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老子》里面有一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就是对于一切事物来说,相反的两种属性总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在这里,老子阐明了“图难于易”的做人道理。难与易是相辅相成的,其重点在于难易相成的“成”字。天下没有容易成就的事,但许多事情在我们即将完成的一刹那,都会显得十分容易。世上事,许多都是看似容易,做起来艰难,而人与人总难免有才智的差异,有时候又有外部条件的各种限制,所以即便是在做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很轻松便能出类拔萃,而有的人就处处落后,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观点,认为这件事很难,或者自我能力有限无法胜任,其实这些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正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其实,历史上那些成功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别人做不到,或者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许多时候不是因为才智上的过人之处,而是他们相信难易相成的道理,不会为一时的失败落后而彻底沮丧放弃,反而选择坚持不懈,所以他们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
其实,我们细细体会老子所说的难易相成,就会发现许多事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被一时的困难和挫败吓倒,那它就成了真正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假若我们能不放弃努力,再难的事最后也会因为这份坚持而变得简单容易起来。
不仅一时的失败不足我们挂怀,就是一时的成功也不当太过得意,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大赢家。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也许自己身边的人正在用他的行动在践行着这条平凡却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一个年幼的孩子一直想不明白自己的同桌为什么每次都能考第一,而自己每次却只能远远排在他的后面。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进步了,考了第20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高低之分,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母亲和儿子坐在沙滩上,她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我们许多人的成长与故事中的孩子十分相似。其实,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渝地前进,那么我们最终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人生是一个追求成功的过程,人们总是给自己设置许多障碍,却忘记了难与易总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成功总是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少到多,这中间需要一个想成功的人不断地努力与争取,这便是道家所主张的难易相互转化的道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难与易的辩证哲学还具有一层更深的寓意。历史学家司马迁对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难易相成,万事开头难,能够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简单的入手,厚积薄发,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