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物来而应,物去不留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物来而应,物去不留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他走过了千山万水,却始终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我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着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算,整天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善行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富翁不快乐,是因为他背负着财富不肯放下,农夫快乐,是因为他懂得快乐的真谛在于放下,哀乐的最终原因不在于是否拥有更多财富,而在于是否有一颗平淡自处的心。得道者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在道家看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胜物而不伤己。

  道家认为“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是道的最高境界。在《庄子·应帝王》中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他说,得道的人身处世间,对于外物既不欢迎,也不拒绝,“物来而应,物去不留”,因此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由此可知,一个人如果背负太多的东西,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只有适当地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当突如而来的财富或声名摆在我们面前时,如何面对?这是个问题。

  一个小镇的老街上住着一位老铁匠,他以卖铁器为生。每天早上,老铁匠把铁器往门口一放然后就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听收音机,从不大声吆喝与别人讨价还价。旁边脚下还放着一把紫砂壶。老铁匠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商人想以2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商人走后,老铁匠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2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开始向他借钱,天天找上门来,更有甚者晚上也敲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第三天,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现金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拿起一把斧头,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已经把紫砂壶砸了。

  一把茶壶打破了老铁匠原本平静的生活,在常人眼中,他突然拥有了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本应该快乐才是,可事与愿违,老铁匠得到的是平地而生的烦恼。所以最后,紫砂壶被砸碎了,老铁匠恢复了原本的生活。

  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想能在功名利禄面前,应对自如,就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学会“物来而应,物去不留”。适当放下是一种洒脱,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只有放下那些过于沉重的东西,才能得到心灵的放松。当某一件东西带给你的只有无尽的烦恼和忧愁,各种各样的负担如山一般压在人的心上不能自由呼吸,那么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舍弃它,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快乐自然会回到身边。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