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心愈重烦恼愈多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势利心愈重烦恼愈多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机心”?因为人的心里藏有势利的种子,因为势利才产生“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势利就是一种欲望。正如《庄子·大宗师》中所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满心的势利,实则是人生的大悲哀。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势利心愈重,烦恼愈多,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如果少一些势利心,是不是也会少一些痛苦呢?
从前,有两个很要好的人一同结伴远行。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目的地绝不返家。
二人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了一件十分奇异的事。一位白发长者站在路中央,仙风道骨,一看就是神仙般的人物。于是他二人跪地膜拜一番。其中一人突发奇想,心中自忖,今日得此机缘为何不求求这位神仙,说不定能满足我的愿望呢?于是开口向这位仙人求道:我二人远行至此,有幸得见仙驾风采,想来定是前世机缘,敢问这位仙人,可否满足我们兄弟二人的小小的愿望呢?另一人闻言随声附和:是啊是啊!
神仙闻言,捋着白须说道:那好吧!那我有个约定在先,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说,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二人闻言,心中又一番思量。其中一人心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说,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得到双倍!不行!”而另外一人也是一样的心思。于是,两人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仁兄你比较年长,你先说!”“不,应该你先!”二人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阁下实在麻烦!你先来!”“为什么我先!而不是你先?”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之人,你若再不说,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说!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的,这个人的一个眼睛马上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两个眼睛都瞎掉!
这二人的遭遇实在可悲,虽是故事,却大有警示教谕之意。导致他们悲惨结局的恰恰是他们自己,是他们心中的挥之不去的欲望,是他们为势利所迷惑的缘故。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
其实,人人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都无法真正摆脱势利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的机心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机心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体力、精力与生命。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个人心中充满势利心,就会因此而衍生出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等各种各样的情绪。一个人若是使自己的思想里充满了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的东西,那么他就难以走出悲愁、痛苦的境地。但他若能抱着乐观的态度,那么就可使蒙蔽心灵的种种阴霾烟消云散。
凡是能够保持坚定信念的人,一定懂得用希望来代替绝望,用坚韧来代替胆怯,用决心来代替犹豫,用乐观来代替悲观。一个人如果能拥有良好积极的思想、乐观愉悦的精神,那么他定能肃清一切心灵上的敌人,这样的话,就要比那些沮丧、失望、犹豫的人们有利得多!
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人的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如果在自己的心中装满势利、欲望、各种算计机关,我们的心灵哪里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