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交谊如淡茶一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君子交谊如淡茶一杯《论语》中有一段话:“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意思是说,孔子说:晏平仲善交朋友的方式很好,越是相处久就越是受人尊敬。
孔子对于晏子非常佩服的一点,该算是晏子交朋友的态度了。孔子认为晏子是个不轻易与别人交朋友的人,可是一旦交了,那个朋友就会始终如一地跟随他。现在,每每有人感叹:“相识遍天下,知心能几人?”晏子交友,能够让朋友始终如一地跟随自己,那晏子让友谊“地久天长”的法宝是什么呢?“久而敬之。”交往时间越久,交情越深,晏子对人就越恭敬有礼,对方因此也就越敬重他。
这个“敬”字,其中包含着深意。在儒家看来,朋友之间要相互敬重有爱,平淡的交往方式是关键。因为,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是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朋友之间便是如此,希望友谊更加深厚,这个想法是好的。深陷这种想法之中,便有意地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过多过密地交往起来。结果,事实反而与期望相反,曾经蜜里调油的友谊很快泛起了咸涩的味道,彼此关系不仅没有越来越好,反而开始疏远破裂。
蕨菜和离它不远的一朵无名小花是好朋友。每天天一亮,蕨菜和无名小花都扯着嗓子互致问候。日子久了,它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同时,它们发现,由于相距较远,每天扯着嗓子说话很不方便,便决定互相向对方靠拢,它们认为彼此间的距离越近,就越容易交流,感情也越深。
于是,蕨菜拼命地扩散自己的枝叶,它蓬勃地生长,舒展的枝叶像一柄大伞一样;无名小花则尽量向蕨菜的方向倾斜自己的茎枝,它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出乎意料的是:由于蕨菜的枝叶像一柄张开的大伞,它不仅遮住了无名小花的阳光,也挡住了它的雨露。失去阳光和雨露滋润的无名小花日渐枯萎,它在伤心之余,不再与蕨菜共叙友情,相反,还认为是蕨菜动机不良,故意谋害自己,便在心里痛恨起蕨菜来。蕨菜呢,由于枝叶过于茂盛,一次狂风暴雨之后,它的枝叶被折断得所剩无几,身子光秃秃的。看着遍体鳞伤的自己,蕨菜把这一切后果都归于无名小花身上,如果没有无名小花,它也绝不会恣意让自己的枝叶疯长的。于是,一对好朋友便反目成仇了。
虽是小小植物,何尝不是对我们人生的映射。友谊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彼此间空间的距离拉近了,心里的距离却变得远了。什么使朋友反目成仇?是希望友谊越来越甜的愿望!友谊太甜,就会有咸涩的味道。所以,若想保持友谊的口感,便不必刻意去维系、去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反而限制了友谊的生长,落了下乘。古人崇尚的是淡如水的交友之道,因为淡,所以不腻,因为不腻,所以长久。
人们渴望真正的友谊,羡慕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关系。总有那些“士为知己者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然而,真正的友谊真的如此难以求得吗?不是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彼此间共同的喜好而产生友谊;因为不同个性引起火花碰撞般的吸引而产生友谊;因为一次无意间的援助而产生友谊;因为蓦然间对自己笑靥如花的脸孔而产生友谊。何以这些友谊迅速地开放,又迅速地凋零?难道是因为它不够好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的要求太高。友谊产生之初,总是甜美的。那种甜美让我们沉醉而忘记了适可而止,结果,因为啜饮得太多,反而感觉到了咸涩,于是,我们对最初的美好产生了怀疑,于是,友谊失去了记忆中的纯粹,变得普通起来。其实真正的相知,无须过多言语亲厚,彼此心有灵犀胜过一切。
东晋军的桓伊精通音律,笛子吹得奇好,《晋书》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当时有个名士,其实也是个狂生,叫王徽之,他有一天乘船游玩,桓伊见了他也不打招呼,从他身边就走了,很是目中无人。船上有人就跟王徽之说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桓野王。于是王徽之就让人通报,告诉桓伊说:“我想听你吹笛子,来一曲吧!”桓伊也早知道王徽之的名头,二话不说就走下车来,坐在小凳子上,吹奏了三曲,一吹完,转身便走,不多说一句话。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相知,即便初次见面也会互引为知己,同时也不需要过多的表达,就像桓伊和王徽之。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层面,人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做事方式与理想追求。友谊的不好不坏是差异所带来的矛盾的必然结果,更是现实与内心期望之间的落差过大的结果。人们常有这种感慨,刚接触一些人的时候,对他们的第一印象特别好,但久了却发现并不是那样。这是因为随着接触的增多,我们的焦距已经不再对准曾经触动心弦的最美好的一面,开始转向那些被忽视的角落。或者,那些曾经使我们心动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已经成为明日黄花,看久了,就厌了,再也没有了最初吸引人的美丽。
真正的友谊,是天长地久的,如何使友谊在我们心里永远动人,永远如清泉一般沁人心脾?平淡如水地交往就好了!不刻意、不强求,顺其自然,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最值得铭记的。
这些道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因为对于关系亲密的朋友来说,多数情况下,言谈举止就很随便;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又会直言不讳地对着密友发泄一番;有的人甚至和朋友财物不分,看似是一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画面。久而久之,双方不免有时狎昵而失了对彼此的敬重。有时或许只是一件小事或是一个小细节,也会给日后埋下破坏的种子。所以,与朋友相交,不必与之整天缠在一起,要还给朋友自己的空间,让彼此有一个适度的空间,才能避免友情之火的误伤。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并不是在说女性,而是说如何保持距离。女子与小人是最难办的了,对她太爱护、太亲近了,她就会恃宠而骄,让你无所适从;如果疏远她,又会招来怨恨。这里的女子和小人其实更是偏重于做朋友来说的,“近则不逊,远之则怨”,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要懂得保持距离。
人生的路途上难免中途停车或者减速,人们既需要朋友间的友情,又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距离产生美,距离也能保证安全。我们常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两人之间的感情,但是很难有人能够永远亲密无间。
或许当我们怀着无比遗憾的心情看完了前面的故事,不得不感慨“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是多么正确,而孔子之所以推崇晏子也有其深刻的人生体悟在里面,一个没有太多人生经历的人是不会理解其深意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会懂得友情不能一气用光,用心经营才是首选,而方法就是文火慢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