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双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王可可在空无一人的护士站前徘徊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抓住一个匆匆走过的小护士。
“有个事想麻烦您一下,我是23床的家长,门口那个加10床…”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我们真的没办法。床位太紧张,加床在门口确实出入不太方便,但真的是没有空病房了。大家都看在孩子生病的份上,相互理解,克服一下吧。”小护士不等王可可说完,就开始一套一套的给她做起思想工作来。可见这番话她说过不止一次,早已烂熟于心。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听我说完嘛。”王可可有些哭笑不得:“我是想让加10床那个小朋友,挪到我的单人病房去。大家挤一挤,总比走廊上舒服些。”
小护士好像没听懂王可可的意思,待她重复一遍后,被这位高风亮节的患者家属惊呆了。
“行吗?”王可可满怀期待地等着答复。
小护士大概没见过这种先例,屁颠屁颠地跑去找护士长请示,反馈回来的答复是:“行是行。不过你的住院费可还是一样要按单人间收,他的住院费也一点不会减。”
王可可连忙答应着,忙不迭地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壮壮妈。
两个人在护士的帮助下,把走廊里的活动加床挪进了屋。壮壮母子终于不用睡楼道了,多了一双眼睛照看,王可可也再不用缺吃短喝憋屎憋尿。她觉得自己做了件双赢的大好事,既还了壮壮妈宽宏大量的人情,同时还给自己找了个说话的人。
等孩子睡了,两个妈妈倚在床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天来。这种感觉,让王可可似乎又找到了大学时的影子,每晚宿舍熄灯后,女孩子们总是躺在床上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随之而来的亲切感,让她觉得两人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缘分。
壮壮妈名叫琴晓,30出头,是个单亲妈妈。
当王可可听到“单亲妈妈”这个词的时候,对壮壮的同情心一下子泛滥了。甚至觉得眼前这个小孩和小时候的自己同病相怜。
壮壮的爸爸在他不满周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对爸爸的记忆几乎是空白。至于孩子他爸具体是怎么去世的,琴晓没多说,王可可也没敢问。只知道那之后没多久,琴晓就一个人带着孩子背井离乡在外闯荡了。
“哎呦,那得多苦呀。”王可可不由得感叹起来。
她虽然也成长在单亲家庭,但还是有爸爸的,而且有个好爸爸。儿时的自己即使有天大的不痛快,却也无法体会壮壮的不幸。她只能切换到可爱的视角,试图换位思考。就在可爱这么大的时候,壮壮就没了爹。如果她现在失去齐特,要一个人带孩子…呸呸呸!这个假设太残酷,王可可不敢再想下去了。然而只是这一念间,也让她对这母子俩的遭遇感同身受。
“这么多年一直单着?你就没想再找个人?”说这话可不是八卦,王可可不自觉地为琴晓揪心起来。
“咳,怎么没想过呀!但哪那么好找啊。我条件这样,还额外带着一张嘴,况且还是个儿子。人家刚一听就吓跑了。不过再怎么难,不爱孩子的男人,我是坚决不会找的,但爱孩子的男人又找不着!”琴晓自嘲似地笑笑:“一个人就一个人吧。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受了委屈。”她说着低头轻摸着壮壮的头。
熟睡中的孩子嘴角微微牵动,好似做了什么美梦,依旧在甜梦里徜徉。
琴晓的话让王可可一阵鼻酸。也许在十几年前,闫巧燕也曾这样,和那些劝她寻找第二春的人展露心事吧。一个漂亮女人,容颜未老,却单身多年,拒绝了无数合适的和不合适的。可以委屈自己,却绝不愿委屈孩子。每个妈妈都心甘情愿为孩子做任何牺牲,却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头。
王可可上高中的时候,看了本外国小说《廊桥遗梦》。有一天,她忽然半开玩笑的问妈妈:如果再嫁会找个什么样的人?
闫巧燕开始很惊讶,愣了几秒钟才回过神来:“你个傻丫头,妈才不会改嫁呢!拎着你个拖油瓶,嫁到哪里去呀?去人家蹭吃蹭喝的,我可没那个脸。”王可可说她已经长大了,能养活自己。闫晓燕又说,不能让她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子。
王可可当初很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她心想,还说不让我看别人眼色,我可没少看你的眼色。她现在才知道,这个“别人”是什么含义。
每个妈妈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护犊子的心情总是一样。
“其实,后爸也有好的。”王可可想拿常飞翔举例子,却欲言又止:“找个顾家爱老婆的好男人,你和孩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关键是你还这么年轻…”
琴晓在老家的时候,是少年宫的声乐老师。曾经长发飘飘的文艺女青年,现在沦落到超市天天跟条形码打交道。一天下来腿站得酸疼,手指磨出茧,工资却少得可怜。刨去母子俩的房租,每月剩下的钱捉襟见肘。琴晓指望能拾起老本行,揽几个教小孩唱歌的活。但大都市人才济济,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一抓一大把,他们还正愁着找工作,留给琴晓的机会少之又少。她只能把价码一降再降,无论多远,只要有活,她不惜穿过大半个城市,牺牲自己的吃饭时间,也要坚决完成任务。琴晓的任务并不是教会孩子哪一首曲子,更不是传播艺术的种子,她的任务只是为了生计,把钱赚到手,好好把孩子养大。不管有没有用,琴晓习惯性地向每个认识的人,宣传她的声乐课,还不忘厚着脸皮叮嘱:有想学唱歌的孩子,别忘了介绍给我啊!民歌和通俗我都能教。这仿佛成了她职业习惯的一部分。
一般人也就随便一听,随口答应着。但王可可却真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同是孩子的妈妈,又算半个同行,王可可觉得如果她能为琴晓做点什么,就相当于间接帮助了儿时的自己,以及年轻时的母亲。
她立马发了个朋友圈:想学唱歌的宝宝们看过来!好朋友做声乐家教,少年宫的专业老师,人美心善,可做上门辅导,友情价100一课时。有兴趣的朋友戳我或戳她都可以哦!下面留了琴晓的联系方式,还配了张她和琴晓的自拍照。这张照片是临时抱佛脚现照的,但两个人脸贴脸,脑袋上一人顶一个猫耳朵,萌萌哒亲密无间,倒真像是多年的好友。 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