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疲于奔命的脚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停下疲于奔命的脚步“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道,心物一元,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浑然一体,“先天地而生”,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
道是先于一切而存在的,不随四时变化而变化。在老子看来掌握了这个道,便知晓了人世的道理。可惜的是现实中,绝少有人能明了圣人的用意。而我们现代人,终日忙碌于城市之间,对这个简单的道更少了去静静体悟的机会。甚至于,人们还有形无形中总是活在不断增加的心绪和欲望中。或许原本是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谁知,事情的演变却不由着自己的本意,而是随着现实的驳杂。
《老子》书中曾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著名的小国寡民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今天,对于老子所描绘的这幅简单朴素的民俗画卷,我们是再也无法去体会了。现代人的生活,行有高速公路,食有快餐鸡腿,说有疯狂英语,看有流星飞雨,聊的是中西合璧的语言,用的是畅通无阻的电子邮件。然而,我们只顾在这流失般繁忙的世界里匆匆赶路,却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生活不是高速路上的擦肩而过,而是静心体会她简单无华的美。这也是道,是智慧。当世界静下来的时候,请放慢脚步,聆听生活最单纯的足音。
一个商人在卖一种止渴丸。
“您好。”小王子上前说。“您好。”商人说,“一个星期吃一颗止渴丸,那么你一个星期内就不用喝水了。”
“为什么你要卖这种药?”小王子问。“它可以帮助人们节省很多时间,”商人说,“专家已经计算过了,一个星期吃一颗药丸,他们可以省出53分钟来。”
“那么53分钟用来做些什么呢?”“随便他们做什么……”
“如果我有53分钟的空闲,”小王子说,“我就会悠闲地逛到清冽的泉边。”
这是一则童话式的寓言,小王子单纯而宝贵的心,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千金难求了。我们拼命地提速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却忽略了加快速度终究仍然会达到极限,即便我们省出口渴的时间,我们堆积如山的工作也永远处理不完。所以,在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重要的不是我们如何快速运转,而是协调好工作的时间限度和生命的时间节奏,也就是在“慢”与“快”之间实现平衡。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们最美的理想、最大的愿望便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古往今来,在时间的利用上人类表现得异常谦逊,并经常陷入深深的自责:永远检讨自己的不够努力,以致光阴虚度。整整12个月、365个日日夜夜,都干了些什么?总觉得应该做更多的事,走更长的路,赚到更多的钱,但可惜都没有做到。
是谁让时间严重缩水,让我们觉得生命苦短、脚步匆匆呢?谁是岁月神偷,将流年偷转呢?其实,年月日、时分秒和以往一样长短,并无什么黑客能偷藏劫掠。只不过我们坐上国际化现代化的“过山车”,便身不由己地高速冲撞,前俯后仰,过瘾地放肆尖叫。是的,现代人无法抵御速度的诱惑。
过去几日甚至数月才能了结的工作,现在只需轻敲键盘,用手机拨个电话,开车跑一趟即可完成。但脚步迅捷,心情并不轻松。我们只顾匆匆赶路,而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在高速度中失去了享受的权利。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忘了停下脚步来考虑这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忙着用生命去赚钱,却很少有人去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
当我们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每天忙来忙去,我到底在忙什么?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研究发现,约有93%的人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忙来忙去究竟要到哪里去,如同水面上的浮萍一样,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他们的生活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忙、盲、茫。
当我们生命多出53分钟的时候,可能许多人仍然选择的是不知所以的忙碌。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终极价值所在呢?道家强调养生,而我们的忙碌工作本质上也是“养生”,存养自己的生命,实现自我生的价值。然而多数人却在基本的需要满足之后,仍然选择一如既往的忙碌,这难道不是种思维误区么?
有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是繁忙的街道,高速的车流,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忙碌的表情。在这一繁忙景象中,有一个人弯着腰,样子很失望。他在街道上逆行。这个孤独的人下面有一行字:“寻找昨天。”许多人都像这个弯腰的人一样把精力耗费了,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又或者有的人总是空想未来。其实,这两种心境才是对时间的浪费,正是与养生这一目的背道而驰。忙忙碌碌的一生,却忘了真正去活,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所以,当我们为现实疲于奔命时,不如停下来,问自己:如果多出53分钟,该用它来做什么呢?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