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住本心,不为外物侵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定住本心,不为外物侵扰古代有一个人,刚当上军官时,心里很高兴。每当行军时,他总是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
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
这个人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又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
这个人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
这次他听了以后,心想:如果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通向成功的奋斗之路上常常会被一些人和事所干扰,就像那位军官一样,如果总是在意外界的看法,就会最终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连走路都不会了。甚至还会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头的道路。其实,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天空。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不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常养自信,做到“心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活出自己。
在《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句话:“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意思是说: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一个人只要达到这种境界,就不会总是受外界的干扰,就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己的路自己走,与人何干?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需要自己主宰。人要依据自己的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才能在不断变换的外界境遇中,不为所动,不陷入慌乱被动。就如庖丁,自己心中对牛身体的构造了如指掌,所以常人看上去十分复杂的问题,他却能得心应手。
所以说,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做人才能游刃有余。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
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守住内心的自信,做到心不动,不为外物所扰乱,就能做到道家所提倡的悠游自若的人生境界。确实,别人的喜好不代表自己的喜好,别人的见解也未必就很客观。盲从他人最终只会导致一事无成,枉费心力。所以做人要坚定自己的主张,不要让众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的才能和个性。一味地听从别人的意见,就会迷失自我。道家看来,做人只有做到内心不动,才能在不断变换的人生境遇中游刃有余,做人才能不迷失自己。
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画家画完一幅杰作后,拿到展厅去展出。为了能听取更多的意见,他特意在他的画作旁放上一支笔。这样一来,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败笔之处,都可以直接用笔在上面圈点。
当天晚上,年轻画家兴冲冲地去取画,却发现整个画面都被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的。他十分懊丧,对这次的尝试深感失望。
他把他的遭遇告诉了另外一位朋友,朋友告诉他不妨换一种方式试试。于是,他临摹了同样一张画拿去展出。但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之处标上记号。
等到他再取回画时,结果发现画面也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地方,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哦!”他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奥秘: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因为,在一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是美好的。”
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往往会发出不同的感慨,持有相异的观点。有时同一个人关于同一事件的观点,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果我们想用追随他人的喜好的方法来讨好他们的话,那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啊。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人生来就有差异,喜好、兴趣、性格等也由此不同,所以我们要尽力使自己做到内心不动,不为外物的毁誉所扰乱。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