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第8章 “逃亡巴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8章

  “逃亡巴黎!”

  “Escape from Paris!”

  王室费用花去2570万里弗/命中注定的7月14日/被群众团团围住的宫殿/图文并茂的中伤传单

  王室费用花去2570万里弗

  项链事件之所以如此动荡人心,要追溯到4年前的1781年,财务总监雅克·内克尔(Jacques Necker,1732—1804)出版的《给国王的会计报告》一书,也是一个诱因。内克尔来自瑞士,是一名新教徒,而且后来成了富有的银行家,因此被赋予了振兴法国经济的重任。然而,这却引来了完全不想付税款的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由于被他们诽谤中伤说是他造成了国家赤字增加,还中饱私囊,他才以数字加以反击。

  万万没想到,这条遮掩秘密的垂帘就这样被扯了下来。实行绝对王政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对外隐瞒的高额花费,被赤裸裸地晒在大太阳底下。根据这份报告,国家总收入约为2.64亿里弗。支出方面,士兵佣金6520万,道路建设费500万,贫民安置费90万。然而,包括宫廷费用在内的王室费用竟高达2570万,阿图瓦领地维护费用也有800万。对于一年最多只能挣到12~20里弗的劳动人民来说,这个数字简直超乎他们的想象。这次安托瓦内特购买的(虽然实际上不是她)项链,一条的价值就是160万里弗。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人们终于对她的花销有了具体概念,也难怪他们会愤怒。

  安托瓦内特并不知道法国财政出现了问题(毕竟她的工作就是要生出继承人而已)。此时,她才渐渐开始对贫民们有所着想,只是仍然有些离谱:给孩子们奢侈至极的玩具,所付的钱施舍给贫困者。她说出这样的方案,也能了解有多荒谬。

  国王亦是如此。出外狩猎时,他花钱如流水。想必也是出于对无力感的一种逃避吧。可他毕竟还是“知识分子”,准确掌握着从太阳王时期延续至今的负债状况。内克尔被罢免后,其后任卡洛纳重振财政失败,1787年左右逃亡到伦敦。从此以后,国王一直处于抑郁状态(也许是波旁家族的遗传)。他对政治越来越不关心,越发优柔寡断,还总酗酒。甚至有传言说,他还总是找王后哭诉。

  眼见路易十六这么一副狼狈相,安托瓦内特开始振作起来。自从生下男丁继承人以来,使自己的孩子在法国处于昌盛状态的前提下继承王位,是她的首要目标。于是,她开始鬓角暴着青筋,积极地游说国政。“不知者”做决断总是特别快,下一任的财务大臣也由她来决定。这些动作遭到周围人嫌弃,还传到了老家约瑟夫二世的耳朵里,后者寄来了一封内容极为尖锐的信。信上是这么写的:只晓得穿花衣裳到处玩儿,什么都没学过还不听他人意见。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干涉政治?你倒是给我懂点儿分寸啊!

  即便如此,安托瓦内特并没有罢手的意思。她觉得自己不能停下。无论哥哥怎么说,她都要替代国王。现在,她是真正的法国王后了,不再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员,更不是“奥地利女人”。

  命中注定的7月14日

  令人担心的事越来越多。太子路易·约瑟夫的健康状况逐年恶化,二女儿出生后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安托瓦内特又找到维热·勒布伦,委托她给自己和孩子们画肖像画(参见第136~137页)。画面中,太子指着空无一物的摇篮。失去女儿的王后,表情也十分空洞。作为对抗反王后运动的“国母”肖像,这样一幅画本该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但即使这件作品被认为是维热·勒布伦的代表作,都没能挽回多少安托瓦内特的人气。就连官方展出的时候,人们也担心过会不会有闯入者对画作进行破坏。

  在短时间展出之后,这幅画被装饰于凡尔赛宫的玛尔斯厅。两年后的1789年6月,年仅7岁的太子夭折了。为了不再让国王夫妇伤心,画被移走了。

  作者不详,《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逮捕司令官洛奈》(凡尔赛宫美术馆馆藏)

  洛奈被抓后马上就被杀害

  命中注定的7月14日悄然逼近。

  住在凡尔赛宫的人,长期困在宫廷这个“茧笼”里,怎么都无法预想到外头形势的风起云涌。法国市民们强烈坚信,前几年将这个国家从饥饿、破产窘境中救出的人,就是内克尔。于是路易十六让内克尔复职。然而,1789年6月末,听闻王后想要再次罢免内克尔,大批市民聚集在宫殿门前表示抗议。此时,还是由内克尔本人出面安抚,事态才得以平息。

  为革命派的动员能力所震惊的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和巴黎集结了军队,以示权威。对此,内克尔表示抗议。国王顺势又把他罢免了,此举再次引发市民们愤懑的呼声。路易十六见状,又一次恢复内克尔的职位,真是畏缩胆小至极。而且,这么做不但没有平复骚乱,7月14日那天,群众“变身”为暴徒,袭击了象征专政的巴士底要塞。他们杀了司令官,夺取武器弹药,扯下了波旁家族的旗帜。

  这起事件传到国王那里时已是夜晚。国王与亲信之间有一段非常出名的对话——

  “是暴动吗?”

  “不是,陛下。是革命。”

  《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孩子们》

  基于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原作的挂毯(巴黎,戈伯兰制作中心收藏)

  潜伏的命运

  1.哥白林式挂毯可以说就是挂毯的代名词。精彩的原画复原能力

  2.空空的摇篮,表现的是刚过世不久的二女儿

  3.大儿子路易·约瑟夫。体弱多病,革命爆发前夭亡4.二儿子路易·夏尔。临终最为凄惨

  5.顶级黑貂毛皮做镶边

  6.大女儿玛丽·泰蕾兹。后来与阿图瓦伯爵(夏尔十世)的儿子成婚

  被群众团团围住的宫殿

  好似从沉船中逃窜的鼠辈一般,许多宫廷中人慌慌张张地逃离凡尔赛宫,离开了法国。为王后宠信的勃利夫人、作为玩伴的国王弟弟阿图瓦伯爵(35年后成为夏尔十世),搜罗完金银财宝第一个逃跑。

  三天后,路易十六不顾安托瓦内特的反对,认为应该与革命派达成和解。他前往市政厅,交出了作为王室与巴黎和解的象征的三色印章。就此,在君主制与共和制之间,奇妙的暂时性停战协议达成。

  有件事经常被人误会,其实国王和王后并不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就立刻被处刑的。

  巴士底狱陷落后,局势究竟会如何,充满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说,在这个关键时刻能采取什么有效手段(假设有这样的方法)的话就好了。但是,路易十六还是和以前一样外出狩猎,王后也照常在小特里亚农宫里休养生息。凡尔赛宫依然一派安逸的样子,除此以外,乍一看和从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日子照样过。可以说,这些景象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吧。

  作者不详,《哈耳庇厄》(巴黎,卡纳瓦雷美术馆馆藏)。

  女人脸配鸟身的哈耳庇厄乃贪欲的象征。非常符合安托瓦内特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艾萨克·克鲁克尚克(Isaac Cruikshank,1762—1811,苏格兰讽刺画家),《国王沦为奴隶,臣民变国王。女性的爱国之心。1789年10月31日》(凡尔赛宫美术馆馆藏》

  右侧为恶魔在吹喇叭

  不出所料,两个半月后的10月5日,从巴黎来了8000名女子,以“给我面包!”为口号开始游行。不用说,其中肯定混进了一些男扮女装的煽动者。这个时候,国王正在打猎;安托瓦内特正在小特里亚农宫的人工洞窟里(可能和菲尔森在一起)。使者跑来报信后,她就慌慌张张地回到了宫殿(和小特里亚农宫永别,再也没回去过)。

  趁群众还未完全围堵住宫殿,还有不少时间,朝臣们商量着如何让王室成员暂时躲一躲,庭园里也准备了大型马车。然而,当军队提出镇压游行的方案后,优柔寡断的国王决定按兵不动。在有冷静头脑的人身上经常能看到这一幕,然而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觉得有一定道理,于是迟迟不下决定。最后,凡尔赛宫的庭院也好,大小道路也好,挤满了贫民(4岁的路易·夏尔看到那些破衣褴褛的女人们,光着身子一副要打要杀的样子,吓得不轻),水泄不通。于是,国王就想他们只是想要面包罢了,给他们应该就会消失吧。抱着如此乐天的想法,他只留了人数很少的近卫兵在身边,拒绝了军队严密的警备力量。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重新评价路易十六的说法(当然主要还是在法国),但维护绝对君主制以及无法保护妻子都是事实。如果他认真考虑过像英国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制,此次历史上的败笔,也就不可能硬推到安托瓦内特身上了吧。

  无论怎样,这个夜晚的决断也是大错特错。黎明时分,正当野宿在外的女人们(其中也有男人)手里拿着枪、斧子和鹤嘴锄冲进宫殿的时候,近卫兵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毫无还手之力,被残忍杀死,头颅还被挂在长枪枪头上。嗜血兴奋的一群杀人者径直去往安托瓦内特的卧房,一边愤怒高喊着“杀死王后!”“把她的头用围裙包起来!”正当卧房厚厚的门板快被鹤嘴锄敲破之前,安托瓦内特从床铺旁边的隐秘阶梯跑去了路易十六的房间。真是千钧一发啊。后来有证言说当时面对这种情况,安托瓦内特依然沉着冷静,但如此直冲自己而来的惨案,得有多么恐怖啊。

  暂且不说暴徒们对“奥地利女人”是否有杀意,他们连杀死国王的勇气都没有。他们要求国王在阳台上现身。国王一挥手,他们喊完“国王万岁”后,立刻开始大合唱《前往巴黎》。接着,安托瓦内特也出现在阳台。她孤身一人,即便很有可能会被枪杀,还是试着以威严不低头的态度,优雅地行了一礼。一瞬间,空气如凝结了一般。接着,大家又开始继续唱起“前往巴黎!前往巴黎!”国王携家带口三代人离开首都,对民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却在另一个世界——凡尔赛宫里极尽享乐。对此,平民们爆发了强烈不满。

  当天下午,载着国王一家的马车被奇怪的同行者团团簇拥,向巴黎行去。据说里头有人得意扬扬地叫嚣道:“我们已经不会再挨饿了,因为面包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抓到了。”

  在巴黎,与卢浮宫相邻的杜伊勒里宫(已遭焚毁),被作为了王室新的居所。由于超过一个世纪没人用过,这座长期被抛弃的建筑内部也是一片狼藉。从小长在光辉耀眼的凡尔赛宫中的路易·夏尔说:“妈妈,这里真脏呀。”安托瓦内特的回答非常棒:“这里是国王路易十四住过的地方哦,住起来感觉应该不错呢。我们可不能再多要求什么了。”

  如此自豪的对话,下一句立刻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陷入不幸之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是谁。”

  COLUMN专栏

  偶然·剧变·预料之外

  图文并茂的中伤传单

  由于内克尔的披露,王室贵族在建城、造园上浪费了多少钱,所有人都一清二楚。其中,安托瓦内特的小特里亚农宫为人所憎恨的,是其对外的封闭性。

  原来太阳王路易十四是将凡尔赛宫向所有人开放的。换句话说,住在那儿的王侯贵族相当于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演员,民众就是看戏的观众。后来,路易十六也效仿了这一做法,他的日常生活于公于私,谁都知道。

  但是,安托瓦内特却不喜欢在别人眼皮底下生活。小特里亚农宫严禁闲杂人等进入,她只接待极少数自己喜欢的人。这么一来,里面到底进行着多夸张的活动,引起外人更多想要探秘的念头和臆测。

  中伤安托瓦内特的传单不计其数。在充满色情意味的插图上,毫无根据地把她描绘成淫乱的双性恋。除此以外,她还被撰拟成非人形象——母鸡、豹子、鸵鸟,甚至希腊神话中贪婪的怪鸟哈耳庇厄……

  而这一切的发生,距离她刚成为王后被人民夹道欢迎,从别人嘴里听到“这里聚集的,都是热爱王后殿下的20万人民”那天,才不到15年时间。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