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人生必读经典历史丛书:时代帝国三部曲之大秦帝国(上 下)(套装共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东边日出西边雨……”同在这一天,一东一西,发生了两件截然相反的事。
临近东海的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因是齐国国都,数百年来一直号称繁华甲天下,占尽风流。历史翻到这一天,它终止了作为诸侯国国都的称号,降为大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中的一个郡——齐郡的组成部分。齐王宫里的金粉歌舞香尽声逝,顿成过去。
齐国,是山东六国中被秦国最后灭亡的一个诸侯国。这就是说,在此之前,其余五国国都也遭到了与临淄同样的命运。
这一天清晨,几匹疲惫的老马拖着几辆破旧的乘辇,驶出郡邑临淄。乘辇里坐着满脸沮丧的齐国末代国王田建和他的嫔妃、亲从。乘辇前后数十匹关中高头大马上,是负责押送的秦国将士,咄咄逼人。他们的行程终点,将是距此数百里太行山下一个叫作共的小山城。
齐王田建是不战而降的,秦王对他仅作迁徙也即流放的处理,还不失为一种优待。但这些一向锦衣美食的昨日的国王、王妃,又如何经得起这一路风尘颠簸和饥渴劳累之苦呢!沿途原为齐国的臣民们,望着这队车马的后影,唱起了如今我们还可以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读到的那半是怨愤、半是讥讽的歌谣,如果用现代语表达出来大意是——
松树呵,柏树呵,
渴不能饮饥不能餐啊!
谁令国王如此呢?
该责备自己用人不当、品行不端吧!
顺便交代两句后话:齐王田建在共邑荒凉的陋室里,终究没有熬过这一年的秋天,便在郁悒和饥渴中死去。嫔妃和亲从各作鸟兽散,流落到了寻常百姓中间。
历史的转折是严酷的,但也并非一概无情。借用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可以把当时中国大势点化得十分形象而传神:“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还有晴(情)。”
在齐王田建离开临淄的同一个早晨,西距两千余里之遥的咸阳城,从巍峨的秦王宫驶出了一长列气势宏大的车驾,按礼制称大驾,有属车八十一乘,分左中右三行。旌旗蔽天,戈戟耀日。中间为一乘玉辂,其上为圆形的黄盖,象征天,饰有日月星辰图纹;其下是四方的舆,象征地,绘有山岳江海的图像。即将宣布自己为“始皇帝”的嬴政,头戴冕旒、身穿衮龙袍端坐其中。玉辂左右各建青龙、白虎大旂,皆有十二旒;就连拉车的马也是戴金披彩,好不威风!其后还有各种名目的副车,一律皂盖赤里的车帷,乘坐的是兼并六国大战中的功臣猛将和丞相、御史等近侍大臣。最后是两行披甲执戈雄跨于马上的护卫武士。这支庞大队伍沿着渭水北岸宽大平坦的御驰大道,声威赫赫地向雍城进发。
距咸阳近百里、位于𣲗河上游的雍(今陕西凤翔县南),是嬴秦的发祥地。自六百五十余年前秦德公辟雍城为都开始,历经十九世、三百余年,至献公才迁到栎阳(今陕西临潼渭水北岸),最后又由孝公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在雍城,不仅有德公兴建的大郑宫,有穆公兴建的蕲年宫,孝公、昭襄王先后修造的橐泉宫、棫阳宫;还有嬴秦列祖列宗的寝庙和陵墓。雍城对秦王嬴政更有着终生难忘的意义:正是在蕲年宫里,举行他标志成年的冠礼的同一天,一举平息了嫪毐(laò ǎi)集团的叛乱,进而彻底摆脱被尊为仲父的相国吕不韦对朝政的控制,从此独立地秉掌国政,运筹帷幄,跃马扬剑,不断向山东六国发起强大攻势,历经十七个寒暑的奋战,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今天,他要到雍城去祭祀祖庙,禀告祖宗,并最后祭祀上天。
在这浩大的车驾隆隆行进的沿途两旁,是处于狂欢中的人潮。曾经产生过像收录在《诗经·秦风》中的《无衣》、《兼葭》那样优美诗篇的秦民,想必此时定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畅怀歌咏。但因秦帝国存在过于短促,竟没有一篇流传下来。差强可以反映此时秦人心情的,是汉人写的这样四句:
元元黎民,
得免于战国;
逢明天子,
人人自以为更生。(《汉书·严安传》)
秦王嬴政在祭祖祭天时,都作了庄重宣告,列数六国国君的昏庸无道和他们对秦国弃盟毁约等种种所谓罪恶,因而秦国才兴发义兵;逐个消灭了他们。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原话大致是这样的——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通“背”)约,与赵、魏合从畔(通“叛”)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听这口气,会使人想起《伊索寓言》中那只要吃羊的狼,反正我要吃掉你,这本身就是真理。不过历史上所有的军事胜利者,大都会把自己说成是道义的拥有者,所以也不足为怪。最后秦王宣称:
寡人以眇眇(miǎo,微小)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这些盛典完成后,诏告全国臣民,特开例恩准天下举行宴饮,即所谓“大酺三日”,以示始皇帝与百官和黔首对新生的大秦帝国的共同庆贺。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帝王集权专制制度建立起来的国家,因而可称是中华第一个帝国。
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当时的世界,便可以看到一幅人类少年时代的争强斗胜的壮丽画图。
这时候,世界各民族大多已或先或后跨进文明史门槛。被后世传颂的几个最古老的文明古国,已经或正在向统一集中的帝国形式迈进。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萨尔贡一世建立了阿卡德王国,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帝国。随后是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建立了巴比伦帝国;公元前1567年,卡摩斯和阿摩西斯一世驱逐希克索斯侵略者后建立了埃及新王国帝国时期。公元前550年和公元前478年,分别由居鲁士二世建立了波斯帝国,由提洛同盟建立了雅典帝国。然后是公元前336年由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22年由旃陀罗笈多建立的印度孔雀王朝帝国。
在中国,大秦帝国的诞生,宣告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数百年争战的终结。
这一帝国实际所控制的疆域,它的集中统一程度,是以前各个时期不可比拟的。它的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以郡县制为核心的政权形式,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继此而才有大汉帝国、大唐帝国,直至大清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因秦帝国的出现而划出了整整一个大时代。
但秦帝国本身却是那样短暂。它二世而亡,只存在了十五个年头。如果不是占了秦历以十月为岁首的便宜,实际上只有十四年。这不仅比世界上早于秦建立的绝大多数帝国存在的时间要短(比亚历山大帝国稍长),也比迟于它出现的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统一王朝的存在时间要短,就是连传统历史学家通常总是不予承认为独立王朝的新(王莽)和周(武则天),存在时间也要稍长于秦帝国。难怪林剑鸣先生在《秦史稿》中,不无感慨地写道:“秦,像历史长空中的流星,它放出一阵耀眼的光芒以后,就迅速地消逝了!” 人生必读经典历史丛书:时代帝国三部曲之大秦帝国(上 下)(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