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心理学一本通

人格

心理学一本通 邢群麟 8405 2021-04-06 02:2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心理学一本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人格人格是人个性化的行为、情感和思维反应模式,它涵盖了个体对自己所处情境的反应。它影响人们对自身以及他人的看法和感受;也影响人们对职业、家庭生活、爱情和社会关系的选择。个体如何理解和感知自己,会影响到他们与别人的关系如何,所以,个体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人格理论(关于我们为何会成为现在的自己的可能性解释)有很多种,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比如,一个时髦的人格理论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运作方式、影响父母抚养子女的方式,甚至还可以影响社会政策与政府决策,同时也有助于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理论建构。

  人格因各种原因而不同,家庭环境、文化,以及生活经历都会起一部分作用;同时,基因遗传也很重要。行为遗传学家通过比较由亲生父母养大的孩子与领养大的孩子来评估基因遗传或环境产生的变化量。最好和最容易的研究方法是在没有联系的家庭里分别养大同卵双胞胎。尽管他们是分开养大的,但双胞胎在人格特质测验的分数上都趋于相近。

  大五人格

  最普通的人格是外向性(合群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程度)、和悦性(热心、友好和亲社会)、智力或想象力(对新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认真性。这五大类统称为“大五人格”。心理学家估计,外向性与情绪稳定性,大约有50%受遗传和先天因素的影响。在和悦性维度上,遗传对大五人格影响的最低估计是30%左右。因此,纵使童年和青春期的个人经历与社会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人的人格发展(通常人格在30岁变得稳定而具有一致性),但它们仍然只起50%的作用。

  你可能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个自己的关于人格元素的理论。也许,你的观点明确,并且内容清晰,也许,你有一套隐含的假设,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你都会发觉简单的理论不可能彻底解释复杂而多变的人格。当今的人格心理学家研究过去的理论,把它们与现代人格测量中的发现联系在一起,把它们与解释人的共同性、差异性和独特性联系在一起。

  20世纪不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关于人格的遗传和生物学基础的信息。那时的人格心理学家大多都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某些心理学家简单地认为生物学是最为重要的,而另一些则更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他们的研究因缺乏数据而受阻,但仍然为现代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和人格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强烈的本能无意识冲突驱动人类行为,并且这些冲突源于童年期经历。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不科学的,并拒绝无意识概念。华生认为是环境和人的学习经验塑造行为(外在决定论)。他还对改变坏习惯的可能性持乐观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强调行为的内因。他视环境压力为无法适应社会的潜在根源。社会文化理论家,如阿尔弗莱德·阿德勒,认为这些是过分简单化了的论点,无法把握综合性的人格。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人格发展的综合理论。他的观点后来几乎影响了心理学的每个方面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格的理解。他对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名词加以描述,这些名词后来逐渐融入了日常用语中。比如俄狄浦斯情结和无意识,它们就是由弗洛伊德创造并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这足以证明他的影响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3个重要领域:三层心理结构、性心理发展阶段以及防御机制作用。下面主要对三层心理结构和性心理发展阶段进行阐述。

  三层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把成人心理分成3个部分,并命名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由原始的本能组成,如饥饿、性和攻击。它在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层面上运作,其唯一的功能是寻求即时的满足。它趋乐避苦的精神动力为自我和超我提供了能量源泉。

  自我在无意识和意识水平上都发生作用,受现实原则支配。自我基于现实评估来满足本我。例如,若婴儿饿了,本我就会发出警告,自我则驱使这个孩子把东西放入嘴里,直到有食物提供为止。

  超我在儿童大约5岁的时候发展起来。它内化了家庭与文化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它给我们善恶的观念,是指引我们从善避恶的心理要素。超我从本我中汲取能量,却通过阻止本我极端而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来控制本我。

  弗洛伊德的理论基于内在力量压抑冲突的观点。比如,本我说:“现在就干!”超我说:“别干!”于是,自我出来协调矛盾。因而,自我必须平衡3方的具有争议的要求:本我、超我与现实。自我也是本我与现实的唯一联系途径。它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变相满足本我,以及缓和本我由于挫败本能冲动而导致的焦虑。而防御机制具有避免因这种冲突引起痛苦的作用,其方式是通过扭曲现实,使其变得更合意或减少痛苦。

  性心理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与生物成熟过程紧密联系。根据生理特征,弗洛伊德提出了5个性心理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性欲期)。他把重点放在婴儿的性欲上,称其为多态乖张期。通过这个,他把身体所有部位都作为性快感的体验区。对弗洛伊德来说,婴儿是纯本我的。他们的本能需要在每个性心理阶段寻求一个新的出口。于是,人格发展是一个从新生的多态乖张到性区域集中的循序渐进的转变过程。其中每个阶段的本能驱动(也叫做力比多)的满足和挫败情况关系到成人人格的形成。

  口唇期 在这期间,嘴是最初的性敏感(引起性欲的)地带。刚出生时(到大约8个月的时候),婴儿在喂养、吮吸和吞咽中寻找快感。在后一阶段(长牙的过程中),他们的快感来自咬和咀嚼。这些冲动的满足有助于信赖感和独立性的培养;但挫败或过多的快感可能增加断奶时的创伤影响和产生口唇固着。弗洛伊德通过把自我比做军队来描述固着。固着形成在某一特定阶段,它就好比把军队驻扎在远方前哨的附近,其结果就是削弱了这支军队的效力。于是,固着对后来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举个例子,过度吸吮与吞咽的快感可能提升不现实的乐观。咬和咀嚼的需求受挫可能导致悲观而认为人的努力是徒劳的。口唇期通常与一些现实中的习惯联系,诸如吸烟、咬铅笔头、对柔软的含乳食物的偏爱和不喜欢热辣的食物。它们还与人际交往风格有关,比如高社会性和求知欲。

  肛门期 随着括约肌的控制在生理上成为可能,儿童的注意力从嘴转移到了肛门区域,并唤醒了儿童的兴趣。在早期阶段,力比多的快乐集中在排泄上。在蹒跚学步的孩童中,排便排尿是典型的快乐。后期阶段称为肛门滞留,上厕所的训练意味着第一次以社会性的努力来控制儿童的本能冲动。

  性器期 出现在3~5岁之间,在这一阶段,许多儿童喜欢“扮演医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性器官上。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儿童大约在这个时间段放弃了要拥有父母中异性一方作为爱恋对象的希望,开始认同父母中同性的一方。在这阶段之前,男孩视母亲为最初的爱恋对象而对父亲怀恨于心——形成要拥有母亲排斥父亲的无意识欲望。然而,被报复的恐惧会导致男孩产生阉割焦虑,从而认同父亲,这既是防御机制使然,又满足了本能快感。通过认同父母同性一方,男孩子会将文化和家庭的禁忌经吸收同化,藏在心底,并以此来对抗乱伦,发展出超我,其中一部分是自我理想,一部分是良知道义和善恶观念。

  对于女孩来说,因为意识到她们的性器官与男孩不同,从而产生阴茎妒羡。她们认为是母亲除去了她们的阴茎并让自己成了父亲的最爱。为了拥有父亲,女儿需要冒失去母爱的风险。因而,为了防止这种风险真的出现,她认同了自己的母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女孩渴望乱伦的禁忌程度要比男孩对阉割恐惧的程度小,因而导致比较柔弱的女性超我的形成。然而,许多心理学家批评女性人格发展的这一观点。比如卡伦·霍妮质疑:既然有阴茎妒羡,为何就没有与之相对的男孩“子宫妒羡”?

  潜伏期 性本能处于休眠状态(不活跃)。在这一阶段,儿童对在性器期形成的超我进行了固化。

  性欲期 迸发于青春期。当性接触成为可能,个体就开始寻求新的感情对象,学着将本能冲动升华为创造性活动,使爱与工作达到平衡。在青春期,个体有寻找与父母异性一方相像的性伴侣的无意识倾向是很多见的。当弗洛伊德描述这种倾向的时候,他使用了这样的表述:对象的发现仅仅是心中图景的再现。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解,社会化的目标是控制不正当的致命攻击的本能冲动,这种控制是通过超我(良心)的运作,以及避免本我受挫的焦虑和觉知痛苦记忆的防御系统来实现的。个体根据其在性心理发展阶段中满足与受挫的状况,形成了其独特的控制方式。这些方式在超我的公共影响下,形成了个体的人格。

  自我心理学

  尽管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受到批评、充满争议,但是他对婴儿期与童年早期的情绪发展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的关注,还是很成功的。他的一些追随者提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家强调新生儿自我的重要性,并提出比弗洛伊德乐观的童年期理论观点。在他们看来,婴儿并非只是简单的无意识本我冲动的堆积,而是天生需要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社会性动物。美籍德裔自我心理学家艾瑞克·艾里克森(1902~1994)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阶段进行了重新解释,并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模型。

  依恋理论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克特(1896~1971)认为,新生儿与其养育者的关系是不分你我的。妈妈和孩子所体验到的联系和依恋的体验都很强烈,以至于二者的界限变得很模糊。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对猴子孤儿的早期依恋的研究获得了支持。如果让小猴子在带有喂奶瓶的金属做的“妈妈”和布“妈妈”中做选择,它会为解决饥饿问题而寻找金属妈妈,但在其他时间里抱着布妈妈,温尼克特推测,这是满足舒适接触的需要。

  人类似乎也有同样的渴望。对于在婴幼儿时期对母亲依恋的重要性存在着令人信服的证据。20世纪40年代,研究者从对孤儿的录像研究中,找到了婴儿对母亲依恋重要性的令人瞩目的证据。其中,美国研究者雷内·斯比茨发现,长期在福利机构而没有妈妈的孩子有一种抑郁症,他称之为“医院制度抑郁”。在对一个典型症状儿童的描述中,他说:“睁着很大却没有神的眼睛,表情呆滞的脸,以及不着边际的表达,好像不知所措。”

  和这些发现同样有趣的结论来自美国心理学家莎丽·桑罗尔的说法。他认为,在异常案例中研究出的结论普遍适用于每位母亲,并认为在上述的研究中,“研究者即是真正的婴儿看管人”。

  尽管桑罗尔还留下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但这似乎已经可以说明,依恋对婴儿能力的发展是有影响的,而这是弗洛伊德未能探索到的。这类研究强调婴儿“感到安全”的重要性。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波尔比(1907~1990)提出,这样的情绪可以唤醒父母对婴儿信号或情绪线索的敏感和回应,如婴儿的痛苦、愉快和疲劳。另外,幼儿和其养育者的关系也影响着他们探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依恋模式

  许多理论学家持有这样的观点:早期依恋模式可能定下了基本人格类型的基调,其中包括个体在社会情景中的情绪反应模式。加拿大心理学家玛丽·艾恩斯沃斯(1913~1999)和她的同事通过引导宝宝进入被叫做“陌生情境”的环境(其中涉及母亲离开房间再回来)中观察母亲和她们的宝宝,并据此把婴儿对其养育者的依恋分成了3种类型:安全型、焦虑-回避型、焦虑-反抗型。不同的依恋影响着个体的伙伴关系和社会性发展。

  安全型的婴儿母亲对孩子的愿望和需要很敏感,并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周围环境。于是,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愉快而乐观地从事社会交往。当遇到不熟悉的威胁时,他们会以母亲为“安全基础”。当他们长大,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和其他学龄前儿童的交往中表现得更加收张自如,并且能用更好的情绪表达进行互动。学龄前教师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正面情绪,比起其他同龄人来,教师可以更轻松地处理他们的负面情绪。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有更强的好奇心,有高水平的自尊,并且更乐意主动和母亲交流。他们适应能力强,表现出较强的社交能力,在问题解决方面乐观而自如。

  像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一样,焦虑-回避型的婴儿在离开母亲的时候,对环境的探索有一点儿困难,当父母出现的时候,会刻意回避陌生人。更重要的区别是,他们较少进行感情分享。另外,当他们悲伤时,更容易被陌生人安抚。在短暂的分离之后,孩子们一般都忽视母亲或转过脸去,尽管他们可能间歇性的要寻求亲近。作为学龄前儿童,他们倾向于过度受自我控制:回避矛盾和有分歧的情境,情感较少外露,与他人交往更拘谨,缺少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

  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后,比任何其他任何一组都难于去探索周围环境。他们在新的情境中,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很高,对他人没有信心。在他悲伤的时候,不论母亲还是陌生人都别想轻松。与母亲重聚时,他们的反应可能极端被动,或者表现出愤怒的矛盾心理,并交替出现寻求亲近和表现出攻击性和情绪化。在学龄前阶段,这样的儿童在探索环境时显得很警觉,并显得自我抑制不足。他们对压力情境有高强度的情绪反应,延迟满足对他们有难度,而最明显的就是比较容易分心,大体上就是“三分钟热度”。在与父母短暂地分离后,他们既强烈要求依赖父母又愤怒地表达拒绝。

  内部工作模型

  这样的依恋模式如何影响儿童在学校环境中与同龄人交往的行为?许多理论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依恋经历形成了一个内部工作模型。这个模型整合为人格,在接下来的社会交往中起导航作用。依恋经历被儿童内化,形成“内部工作模型”,不过,它并不是不变的,它会因某个新经验的加入而改变和精细化。由于它能对人际交往进行总的指导或调节,因此它被认为是“工作模型”。

  然而,内部工作模型的观点仍滞于推论。研究者没有回答出儿童如何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而只是基于对儿童与其养育者之间交往,与同龄伙伴、陌生人之间交往的相似所得到的推论。

  从婴儿期到童年期的跟踪研究表明,在和同龄人交往中,焦虑型依恋的孩子要比安全型的孩子经历更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对社交能力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最近的研究指出,内部工作模型持续起作用,但跨年龄段的纵向研究(在一段时间内跟踪同一个对象的研究)需要梳理被研究者依恋关系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检验早期依恋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对内部工作模型感兴趣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成年父母对自己童年时与父母关系的看法和他们自己的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联系。比如,20世纪80年代,在区分出安全、回避和反抗3种模式之后,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玛丽·梅恩和她的同事,利用被试者对自己早期有过的依恋回顾总结,发现母亲对成人依附状态问卷(AAI)的反应和她们婴儿的行为显著相关。举个例子,对自己的母亲有回避型依恋的母亲,她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依恋模式。这说明,依恋的模式可能是代代相传的。在对多项研究的全面回顾中,荷兰莱顿大学的马利纳斯·凡·伊真朵恩也发现父母的AAI结果和他们孩子的依恋性质具有一致性。当依恋对象都是母亲的时候,依恋模式的相关最强;另外,孩子越大,关联程度似乎越弱。

  后来,AAI的使用和其他收集关于跨代的依恋关系信息回顾的方法受到了质疑。举个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内森·福克斯就暗示说,接受访问者的性情性格以及他们现在的心理状态,相对他们与看护者早期关系的事实性质来说,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直到纵向的研究工作继续进行到某一阶段以前(在这一阶段,被当做未成年人观察的青少年可以作为成年人的身份接受调查访问),对于亲附模式稳定性的深刻理解将仍然保持普遍的推论性。

  依恋和亲密

  心理学家还提出这样的问题:持久的依恋风格是否会延伸到家庭和早期同龄伙伴中?即人们是否把自己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应用到他人的依恋关系中(比如亲密伙伴)?研究者使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比如,自我回顾报告和朋友对其的评估。他们还把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和青少年与同龄人的关系相比较。AAI也用来测试青少年对他们早期关系的看法。两种实验方法都表明,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更善于社交,而且比非安全型的人适应得更好。

  3种依恋类型显示了不同的人格倾向。安全型依恋的成人期待亲近关系的持久性并寻找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受欢迎的,同时也被他人认为是善于表达情感的,这是与安全型依恋儿童较高的社交能力和情绪自由表达相一致的模式。焦虑-回避型和焦虑-反抗型的成人没有像安全型的人那么强的社交能力,而只有焦虑-反抗型的人认为自己缺少社交能力。

  心理学家仍然为依恋的发展类型和维持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核心人格而争论不休。不过,母婴之间的依恋模式、同龄人的交往风格和成人依恋之间两两相似,说明他们之间很可能存在着联系。 心理学一本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