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街附丁公祠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上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方正街附丁公祠街
在红星路一段的西侧,有一条方正东街,在方正东街的西边则是方正街。这两条街的街名很容易使人误解,以为方正街就是方方正正的街道,其实,这里的“方正”是因为纪念方孝孺而得名。
方孝孺(1357—1402) 浙江宁海人,明初著名学者,有“天下读书种子”之誉。相传他的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年轻时即受到朱元璋的称赞,成都的蜀王朱椿特地将他聘到成都的蜀王府中,担任自己儿子的教师,并专门为他修建了名为“正学”的书斋,从此一般人都尊称他为正学先生。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椿在成都刻印南宋学者郭允蹈写的《蜀鉴》一书,由方孝孺作序。他在序中指出,要治理好四川,绝不能“善一身,安一时”,必须心怀“至远”与“至众”。由此事还可以推知,要让新到成都主政的朱椿以及他的臣下认真学习蜀中的历史,并刻印《蜀鉴》这部四川地方史著作,很可能就是方孝孺的建议。明惠帝即位之后,将他召进宫中,官拜侍讲学士,成为明惠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燕王朱棣发动政变,起兵夺取政权,强逼方孝孺为其撰写诏书,明确告诉他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终至被朱棣在街市之上凌迟处死,而且兄弟、妻子、儿子、女儿全部遇害。方孝孺之死,成为明初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朱棣死后,他儿子明仁宗一即位就着手对方孝孺等被害者进行昭雪。到了明神宗时期,又正式对与方孝孺一案有牵连者全部平反,在南京修建表忠祠予以褒录祭祀。成都官民在蜀王府的授意之下,就将昔年方孝孺在成都时所居住的街道改名为方正街,以纪念这位被称为正学先生的方孝孺。“方正”二字即是从方孝孺与正学先生而来。
清代末年,这条街上由官方修建了丁公祠,用以祭祀曾经在四川担任总督的丁宝桢,所以又曾经把这条街改名为丁公祠街。由于不到20年清王朝就被推翻,丁公祠也被废除,所以这个新街名还未流行就不再使用。
丁宝桢是一个在成都近代历史上让人不能忘记的人物(参见“拱背桥街”)。
丁宝桢
丁宝桢(1820—1886) 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清末著名的汉族名臣。他在山东巡抚任上时,慈禧太后宠爱的太监安德海仗势到山东胡作非为,丁宝桢竟敢决然将其诛杀,他也因此名震朝野。丁宝桢又是清末一位致力于“求富”“自强”的洋务派官员。他筹备与创办四川机器局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被迫撤局停办,但最终取得了成功。他在成都期间,曾派军队到云南和福建前线支持抗击法国侵略者,曾经调拨四川机器局生产的洋枪7000多支到南方边境,曾经对都江堰进行过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大修而且先后七次亲赴现场(所以今天都江堰市离堆公园内的堰功道上有他的塑像),曾经改革盐政、严惩奸商而让整个西南地区的人民从中受益,曾经礼聘著名湖南籍学者王闿运到成都尊经书院担任山长(相当于校长兼首席导师)。不仅在四川,就是在全国他都算是一个有见识、有建树、有贡献的官员,曾经得到过“四川近百年第一好总督”的美誉。近年间曾经有电视剧《丁宝桢》在全国放映。他为官清廉,所得俸银多用于扶危济困,死于成都任所之后不仅家无余财而且债台高筑,家属的日常生活都得靠官府支持,为了将灵柩运回山东与已故的发妻合葬,用费都是由僚属好友筹措方能成行归葬。
有关丁宝桢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就是从他的宫保府(关于“宫保”的介绍见“前卫街”)中传出了一道川菜名菜——宫保鸡丁。关于这道名满天下的佳肴的来历有过不少的说法,据笔者所见的资料,很有可能是丁宝桢最喜爱的贵州籍家厨宋驼爷(本名失传,因背驼,人们均以驼爷相称)在光绪十年(1884)前后所创。 成都街巷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