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达生先养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达生先养心道家是十分注重养生的。尤其在庄子看来,养生更可谓是人生修行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庄子》书中就有专门的《养生主》一篇。庄子认为,一个可以学道的人,必须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所谓达生须先养心,否则,这个人只能在世间随波逐流,跟随着众人行走于声色名利之中,永远没有醒悟的那一天。

  有一天,南伯子葵问女翸:“女翸呀,你岁数已经很大了,可是我看你的容颜又青春又活泼,简直像个孩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女翸想了想,说:“这是因为我得道了。”南伯子葵一听,问:“道?我可以学习吗?”女翸又想了想,说:“不行,你怎么可能学习呢!依我看来,你可不是能学习道的人。你知道卜梁倚吗?他有圣人般明敏的才气,却没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而我呢,我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却没有圣人那种明敏的才气。我本想如果用虚淡的心境去教导他,没准他果真能成为圣人。然而,结果却不是这样。虽然把圣人虚淡的心境传告给具有圣人才气的人看起来更容易些,但我还是选择持守着告诉他,结果,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看到他已经可以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结果,他七天之后就能遗忘万物;看到他已经遗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结果他九天之后便能遗忘自己的存在。等到他遗忘了自己的存在,他的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澈;当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澈,他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当他感受了道,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当他超越古今的时限可以在历史中穿梭,那么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当你摒除了生也就没有了死,因为没有了死的对比,那时候的生也就不存在了。”

  庄子的这段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那就是养生先养心,养心才能达生,才能超越生命。就像庄子所说的,当他的心境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澈的时候,才能感受道的存在,并进入无所谓生与死的境界。

  虽然这样的修行近乎玄幻,但依然给我们现实人生以达生的喜悦。一个人,只有学会了修养自己的心灵,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然后在我们今天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份从容宁静,才有可能像庄子一样,达生而逍遥,而这才是道家所提倡的真正的养生境界。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心灵当似高山不动,不能如流水不安。居住在闹市,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不必关闭门窗,只任它潮起潮落,风来浪涌,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没有什么能破坏心中的宁静。身在红尘中,而心早已出世,在白云之上,又何必“入山唯恐不深”呢?

  心灵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识去浇灌。胸中贮书万卷,不必人前卖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知识真正成为心灵的一部分,成为内在的涵养,成为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大气魄。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能指挥若定、挥洒自如。

  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还心灵以本色。

  宁静是生活的必需,倾听内心宁静的声音,原创力才不会枯竭,观察力才会敏捷,才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盲点,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宁静如同鸭子划水,看似过水无痕,却在内心产生强烈的爆发力,潜力惊人。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一种境界。

  所以道家所说的养生,首先是从养心开始的。换句话说,现实人生中,一个人,要想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必须学会养心。养心,并不是非要有什么特殊的条件才能办到。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就能够摆脱世俗的困扰,清除心灵的尘埃。

  所以向道家学做人养生,就要先修养我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长久地拥有一颗健康纯净的心灵,也才能在尘世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