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一、自我概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自我概念自我了解的一个方面就是自我概念(Self-Concept),也就是对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对于自我形象的认知。促使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它与一个人经验积累的范围有关。自我概念最初是对自我的简单看法或意识,是各种情况下表现出的个人潜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被进一步区分为在不同条件下与自我有联系的若干方面,如“社会自我”“学术自我”“身体自我”等。

  1.形成自我概念的因素

  J.W.麦克拉维认为,在促使自我概念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四个因素特别重要,它们是:语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社会反馈和认同。

  (1)语言。语言能使儿童表达各种体验和行动,并把体验组织成综合的概念类别。在儿童的早期词汇中,有些词汇与个人的身体有关,例如我、我的名字、脚趾头、手指等。很快地,儿童开始学会称呼与自己紧密相关的特别重要的人或事例,如爸爸、妈妈、玩具等。到了后来,他学会了用评价性词语表达思想和行动,例如好、坏、淘气、乖等。这些词汇有利于儿童把自我体验组织起来。

  (2)个人的成功或失败。该因素涉及由奖惩产生的思想和感情。个人的成功伴随着快乐和满足,个人的失败伴随着悲痛和苦恼,这些体验与包括自我知觉的所有活动和体验联系在一起,从而决定着自我目标的定向、行为、善恶的评价和内在标准的确认。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巩固自我概念和自尊。当个体缺乏标志成功或失败的客观标准时,他也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进行社会性比较,以此用来说明成功或失败。

  (3)社会反馈。社会反馈能使儿童把别人感觉到的东西变成自己印象的一部分。这取决于角色扮演的能力,因此与觉察和掌握别人和自己的社会技能有关。为了意识他人对自己的感觉,儿童必须首先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对此加以了解。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这些成分便融合进自我概念之中。

  (4)认同。认同是儿童通过与父母、教师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接触,把信念和价值观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去的过程。自我信念(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自尊)的形成是通过认同过程来实验的,其中包括心力内投(将别人的价值观吸收为自己的)和模仿(仿效别人的行动、信念和判断)。在决定一个人作为另一个人的认同目标的诸多条件中,人们特别注意兴趣和感情(依恋性认同)的重要性,同时也注意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防御性认同的重要性。

  自我概念中最为纯朴的一面是对身体自我或身体意象的知觉。自我概念早期发展的这一重要内容一直持续整个人生。一个人的身体在多大程度上对自己有用或可以信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他人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尊水平。青春期身体各部分发生迅速变化,伴随着社会作用的迅速变化,可以在自我概念的不稳定性,即所谓“青春期人格危机”中反映出来。随着人的逐渐衰老,身体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吸引力,也难以应付有关的活动,因此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尊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样,身体遭受疾病、伤残的人在自我概念和自尊方面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缺陷。

  自我概念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说来,自我概念随着年龄增长趋于稳定,但其发展过程并非始终如一。这里,认知活动对自我概念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个人是否运用新经验来修正自我概念和自尊,往往通过接受和防御这两种态度表现出来。有些人既能接受与现存自我仅是相一致的新信息,也能接受与现存自我概念不相一致的新信息,借以检验和修正自我概念与自尊;有些人很快接受与现存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新信息,却不善于接受与现存自我概念不相一致的新信息,从而作出防御措施来对付这种变化。自我概念的这一情形可用固定性和可塑性加以描述。过分的固定性,表面看来是追求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实际上是一种“低自我力量”或“弱自我结构”的表现,因为他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来调整对自己的看法;同理,过分的可塑性,表面看来是遵循自我概念的可变规律,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自我力量”或“弱自我结构”的表现,因为他不愿或不敢正视自己、相信自己。

  自我概念不适应的发展可能与个体心理调节机能的障碍有关。不能发展既稳定又可变的自我概念,有可能导致混乱的自我概念。不论是过分的固定性还是过分的可塑性,其“低自我力量”或“弱自我结构”都是一种“低自尊”。低自尊是一种具有抑郁人格障碍的特征,它往往使个体为自己制定低目标,从而导致缺乏成就动机,不能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甚至会使个体作出社会性退缩行为,把自己孤立起来。此外,还有一些变量,如父母的性格、亲子关系模式、出生顺序、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也有可能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在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作用是复杂的,而且好几个变量经常相互影响。

  2.自我概念的功能

  心理学家伯恩斯在研究总结人的自我概念时指出人的自我概念具有三大功能:第一,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第二,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第三,决定人的期望。伯恩斯这段话意味着人的自我概念决定了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因此,人的自我概念也就是人的价值观,以及引导人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内在一致性是指个体在看待人生、社会事物上,由于认识与理解的原因,而形成并秉持的一种基本的心理状态。如大多男性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一有机会就有闯荡世界开创事业的心理状态,而大多女性的基本心理状态,多是以家庭为主,即男性的世界是世界,女性的世界是家庭。由于人们秉持的内在一致性心理状态的原因,因此人们对其所面对的事物各有其自己的认识、理解、解释,直至产生行为方式。

  由于人的心理状态影响了他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解释等原因,因此人们形成了自己的期望、动机与追求。因此说,一个与自我概念相符、相一致、相对称的品牌理念和品牌内涵,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感召、促进、令其认同的作用和价值。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了我们希望和害怕可能成为的样子。期望自我(hoped-forselves)包括成功自我、富裕自我、苗条自我,或是被爱和被崇拜的自我。恐惧自我(fared selves)可能是孤独自我、沮丧自我、无能自我、酗酒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的形象会帮助我们在自我概念中保持积极性和连续性。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评价和解释事件的环境,因此,可能的自我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目前的经验。可能自我的想法来源于我们过去的经验,平衡我们的时间、地点和文化背景。与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这类人口统计资料相比,我们直接的社会环境对可能自我有更大的影响。角色的榜样,无论是媒体上的,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人提供了我们想成为谁和害怕成为谁的强有力的形象。为了使可能自我对动机和长期行为改变产生最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同时具有希望自我和恐惧自我。也就说,一个积极的希望自我能帮助我们想象自己可以做什么,以避免消极的恐惧自我;而一个消极的恐惧自我则能帮助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达不到积极的希望自我,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及其心理表征的机制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自我是什么?自我在人类大脑中是如何表征的?有趣的是,东西方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极为不同。在西方文化中,一些哲学家强调独立于社会情境的自我认同,而东亚文化下的哲学家则持另一种观点,他们更注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所起的作用。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一个与他人界限分明,相互独立的行动主体——在社会组群间或环境间的迁移不发生明显改变。而东亚文化则认为自我则是与社会相联的,流动性的,情境化的,只能从与他人间的关系得到理解。自我哲学观的文化差异对于旨在探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

  3.社会文化与自我概念

  Markus和Kitayama(1991,2010)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关于文化与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由寻找普遍法则转变到探索文化多样性。他们认为强调自我认同的西方文化观促使产生“独立型自我”,这种自我具有自我倾注的特点,对自己的注意多过他人(包括亲密他人,如母亲)。相比之下,东亚文化对基本社会联结的重视则更易产生“互依型自我”,此类自我对重要他人的信息更为敏感,同样关注自我与亲密他人。此外,不同自我概念对涉及自我的一切认知加工过程都会产生影响(Markus&Kitayama,2003)。Markus和Kitayama的理论不仅推动了考察不同文化中认知差异的行为研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脑成像研究来探索社会认知(如自我概念表征)神经机制存在的文化差异。这些脑成像研究结果进而促使了一门新学科——文化神经科学的产生。

  从William James(1890)开始心理学家就认识到自我可被分为不同的成分,包括个人的物质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不同文化环境下,由于他人对自我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自我认同也会因之发生改变。在知觉领域中,面孔识别是一种凸显自我——他人区分的心理过程。识别自我面孔的能力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得到了巩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就可以在镜子前表现出自我导向的行为。自我面孔识别能力被认为是自我意识的一项重要成分。

  按照心理学家哈利·特里安迪斯(Harry Triandis,1990)的观点,文化可以由两个维度来描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一个社会的文化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偏重程度影响了人们如何定义特定的自我。

  个人主义关注个体的独特性,以及使个人从集体中独立区分出来。在个人主义下,人们发展出不同于集体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观。个人主义文化重视勇气、创造力和自立。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需求和目标。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提醒自己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要拥有群体的信仰和习惯。集体主义文化重视义务、责任安全、传统、和谐、服从权威、平衡和举止合宜。

  由于西方文化与东亚文化下的社会环境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个重要问题是成长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个体,其自我面孔的加工机制是否也有所不同。根据Markus和Kitayama(1991)的理论,西方文化重视自我认同,所产生的独立型自我倾向于更多将注意投向自己而非他人,而东亚文化强调基本的社会联结,所产生的互依型自我通常会对重要他人的信息更为敏感,并且对他们倾注的注意与对自己同样多。根据这种观点,可以预期自我面孔识别的机制在西方与东亚文化间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西方文化下的独立型自我会对自己的面孔分配更多的社会显著性或更强的正性联结,这导致他们在自我面孔与他人面孔同时呈现时,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面孔,并对自我面孔有更深层次的加工。相比之下,由于东亚文化中的互依型自我更强调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他们对自我面孔加工的关注程度可能不及西方文化中的个体,因而行为上表现较弱的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东西方人对自我概念的构建和认识是不一样的。例如,让西方人和中国人去完成一个心理学测试,用“我”开头造句,一共20个句子。西方人造出的典型句子是“我是个诚实的人”“我昨天去打球了”,都是“我怎么怎么样”的句子。中国人典型的句子是“我和同学聚会了”“我跟我们领导一起开会”,基本都是有“他人”在“我”的世界里,强调的是“我”的不同角色,如何与别人一起组成一个集体的。

  相较于集体,对个人的强调差异程度不同,造成的结果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不同。在个人主义文化下,人们发展出关于自我的独立观点,居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却发展出关于自我的相互依赖的观点。

  4.自我概念的四个领域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自我概念的四个主要领域,它们对促进成功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这四个领域包括:个人价值观、学习风格、变革取向和人际取向。它们对人们获得生活的成功、有效活动、有效决策、终身学习和发展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个人价值观(personal value)是人们行为动力的核心,并且在统一的人格中占很大一部分。

  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指个体收集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变革取向(orientation to ward change)关注于人们用来应付环境变化的方法。

  人际取向(interpersonal orientation)解释为以特定的方式与他人互动的倾向。

  图2-1自我概念的四个核心方面

  (1)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不同事物应赋予何等程度重要性的观念,它还与人们相信某种操行比与其他相反的操行更好这种信仰密切相关。价值观是最稳定、最持久的个人特征。它们是变革取向和个人偏好形成的基础,是重大决策、生活方向和个人品位的依据,它们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道德观和关于什么是“好”的标准的观念。

  每个人所持有的价值观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个人有很大影响,有许多描述这些差异的维度。

  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有:

  ①价值观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其中大多在14岁以前。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榜样学习。

  ②人与人之间所表达的对于特定价值观的态度。我们直接或间接地听到的对于某一事物、行为和价值观态度会帮助我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③没有被明确表达出来的态度会对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如果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人在谈及金钱的时候无动于衷,那么你也不会把对金钱的追求当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④许多重要的价值观是通过宗教形成的,如所有的宗教都强调要公平友善地对待他人。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13岁时的价值观与33岁时的价值观中度相关。

  Rokeach(1973)指出,人们拥有的价值观总数相对比较小,并且所有个体都有同样的价值观,只是程度不同。Rokeach确定了价值观的两种普遍类型:一种是工具性的或意义导向的价值观,另一种是目的性的或结果导向的价值观。

  工具性价值观描述了为了获得某个结果所期望的行为标准或方法。工具性价值观的两种类型涉及道德和能力。违反道德引起负罪感,而违反能力价值观带来羞耻。

  目的性价值观描述了为获得个体所向往的结局或目标。目的性的价值观是个人化的(心灵的宁静)或是社会化的(世界和平)。

  表2-1目的性与工具性的价值观

  续表

  (2)学习风格。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和成功,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如今,大约每过三年,你所知道的一般事情将变的陈旧,而且每隔三年个人所接触到的信息量也在翻倍。我们时刻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会被我们意识到,否则我们的大脑将过载。长期以来,人们发展出了压抑某些信息而关注另一些信息的策略,这些策略是习惯性的和根深蒂固的,它们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学习风格。

  图2-2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由大量与个体知觉、解释信息和对信息做出反应的方式有关的因素组成。学习风格基于两个维度:一是个体收集信息的方式,二是评估所接受的信息的方式。

  从信息收集的维度看,一些人更倾向于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得信息,他们是通过实际的具体的感觉体验来学习的。我们把这样的人描述为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CE)倾向的人,他们通过体验和参与可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另一些人倾向于对抽象的、符号的或理论的信息掌握的最好,当遇到一些观点和理论并且有机会进行逻辑和分析式的思考时,他们的学习最有效。他们更喜欢学习那些能够进行理性的检验或智力性探索的信息,我们将这样的人描述为抽象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AC)倾向的人。具体经验的人喜欢与人们交往中获得信息,而抽象概念者更喜欢从书本中获得信息。

  1999年,Kolb从学习的两个维度的四种学习类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学习环路,研究证实如果按照这个学习过程,人们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更长时间地保持学习成果。

  图2-3学习环路

  如果一个人有了具体经验(第1步CE),但没有某种类型的反思型观察(第2步RO)随之进行,那么学习几乎无法发生。组织信息并解释其含义是从经验中学习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之后是形成关于信息的理论,将已与其他类似的经验相联系,并对这经验的适当性和有用性做出结论(第3步AC)。最后,对形成的结论、概括或理论进行检测,以帮助确定它们的可用性(第4步AE)。

  (3)变革取向。我们处于混沌的变化进程之中,意识到我们自己对变化的取向,是我们进行有效应对的前提条件。我们从两个重要的维度来衡量人的变革取向:模糊耐受度和内外控。

  模糊耐受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受环境所威胁或难以应付环境,诸如模糊性的情境、变化速度过快或无法预测,信息不充分或不清晰,或存在复杂性的情境。一般而言,高模糊耐受度的个体也倾向于有更高的认知复杂性。研究发现具有认知复杂性和耐受性的个体,是更好的信息传送者。在评价其他人的逐个表现时,对其他人的内在特征更为敏感,并且与耐受性和认知复杂程度不太高的个体相比,他们的行为在模糊和超载的条件下更合适、更有灵活性。

  在模糊耐受度评估中,一般包含三种不同的纬度:

  ①新奇性得分,表示个体对新的、不熟悉的信息或情境的耐受性程度。

  ②复杂性得分,表示个体对多重的、独特的或互不相关的信息的耐受程度。

  ③不可解决性得分,表示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容忍非常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可选择解决办法往往是不明显的,信息是不可获得的,或问题的内容似乎相互之间没有关系。

  总之,对新奇性、复杂性和不可解决性的耐受性越大的人,作为管理者就更可能在信息丰富、模糊的环境中成功,他们很少会被模糊的环境所压倒。

  内外控(locus of control)是指人们考虑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命运方面所形成的态度。具有内部控制倾向的人往往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具有外部控制倾向的人相信命运天定。一般来说,内控型的人在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或管理工作中会做得更好;而当工作需要服从或者报酬不直接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时候,具有外控型倾向的人往往会干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获得的报酬的多少和自己的努力程度无关。

  一项对首席执行官的内外控研究表明,内控者领导的公司与外控者的公司相比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更多的冒险活动,在经济界更有领导地位,有更为长期的规划,对环境更多的考虑,并且拥有更高的技术。当然,研究也表明内控并不总是正面的态度,外控的个体更倾向于作为领导去创建结构。与外控相比,内控者不太可能顺从领导的指导,并且在处理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反馈中不那么准确。

  (4)人际取向。第四个自我概念的关键领域是人际取向。这个方面与前三个方面的不同在于,它是关于行为倾向与他人的关系的,而不只是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倾向和心理属性。人际倾向并不反映在人际情境中展示的实际行为模式,它是指以某种方式行为的潜在趋势,无论涉及什么样的人或环境。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因而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种类型,而每一种类型又发展为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

  ①接纳的需求(need for inclusion):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共处于某种和谐关系中的欲望。基于这种动机而产生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交往、沟通、出席、参与、融合等;与此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则为排斥,对立疏远、退缩、孤立等。

  ②控制的需求(need for control):希望通过权力、权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出于这种动机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渴望权力、权威、威信,以便影响、支配、控制、领导他人;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为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追随他人等。

  ③情感的需求(need for affection):希望在情感方面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的欲望。由此动机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喜爱、同情、热情、亲密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则为憎恨、厌恶、冷淡、疏远等。

  三种人际需求中的每一种都有两个方面,表达这种需求的渴望和从别人那里接受期望的行为的渴望。

  表2-2基本人际关系倾向——行为需求的描述

  人的反应特质具有稳定性(相当一个时期不会改变)与一贯性(即在各种交往场合中保持同样的反应),因而了解一个人的人际反应特质就成为可能。对人际反应特质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反应,而采取适应的配合行为。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