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人生效率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2 10000小时定律的使用规则与刻意学习上一节,我简单介绍了10000小时定律的起源,以及在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导致我们修炼不出硬本领。这一节,我将继续分析10000小时定律的适用性是什么,它适用于修炼什么样的技能,它的累加性法则和反馈机制又是什么。
10000小时的适用性
首先,我们不能通过10000小时定律来练习硬本领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涉及10000小时定律的适用性,讲到适用,自然会有不适用,10000小时定律不适合什么技能的修炼呢?请记住,它不适合大家去做那些简单的、重复的、机械性的劳动。
什么是简单、重复、机械性的劳动呢?比方说,零技术门槛、零经验值、零逻辑或者是零知识性的事情,更具体一点,也就是拖地板、洗抹布、洗碗等,这些事情做的时间再长,也不会产生任何经验性的价值。
10000小时的使用法则
●0×10000法则
单纯的低等工种,任何人无须接受什么复杂的技能培训,很快就可以上岗,即便你在这些事上花费了10万个小时的时间,在自我提升方面也是零回报。也就是0乘以10000依然等于0。10000小时定律的一个基本适用原则就是,需要有技术门槛作为前提。
反之,技术难度越高的事情,你在上面花费的时间越多,就越有可能修炼好它,也就是说,它的时间价值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时间投资具有性价比。
●累加法则
10000小时定律,还必须以累加法则作为前提。
累加法则的含义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之前做的事的基础之上进行累加,从而产生效果。比方说,要学会一项技能,需要学会一千个动作,你便可以把它们分为五个动作一组,分组去进行训练,一共是200组,每一天就像打怪兽做任务那样,把这一组的动作训练一遍,最后再把它们拼装起来。在修炼第一组动作的时候,你可能是零基础在修炼,但修炼第二组动作的时候,就是在第一个组合的基础之上进行累加了,这时产生的效果就叫作累加效果。
以学英语为例,无论是考四六级,还是托福雅思,我们都需要背足够量的单词,每一本单词书都有好几百页。很多人在背单词的时候,永远只停留在前几页,始终无法把整本书背完,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每次都是从第一页开始,没有做到持续性地累加。
阅读一些理论性特别强的书籍也是一样,阅读的顺序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看到最后一页,但往往很多人卡在前三页,一直无法继续往下看,因为他们每一次阅读之间相隔的时间太长了,已经把上一次看过的内容都忘了,所以他们每一次都得从第一页重新看起,这就是一个死循环,这也是读书没有计划的体现。
学游泳也是这样,教练会把动作拆分,一个一个地教给学员,如果之前那个动作没学好,后面的动作很可能就没办法学好,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把手、脚和呼吸的动作都逐步掌握,才能最终产生累加效应,学会游泳。
学舞蹈、学钢琴……学习每一种硬本领,都是如此,如果不能在之前的基础之上进行累加,就会导致一切行为都是孤立的,无法产生连续累加的效果,即便你总体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获得的回报也依然很少甚至是零。
●总结机制以及反馈机制
听过我的课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特别强调互动性的老师,每一次上完课,我都会尽快地给大家回复问题。这也是我建立微信社群的原因,因为在社群当中,回复问题比较方便。没有加入社群的小伙伴们,请尽快加入我们的微信社群,及时跟我反馈你的听课感想,我会尽可能地为你答疑解惑。
作为一个老师,在讲课之后,收到同学们的反馈是很重要的,他会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集中归纳到他的课程内容当中,再进行梳理和反馈。10000小时定律的反馈机制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从2010年开始做企业家的演讲教练,在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开设过《实用演讲与口才》的本科生课程,每当我训练学生做演讲的时候,都非常注重他们是不是运用反馈机制来进行梳理,帮助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任何人做演讲的时候,观众都会有一些微表情,有的时候,一个观众鼓掌,不代表他真心认同演讲者,而是因为他周围的人鼓掌了,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演讲者,能够准确和及时地留意学员或观众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我会建议我的学员们,在演讲的时候拿两台录像机,当然也可以是两台手机,一台录自己,看自己的表情以及节奏,为之后的自我评估环节留档;另外一台录学生或听众,他们如果都低着头去看手机,说明你的演讲稿或你的演讲表述并不精彩,如果他们有的时候抬头、有时候低头,你就可以相应地判断出他们对你说的哪段话感兴趣,又对你说的哪段话没兴趣,有的时候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你就一定要捕捉你到底是如何进行表现的。两台录影机比对结合观看,你就能清楚地知道,你到底做了什么事,吸引到了观众。
以演讲为例,你会发现反馈机制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自己做一项能力修炼的时候,得不到反馈,你就不知道你做得对还是错,以及你需要如何进行修正。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老师或教练的职业存在,他们会一直在你身边,不断地给你回馈,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好,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完善。
作为一个作家也是这样,我出版过两本跟演讲相关的书,一本叫《告别演讲恐惧》,另外一本是我的译著,叫《主宰演讲台》。作为一个作者,当他出书的时候,他也要不停地收集读者的反馈,我个人会非常注重新浪微博这个平台,因为我的读者大都会通过微博去关注我,给我提问、留言,和我互动。我的第七本新书《加速:从拖延到高效,过三倍速度人生》一出版,我就组织了一个千人社群,但凡阅读了这本书的人,都可以免费进群,我会问他们很多的细节问题,给他们出思考题,带他们去读书。通过读者的反馈,我就会发现,这本书在哪些方面写得是没问题的,在哪些方面仍然有问题,我就会在下一本书《精力管理手册》中进行改善。
当然,10000小时定律当中的反馈机制,是别人给你的反馈,也可以是自己给自己反馈,总之,你要建立一种方法,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这样你才能做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刻意学习
接下来我再跟大家提出一个概念,叫“刻意练习”。这也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的作者是埃里克森教授,他在书中谈到了多个知识点,其中就有关于有效学习跟10000小时定律的内容。《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先生提出的10000小时定律,与埃里克森教授提出的刻意练习,有一脉相承之处。
●第一,学习区
如果我们的学习,能在专门的学习区进行,就再好不过了。我其实特别反对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硬本领修炼。我认为但凡要做一件伟大的事,也就是10000小时定律适用的事,你就需要拿出整块的高质量时间来进行修炼。在《刻意练习》这本书当中,埃里克森教授也提出了相对应的概念,就叫“学习区”。以我个人的习惯来说,我每天早上4、5点钟起床,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近20年,真正地融入我的血液当中了。起床之后,从4点或5点到8点,这三四小时,就是我高效学习的时间,我一般用这一大段时间,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也就是修炼硬本领,完成10000小时定律的训练。
每一个硬本领的通关,我都是在每天早晨这三四小时的学习区完成的。这符合《刻意练习》这本书里,埃里克森教授的精神内涵。
●第二,注意力
为什么我选在每天早上学习呢?因为这个时间是我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每个人的精力旺盛时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合做百灵鸟,有的人适合做猫头鹰。以我个人来说,早起之后的那段时间,是没有人会来打扰我的,整个世界非常安静,但是晚上的时候,朋友圈依然活跃,邮件时不时会干扰我,各类社交软件都在嘀嘀作响,各种社交活动也都会持续到很晚。唯有早晨,我可以不受打扰地学习,可以以主动的方式,沉浸到全情忘我的心流状态,达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我曾经多次讲,注意力的集中一定是内在和外在的高度统一,内在上,你的精力完全集中,外在上,一切干扰因素都没有。这样的时间区域,如果你不用来学习、不用来修炼硬本领,简直就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极度浪费。
●第三,大量重复机械性训练
还是以学英语为例,很多人觉得学英语是一件挺困难的事,那是因为你不会学,老师也没用最合适的方式教你,或者是你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应试,没有自发的积极性。而在我看来,学英语只要掌握了高频词汇,以及词根、词源的构成方式,学起来就非常简单了。这就好比学习汉语,要先学习偏旁和部首,然后通过它们的组合,去猜整个字的含义和读音。
学演讲、学销售技能、学个人品牌、学社会资本……学各种硬本领,其实都不是困难的事,真正让你觉得困难的事,是坚持。那些能够做到从不会到会的人,都是做到了知行合一的人,他们在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也跟你一样一无所知,但是他们能够坚持大量的重复训练,坚持积累学习10000小时,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第四,有效反馈
跟10000小时定律的内容一致,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埃里克森教授也讲述了建立反馈渠道的内容,把你学到的知识反馈给你的意识,需要重新复盘,总结和评估你的工作。 人生效率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