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养一腔浩然正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养一腔浩然正气养气修心功夫能够修到纯粹精湛的,非孟子莫属。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的修养有“内圣外王”之说,孟子就此修养之道,指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孟子首先说明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知道有此一善而已;必须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说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进而“充实之谓美”直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才算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成功。

  何为浩然正气?其实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这三气构成了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体现着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

  古今之成大事者都有大气象,什么叫大气象呢?就是“笑览风云动,睥睨大国轻”,就是有“俯仰天地之气概”,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

  秦末的项羽为楚国下相人。年轻时与刘邦上山伐木,二人看见秦始皇头顶华盖,队伍浩浩荡荡,男女随从无数。刘邦长叹:“大丈夫当如是。”而项羽则顿生豪气:“吾当取而代之!”由此可见项羽霸气。项羽一生多征战,先是破釜沉舟,击破巨鹿三秦(章邯、董翳、司马欣)。后又刺杀怀王,逼走刘邦,自立为“西楚霸王”。然后大封诸侯。楚霸王四年,刘邦与霸王项羽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议和。同年,项羽返彭城时遭齐王韩信追杀至垓下,韩信以“四面楚歌”之计包围楚兵。项羽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毕自刎于乌江边。

  项羽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但是虽败犹荣。这首《垓下曲》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体现了项羽的卓绝超群,气盖一世。面对四面楚歌的惨败结局,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备感苍凉。当年,他从江东率四十万大军,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如今,兵败如山倒,到最后只剩二十八骑相随。面对失败“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当然只剩死路一条,面对虞姬也只能是“奈若何”了。此篇为千古绝唱,而项羽的故事一听就令人豪气顿生,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

  英雄大气象于此可得精髓之一二,我们后辈不用兵戈相加征战沙场,但至少应该拿出点气魄来吧。

  与“英雄本色”相对的,便是“名士风流”。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就是一位,他不管干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装酷”,头上围个时髦的头套,手里拿一个大羽毛扇子,摇来摇去,貌似轻松,潇洒自如,实则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再如西晋初期的羊祜,喜欢穿得松松洒洒,衣服经风一吹,飘逸十足,活似神仙下凡,让人遥望之下惊为天人,甚至在打仗的时候,仍不失其雍雅的风度。

  魏晋名士大多旷达风流,想到讲规矩是多此一举,因此遂然任性,放其自流。名士风流大抵如此。毫不矫揉造作,痛快淋漓,比起现在人的虚情假意,实在是可爱得多。

  当然我们说魏晋、南北朝的读书人傲慢和自负虽然其中原因值得同情,但是他们中有很多人,确实狂放和任性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是要仿效他们有些人极度的张狂和目中无人,也不是学习他们矫揉造作、东施效颦的假风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那份洒脱和自如。

  不管是英雄本色,还是名士风流,实际上养的都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我们应该养得浩然之气,往大了说是壮我泱泱中华之赫赫神威,往小了说,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也是很有帮助的。光明磊落、诚信为上、抱负高远,这难道不是做事情应该具备的优秀品格么?

  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阴霾不侵;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要保持浩然正气,就必须“一日三省吾身”,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己任,使正气日盛,邪气渐消,引领整个社会不断走向正义和文明。这才是君子之道。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