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逐日长刀

第二十章 第37航空队(3)

逐日长刀 燕山枪骑兵 5715 2021-04-05 20:4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日长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林近华啪的敬礼,然后上前双手接过委任状,之前康咏筠教过他如何同蒋介石相处,做感动道:“下官多谢委座赏识,粉身碎骨难以回报,必将效忠党国,以报委座知遇之恩。”

  蒋介石听了心里无比快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封官加爵不愁笼络不了人才:“哈哈,近华只需好好作战,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国家也需要你们更加壮大。”

  康咏筠心里巨震,不知道命名为37航空队是老蒋的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脸上表情变化莫测。

  蒋介石别有深意的看着学生发愣,其实他是比较满意康咏筠近段时间的表现,首先将新四军驱逐出了湖北,范汉杰多次表扬集团军的剿共工作做得好,给予共军大量杀伤,就连游击战术也不起作用;其次有利的牵制了日军的豫南攻势,打乱日军部署令国军的反击起了更大的效果,再次小康即使培养一支半私营的空军也是为国家出力,他是自己的学生,所以他的飞机就是自己的飞机,何况自己也不是没有指挥权。身为领袖更对一擒一纵深得体味,蒋介石让学生们出力半天不能没点好处。

  康咏筠反应过来也唏嘘道:“校长爱惜人才,支持空军建设,学生很是感动,回去后一定发扬校长这种精神,训导全军。”

  蒋介石谦虚了几句,换个话题道:“你前面向教育部申报修建高等艺术学校,这是为何。”

  康咏筠解释道:“学生听闻在延安共军开办了鲁迅艺术学院,培养各种人才,在共军政工体系中还有很多专门的文工团,给军民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学生也想建立艺校给国军培养人才,与共军抗衡,不能让大好青年都让共军拉拢。同时国内还没有专业的大型交响乐团,像欧美的乐团平时可以给军民提高士气,加强团结,有重要庆典还可以现场演奏,显得庄重。如果国内建立一支爱乐乐团,在国庆、外交场合演绎黄钟大吕也会显得我们即使再困难也有坚强的斗志。其他的绘画,戏曲,歌舞等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也需要宏扬,传承历史的同时开拓创新,师生们可以为国家,为抗日创造更多优秀作品。同时也得到了孙夫人,于右任先生等等前辈的支持,还希望校长和师母能够同意学生的请求。”

  蒋介石听罢非常满意,一直苦恼延安的政治工作,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伯君,这可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国军当然需要培养艺术人才,国家也需要啊。你说的对不能让大好青年都让共军骗去,他们大多是一时冲动,被共军花言巧语所欺骗,我们要下大力量改变现状。当然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走了明路。建立学校势在必行,校长会给你支持,如果有困难,国家会帮你解决。”

  康咏筠喜出望外道:“谢谢校长,有了校长支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一句话把蒋介石逗乐:“伯君,你这话听着是褒还是贬。”

  看蒋介石的秘书给他添水,心说这是“端茶送客”不成,确实也占了不短时间,遂提出告辞:“校长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学生就此退下,只是这里还有些兴建石油化工的条陈,请校长过目。”说着将准备好的档案袋送了上去。

  蒋介石颌首道:“好的,我抽时间看下,你想法多思想活跃确实聪明,可是不要把心思分散的太厉害,如果忽略部队训练,我定要严惩。”

  康咏筠连忙立正道:“学生不敢,身为党国军人还是以军事作战为主导,请校长放心。”

  离开重庆行营,康咏筠令安排车把林近华送回基地,随即回到集团军办事处,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拟定了招收飞行员的计划,为了速成,决定重金招聘美军退役的轰炸机飞行员和其他机组人员,让扩招的华裔青年跟随美军空勤人员学习技术,比如一带三的方式来加快飞行员的培养进度。等完成培训后人可以休息,飞机一旦完成加油挂弹可以再次起飞,用出勤次数弥补数量的不足,这就需要几组空勤人员的轮流工作。

  再者他决定尽快拍摄抗战的电影,首先便来一部空战片,除了空战片历来上座,提神鼓气外,更要作为宣传片来在海外上映,吸收优秀人员入伍。

  除了新到的四架F4U战斗机,还有2架订购,预计一个月后到货,这样未来可以有6架战机,每次出勤可以达到4架次,添上P40作为辅助,给B25轰炸机护航或者争取制空权都已经足够。

  F4U的最大平飞速度已经超过600公里,战术机动速度也可达500公里以上,这是马力较小的日机力不能及的,而且海盗战斗机可以搭载两枚450公斤炸弹,相当于战斗轰炸机,这些都对毛邦初他们有所隐瞒,以防那个将领泄密。

  为了让B25尽快归建,康咏筠苦苦思索能不能直飞中国而不是坐船去缅甸。他决定采取瞒天过海的办法,吩咐林薇岚:“给我联系师母,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宋美龄号称空军之母,想绕过毛邦初和周至柔就要走高层路线。得知康咏筠求见,宋美龄便安排了时间让他来喝下午茶。

  寒暄过后,康咏筠道明了来意:“师母,现在华侨航空队有四架新添置的中型轰炸机,为了尽快入列而且又瞒过鬼子,学生想了一个主意,请您看看能否行得通。”

  宋美龄放下红茶道:“伯君你每次虽天马行空,可均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说说看我想肯定会出奇制胜。这种中程轰炸机性能如何呢。”

  康咏筠从公文包取出资料介绍道:“师母请看,这是美军最新装备的B25米切尔轰炸机,他具有两台170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00英里,飞行高度23500英尺,携带3000镑炸弹可达2000英里的航程,如果减少载弹量,使用420加仑的副油箱可以从重庆起飞轰炸上海。装备了7挺机枪,飞行员座舱和油箱都有装甲保护,相对于日本轰炸机这已经算是重型的了。学生想尽快形成战斗力,轰炸武汉、南京震慑汪伪政权,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所以冥思苦想觉得还是直飞中国比较好。主要计划是飞机才用美式的涂装,加美国空军标志,然后穿越太平洋抵达马尼拉,新加坡,缅甸然后抵达国内,所以需要美国官方同意,能不能请师母以航空委员会的名义联系美国大使,请求予以方便。”

  宋美龄对这种轰炸机也是甚为看中,沉吟道:“主意倒是不错,只是美国人不一定配合,他们肯定不愿卷入这种外交事务中,你有些一厢情愿了。但是我愿意去联系詹森大使,办法总是可以商量的。”

  康咏筠感谢道:“那就有劳师母了。学生一时急躁没有考虑周全还望师母海涵。”

  宋美龄笑道:“你也是心忧为国,有劳你了。辞修曾跟我推荐过六战区新装备的直升机,来往甚至方便,我觉得不如给侍从室添置,回头让侍从室联系你如何。”

  康咏筠痛快的答应:“这个包在学生身上,一定从速运到。”

  心说直升机可不是免费的,老子刚掏了几十万美元买轰炸机,这钱还是侍从室报销吧。

  随后,康咏筠又谈起兴建学校的事情,让宋美龄支持,既然老公已经应允,自然宋美龄乐得捞个好名,欣然同意担当校董。

  在大学时候帮父亲公司做业务多了什么人都遇到过,他拿出对付老年人的一些套路,果然宋美龄脸上笑容不断,让她感觉与只会拍马的高官们不同,心说到底是老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不会拍马屁说话都让人舒服,看向康咏筠的目光里更像在看晚辈。

  临走,宋美龄又问起吴悠是否有喜,康咏筠脸上一黯,宋美龄随即宽慰一番让吴悠没事多来府里坐。

  2天后,侍从室传来消息,美国方面没有允许涂装美国空军的标志,但是同意涂装军绿色漆和类似的字体,以及同意开放菲律宾的机场,算是罗斯福政府对中国暗中的支援,附加条件是决不允许说是从美军基地转场。

  这已经算是取得了重大进展。康咏筠立即着手操作接机事宜,他指示美国公司,雇佣B-25的生产商北美飞机公司4个机组试飞员飞至菲律宾,不过降落机场为美国海军贾米地基地,以掩人耳目。然后从37航空队运输机中队以及华美航空公司抽调精干飞行员和领航员乘坐DC-3运输机从重庆出发,经昆明、曼德勒、新加坡赶到菲律宾。这样两头凑的方法节约了时间,锻炼了机组人员。

  二战时期轰炸机技术还没有后世发达,从运输机跨越到轰炸机也不是强人所难,何况只是飞回国内而不是战术轰炸。飞行员们非常兴奋踊跃报名,都为能执行这次任务感到自豪。

  流水线作业进度相当迅速,4架B-25用了一周时间便交付给国军,喷涂了美国海军的颜色漆,并按照中方的要求进行了武器改进,在机头设置了2挺7.92mm并列机枪,并加强了驾驶舱装甲,机顶炮塔为两挺点50机枪,机身两侧的射击孔为两挺7.92机枪,增加了机尾炮塔为一挺79机枪。随后编队飞越太平洋,降落贾米地基地。为节省费用领航员只有领队具备,康少飞机都买了还是没舍得再花几千美元多雇领航员。

  中国飞行员们按耐不住急迫的心情,已经经过昼夜飞行在美国飞行员前面赶到菲律宾。待飞机一到便迫不及待的上去熟悉操作,并自掏腰包拿出康咏筠给的特殊补贴来请试飞员喝啤酒,以尽快学习轰炸机操作。

  美国飞行员被他们孜孜不倦的求知态度感动,明白中国正在遭受侵略,同情之下也倾囊相授,将B-25的各种驾驶技术手把手教给他们。

  “你们现在欠缺的是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多飞些架次,基本就没问题了,你们的技术都很棒,B-25是架好飞机,相信会充分发挥他的用武之地。”试飞员队长肯特由衷道。

  “没错,B-25非常适合中国战场,我们需要他来狠狠的教训日本侵略者,感谢你们这些教官,干杯。”运输机中队长苏宁楠中校举起了扎啤杯。

  “干杯!”一时间酒花荡漾,泡沫纷飞。

  国军飞行员进行了一周时间的适应过程,然后在美试飞员的带领下进行了2次模拟轰炸,算是临时培训班结业。

  菲律宾的椰风习习没有熄灭飞行员心中的战火,他们很快告别美丽的椰林暮色开始回国。

  抵达昆明后即宣布37航空队轰炸机中队正式成立,飞行员们成为首批双机型飞行员。

  在成都的康咏筠闻讯发去贺电,表示即使技术不熟练,但是经过战斗会更加出类拔萃,为了节约空勤人员,他从部队调拨了些士兵担任射击员和通讯员,这样空勤人员只需要正副驾驶和领航员兼投弹手三人,减轻了人员不足带来的压力。

  当时国军只有12架苏制轰炸机,通过各种奇袭来对日军各地基地和军营打击,取得了良好效果,曾经在汉口机场地面击毁日机60余架,毙伤日军300余人。

  林近华亲赴昆明,与陈纳德和空军轰炸机大队的指挥人员一起会商敌情,准备对汉口再次轰炸。 逐日长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