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二、自尊与自信——对自己价值的衡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自尊与自信——对自己价值的衡量自尊(self-esteem)是指欣赏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具有积极自尊的人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理解非常深刻,因此他们也就能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尊是十分重要的,它如同有魔力一样,会让美好的经历和期望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消极的自我形象则会阻止获得本应属于我们的东西,它还会破坏人际关系,因为人们很难去喜欢和尊重一个不自爱、不自重的人。自尊过度就会是傲慢或者是自负,一旦这样,我们就很难获取来自他人的认同。

  1.自尊的本质

  Nathaniel Brandon的理论揭示了自尊的本质,他认为自尊由彼此相关的两个部分组成:自我效能和自我欣赏。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区别于一般的自信心,它是指具有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能力所拥有的信心。如果个体的自我效能很高,那么我们就具有可以成功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可以增强人的自尊。自我欣赏(self-respect)是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自我欣赏的人喜欢自己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因为他们可以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

  像自我概念一样,自尊的形成也涉及个人的早年经历。研究表明,受到鼓励虽并不直接形成自尊,但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能够形成自尊的那些活动。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由各种成功和失败造成的,为了拥有自尊,人们需要提高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图2-4自尊的自我循环强化过程

  一个拥有较强自尊的人往往不会太在意他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往往也具有良好的各种态度,并且容易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一项“对于自尊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的变化比其他因素(教育程度、基本技能和工作经验等)的变化对于生产力的影响更加的敏感。

  自尊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如下图所示:

  图2-5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自恋:过高的自尊会变成“自恋”。这种类型的人更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的成功而忽视他人的感受。

  自卑:自尊过低也就是“自卑”。这种类型的人总觉得周围人在批评和拒绝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暴饮暴食等症状。

  安全型自尊:也就是心理学家提倡的社会人格。这种类型的人不是因为外在条件(成绩、长相或者金钱等),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特质感觉良好。

  自尊由“能力感”和“价值观”两个要素组成。能力感(competent)指个体是否感到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价值感(worthiness)指个体是否配得上过幸福的生活,配得上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好事。两者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个,自尊都会下降。

  长期以来,高自尊往往与心理健康、人际融洽、成功、高情商、幸福感联系在一起,而低自尊往往代表着害羞、敏感、不健康的焦虑、讨好他人,甚至与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相关。高自尊的阴暗面,却被忽视了。当发现自己高傲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人们常常会以打压别人的方式来应对,有时甚至以暴力的反抗。在一项实验中,希瑟顿等人发现,那些高自尊的人在面对威胁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在一个实验中,鲍迈斯特和布什曼让54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书写一段话,并由另一个学生对他们进行夸奖或做出批评,然后让文章作者和负责评价他们的学生一起玩一个游戏。如果对手失败,该作者就可以用任意强度和任意时间长度的噪音来攻击对手。在文章受到批评后,那些自尊最强的人“具有异常的攻击性”。他们用噪音折磨别人的时间长度是普通自尊者的3倍。

  鲍迈斯特说:“那些满怀热情地倡导自尊运动的主张基本上不是幻想就是胡说八道。”他指出,高自尊的人常常是令人讨厌的,并且常常喜欢插嘴打断别人,他们喜欢对人评头论足,而不是与人交谈(与那些害羞、谦虚、不爱出风头的低自尊的人相比)。“我的结论是,自制远远比自尊更有价值。”

  那么,那些常常做坏事的自我膨胀的人,是否在掩饰内在的不安全感和低自尊呢?那些过分自信和自恋的人,是不是在用一个夸大的面具来掩饰其弱小的自我呢?许多研究都试图要找到包藏在这种外壳里的低自尊。

  2.培养安全性自尊的方法

  提升安全性自尊的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安全性自尊的增强是建立在我们不断成功的经验和与他人的积极互动之上的。一些有效的培养安全性自尊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1)保证经常并有规律地发展一些新的技能,取得一些新的成就,这样就可以为自己骄傲,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别人的赞扬、承认。无论对于孩子和成人,成就有价值的事业都是培养自尊的最好的方法。

  (2)把自己的优点、良好的品质都一一列出来。欣赏自己的长处也是培养自尊的有效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有更积极的自我意识。经常看看自己的长处,会使我们在感到失望或需要得到鼓励时,信心倍增。我们要重视、赞赏,并积极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3)让别人适当地了解自己。适当的自我表露,也就是把内心的真实自我适当地展示给他人,可以帮助别人接纳我们,因为向别人更多地开放自己的内心,别人对我们可以接受的东西也就越多,别人接受我们越多,我们的自尊也就越强。当然,许多人是不能适应一个自我表露过多的人的。

  (4)与那些可以增强你自尊的人多相处。要避免与那些令我们感觉糟糕的人和把自己的良好感觉建立在攻击我们的基础上的人在一起,没办法逃脱的情况下,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方法是先使自己强大起来。一个可以真正增强我们自尊的人一定也是自尊较强的人,因为,他们既自尊自己也尊重别人,他们会给我们真实的反馈。

  (5)选择合理的比较对象。只有比较才有自尊,没有比较就没有自尊。一般来说,社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我们通常称为“上行比较”;另一种是与比我们弱或差的人比较,我们通常称为“下行比较”。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则会产生优越、满足、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例如,有的人常常在众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位知名人物,或说某位名人与自己是同学或朋友,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通常称之为辐射效应,即比较目标的优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只是效果正好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即感到比对方强,从而提高自尊。

  3.树立自信

  自信在中文中解释是:自己相信自己。英语的解释是:Believe that one is right on something or that one is able to do something。我们很容易在两者之间找到文化差异。“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相信什么呢?需要完全的相信吗?英语的解释要明确一些,“只要你在某件事情上认为自己是对的,或者认为自己能做某件事”就可以拥有自信。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

  (1)自信与不自信。自信与不自信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我们把这种心境割裂为两个面:自信与不自信,这种割裂逼迫人们采用对立的思维,或二律背反、非此即彼的观察方法。于是自信不自信从一种原本统一只是有起有伏的心境变成截然相反,不能并存的两件事。你是自信的,就不可能同时也是不自信的。事实上看起来自信的人,往往需要努力忽视内心的不自信,表演出自信的样子。

  自信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成长,然后成功,往往靠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引导了我们的判断。一个正确的判断,不仅决定我们在一件事情上的成败,更重要的,它就是我们走向哪个方向的分界线。比如有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环境,其中一个突然就上去了,另一个人可能永远都上不了这个台阶。最重要的区别是他做出了什么样的判断。这个东西无法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但却具有决定意义。我们从小到大,周围总是有很多人,只因一念之差,后来就一切都不同了。

  自信是一个人战胜恐惧的渴望。自信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成长能力抱有信心。我们应当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成长起来,但是我们又总是怕这怕那。其实最恐惧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恐惧本身,所以自信是在战胜恐惧中获得的。只要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自信需要培养。可是,人们总是梦想不付出代价就获得自信,就如同他们总是梦想不用劳动就获得财富一样。

  (2)过度自信。自信是一项持久而稳定的人格特质,而过度自信并非一项稳定的人格特质。在特定的情境下,自信和不自信的人都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行为,如赌博和买彩票。在不同情境下,自信或不自信的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牛市之后的股民的行为更加自信导致股票的交易量呈上升趋势,投资成功会增加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水平使得随后的交易量更高;熊市之后股民的行为相对不自信导致股票的交易量会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人们在决策和比较判断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过度自信的产生既有人格特质的原因,又受情境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人会过度自信?就是因为他们受情境和自身人格特质的影响,产生了认知偏差和归因偏差——人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能力和技能,但是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坏的运气和他们不可控制的因素。已有文献区分了过度自信的三个不同方面:

  ①对一个人实际能力、行为、控制水平、成功可能性的过高估计,称之为过高估计。

  ②人们对自身的能力作出评价时,会与其他人相比较,如大多数人认为他们自己的能力是高于平均水平的,称之为过高定位。

  ③在进行决策时,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结果盲目乐观,相信其会按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称之为过高精确。

  以下两种技巧可以降低过度自信。一种是即时反馈,如天气预报员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得到清晰的反馈信息,以修正自己的判断;另一种是让人努力思考自己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

  (3)培养自信的方法

  在那些需要我们表现出智慧的时刻,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无法毫不犹豫说出或者做出坚定的决定。虽然过度自信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但基于现实的自信是有极大意义的。在培养自尊的同时往往也能够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因为拥有自尊,感觉自己很能干往往会全面改善对自己的感觉。我们归纳一些可以帮助树立自信的方法,以供大家根据个人的人格特质和环境来选择。

  ①积极地看待自己,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我们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勇于承担责任,那么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很自信。树立自信必须排除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在他人面前能够肯定自己。

  ②知识渊博,掌握新技能。如果我们知识渊博,拥有新技能,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建设性的方案,我们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我们进行理性、科学的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塑造和展示自信的过程。

  ③热爱自己的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对事业引以为豪不但可以激励我们,而且会使我们的举止都洋溢着自信的光芒。自由自信的人才勇于承担责任。

  ④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时,个性会显现出来。重要的是,知道应该做的事,然后加以实行,就可以从自我的形象中获得解放。没有必要非得是伟大、不平凡的行动,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就足够了。

  ⑤注意一些具体的有利于树立自信的行为动作。

  第一,穿着得体,举止得当。

  第二,挑前面的位子坐。

  第三,练习正视别人。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你: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

  第四,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

  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使用这种“走快25%”的技术,抬头挺胸走快一点,我们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4.认识我们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由于先天遗传因子和后天训练的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长短处,我们的目的是了解自身的长处并且不断发挥这些长处来创造工作绩效。有一整套工具来分析组织的长短处(如SWOT),但长期以来,我们几乎不重视对自身长处的分析,我们在他人的挑剔、批评下,可能还多少了解一点自身的短处,可是,人们只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能靠短处创造绩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提出,我们只有一种办法了解我们的长处:即反馈分析法。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关键决策,采取什么样的关键措施,我们都要写下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9~12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德鲁克在使用反馈分析法20年后总结出以下结论和措施。

  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结论是:集中精力发挥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能发挥优势,创造出优异成绩和成果,我们就属于哪里。

  第二个结论:努力增强我们的优势。反馈分析法很快就能发现人们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或必须学习哪些新知识。它可以指出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够用,需要更新,知识面上存在哪些差距。

  第三个结论特别重要:反馈分析法很快就能发现人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井底之蛙的傲慢倾向。人们在工作中创造不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或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知识不屑一顾。

  我们还需要改正坏习惯——我们所做的或未能做的,妨碍我们发挥效率和创造绩效的事情。它们很快就能在反馈分析法中原形毕露。

  我们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由于缺乏礼节,也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两个人在相互接触时总是会产生摩擦。这时,礼节就是使双方融洽合作的润滑剂,无论他们是否喜欢对方。

  通过对比结果与预期,我们很快就能发现我们根本不能做的事情。它告诉我们在哪些方面缺乏最起码的能力。

  最后一个措施和结论是,在改进弱项上,我们要尽可能少浪费精力。精力应该集中在具有较高能力和技能的领域。从根本不具有能力提高到中等偏下水平所需的时间,要比从第一流的绩效提升到优秀所需的时间多得多。我们应该集中所有的能量、资源和时间帮助一个能干的人成为最优秀的人。

  很难说反馈分析法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也不太容易了解9个月,或者9~12个月的科学依据。如果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50年,不管这件事是神妙莫测的瑜伽,还是简单朴实的广播体操,或者就是围着客厅饭桌转圈,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够坚持。

  “吾日三省吾身”,能“省”多少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能“说”(悦)多少年?一个企业家,如果像德鲁克那样持之以恒地反馈分析,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