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父母先要爱自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爱父母先要爱自己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又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为政》)
关于孔子的这段话一直以来有两种理解。一则是说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健康,所以为人子女要爱惜身体,所以《孝经》上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而另一种理解则主张说,一个人如果做到行为操守毫无亏失,能够成家立业有一番作为,然后让父母只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而不再忧虑品行的问题,这样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孝。前一种解释以往论述得已经不少,这里我们来看下第二种说法,可谓是道出了天下父母之心,子女如果能常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只忧虑子女的疾病,而没有别的东西可忧虑,这也应该是孝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人的疾病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
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因为孝的本义就是指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反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它是个相互转化的极其自然的过程。但是,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能自理、自立了,却还是让父母整天为自己担惊受怕。
有一天,在一个关着一些死刑犯的牢房里,死刑犯们翻着杂志在那里闲聊。
一名犯人指着杂志中的珠宝说:“我母亲没有一样像样的首饰,如果戴上这些首饰一定会很高兴。”
另一名犯人指着上面的房屋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很旧了,我的母亲如果有这么一间漂亮的房子多好。”
第三个犯人指着上面的汽车说:“要是我的母亲有这么一辆车子,就可以常来看我了,不用每天走着来看我。”
杂志最后传到一个犯人的手中,他拿着杂志看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看着上面的珠宝、房子、汽车……
他沉思许久,流着泪说:“我们从出生,到母亲一口奶一口饭地哺育,到一件衣服一次脸色的无尽关怀,我们是母亲牵挂的根源,更是母亲幸福的寄托。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连着母亲的心,我们是母亲心中终生的痛。母亲的付出,并不是希望得到物质的回报。是的,珠宝、别墅、小车的确是能给母亲带来快乐。但是,在母亲的心底,终极的幸福永远是儿子自身的优秀!如果我们的母亲有一个好儿子就好了!”
这时,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
是啊,母亲最需要的是一个“好”儿子,她不需要为儿子的衣食住行而担心,除了疾病,她们就没有什么好替儿子担心的了。真是可惜,如果他们能早明白,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
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体会到孩子生病时自己如何的忧虑、担心,就会知道什么是孝。所以,我们做人做事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只剩下对我们自己疾病的担忧,这样的孝才称得上是大孝,是真正的孝。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