已经跳出了事情表面与当时的真与假,而更看重要使其人其事向什么方向去发展。他并不急于宣泄自己的认识,而是考虑到对方的接受能力。虽然魏王当时不是明君,但这位大臣说他是明君,并告诉他明君是什么样,就把对的东西、明君的作为在魏王面前确立了下来,起到了劝善的作用,引发了魏王真正向善的心,于是魏王自然就变好了。这也就是把方圆拿捏到位的力量。

  上文中第一种人一心曲意逢迎,为人圆滑却失其德,失其筋骨;而任座过于刚正,险些因之获罪;最后一位大臣,柔中带刚,既使魏王喜悦,又救了人,是最上乘的处世之道,即内方外圆之道。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妙计。只有内方,具有正直的品格,为人处世才能无愧于天地,但是月满则亏,水满易盈,过于刚直则易折,因此凡事要学会变通,要讲究圆融,即外圆。外圆是以万变来处理内方这一不变。懂得这一道理,行走于人世间就能随心所欲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度,正确运用处世的方法谋略,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让人生之路通达顺畅。古代的钱币总是内方外圆,就像钱币一样,一个人也必须禀持这种做人的原则。方在内圆在外:内表示我们自己的内心,外表示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外圆表示我们为人处世要圆融一些、方便别人,我们自己的原则要有,但原则在内心中,不必处处示人;此外,内方外圆也表刚柔相济、内刚外柔的处世哲学。若是方在外,则必然处处碰壁,因为棱角分明必然与周围人发生摩擦、碰撞。

  内直外曲,并不是胆小怕事,实在是面对这个世界的尖锐时不得不用的一种智慧。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