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敌大武夫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王子昂看了一眼鼻涕不停冒的王路常,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在给他置办件厚实点的衣服。
对老人摇摇头:“只在拜师的时候打过他一次!”
那一次都差点把他打死。
“我欠他的,所以打不下去,只能把我最好的武功交给他,至于其他的礼德,最主要还是要靠你教育,不要教出像我这么一个不孝的徒弟!”
“所以你是要把他丢给我了?”老人满脸鄙夷。
“嗯!”
“为什么自己不教育,是要带着妻女再次从这里跑出去,流浪天涯么?那么这次回来,是可怜我这个老人家?”
“再说一次,她是我的小姨子,另外,我不自己教育他,是因为我就要死了!”
“什么?”
“我在小抉微爷爷大寿那天的酒席上露了武功,被大内的老狗发现了,一个擅射稻草的老狗杀了我的妻子,刺穿了我的心脏?”
“什么?”老人口中的烟管喷出如龙的烟雾,呛得他老脸通红,再次惊讶:“可我感觉你的呼吸、气势都很平稳,不仅如此,气态一直在节节攀升……”赶忙伸手去查探,手指在王子昂胸口拍点了几下,后者一口脓血喷出,新鲜的血液夹杂着脓液。
“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照理说……该慢慢萎顿下去才对……”
张老人撇嘴,眼神中有掩饰不住的忧伤,却嘴硬道:“才回来就要死要活的,你还真是不孝啊!”
王子昂叹口气:“是啊!”
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早在西周,汉族人民就确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为核心的信仰,即所谓“敬天法祖”,于父母亲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王子昂如今仅有张老汉一个亲人,是他的义父,也是师父,但他年纪轻轻便离家出走,不遵从收他养他授他武功学识的为师又为父的张老汉意志的支配,不常年在身侧侍奉,不告而娶,不为禄仕,而今更是不爱惜父母赐予的身体发肤,身受重伤,将要先行逝去,令白发人送黑发人,娶妻生女,绝先祖祀,是大大的不孝。
王子昂:“欠义父您的,欠起鹏的,欠雨景的,欠雪景的,欠抉微的……还不了了,我有个很失败的人生啊!”
张老汉:“你不欠我的,把那小子带回来,便什么都不欠了……”烟雾熏了眼睛,红通通。
陈雪景正跟王路常杀鸡,王路常拉着大公鸡翅膀及脚踝,陈雪景剃了公鸡脖子下的黄毛,便不敢再下刀,急的满头大汗。
她哪里干过这个啊。
“你行不行啊,不行我来,你快点!”王路常的鼻涕已经滴出来,拉成长长一条,青幽幽的,就要掉在地上,这这种吸不进去又腾不出手来揩的感觉令他异常难受,不由得急起来,王抉微在他背上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头,口水从他脖子上流下来。
王子昂走过来,用长袖将王路常脖子上的口水和鼻涕揩去。
“师父!”王路常几乎哭了,吹了风,脑子有点胀,最主要是陈雪景老拿白眼瞟他。
“没事没事,雪景,姐夫来杀!”伸手去陈雪景手里要去拿刀。
“嚓!”一声,陈雪景一刀便将大公鸡脖子整个切下:“不用的姐夫,我能行。”斩钉截铁,已经成功。
鲜血一下子飚溅出去,射了王路常一脸,人整个呆住,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王抉微咯咯的笑。
无头的大公鸡从他手里跑出去,在院子里跑了一圈便死去。
王路常慢慢将脸上的血抹掉,艰难爬起,不再说话,身体瑟瑟发抖。
满世界都是红色的。
有血溅到了他的眼珠上。
极度恐惧与嗜血的兴奋令他鸡皮疙瘩浑身的冒。
捏拳,想要在原本喜爱的她的脸上来一拳。
突然一只温暖的手掌捂在他的后脖颈,酥麻的热度传达过来,让他从修罗世界中醒转:“师父!”声音嘶哑如嫩狗。
将王抉微从他背上摘下:“去打拳!”
扶摇拳源于自然,承载着悠悠天地大势,充塞着浩沛的浩然正气,可以化解那种几乎不可擦觉的戾气。
这孩子在南京城太平天国皇宫里一定见到了许多令他难以接受的事情,比如屠杀,比如鲜血,比如尸体,比如抛弃。
王路常去打拳了,在四面封闭的小院中。
张老汉提着热水走了过来:“还真是羡慕你们这种师徒关系啊!”
王子昂躬身行礼:“师父!”
为师为徒,关系复杂。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拳种繁多,门派林立。
门派的产生,标志着武术的进步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勃勃生机。而由此形成的武术文化,也深深地刻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迹,比如最明显的门派的等级制度,就体现出儒家宗亲群体意识和世俗文化的特质,武术界在长期的承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师徒如父子”的伦理观,在一些拳师中也难免会产生一种小势力范围的帮派现象和传艺上的保守性,其乐融融。然而有的门派却不然,门风冷漠,师徒之间相爱相杀或相恨相杀,不和睦,扶摇拳派便是如此,否则当年也不能逼得王子昂离家出走。
这是繁多的拳派之间的各自的特异性,不可控制。
于师于徒相亲相爱者,自然称为“师父”,而于师于徒相恨相杀者,只能称之为“师傅”了。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便指老师。
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师傅与教学关联,指的是承担了某项技艺教学行为的老师。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某项技艺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之师。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师”和“傅”是并列关系。和“宫廷”、“东宫”、“储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身为师傅,贵极人臣。
从西汉到南宋,“师傅”的涵义几为帝王之师这一特定的所指独占,很少例外。
南宋开始,“师傅”的所指逐渐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蒙受此称。如硕儒朱熹既用师傅来称呼帝王之师,也用来称呼一般的授业者。
此时便开始变质,“师傅”二字带上了一股子浓浓的匠气,因为无论是工、商、戏剧还是其他的三百多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都可以叫做“师傅”。
说白了便是称呼手艺人或是教授他人手艺的人。
而称老师作“师父”,便高尚得多。
师父类似于“尚父”,尊师为父,称为“师父”
“师傅”作为尊称,当然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内,而“师父”将“师”作“父”一般地敬重,感情显然更加深挚。
国人自古便有重教尊师的观念,在此传统的观念中,父亲和老师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父生之,师教之”,父亲有生养之恩,老师有教育之谊。
“师父”的称呼,在保留了原有的传授知识或技艺的意思之外,还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表现了古人对老师犹如对父亲一样的感情。“且道士之称受业师,则曰师父:于师前自称,则曰弟子,此理之正也。”无论是僧道还是俗人,称呼自己爱戴的老师为“师父”,于理为然,于情洽切。
“师傅”和“师父”最基本的意义是相通的,指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相对于“师傅”而言,“师父”的所指更加宽泛,包含了“师傅”的一切意义。
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师徒关系之分。
很重要的称谓。
却不知道王子昂对张老汉的称呼是“师父”还是“师傅”呢,想来是后者吧,反正从音调上也听不出来。
张老汉也不在乎。
……
挠挠裤裆,其实还是有点在乎的。
因为……老了,也因为……人性……以及……寂寞。
所以才在一两个字的区别中想要去压榨那点象征性的感情。 无敌大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