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蒂博一家(全4册)(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第252章 马丁·杜·加尔及其作品(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蒂博一家(全4册)(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十四、小说的朦胧感

  一名小说家的身上会有很多优点,但有一点却很特别,那就是他们时常否认自己和小说主人公有相似之处。杜·加尔虽然以创作纪实文学闻名,但他却常常对读者寄予希望,希望他们别把自己和小说中的主人公混为一谈。

  许多读者都认为杜·加尔以自我为原型塑造了雅克·蒂博这一形象,并在访问或写信时向他询问此事。

  他只好耐着性子解答:“我并非雅克·蒂博的原型,我们像一对好朋友,仅此而已。我对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倾注了满腔热情,雅克·蒂博无疑是我最钟爱的角色……但我希望读者不要误解我的作品……不可否认,雅克是个聪明仁厚的青年,这是他的个人魅力,但是他在做决定时,常常会有错误的判断,他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这些都是他性格中的缺陷。许多读者在读这本书时,被雅克吸引,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些特性。”

  《完成》和《蒂博一家》存在共同点,即作者对作品中主角所具有的幻想精神持否定态度,尽管这种否定出自善意,但却表明作者并不支持书中人物的观点和思想,一味地回避征兵是无益的,这就如同以头撞墙,根本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杜·加尔并不反对抗争,但他的抗争只停留在精神层面,而没有任何行动效果,就如同以卵击石,除了牺牲自己,根本无法达到任何预期的影响力。作者认为这是极其不成熟的做法,对其心怀同情之心,对于那些行动没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梦想家,他不得不表露出自己的批判态度。

  别人对杜·加尔的误解让他十分不快。他觉得自己是个强者,而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弱者的形象。他在给好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虚构的,并没有真人。但这些人物,在我心中孕育了五六年的时间。就拿《让·巴鲁瓦》来说吧,提笔之前,我做了三年的构思,真的感觉他就和我生活在一起,就如同是我的双亲或是挚友般亲密。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也一样。”

  他所描述的情形和巴尔扎克很相似,巴尔扎克每写作之前,也要将那些角色在心中酝酿两三年的时间,后来他创作出了《人间喜剧》。但是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虽然也很真实,却没有杜·加尔作品中人物的那种厚重感,杜·加尔塑造的人物更加贴近生活,他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刻画得无比真实。但是,难道这些人物真的和他本人毫无关联吗?

  我认为肯定不是。杜·加尔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大多是从他的身体中抽离出来的,但他却不像创作《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那般坦诚,敢于承认:“包法利夫人的原型便是我!”

  让·巴鲁瓦究竟和杜·加尔有几分相似呢?回答这个问题的确不是件简单的事。不可否认的是,让·巴鲁瓦确实是杜·加尔在心中孕育多年才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他完全有能力掌控人物身上的每个细节。如果杜·加尔没有亲身体验,他又如何塑造得出让·巴鲁瓦这样的人物呢?

  1937年12月,杜·加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共场合露面时曾说过:“若想深入了解一个作家的本质,可以到他的作品中去找寻线索。不管作家的生活如何神秘,他提笔写作时都会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本心,摘下平日里的假面具。”

  杜·加尔作品中的对话十分明晰,从人物对话中便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杜·加尔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宽容大度的感觉,事实上,他对“真理”的追求是十分执着的,这一点他不同于雅克·蒂博,反而与哥哥昂图瓦纳·蒂博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笃信实证主义真理。他这种相反的意识,隐含在整部作品之中。

  十五、道德与信仰

  不信宗教的人认为,没有信仰和没有道德完全是两码事。杜·加尔认为,一个不信宗教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就舍弃了道德。似乎他对背德主义(纪德的一种主张,即小说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大胆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并不排斥,并不觉得这是危险的事。

  他曾做过三件违背道德的事,但并不觉得后悔,或者内心后悔并未表现出来。爱是神圣的,每个人都无法拒绝对爱的秘密的探寻。

  纪德创作了《一粒麦子不死》和《背德者》,他在某部作品中甚至大胆而直白地对同性恋进行了描写。杜·加尔的一部作品中,也曾露骨地对一名美少年进行描写,这种描写一点也不比纪德逊色。或许真是受了朋友的影响,他才勇于打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在《非洲的告白》一书中,他甚至还对近亲通奸这类丑事进行了描写,显然,他并不反对纪德《背德者》的观点。

  有着丰富情感的读者,对于那些自我主义过分明显的人,会产生震惊、不可思议的态度。杜·加尔借小说人物雅克·蒂博之口,发表了自己对金钱问题的看法:“遗产会让我腐败。若不是因为战争爆发,我真无法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拥有了金钱,我会很自然地滋生特权思想,会觉得别人理所当然应该付出劳动。那时的我会丧失羞耻心,心里只会保存可耻的优越感。”

  这种对传统观念的公开挑战,不能不说没受背德主义的影响。如果有钱人能拿出一部分钱做慈善,倒是对传统道德的践行,能减少不公现象,增进人与人的情感。但是,很多人对慈善事业持排斥的态度,甚至不满,本能地对其回避,不愿缩短自己与穷人的差距,给有钱人增加纳税负担。昂图瓦纳·蒂博对社会上的不公平毫不在意,他甚至觉得没必要同情谁。

  就杜·加尔而言,能从昂图瓦纳身上而不是雅克身上找到他的影子。如果说雅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型是他,那简直是大错特错,雅克只是一个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落伍者。这恐怕才是杜·加尔自己真实的写照。他说:“我绝不是雅克,雅克完美得像个圣人,他是那么坚强,那么刚毅!”

  十六、为圣人歌颂的作家

  杜·加尔曾被一个法国诗人称为“为圣人歌颂的作家”,还以此为题写了一篇论文。尽管杜·加尔的观念、感情和创作背景都很真实,但就目前的观点来看,这一切显然都落伍了。他的作品中隐含着“圣性的观念”,只要是自己认定去做的,不管有无希望都会全力以赴。这是杜·加尔对背德主义的发扬和升华,如果没有这些,他的小说便失去了吸引力。书中身为医生的菲力普对雅克的了解十分深刻,他对昂图瓦纳说:“人类如果失去神秘感,何谈进步?并且历史也一步步验证着这些……引起社会动荡和前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弟弟?……他拥有清晰强烈的信念,或许他就是社会前进的先驱。战争之后,会有一番全新的局面呈现在你我面前……”

  是的,我们的世界,离不开昂图瓦纳那样的人,但同样也不能缺少像雅克那样的人,他就像是存在于世的盐,他就像一团燃烧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火焰,带着激情和圣人的品性,他让人们黯淡的内心至少还存有那么一点儿火星。

  十七、尾声

  德军占领法国期间,杜·加尔一直生活在尼斯,这时他正忙于创作《摩摩尔上校的回忆》。这本笔记体小说描述了1904年以来所发生的诸多事件。为了完成这部小说,他将自己堆积如山的资料加以整理,找到那些对主题最有用的东西加以编纂整合。但直到杜·加尔逝世这部作品也没出版,他的好友艾而巴承诺会让读者看到这部作品最完美的形式。

  虽然他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但并没有自满,仍笔耕不辍,继续在文学的世界耕耘。他为写作整理素材的时候,仍旧像那个古文学校的毕业生,也仍旧继承了身为律师的父亲严谨认真的态度。

  已出版的其遗著《书简》和《日记》,对研究杜·加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8年8月22日,杜·加尔因心脏病发在家中逝世。这位因创作《让·巴鲁瓦》而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的生命之灯熄灭。他的夫人九年前就已先他离开了人世。纪德也于1951年辞世,这让杜·加尔临终之前很平静,他的遗言中有一句话这么说:“现在我什么也不在意了,甚至连死亡都不在意了……”

  1951年,杜·加尔和朋友参加纪德的丧礼时,曾因纪德的家人请神父来丧礼上祷告而抗议。1958年,他还为此事进行调查,并向总统请愿。 蒂博一家(全4册)(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