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水中感悟做人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水中感悟做人道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站在镜子面前,自己的模样一清二楚。古人常说,观水自照。因为水可为镜,观水做人,可知自身得失。镜如水,水即是镜。但镜、水之间的大不同是,水蕴涵的内容更多,变化也更多。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道家讲“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就是如此。

  道家对“水”的描述和发挥可谓深刻。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把心放得平坦,如水般自然,生死对于一个人来说都可以安稳度过,活着始终快乐,死也并不难过,所以人们还是应当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自在逍遥。因为快乐与痛苦,许多时候就在人们的心中,选择哪一个,都由自己来决定。

  中国古时有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他的老师家中。老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书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老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老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这是水的宽容,古人十分推崇此等厚德载物的品质。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其气节之高尚,实为上乘。

  所谓“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儒家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其长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有义;浩大无尽,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正直;无孔不入,明察;发源必自西,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善于变化。

  所以道家很看重水,主张观水可以学做人。做人若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齐心合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