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平和,笑看人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心态平和,笑看人生一天傍晚,一位学僧在寺庙的树下静坐,突然闻到柔和的晚风里夹杂着一阵一阵的花香。这些花香使学僧非常感动,从黄昏静坐到深夜舍不得离开。
寺庙隔壁就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为什么平时闻不到花香呢?平常有风吹着花香的时候,由于心绪波动,不一定能闻到花香。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又不一定有风吹来,所以也嗅不到花香。然而在这个黄昏,学僧的心情特别的宁静,又恰逢是花朵竞相绽放的春天,还有柔柔的春风缓缓吹送——在这么多原因的配合下,学僧闻到了有生以来最美妙的花香。
在静谧的时光里,花香如和缓的流水围绕着学僧,流过他的身心,然后流向不可知的远方。在这无边的宁静中,学僧的心也随花香飘动起来,他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草木都是开花的时候才会香,有没有不开花就会香的草木呢?花朵送香都限制在一个短暂的因缘,有没有四季芬芳不败的花朵呢?花朵的妙香飘得再远也有一个范围,有没有弥漫世界的香气呢?所有的花香都是顺风飘送,有没有在逆风中也能飘送的香呢?
学僧沉溺于这些问题中,竟然接下来的几天都无法静心。
有一天,学僧又坐在花香中出神,方丈走过他静坐的地方,就问他:“你的心绪波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学僧就把自己苦思而难解的问题请教了方丈。
方丈开示说:“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开花结果才有芬芳,即使没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芳香。有禅定的心,就不必要在因缘里寻找芬芳,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质量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学僧听了,垂手肃立,感动不已。
方丈和蔼地说:“修行的人不只要闻花园的花香,也要在自己的内心开花——有德行的香。这样,不管他居住在城市或山林,所有的人都会闻到他的花香!”
我们活在世上,每一刻都有无限可能,每一刻都有无限美好。如方丈所言,有德行的人,所有人都能闻到他的花香。其实,人只要心中春风荡漾,人生的哪一刻不是春意盎然?只要在心田栽下美丽的花朵,人生的哪一天不在最美好的花季?烦恼、忧愁都是落于镜上的微尘,轻轻拂拭,心境便可光洁如新。
乱花迷人眼,唯淡定能度我一生。生活本该这样。
宋代苏轼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苏轼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生所遇到的“嗔、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因其能侵扰人心情绪,故称之为风。
佛印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看了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轼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轼,苏轼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轼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说:“言说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苏轼闻言惭愧不已,自认修为不够。
“言说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一句话参透人的修为。
从来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要抱着淡定和从容的姿态来面对。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