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易经的智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临卦第十九——领导的艺术
(兑下坤上)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译 临卦象征督导,开始亨通顺利,利于守正。到八月将有凶事。
◎《彖》解释道:以上临下,说明此时阳刚之气逐渐增长,万物喜悦而顺从,刚健者居中而上下相应,由于坚持正道而获大亨通,这是自然的法则。到了八月将有凶险,这是因为阳气消减,好运不能长久。
◎《象》解释道:水泽上有土地,象征以上临下。君子因此要教化、关心民众,永无穷尽;要包容、保护百姓,永无止境。
【智慧解读】
临卦下兑为悦,上坤为顺。这个卦是异卦(兑下坤上)相叠。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于地。比喻君主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正是成功的极好时机,人们务必抓紧,不可失去良机。但不可就此满足,时运会很快消失,一定要从长计议,注意总结经验,团结他人,共同开拓新领域。这时会十分顺利,并有收获,但须随时注意事情的动向,兢兢业业,防止出现意外的事故,尤其应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君车出行图
【要诀】以德服人,以德亲民。
【例解】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他先后在西域待了30余年,使西域50余国皆归附汉朝,因功被封为定远侯。有一次,汉明帝封班超为将兵长史,节制西域边兵,另派卫侯李邑护送乌孙国使者回国。李邑出行时,正赶上西域两国交战,他害怕不敢前行,于是上书说西域没有内附的希望,并极力诽谤班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班超听说了这件事,怕被朝廷怀疑,就和妻子离异了。汉明帝知道班超忠勇,严词谴责李邑,说:“就算是班超拥爱妻,抱爱子,镇守西域的思归将士千余人为什么都和班超同心协力呢?”明帝下诏给班超:如果李邑在西域任职,便留在身边做从事。但班超并没有这样做,他派李邑陪伴乌孙国使者回京师洛阳,使他能够体面地回国。班超这种磊落光明、以德报怨的态度,使得将士们很受感动,西域诸国无不佩服,于是汉朝的边疆也更加稳固。
▲班超像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公元62年随兄班固至洛阳,以文为生,后投笔从戎。公元73年,奉明帝之命与窦固一起北击匈奴,班超任司马,机智勇敢,杀敌无数。后出使西域以肃清匈奴势力,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使50余国归汉。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公元102年去世。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译 初九,以感化之心而临民,守持正道则吉。
◎《象》解释道:以感化的方法统御民众,坚持正道可得吉祥,说明“初九”的思想行为端正。
【智慧解读】
临卦六爻,四个阴爻在上,两个阳爻在下。在取象上,四个阴爻取以上临下之义;两个阳爻则不同,取以刚临柔之义。阳刚为主导,阴柔为附从,仍然是统御民众的象征。“初九”、“九二”这两个阳爻处在“刚浸而长”的主导地位,四个阴爻则处于“悦而顺”的从属地位。不过“初九”毕竟是在“临”之初始阶段,象征刚刚上任的领导者,更加注意以德临人。于是屈尊降下,用感化的方法统御民众,群众当然会喜悦地顺从,一切都很顺利吉祥。这就是爻辞“咸临,贞吉”的含义。
【要诀】其身正,不令而行。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译 九二,以感化而临民,吉祥,无所不利。
◎《象》解释道:以感化的方法统御民众,会得到吉祥,无所不利,因为这时民众还没有顺从命令。
【智慧解读】
“九二”居于下卦之中,形成与“六五”阴阳感应的关系。但是这里面隐藏着不利因素,由于“九二”是以阳爻居阴位,“六五”则以阴爻居阳位,两者位皆失正,造成“九二”与“六五”相应关系中的不协调,因而产生被统御的民众“未顺命”的不利情况。这时“九二”必须实行感化式的领导,协调好与群众的关系。
【要诀】重在感化,注意协调。
【例解】
《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就是一个不注意感化,最终酿成大祸的例子。杨志本是个被发配的囚犯,因武艺高强,得到了梁中书的赏识,派他押运生辰纲。为了应付不测,杨志一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为安全起见,他决定天正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他又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他不但与兵士的矛盾激化,还不注意协调好与老都管、虞侯的关系,使得本来就对他心存鄙视的老都管公开抵制,直接导致了军汉们不听杨志命令,坚持在强盗出没的黄泥岗松林里休息的局面。这样,杨志一行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不免失败。杨志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不注重感化部下,没有注意协调,而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的结果。
▲施耐庵著《水浒传》图 当代 晏少翔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译 六三,只凭甜言蜜语统御民众是没有利的。已知此而忧之,则无灾祸。
◎《象》解释道:靠花言巧语统御民众,说明“六三”居位不当。知道忧虑而改正,过错就不会长久。
【智慧解读】
“六三”阴居阳位,不中不正,上无正应,下乘二阳,位不当,故其心术不正。“六三”又在“兑”之上,为悦之极,故一味以甜言蜜语欺骗取悦民众。骗术不可能长久生效,必有技穷之时。如果“六三”能知危而忧,改弦易辙,还是可以挽回影响的。所以爻辞提醒说:“既忧之,无咎。”以甘美的空言欺骗,口惠而实不至,这种领导作风是最要不得的。
【要诀】言出必行,讲究诚信。
【例解】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后来,商人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准备救他,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烽火戏诸侯
此图讲的也是关于诚信的故事。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译 六四,下临民情,则无灾。
◎《象》解释道:亲临现场统御民众,没有过错,说明“六四”居位正当。
【智慧解读】
“六四”居于上卦之下,近下体,正是“地”与“泽”的接触之处,故能亲近于所临之民。再说,“六四”以阴居阴位而得正,象征领导者温和虚心地亲近群众。这些都是“六四”位当之处,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值得细心地领会。
【要诀】平易近人,心悦诚服。
【例解】
沃尔玛是全球500强企业,它有一个特别之处,即把公司领导称作“公仆领导”。在沃尔玛,任何一个员工佩戴的工牌上除了名字外,没有标明职务,包括总裁也是这样。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见面就直呼其名,营造了一个上下平等的气氛。这种“公仆领导”,很好地拉近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使得领导们平易近人、员工们心情舒畅,共同分享平等分工的快乐,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译 六五,以聪明睿智统御民众,懂得大君之所宜,吉祥。
◎《象》解释道:伟大的君主应该如此,是说“六五”应该实行中道。
【智慧解读】
“六五”以柔居尊,而又得中,下与“九二”阴阳取应,可见它能够中道而行,善于虚心任用刚健能为的大臣,辅助自己君临天下,这正是“大君”的明智之处。领导者如果事事亲临,难免分身乏术,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这样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众人的积极性。领导者应该选贤任能,适当授权。以众智为己智,善取下级之智慧以临天下,这才是以智慧临下的“知临”。既不事必躬亲,又并不脱离民众,这才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道”。
【要诀】选贤任能,任人唯贤。
【例解】
明孝宗朱祐樘并不能算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有一个优点:善于运用有才能的人。在他的提拔下,马文升、刘大夏这样的军事人才得到了重用,使得明朝的边防很稳固,不必再担心蒙古族人的大规模进攻。文臣方面,他任用了谢迁和李东阳等人,他们都是治理国家的能手,给孝宗皇帝提了很多好的建议。在他们的辅佐下,国力日渐增强,出现了“弘治之治”。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译 上六,以厚道统御民众,吉利,无灾祸。
◎《象》解释道:用厚道统御民众是吉祥的,因为用意敦厚存在内心。
【智慧解读】
“上六”以阴柔之质处上,是能够以敦厚临下的。“上六”处于本卦上体坤之极,天高地厚,“上六”恰好具有君子敦厚之象。居于极位者,获得了绝对的权势,易于刚愎自用,得暴政以虐民,其恶果是祸不旋踵的。所以本爻强调位居最上者必须心存厚道以临民,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卦辞所警告的“至于八月有凶”。
【要诀】真诚仁厚,虚心纳谏。
【例解】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吧。”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享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就不想活了,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商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值得学习。
▲帝王与群臣图 易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