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07 战后的赢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篇

  国家篇

  在经济繁荣的漫漫长路上,有的国家扶摇直上,有的国家起起落落;在产业界奋力攀向生产巅峰、追求高品质的过程中,“国家”这不可缺席的一员,到底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落入繁荣瓶颈的国家如何才能避免富裕后的贫瘠空洞,是本篇八国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

  07 战后的赢家

  迈克尔·波特

  战后的产业史,是一页创造富足而非消费富足的历史。它强调的不是一个国家享有多少优势条件,而是着重于国家如何转换不利的生产要素。一时的国家困境,往往会转化为一股创新求变的力量。因此,引导企业和国家不断进步的,是外在的压力与挑战,而非风平浪静的生活。

  仔细观察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会发现它们所具有的国家竞争优势有明显的差异。德国在化学、各式各样的生产机械和高性能汽车方面,不但长期屹立不倒且居领导地位。瑞典则在特殊钢铁、重型车及采矿设备领域,有杰出表现。瑞士在贸易、纺织机械、制药及巧克力等方面,表现过人。意大利则擅长毛织品、皮革制品及机器人。美国则在清洁剂、医学器材及民航机方面见长。这些国家的竞争优势差异并非全是新气象,有些国家的竞争优势,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出现了,并将这项优良传统持续至今。

  国家竞争优势不但表现在特定产业中,甚至是存在于某些产业的特定环节,而非在整个产业部门里出现。这些林林总总的国家竞争优势差异与日俱增,随着竞争的国际化,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越来越多的产业面临全球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长期下来,成功和失败的竞争形态就变得更为明确了。

  影响一国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可以从经济形态的成功和失败中窥知其要,因为关键要素是一个国家在复杂的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的竞争能力。至于国家的经济是否繁荣,不仅与它在某个时点上的表现形态有关,更重要的是该国产业长期自我提升的能力。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是该国产业竞争优势扩张和提升的结果,亦即产业界在现有基础上,达到更广泛和深入的竞争优势。这种发展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也在越来越专业的新兴产业环节和整个产业中,奠定了有利的竞争基础。产业升级促使生产力提高,并且维持充分就业;反之,如果经济无法繁荣,其后果将导致现有的产业生产力下降,一些高生产力产业也将丧失竞争地位。结果首当其冲的便是工资问题,也因此而延缓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国家的竞争优势形态出现了大幅度的转变。德国虽然在战火中耗尽心力,但很快就夺回工业发电机的重要地位,并且享有持续繁荣的经济。情况相同的日本则向美国挑战,企图争夺工业国家的龙头地位。崛起中的意大利,也是国际竞争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势力。韩国经济也正在快速成长中,几乎就要继日本之后跃居先进工业国家之列。尽管前述的几个国家正处心积虑地想改写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但面临挑战的瑞士与瑞典,仍继续保持数十年来享有的高人均国民收入和低失业率的荣耀。至于一度主导多项高级产业的美国,却因这些后起之秀的竞争而丧失不少优越地位。英国则是疲于解决产业长期委靡不振和国民收入增长停滞不前。

  表7-1是评估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其战后经济效益的有力指标,这些资料显示出各国经济增长的明显差异和重要位置的变动情形。这些数据也是讨论个别国家竞争优势表现的背景资料。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的变化,挑战了任何简化的比较优势概念。在以精密产业制胜的国家中,日本与德国都是从战后满目疮痍中起步的。当时这两个国家不但资金匮乏,连试图打进国外市场的销售人员也遭到排斥。然而德国克服了人力成本高涨、每周工时缩短与马克升值等问题,重新取得并维持了在许多高端产业的领先地位。虽然日本几乎没有天然资源,而且孤立的地理位置更加延长了供给线,另外还面临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走势震荡,与邻近区域国家间的关系又十分紧张,但这些却无法阻碍它跃升为世界上主要的产业国家。

  瑞典和瑞士的国内市场小、工资高(就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而言),但是这两个国家一直是重要的贸易国家,并且孕育出许多顶尖的跨国公司。意大利虽然有一个欠缺效率的官僚政府,基础设施也发挥不出功效,人工法律的限制更是严格,但它的经济依然繁荣。尽管韩国遭受过战争的重创、国家资源稀少、长期受日本威胁,以及庞大的国防成本也是沉重的包袱,但韩国的经济仍在蓬勃发展中。

  表7-1 列入研究的9个国家在战后的经济表现评量表

  注: 1. 1955-1987年;2. 1955-1987年;3. 麦迪逊在198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针对生产要素的总生产力所作的比较与劳动力生产力的比较结果近似;4. 1955-1987年;5. 1963-1987年;6. 1960-1987年;7. 1970~1987年;8. 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评量数据无法取得;9. 1961-1987年;10. 这些数据若扣除兴建住宅方面的投资仍不影响各国的排名顺序,但是百分比则显著降低。11.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净投资比例降到接近零,也有几年出现负数的情况。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年鉴》;联合国的《经济展望》和《历年统计》;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年鉴》、《国家报告》、《统计月刊》;《实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数字》和《每小时产出索引》(未公开刊行的数据)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战后的产业史,是一页创造财富而非消费财富的历史。它强调的不是一个国家享有多少优势条件,而是着重于国家如何转换不利生产要素。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国家困境,往往会转化为一股创新求变的动力。因此,引导企业和国家不断进步的,是外在的压力与挑战,而非风平浪静的生活。

  国家经济的表现方式

  本书第三篇的讨论可分成两个方面。首先,竞争优势理论将实际应用于解释国际市场上重要国家产业的成败类型。这部分的讨论仅限于本书所研究的10个国家中的8个。丹麦和新加坡虽在书中引为案例,但只在第10章中略加描述。

  其次,第三篇将探讨这些国家从战后迄今,产业升级的原因及其程度,并先后在本章和第13章中,评估这些国家的产业持续升级能力。探讨一国经济是否能升级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它的产业或产业环节在国际上成功或失败的形态为何。有利于国民收入增长的经济形态,是朝向更精致且更有生产力的产业环节发展,并在需要先进科技和技术人力资源的产业中,增强其地位。一国的世界出口量提高,可以视为经济升级的征兆之一,但竞争地位的取得或失去,又远比平均出口额更为重要。这部分已在第1章有所讨论。

  本篇在分析各个国家的经济时,首先介绍该国在1985年所有成功产业的轮廓。至于检验各国产业的表现,则针对1971年、1978年和1985年3个时点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每一项产业加以比较。然而正如第1章所述,资料的不足使竞争优势的认定困难重重;加上政府的介入,有时也会使一些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仍能勉强支持。

  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是根据明显而持续的全球出口占有率来衡量;母国所创造的技术与实力,则反映在对不同国家的出口或是海外直接投资上。 我们发现,出口和实质的海外投资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所以一个国家的产业集群是否由相互竞争的产业组成,也是探讨国家竞争优势形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附录I里,会详细描述对这些国家的研究方法)。

  为了避免偏宏观经济的观点,本书依靠案例研究、密集访谈及各国研究人员的协助,分别探讨个别国家的竞争优势形态及其转变过程。这里的前提是,唯有通过检验特定产业和产业集群,才能真正了解国家竞争优势。然而,每一个国家都有数以百计的产业,要对每一种产业进行分析,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因此,虽然这里只提到一些产业,但必须特别强调,国家环境对所有产业都有重要的影响;当然对不同产业而言,国家环境是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在探究一项针对产业(和产业集群)而发的理论时,这种做法的风险在于过度强调跨产业的思考。然而,在本书进行的研究中,事实上也没有其他更周全的办法。此外,本书所进行的每个案例研究,也能引申出更多的思考。

  当本书解释一个国家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成功或失败的形态时,会特别着重演变的过程,以及该国产业的长期升级能力。没有一个国家能令它所有的产业都成功,产业丧失竞争地位的关键在于丧失的原因与本质。而国家能建立起竞争优势的关键就在于一国的企业能持续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同时具有参与新兴先进产业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国家资源。

  本章的讨论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10年间崛起并最具竞争优势的国家。美国、瑞士和瑞典是最早的赢家。它们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又各自拥有相当的实力,以至于能在战后初期蓬勃发展。当德国以惊人的速度从战争中恢复时,它也成了早期赢家的一员。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为每个国家的发展作出定论,而是借着这些国家的表现,阐述竞争优势理论如何整合许多有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已被提出和新增添的重要影响),以便从新的角度审视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因此,针对个别国家的讨论将尽可能简短,省略部分内容的情形也在所难免。所有支持个人论点的数据,作者既不可能完整引述,也无法浏览和消化所有的相关文献。但是借着接下来的概述,希望能就国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与可能改变的趋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美国:战后居主导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几十年间,美国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代名词。战后的美国,在经济上的实力是当代罕见的。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企业就已经在许多产业中居领先地位,其中著名的例子如胜家(缝纫机)、福特(汽车)、奥的斯(电梯)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美国部分产业进一步跨入国际市场。当时的美国,平均生产力居世界各国之冠;它的产业出口虽然不多,但是拥有相当多具备国际市场生产力的产业。事实上,相较于任何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进出口所占百分比是比较低的。

  美国过去所享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其发展国际竞争型产业的帮助很大。美国产业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又拥有一个广大且富裕的国内市场,再加上不少为了供应战时需要而兴建的现代化厂房和设备,以及在缺乏国外竞争的情况下,适时迎合了刚萌芽的国际市场需求。另外,庞大的国防计划也提供了核心科技研究所需的经费,满足了高科技产品如飞机、电子产品的需求市场。这些新科技很快就转换成产业科技,例如,波音707的前身就是美国空军运输机,美国政府也采购许多第一代的电脑与电子零部件。

  然而,这些过去所归纳出的理由,只能初步解释为何美国产业在战后能居于主导地位,本书随后将更广泛地介绍其他的影响力量。无论战后美国的成功是多么伟大或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基本上它都是一种独特环境下自我强化的结果。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产业各自独当一面

  要想了解美国产业竞争成功的模式,表7-2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第9章将讨论1985年的数据)。接下来讨论其他7个国家时,也将以该国全球出口占有率排名前五十大产业作为该国最具国际主导地位的产业,并依此代表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每个国家前五十大产业,通常在本国出口值上占有很大的分量。(附录II的表II-1,则是依据出口值评定美国的前五十大产业。这张表主要是针对每个国家列出其全球出口占有率较高的产业。有时也涵盖如石油或汽车业等少数大型产业,只是该国在这些产业上的竞争地位并不强,而且是呈现贸易逆差情形。)

  1971年,美国的前五十大产业中,不少是高度依赖天然资源的产业,其中又以农业产品居多,这种情形从美国的整体经济中看得更清楚。但是,美国非比寻常的竞争实力,更在于它的前五十大产业的多样化状态,像飞机、摄影器材、电脑、化工、各类型的生产机械和零件,以及日常消费产品等一应俱全。

  表7-2 依照全球出口总额占有比例,列出美国前五十大产业(1971年)

  注:进口值少于1971年总贸易额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国家优势模式和变化过程,读者可以参考图7-1的产业集群图。 图7-1所列举的产业,如果不是该国全球出口占有率高于本国平均出口占有率,就是在国外的投资具备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产业。全球出口占有率超过本国平均值的产业,一般约占该国总出口额至少2/3以上。个别产业则依国际地位的差异而以不同的字体显示。

  竞争优势理论强调的是,需求条件与产业之间的纵向结合关系对激发竞争优势会产生的影响。因此,该国的各种产业是依它的最终产品性质予以分类的。在图7-1最上面一排的产业称为上游部门,属于此一部门的产业产品,主要供应其他产业所需的元件材料。比如说,在国家经济中比较新颖的半导体和电脑产业,它们生产的不但是现代的新兴产品,也是许多产业的基本元件。图7-1居中的一排是有关产业功能和支持性功能的最终产品部门。这一类产业大多与国防或交通运输等最终产品有关。综合商业类所涵盖的测量仪器和动力机械等产业,则提供许多最终产品产业所需的附属产品或支持产品。图7-1的最下面一排,则是与最终消费商品和服务关联度最高的最终产品部门。每个国家的经济特性,可以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产业如何分布于各级最终产品部门而显示出来。

  图7-1 产业集群图

  在每一大类的产业部门中,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又细分为初级产品、制造机械(以及设备)、专业元件与产品或其生产有关的服务活动。这种分类有助于检视成功产业之间的纵向结合关系,以及国家产业集群的深度。为了呈现每个产业集群的特性,我们也在每个垂直阶段中,找出彼此关联度最高的成功产业,进行子项目的归类。

  一般而言,相关产业通常会在同一类主要部门出现,如汽车和卡车产业都属于交通运输部门。不过,每个国家也有不同产业却互有关联的现象,例如,美国在半导体和电脑产业方面的地位,就与国防的实力有关。各个国家在这方面比较重要的联结关系,我们也将以阴影形式表示出来。这种产业归类方式必然引起争议;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受制于过于笼统的国际贸易分类方式。不过,产业集群表主要是为了呈现各国经济的纵切面,分析各国经济变化的途径。(附录I对如何选定产业集群图中的产业并安排其所属位置,有详细的说明。)

  表7-3即是通过上述程序分析1971年的美国经济。在该年度中,美国所有被认为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产业,在表7-3中有大概的介绍。如果对照1976年的数据资料,这份资料有其不尽精确的一面,在产业分类系统上也显得笼统。不过,往后的图表都是根据1985年的数据做成的。

  尽管有这么多问题,根据表7-3显示,我们以前五十大产业作为筛选成功产业的标准仍是合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能够展现出美国强劲实力的产业不在少数,但是能在表7-3中列名上榜的,均必须符合13.8%以上的全球出口占有率标准,这些产业的表现绝对不容小觑。其中最特殊的产业有半导体和电脑、交通运输设备(汽车、飞机、搬运机械)、日常消费用品、办公设备、发电与配电系统、化工和塑胶、电子通信、国防、休闲娱乐产品、林木和农业相关产品、医疗保健用品,以及一般的商业服务。事实上,在国家竞争优势上,美国跟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美国几乎所有的产业均能独当一面,只有少数产业(最明显的是纺织 / 服装、住宅 / 家居用品)未能取得重要优势。

  表7-4以每个产业集群中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为代表,概算出它在国家总出口中所占的比例,详细数字则见于附录Ⅱ的图Ⅱ-2。这份产业集群表也以分属于各产业集群中有竞争力的产业,计算出全球产业集群的出口占有率。虽然这些资料的年代稍早,难以精确反映现况,但它们确实指出了美国许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生产要素——后天努力承续先天体质

  要说明美国产业的成功,首先得看这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美国拥有充沛的天然生产要素,包括广大的耕地、丰富的林产及天然矿产(磷酸盐、铜矿、铁矿、煤矿、石油与天然气等)。在本书所研究的10个国家中,除了瑞典,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像美国享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并且能依靠这些天然资源,在精密工业产品上取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然而在资源上可与美国相比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依然略逊一筹,所以美国能维持今日的重要地位,其中的关键点绝不止于先天优越的资源。形成美国竞争优势的另一个条件是,它拥有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的机能;过去几十年间,令人瞠目结舌的巨资不断地投入可以提升生产要素。

  表7-3 美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71年)

  说明: 细体字:占全球出口额13.8%或以上,但低于27.6%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27.6%或以上,但低于55.3%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55.3%或以上者

  #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 根据该国所作的研究列入 参考表7-3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1971年资料所用的贸易分类系统,比1976年首次出现的最新版本,其聚合程度高很多(因为类别较少)。第二,要注意的部分是海外直接投资。以1971年为例,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程度比其他国家高出甚多。美国的出口占有率低估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实力,这在其日常消费用品产业和服务业情况更为明显。我曾增列部分反映显著海外投资的产业,不过,1971年的资料很少有海外直接投资的详细数据,而我针对1971年海外投资资料所作的产业调整,也无法像1985年的资料这般完整。

  表7-4 在广义的产业集群下,美国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1971年)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战争的受益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国家危机,使得美国在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上建立了罕见的投资规模。战争刺激了许多重大突破,美国在核心科技,如电子、太空、合成材料、医疗保健用品和核能等方面的巨额投资,更使美国科技产业突飞猛进。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美国持续发展这些方面的研究,使自己在许多基础科学和科技产业上居于领先地位。这样的发展也扩及到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结合,战后的美国才能拥有世界顶尖的工程和建筑业。

  美国在生产技术上的发展,也因为战时要求提高了物资生产的压力而达到巅峰;美国产业就是因为战争而确立了其大批量生产技术的领导者角色。战争也有助于美国人力资源的发展,例如,数百万名讲求纪律并接受过电子、航空等方面重要技能训练的军事人员,均在战后转入产业界。

  下面几个例子清楚地显示了,美国为创造出生产要素所作的投资,如何转换成产业领导者角色所需的资源。比如说,晶体管技术是在1948年,由美国政府大力资助贝尔实验室带头开发成功的。另外,在电子产品的测试和度量仪器方面,由于两位曾接触军方无线电的技术师有先见之明,意识到更准确的测量仪器,将是先进精密电子传动器所不可或缺的,最终使他们创办的泰克科技能与惠普及美国其他企业一起领先全球的通信业。至于在50年代后期手表销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天美时,则是利用战时与政府签约合作开发新材料的机会,设计出革命性的新式手表;这款手表不但准确度高并且价格低廉。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科学基础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像化学与制药等产业也是受到战争影响而蓬勃发展的产业部门。合成橡胶和青霉素的批量生产技术,根本就是为了满足战时需要而发展出来的。由于在化学和制药方面的研究经费大幅增加,美国在化学领域的教育质量更是独步全球,美国企业因此打入原属于德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德国的一些企业(如盖弗和先灵葆雅公司的前身),其专利、商标都被美国企业接收或买下。

  除了专利和企业资产外,美国也汇集了科学教育界的世界顶尖人才。杰出的科学家纷纷前往美国,也成了美国公民。比如为了引进德国科学家,美国空军1944年的“回形针计划”,后来演变成聘用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专门计划。F-86军刀式喷气式战斗机,也是大部门德国专家设计的产品。战后的美国,以其经济机会、教育权和低税收等社会条件,持续吸引能创造时势的英雄前往。

  从教育开始 美国为了创造生产要素所投注的努力并未因战争结束而稍有停顿。数百万退役官兵因为《退伍军人权利法案》而提升了他们的素质(由政府负担再教育和训练的所有费用)。60年代,也是美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期。当时的美国,教育体系质量高而且设有入学标准。它的教育质量可从前往美国求学的外籍学生(特别是大学阶段)的数量上看出来。美国政府持续不断地投资于教育,这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这种良性循环使得美国工人、工程师和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全世界技术能力最高的人力资源。当时的美国,教育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为人父母努力工作以供养子女上大学,成了必然的目标。

  强劲的大学研究实力、庞大的政府研究经费,以及多家民间大企业的研究实验室等条件,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科学研究环境。以农业为例,高度发展的农业大学网络、积极的研究计划和高效率的技术推广制度(如农业推广服务),都有利于生产力的稳定发展。

  此外,在政府的指导下,公私立大学的数量不断增加,它们除了提供教育机会,同时也成为美国研发能力的根基所在。战后的美国,联邦政府花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是全球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前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的挑战、东西方的冷战等,不断为研究计划提供动机。这些情形不仅促使美国政府大力培养更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也归结出征服太空的国家使命。与科学和技术能力紧随美国之后的德国相比,1973年时,美国颁授的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士和博士学位人数要比德国多出许多。 政府在研究方面大量投资和投注心力,使得美国在太空、半导体、医疗器材及电脑等产业,久居独领风骚的地位。

  活络的资本主义市场 对幅员广大的美国而言,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信系统是很重要的,而民营的通信、发电和交通运输公司,则是攸关投资和创新的另一项诱因,因此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凭借州际公路系统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的大笔投资计划,美国基础设施不断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美国拥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资本市场。由于资本取得容易且利率低,大量269的资本能灵活注入前景看好的产业。如表7-5、表7-6所示,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美国市场上的长期利率仅高于瑞士。美国有利的纳税条件所带来的长期投资效益,提高了投资者长期投资的意愿。另一项市场动力是交易灵活的补贴基金,所以美国的企业界取得财力的方式相当容易。

  美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并非完全有利,但是钻石体系的不利因素经过转换之后发挥了正面的意义。战时的资源不足或不易取得,带来了开发新原料方面的突破。另外,战后初期,美国工人和经理人的实际薪水比起其他国家高出许多,而且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的薪水成长速度极快。基于过去在战时生产压力下而建立的量产能力,美国企业积极朝生产自动化发展,并且努力寻求降低劳动成本的方式。

  种种条件的结合赋予了美国全世界最多、最具实力以及最高级的生产要素条件。政府、产业界和个人为了创造生产要素而持续投资,使得生产要素条件不断提升,也因此建立了美国产业稳定繁荣的基础。

  尽管如此,独特的生产要素条件并未说明,美国为什么能拥有具备国家竞争优势的先进产业。对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产业而言,整个钻石体系的运作才是真正的关键。这也意味着美国是以创新与具生产力的方式,激活整体且充沛的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富裕的美国人

  20世纪60年代,生产要素对提升美国产业的帮助,在很多方面比不上需求条件。很多人认为,美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固然是其实力所在,但是这个庞大市场也经常阻挠美国企业向海外发展,并限制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机会。

  不过,就美国的竞争优势而言,比市场大小更重要的是市场的本质,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也不例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欧洲各国和日本都还忙着解决物资匮乏问题、加强民生必需品的生产时,美国已是第一个大量消费的社会。巧克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产业中,当大多数的外国企业规模还小,而且居领先地位的瑞士企业只讲求产品质量和独家口味时,美国的好时、玛氏糖果公司、瑞瑟斯以及惠特曼等品牌已开始大量生产,并且大量促销中等价位的巧克力棒。 好时早在20世纪初,就试图用大量生产方式降低巧克力的成本,希望每个美国人都买得到它的产品。

  表7-5 1950~1987年所研究国家的名义长期利率*

  资料来源:《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88年。

  * 长期公债收益率。这些也可代表其他债券的利率。

  表7-6 1965~1987年所研究国家的实际长期利率*

  资料来源:《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8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报告书,1960~1987年;世界银行:世界项目表,1988~1989年。

  * 实际利率的算法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扣除通货膨胀后价格的年度变化除以长期公债收益率,但是韩国的数据则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扣除通货膨胀后的价格。

  大量消费的理念更进一步落实到一次性的产品生产上。美国因为物资充裕并且注重便利,可抛弃式的产品像是纸巾、圆珠笔,甚至手表(如天美时)等,一经开发就十分流行。

  美国的富裕也使它成为各种消费产品最早且最先进的市场。 都市人口移居郊区以及独门独院房舍的大量出现,意味着对新式家电、汽车、空调设备、草坪修剪设备以及其他许多产品的需求殷切。以百得为例,这家企业就是针对“自己动手做”(DIY)的组合产品,大量促销低价位产品,而取得电动工具业的世界领导地位。百得还率先打开了这个产业环节的欧洲市场。在欧洲,高价位的机床向来是针对产业界而非个人使用设计的。

  由于物资充裕、每周工时短而且传统禁忌较少,许多讲求便利或与休闲生活有关的产品在美国大行其道。电影、唱片、运动器材和彩色电视自然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摄影器材也是在这段时期成为美国实力强大的产业,只是美国产品走的是大量促销、专为业余摄影爱好者所设计、无须对焦、容易操作的产品路线。

  营销技术的先驱 美国也是培养消费服务业的温床。由于人们高收入且讲求方便的生活形态,加上消费者也偏好自助方式与不太重视个性化服务,美国的服务业因此得以发展出系统化和标准化的作业模式(见第6章)。一旦多元化经营的服务企业出现在快餐店和便利商店等行业,新式的服务观念便迅速传遍全国,甚至远播海外。美国服务业就靠运用品牌的号召力和密集的广告攻势,所到之处,莫不在该国开创出最先且真正大量促销的服务业。

  美国也是发展大规模运销渠道的先驱者。由于大规模运销渠道初试啼声即告成功,激励了企业进一步对消费产品进行创新。美国人在零售业里还引领许多新观念与流行趋势,这些观念有不少扩及其他国家,但最先领悟到并且付诸行动的仍是美国人。

  事实上,美国市场不但引领许多新式消费产品的需求,同时也是许多现代市场营销技术的发源地。美国民营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体,是大量运用促销广告策略的第一个媒介,例如,美国的商业电视台就比后继国家至少早创立12年。大众传播媒体的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因为欠缺法律规范,更加速了市场营销方法的创新。美国企业中的饮料、清洁剂、浴室用品、牙膏、化妆品、清洁机等大量消费产品,建立品牌形象的技巧独到,这些营销手法后来又运用到海外市场,各大美国品牌因而成为全世界家庭用品的代名词。

  这种需求优势也延伸到美国的工业产品上面。由于销售对象同属美国企业,同时也是当时全球最挑剔、最先进的企业(即产业集群图中的综合商业类),美国企业因而获益很多。美国经济的多样化,对提供如商业服务和支持服务等的其他产业,十分有利。由于气候、地形,乃至产业类型的多样化,美国企业往往得面对国内既广大又多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环节。这种国内需求条件的市场特性,也使美国企业从中学到满足不同需求的技巧,随后更将它们运用到其他国家的市场上。

  自由竞争的好处美国产业的需求也领先于世界的需求。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自动化、电脑化、电子产品的引进、新塑胶材料和其他重要发明都是首次在美国出现。因为可以近水楼台地向居于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内制造企业出售生产资料和生产设备,一些美国企业取得了卓越的国际成就。这些成功企业所处的产业包括:机床、产业流程控制系统、暖气设备、通风设备和冷却设备等。

  这种由专业而挑剔的国内市场客户带动供应商水平的情形,可从能源和建筑业部门中看到。由于美国工业发展得早,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大,美国境内的能源探勘计划相当频繁;不断在开采难度更高的地点寻找原油,又使得相关技术快速改进,美国的石油公司和它们的供应商因此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另外,在建筑业方面,美国企业最先建起摩天大楼并开创了多种建筑技术。这些成就又反过来促进空调、电梯以及其他建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因此使美国取得该类产业的世界性领导地位。

  同样,美国财务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将采购权下放到众多的独立医院和诊所,也促进了挑剔的国内市场需求及自由竞争的医疗保健市场结构的形成,为创新提供了所需的有利环境。这与其他国家由政府经营或严格管制下的情况不同,美国企业因此在多种医疗保健相关产业中成为领导企业。

  此外,美国的电信公司、电力和天然气事业、烟酒以及其他重要产业也都是民营形态,这些领域的国内市场需求,也让美国的许多产业从中受惠。比起其他国家常见的国有专卖机构,独立经营与利润导向的私人企业,通常更具前瞻性、要求更高。最后,强大的国防需要则刺激了半导体、电脑、电脑软件和太空工业等美国早期多项产业的发展。

  美国市场的国际化 尽管美国有国内需求条件的优势,美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并非全不费工夫。美国企业当中固然有不少人因此而安于经营广大的国内市场,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的真空状态,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美国企业去填补这个广大的海外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牵引美国企业的强大国际需求市场里,几乎没有任何外国竞争者的存在,有的话也只是刚起步或穷于应付重整工作的对手。

  由于美国许多重要产业的国际主导力日渐增强,加上其他国家保护主义盛行,连带又形成美国企业在海外的大规模投资风潮。像美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早在1950年间就在海外设厂生产了;只是此举并非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是基于各国关税和进口限制的考虑。在这股风潮的驱使下,美国企业很快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者。美国企业在德国与英国等国家的海外子公司,也成为当地顶尖的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当地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带动美国母公司的销量。美国跨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实力是企业相互强化的结果,而一项产业往往带动其他产业的海外市场需求。

  此外,富裕的美国人也大批前往海外观光旅游或做生意,连带形成战后美国企业现成的海外需求市场,这些产业包括:快餐店、旅馆、租车和其他多种服务业。在考虑美国产业国际竞争成功的因素上,大量前往海外旅游或居住的美国人也是一项重要条件。

  文化攻势美国产业的最后一项需求条件优势是,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远播海外所产生的影响。在各种语言当中,英语被视为世界性的商业语言,除了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分量外,也与大部分专业文献均以英文写作有关。另外,很多外国人在美国接受教育,回国后也偏好美国产品。正如第5章所讨论的,对美国医疗保健企业最有利的一点是,有相当多外籍医生到美国接受专业训练,因此会多方引介相关的美国仪器。最后,美国的电影、出版刊物、电视节目及广告代理商更将美式的风格、价值观和需求传输到海外。

  美国的无数产业正是因为这些需求条件的累积效果,而获得重大竞争优势的。美国国内有广大、前瞻、多变、高标准的市场需求,美国市场的表现也常引领未来国外市场的需求。国际化的美国企业、人口的流动,以及战后其他国家的供需不平衡,再次引领美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今日仍居领导地位的许多美国产业中,成功的基础就是在这段时期奠定的。此外,美国独有的需求条件,也支持既有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自给自足的超级大国

  战后的美国经济,到处都是充满活力的产业。国际市场上,美国在成品、零件、机械器材以及服务业等产业的卓越表现,可以从汽车、飞机、能源、发电机、矿业及建筑等产业中看到。这些正在发展或已经成型的产业集群,通常集中在一两个地区,像底特律附近的汽车业、硅谷的电子业、明尼阿波利斯市和纽约的大型电脑业、波士顿的微电脑、休斯敦的油田钻探仪器和服务业,以及带状分布于纽约与费城之间的制药业等。美国企业光靠国内其他产业的支持,即可取得所需的技术和供给。美国企业虽然并未与本地供应商和顾客建立明显的合作关系,但是当地众多的世界级产业,仍是企业创新和开发新产业的一项有利条件。

  美国产业的另一个有利条件是:许多产业的相关产业也具有市场领导地位。这种相关产业优势的例子之一就是电子业。战后突飞猛进的电子科技,几乎对每个经济层面都产生了影响。美国在这个领域中处处可见具规模的领导企业,这又使得美国企业不仅可与最优秀的供应商接触、交换技术,还可以拥有更多训练有素的人才。另一项重要的支持性产业是机床产业,由于美国在规模生产技术上的领先以及国内工业用户的挑剔,美国机床企业因此成为全世界的顶尖好手。第三项重要的支持产业是塑胶业,原因是战后,塑胶已经是许多产品的新原料。最后一项举足轻重但发展较迟的支持产业则是电脑软、硬件产业,美国在电脑产业上的卓越表现,也对其他产业大有帮助。

  另外,美国也在现代市场营销方面,开发出种类众多的支持产业,像美国的广告代理商便大受欢迎,并且成为全球的主要领导者。美国传播媒体不但有最先进的技术,法律限制也最少。美国企业的产品纵使不见得特别突出,靠着市场营销的造势,也照样在许多竞争对手中拔得头筹。

  另外,在美国的经济结构中,国防相关产品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效果的典型代表。这个由太空、电子、通信和交通运输等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虽然因战略气氛浓厚而给予了外界不良的印象,但其当年也确实开发出多种新产品和服务,还将人类送上月球,成就了历史上空前的灿烂。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开放的市场走入20世纪的美国企业,特色之一是擅长开发标准化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与服务,营销行动也很积极。借着这些新优势,美国企业很轻松地就在以手工制作以及不讲求市场营销的产业中称王。比如说,19世纪末,许多经营大企业的管理技巧首先出现在美国,美国企业也在40年代至60年代,不断推出新的管理方式。

  企业要发展,产业本身必须能吸引大批人才。对战后的美国而言,“产业”是一个很光彩的名词,杰出的人才愿意进入美国企业服务,并伺机自行创业。

  这段时期的美国劳动者和经理人也有很高的工作意愿、美国所得税率比其他国家低,更重要的,美国社会的开放程度也比其他国家高,想过更好日子并愿意冒险的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为求更好生活而涌入的移民,也造就了美国人口的多样性。事实上,背井离乡前来新大陆的行动,就可以算是冒险家的作为,这种勇于接受挑战的共识弥漫全美。

  因此,成立公司的目标就是去开发无限的机会。美国的利率比其他国家低,鼓励企业投资而提高了生产力(战时的大量投资使得许多美国产业拥有当代最现代化的设备)。在美国,企业大多是个人拥有,以现代标准来看股票交易率并不高,许多投资人也习惯长期持股。银行家或大股东一般多属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只要企业有好的经营点子,往往很容易贷到大笔资金。

  支持个人和公司双方目标的基础是对企业的信心。美国不但打赢了战争,并且在科学领域有许多突破。美国人在“一定做得到”的信念下,勇于尝试新东西,并能接受艰难的种种挑战。

  许多产业的持续发展,更使得企业目标和个人态度紧密结合,坚定不移。美国产业是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的重要产业必须面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市场上,四面八方围攻的竞争者争食市场大饼,迫使彼此不得不求进步。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对市场垄断、合并和统一定价的做法,限制特别严格,这反映出全美对竞争的共识。 美国这种受到严格监管的竞争环境,与当时欧洲国家的卡特尔模式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保护模式相比,显然独树一帜。

  发展的目标、竞争的价值观以及资本市场条件,使美国开创了新企业的特殊环境。社会上固然追求成功,但也能认同坦荡荡的失败。文化的多元又意味着许多“外来人”正摩拳擦掌,准备挑战主流规范,产业中到处可见新开张和另立门户的竞争者。这段时期的美国,大多数新公司是由原先的公司发展出来的,并购的做法尚不多见。

  政府角色——缺乏具体的产业政策

  美国政府的政策反映出其强大而蓬勃成长的国家优势。美国政府在产业中直接投资的程度,是本书研究的各国中最低的,连国有企业也很少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产业的发展毫无作为。事实上,战后的美国,政府角色之一就是生产要素的创造者。美国各级政府机构在教育、科学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地进行大量投资,为了创造出生产要素而不遗余力。政府也在维护竞争秩序上扮演重要角色。美国政府严格执行《反托拉斯法》以维系自由开放的交易体系,并主动降低产业集团化和海外经济势力的集中程度。德、日等国的产业体系都因美国的影响而为之改观。

  在前瞻性的挑战上,美国政府也很积极,并为国内产业创造了重要的间接利益,例如,太空探险、平等机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只是其中一二而已。美国政府也努力在海外为国家利益和民主政治宣传和辩护。不过,政府角色的不断扩大,后来也影响到产业的发展需要。

  美国庞大的国防计划也有助于发展科学和创造先进的市场需求。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国防研究计划主要在于电子、电脑和太空工业等核心科技方面,由这些领域延伸出的商业产品数量快速地增加。由于国防与太空领域的市场需求必须由广博的技术来支持,因此拥有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美国企业,自然能在商品市场上建立领先的地位。

  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并没有很具体的产业政策。不容否认,政府施政可以为产业界带来一些好处,但通常只是政策的边际效益而非主要目的。事实上,对美国政府而言,经济实力是手段而非目标。

  机会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契机

  没有人能小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国家优势的影响。但一味夸大战争的影响力,也会扭曲美国经济的表现,毕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就已经是汽车、钢铁、发电设备等产业的领导者,战争并非是美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超越群雄的唯一关键因素。

  事实上,战争的压力迫使美国进行重大的新科技研究工作,并发展出有效的生产方式,战争也导致美国的一些企业成为跨国企业。以可口可乐为例,它为了响应艾森豪威尔将军鼓舞士气的诉求,在世界各地设厂,以供应美军的需要。卡特彼勒能向国际扩张,则是因为美军工程人员在战争结束后,将使用过的机器设备留在国外所致。这些机器随后的零件需求,正是卡特彼勒进军国际市场的原动力。

  此外,战争使得其他重要国家的产业基础化为一片瓦砾,而美国产业却毫无损伤。当迫切的国外需求出现时,美国企业纵使不投资,也能顺势打开国外市场,更多企业也因此到海外发展。当其他国家还在为满足基本需求而努力时,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挑剔、最富裕的市场。

  回顾与展望——美国是否太自信了?

  战后初期,美国延续着能彼此激荡的强大产业集群,这套体系创造并且提升了产业界的竞争优势。美国持续发展完整与高级的生产要素,又有领先的需求条件配合,加上产业竞争优势的互动作用,使美国经济成为当时全球经济趋势的指标,美国也成为了创新的中心。当时的美国,拥有持续数十年的优势形势,加上国内经济不断繁荣,生产力较低的产业活动,则通过国外投资方式移到海外,海外利润又源源不断地返回国内。

  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美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财富的大量增加及失业率的降低,也有能力进行国外援助、国防、太空探险、文化生活以及平等机会等方面的大规模社会投资。这些活动反过来引发了更多对新开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作者探讨这些使美国特别成功的原因时,心中也有一个大问题:这一切是否来得太容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就远高于其他国家。战争对美国产业迈向成功之路大有帮助。另外,美国的经济规模庞大,加上种类众多,更让美国不需花太多的力气就能取得优势。撇开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企业也因海外市场的真空状态,自然成为所向无敌的国际竞争者。美国企业不必是基础科学商业化的高手,但是战争造就了美国在科技上的突破,加上战后重建的大量支出,美国企业再次拥有了绝对的优势。由于战争时期的大量投资以及未受战火蹂躏,战后初期美国的工厂设备相当现代化,企业往往只需少量投资就能见到效果。与其他国家相比,战后美国独特、超前的市场需求,让各家企业很早就取得抢先进入市场的优势,并且轻轻松松地维持了数十年之久。最后要提的是,即使没有前述条件,光靠蕴藏量丰富的天然资源,美国就已经是出口大国了。

  事实上,表7-1还提供了一些耀眼成就以外的重要信息,美国产业并非都在升级的行列之内。即使在充满希望的1950年,美国产业的净资本投资率低,生产率的提高也未达预期目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也比其他国家低。 另外,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是以高人口增长率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生产率并未相对快速提高。

  战后的美国是否太自信了?1960年的大好机会,是否已让美国发展成为一个让许多产业新生与再成长的环境?美国企业是否因为表现卓越而过于自满?在探讨其他重要国家的战后经济发展情形时,这些问题将可做比较对照之用。第9章探讨1970年和1980年的美国经济时,也将再次提到这些问题。

  晚近的美国经济,事实上是另一种面貌。

  瑞士:稳如泰山的国家 13

  美国的成就虽然显著,但并非战后唯一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瑞士和瑞典若与美国比较,虽然是小国,但它们却凭借一些产业的成功,达到了足以挑战美国的繁荣与精细型经济的成就。

  19世纪时,瑞士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主要的出口竟是佣兵和移民。但到20世纪初期,它已发展为一个工业国家,重要性远非狭小的国土可比。战后的瑞士跻身富国之林,而60年代,瑞士的人均国民收入更高居世界之冠。

  瑞士的繁荣是利用小国竞争优势,发展高级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结果。瑞士产业的成功让所有瑞士人拥有了高薪工作(总失业人口一直不超过200人),还能为外籍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雀巢、罗氏(瑞士著名制药厂,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C制造企业)、山德士、汽巴精化(瑞士著名化学及医药品制造商)、迅达、兰吉尔以及瑞士莲等瑞士企业已是全球知名企业。瑞士跨国企业在其他国家雇用的员工,也远超过母国总部的人数。瑞士的例子说明,幅员狭小,欠缺如美、日等国国内市场庞大的国家,依然能成为许多重要产业的全球性竞争者。瑞士的经济力也提升了国内的生活水平。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贸易是重点

  表7-7是1985年瑞士前五十大出口产业。以小国而言,这些产业种类多样,而且不依赖天然资源,确实令人赞叹。 瑞士产业的出口主力横跨消费性和工业性产品,同时也包含各类型的机械和设备。宝石、钱币与金属品等产业也名列表中,原因是瑞士在这些产业的贸易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瑞士本地并不生产这些产品。这五十大产业占了瑞士总出口额的42.4%。如果剔除贸易产品,而以次级产业递补,这个数字将滑落至37.6%,这个数字会比日本和韩国低,由此可知贸易对瑞士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了。

  表7-7 按照全球出口总额占有比例,列出瑞士前五十大产业(1985年)

  注:进口值低于1985年贸易总额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无论瑞士还是其他国家,出口比重高的产业既能反映该国的竞争优势,也是出口贸易的重心。附录Ⅱ的表Ⅱ-3是瑞士依出口值排列出的前五十大产业。其中有29项也名列在瑞士前五十大出口占有率之内,其余的21项产业(仅一项不在其内),在全球出口比重方面几乎也在瑞士的出口盈亏点(cutoff,参见附录Ⅰ的定义说明)数倍以上。在讨论各国竞争优势形态的第三篇当中,作者特别注重各国产业的全球出口占有率资料,原因是它们更能呈现该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也都有极大比例的贸易及海外投资。

  表7-8则更完整地呈现出瑞士经济的产业范畴,1985年间瑞士所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轮廓也尽在其中。表7-8也是第一份采用1985年资料制作的产业集群表。它的特色在于更清楚地区别了特定产品领域,也比1971年的资料更精确地显示出不同产业的表现。另外,表7-8也增加了一些调整后的数据资料,目的在于反映海外投资产业,并且加入一些原本未被列入贸易类别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附录I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

  表7-8 瑞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85年)

  说明: 细体字:占全球出口额1.6%或以上,但低于3.2%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3.2%或以上,但低于6.3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6.3%或以上者

  • 在1978年低于出口盈亏点

  #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 基于在产业环节的显著出口值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 基于该国所作的研究而列入

  研究人员对1985年资料的统计结果,也正是各国出口形态的基础。有关瑞士部分,读者可以参考表7-9(更详细的资料请见附录Ⅱ的表Ⅱ-4)。在表7-9中呈现出下列主要信息:第一,它显示出瑞士有竞争力的产业(即单项产业全球出口占有率超过瑞士产业平均全球出口占有率者)出口分配的情形;第二,它展现了瑞士具竞争力的产业在所属产业集群中占全球总出口的比重。这项比重数据是将所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所涵盖的产业,分别归类到主要产业集群中(即本书所列的全球产业集群表),并以瑞士各产业的出口值与所属产业集群的全球出口总额作一比较。 括号内数字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的变化情形。要注意的是,这些统计数字并非瑞士的总出口额,而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的成绩。从统计的观点来看,瑞士产业的表现固然因本身市场狭小而造成出口盈亏点相对较低,或因边境贸易、政府补助、设于瑞士的外籍跨国企业出口量,形成超越产业实力的竞争优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每个国家的贸易部分仍是依赖有竞争力的产业。

  短小精悍的经济强国 以一个人口只有600万的国家来说,瑞士能在很多产业中占一席之地是件很不寻常的事。瑞士产业集群分布之广,远超过瑞典、丹麦和新加坡等其他小国。在瑞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包括制药、助听器、整形器材、医疗器材、相关机械以及保健咨询等产业。即使不考虑瑞士在海外投资药厂的表现,这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也已占瑞士该产业集群全球出口总量的7.2%。其次重要的产业集群是纺织相关产业,包括纺织、纤维、毛线与布料、服饰(大多是专业产品)、纺织机械以及合成染料等产业。第三重要的产业集群是国际性商业服务,包括贸易、银行、保险、临时工、后勤(总务)事务管理、跨国企业总部服务与人力资源顾问等。第四重要的产业集群是高精密镀金属成品、工具、机床与综合商业的相关仪器设备。另外在特殊化学产业集群中,瑞士也有出色的表现,瑞士的全球出口占有率中有0.6%属于石油和化工产业。在这个领域中,虽然瑞士石油相关产业的表现微不足道,但却占有3.4%的全球化工产业集群总出口额,继德国、美国和英国之后,名列世界第四。

  表7-9 在广义的产业集群下,瑞士具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

  注:括号内数字是1978年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有竞争力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其他像加工食品(如巧克力、乳酪等)、机械与光学仪器、印刷纸制品与相关机器,以及重型电子产品,瑞士的表现也不差。瑞士比较缺乏竞争力的领域在林业产品、半导体与电脑、电子通信、休闲娱乐(旅游业除外),以及国防等方面(不过跟其他国家一样,瑞士许多国防相关贸易并没有列入联合国的统计资料之内)。

  瑞士产业真正引人注目的地方,还是在于它们的实力跨越产业集群表中的三个层次,延伸范围比瑞典、丹麦、意大利、韩国和新加坡还要广泛。支持产业集群与最终产品产业实力最强。以产业的纵向关系来看,瑞士在生产机械方面具有强劲的竞争地位,读者可以从附录Ⅱ的表Ⅱ-4中清楚看出。在1978年到1985年间,瑞士产业集群的出口量总体表现也相当稳定。

  表7-9的阴影部分则呈现出瑞士各个产业集群间的一些联结关系。瑞士在纺织品(如染料、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以及药剂方面的产业地位都有长远的历史渊源,这与该国具有强大的化学技术有关。同样,许多高精密产品与仪器,又与手表、时钟以及其他个人用品的竞争力相关。

  乍看之下,瑞士的经济形态与德国很像,这两个国家都擅长化工、机械、机床、精密机械、光学以及纺织等产业。然而,瑞士企业集中在比较专业化与复杂精密产品的产业环节;德国企业虽然也会在产品细分方面较劲,但发展领域比较广泛。另外,瑞士人在服务业与营销导向的消费产品领域,明显强过德国人;德国则在材料及运输设备方面领先瑞士。如果能区分两者在经济上的异同点,将有助于了解这两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

  生产要素——欧洲贸易的中心点

  瑞士除了拥有地理条件带来的水力发电与吸引游客的美丽景观之外,其他的天然资源相当有限,不过,地理位置是瑞士发展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条件。瑞士位居欧洲主要贸易路线的中心点,所以从很早前就是一个贸易、商业及金融中心。这项优势加上它进口远东地区丝织品的先见之明,而形成纺织业的重要地位,奠定了瑞士在贸易方面屹立不倒的牢固地位。交通要冲与贸易实力,又惠及它的银行和保险业。此外,瑞士的地理位置与永久中立国角色,也使欧洲主要强国愿意与瑞士企业维持商业往来。地理位置显然为瑞士带来了一连串的好处。

  瑞士也拥有高学历与技术性的人力资源。一般而言,瑞士人的工作意愿高,怠工心态少见。他们的文化经验很独特,语言能力更是突出。因为这个国家包含有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区,许多瑞士人因此能流利地使用多种语言(包括英语)。以瑞士的银行为例,为不同语系的客户服务是最起码的能力,也是其他国家银行业难以匹敌的优势。由于成长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凡事讲求磋商协调的社会哲学,不论在国内或国外,瑞士人都能与不同国籍的人共事愉快。在贸易和其他涉及复杂的出口与服务的产业方面,这些特点的影响极为重大。

  瑞士人民重视储蓄,长期维持很高的国民储蓄率;稳定而强势的货币也吸引了不少国外资金,这些情形都导致瑞士利率比其他国家低而稳定。如表7-5显示,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中,瑞士的利率一直是最低的。瑞士企业因此投资积极,并充分发挥低贴现率的投资效益,瑞士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

  瑞士的基础设施也相当完善,尤其是如机场、道路和铁路等后勤支持方面。比较落后的是电子通信领域,会出现这种落差,主要是因为瑞士的电信事业采取国家垄断制度,成本高并倾向于保障本国供应商。瑞士与瑞典两国电信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就在于此。由于瑞典政府并未保障本国企业的电信市场,瑞典电子通信供应商爱立信不但必须在国内市场力争上游,还被逼积极争取出口商机,其也因此成为这个产业中世界级顶尖的企业。与爱立信同时起步的瑞士企业哈斯勒,也曾经有过辉煌的规模,但是却在政府的保护之下,丧失了原有的国际地位,接着又因本国市场过小,而缺乏创造新产品和改善生产效率的动机。

  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学徒制度

  瑞士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不断创造专业性生产要素并提升其效率,进而使产业生产力持续提高。在瑞士,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这个国家不但国民教育普及,教育素质水平高,社会各阶层也普遍重视教育问题。瑞士的教师素质比英、美等国还高。课程的安排设计也能反映国内产业的需求,如苏黎世大学与圣加尔大学都聘有银行实务的专业教授。

  更重要的是,瑞士拥有发展完备的学徒制度。这套制度类似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针对不念大学的年轻人而设计。 年轻人一方面进入企业接受实务训练,一方面还有部分时间在当地的职业学校进修。因此学生既能学到高度技术性的技能,同时也能在个人专业生涯上不断成长。瑞士企业在员工训练上投入不少资源,员工通常被视为准技术人员而非所谓的“蓝领”工人。瑞士企业也注意员工福利,以瑞士纺织设备制造厂史陶比尔为例,公司一旦获利,便会优先改善员工福利。

  兵役制度也是瑞士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机制。几乎所有的瑞士公民都接受过军事训练,并养成了尊重纪律的态度。许多瑞士人认为,这种制度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人们也通过军旅生活建立了终生的人际网络。

  强调研发与技术在科学研究方面,瑞士大学有深厚的研究传统,并在化学、物理以及其他多项领域中享有盛名。在许多产业领域,瑞士的大学与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合作关系。瑞士在化学方面的顶尖研究实力带动了制药业的发达。长达数世纪的医学教育传统、集中在瑞士西北巴塞尔的医疗保健相关研究,以及社会上普遍重视健康的观念,都使得瑞士在很多医学相关产品和服务方面极为成功。瑞士的研发经费(大部分由产业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在本书研究的国家中名列前茅(见表13-1)。

  瑞士企业的高级主管大多具备技术背景,并且特别重视研究发展工作;国内缺乏特定技术时,瑞士企业也很擅长从国外取得。在本书研究的许多案例中,类似测量仪器、暖气控制设备、药剂、助听器等,瑞士企业都与国外专业科技研究中心维持着密切的关系,必要时,瑞士企业也会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研究单位,以便引进技术。例如,瑞士制药公司早期在英、美等国设立的研究中心,使他们能在开发新药剂上有卓越表现。这种借力使力的能力,源自于瑞士人清楚地意识到:小国不可能发展所有科技,因此优秀的瑞士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扮演吸收消化外国科技的主力。另外,语言和文化上的能力也使他们擅长维系强有力的海外关系。

  对瑞士而言,外籍人士的回归也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在瑞士产业界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瑞士人才大量流入的高峰期。直到今天,尽管瑞士政府严格限制移民资格,这个国家仍是高级人才向往的居住地点。事实上,瑞士政府目前严格限制移民资格似乎反倒不利于产业发展,如瑞士企业在电脑软件与专业理财方面的人才短缺问题,即因此而不得解困。另一项瑞士产业升级过程的弱点是——该国提供信息的能力不足。瑞士缺乏高水平的财经报纸,大部分瑞士人必须从国外报刊获得相关信息。政府的资料统计也不够现代化,企业往往无法从国内的相关研究与报告中,掌握未来竞争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因此,瑞士企业和企业家为了取得信息,必须比美、日等国企业花更多的力气。

  不利因素的转换:缺乏天然资源

  生产要素的不利部分,是刺激瑞士产业创新和升级的重要动力。瑞士缺乏天然资源,大部分的原料和能源都依赖进口。企业为了竞争,自然走上节约材料、创造高层次产品细分的竞争路线。

  瑞士也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面临劳动力不足的国家,这类问题促使瑞士企业提早发展自动化,并且能在更细分的市场中发挥竞争能力。 另外,由于瑞士的薪水高涨,瑞士企业必须节省劳动力并发挥其最大生产率。高级技术人员的缺乏,更促使瑞士企业积极寻求国外科技。

  采取浮动汇率是另一个瑞士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73年以来,由于瑞士法郎成长稳定,升值状况也比其他货币好,处于竞争压力下的瑞士企业,被迫加强产品细分与提高生产率,一般简单的加工产品也自然移到海外生产。

  需求条件——以纺织业为例

  瑞士产业的表现固然与生产要素的状态有关,但真正能让瑞士卓越不凡的却是它的需求条件。幅员不大的瑞士,如果没有独特的需求条件支撑,事实上很难发展出那么多的竞争性产业。需求条件使瑞士的经济能力有弹性,也使瑞士企业能在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生存,不断提高生产力,并维持经济上的充分就业。

  尽管瑞士的国民平均消费力很高,但是国内市场却很小。大部分的瑞士人认为,瑞士企业的国际观以及很早就进军全球市场,正是因为本国市场太小所致。这项原因同样也导致许多瑞士企业一开始就以比较小的市场环节为目标,进而在这些产业环节的发展上领先其他国家企业,并保持重要的地位。瑞士企业对市场环节的选择,往往反映出瑞士需求条件的独特之处。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瑞士产业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纺织业。在瑞士经济中,纺织业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5年,瑞士纺织品及服饰产业集群占全国总出口的11%,不过瑞士目前对纺织机械及专业元件的重视更胜于成品)。自古以来,瑞士纺织品的技术与质量即在国际上获得极高的评价。如今在高工资等不利因素的压力下,瑞士纺织品的发展重心转移至高级服饰、内衣、蕾丝、丝织品与高级毛线等较特殊的或高价位的产品上。

  瑞士纺织业也提升了合成染料、纺织机械及贸易等其他产业的竞争力。瑞士企业不但是这些产业的佼佼者,而且拥有达数十年之久的竞争优势。瑞士纺织和服饰的专业能力,加上不利因素的转换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创新。瑞士的纺织机产业,就是靠不断开发新机型才巩固了世界性的领导地位。

  多山、寒冷的地理环境 瑞士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对形成该国精致型产业与细分市场的需求结构相当重要。比如说,多山地形的瑞士自然精通开挖隧道技术;国内测量作业的需要,也使得测量仪器产业特别发达。

  另外,瑞士的土地测量人员是独立经营的承包商,而非政府雇员,因此有权决定使用何种仪器,既然是厂牌的老主顾,当然也就是挑剔苛求的客户了。地形与气候条件也成了瑞士暖气调节和铁路设备等产业的催动因素。(由于瑞士气候寒冷且多变化,能源费用非常高,在十分讲究工作与居住的环境下,瑞士人民对温度调节器的要求极高。同样,瑞士的火车必须克服险峻地势,并要达到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可靠标准质量。)

  富裕的瑞士,引领其消费产品企业进入高级品市场环节,以及发展以高收入为诉求的产业,例如,百利瑞士制鞋企业(以生产舒适的手工制高级鞋而驰名于世)、劳力士与百达翡丽(手表业),以及汉洛与斯莫里(服装业)等。换个角度看,由于瑞士持续维持高水平的生活,这种对高级产品环节的市场需求,其实也是未来其他国家的需求;预作准备的瑞士产业,竞争起来自然从容有力。另外的重要例子是环境保护,瑞士长久以来就设有严格的环保标准。

  文化多样性 瑞士的社会规范也使国内市场的需求趋于专业化与精致化。不管在或不在产业界工作,瑞士人都有挑剔与批判的习惯。他们要求产品必须质量好、实用、耐用,还要能立即交货。瑞士人不喜冒险、凡事谨慎的特点,可从这个国家在保险、消防设备及银行服务等产业的个人高平均消费额看出。瑞士人虽然喜怒不形于色,但对守时、精确、安全及耐用等性质的执著,却是相当有名。这些特性也都在民航、服务、银行、保险和贸易等成功产业中反映出来。

  瑞士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混合体,这也导致企业对掌握产品需求的变化十分敏锐。由于国内客户已经反映出其他国家客户的需要,瑞士法语区的企业因此在消费产品制造业特有所长,德语区企业则专精于制造精密机械和化工相关产品。文化的多样面貌也使瑞士与同属小国的瑞典相比,产业类型更为广泛,瑞典即使具备瑞士的其他重要特点,仍旧缺少文化多样性这一环。

  超越国界的“国内市场” 由于地理上或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德国、法国与意大利几乎可称为瑞士的“国内市场”。瑞士企业因为这些出口市场的多样性,也养成因地制宜的做生意模式。同样,不同国家的客户对产品的挑剔程度也不同,瑞士产业因此有丰富的客户类型。另外,瑞士本身并没有制定国家标准的机构,而是就近采用德国的技术与环境保护标准;德国的严格标准进一步形成了有利于提升瑞士产业的需求压力。

  进一步观察,瑞士与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等国之间的密切市场关系,也使瑞士的市场地位扩张,进而协助瑞士在综合商业或对销售其他产业的设备与产品方面特别成功。以1985年为例,这些产业就占瑞士年度出口量的30%左右。

  瑞士本身也有发达的服务业需求。高级服务业的主要需求来源是国内大量高度国际化的企业(以及外商的区域总部),人民的高收入又带动个人服务方面的需求。即使像是保险、临时工等私人的相关服务(与瑞士对劳动市场的严格限制有关)、贸易、后勤服务以及国际银行业务等正在国际化的服务业,也是因国内需求而起带头作用的。

  然而,瑞士的国内需求也有不利于产业在国际市场出头的一面。比如说,人们对质量较差、大量生产的消费品需求低,瑞士人的保守,也使他们对休闲娱乐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感兴趣。另外,有些产业因为政府垄断和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也造成国内需求质量的降低。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网络集群优势

  在瑞士的经济活动中,产业之间的联结互动相当紧密,在几个研究案例中,该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源自该产业的供应商,即可看出此趋势。比如说,助听器制造商的竞争优势,必须依赖精密机械技术与零件及机械设备供应商。钟表业和相关支持产业又是前述企业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同样,瑞士机械制造企业的表现也一直是印刷、纺织和食品产业最终成品制造商的优势源头。

  瑞士有些重要产业还是由相关产业牵引出来的。像制药业是由合成染料业发展出来的:瑞士人在无意间由染料中发现药效的成分而开发出此产业;有些化学品也是染料的副产品。除草剂和杀虫剂则是随着制药业而出现的产品。调味料和芳香剂的研发,得力于瑞士的化学专家与人民对加工食品的高标准需求。瑞士对丝制品的需求,也促使企业重视仿真丝的合成纤维的发明。

  瑞士产业集群内的买卖交易对提升竞争优势有很大的效果,原因不外乎下列几点。第一,瑞士国内的人际关系网络发达,而密切的人际关系是因为瑞士国土小、大学数量少以及义务兵役制所造成。第二,瑞士人的合作能力特别强。瑞士企业很清楚他们的真正挑战是要赢得国际市场,国内的客户与供应商事实上是同志而非敌人。第三,地理上的邻近有助于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第四,部分瑞士产业如化学、制药与食品等,往往是由大企业内部的多元化而形成跨产业经营,进而扩展了产业集群的规模。

  相较之下,瑞士的电视普及速度较慢,电视广告也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瑞士国家小,也造成企业(雀巢除外)不擅长大众消费市场的营销手法。瑞士消费品企业大多依赖限量的市场营销方式,强调形象与质量,能在这方面成功的企业,几乎都稳坐高级品的市场环节。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以焦点战略制胜

  瑞士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哲学,源自于这个国家的环境与文化。他们喜欢在规模相对较小的产业中竞争,并且采用在高度细分、高质量的产品环节集中火力的焦点战略。瑞士企业在大量生产的产业领域也少有成功的例子。这种经营模式也是瑞士国内市场小、工资高,以及币值高等因素造成的。由于瑞士人作风保守,他们也对航空、半导体等风险性高的研发投资产业没有兴趣。唯一例外的是制药业,因为瑞士很早就在这个产业有所发展,并且已具备与美、德等国家积极竞争全球市场的规模。

  在大部分产业中,瑞士企业是通过不断改进、精益求精的态度而达到成功的,这种追求进步的动力来自企业高层主管具备技术背景与长期在产业界的历练。一般说来,企业进步的步伐小而稳健,不是飞跃式的进展。 此外,企业在需要与客户密切联系的产业里表现得特别好,不论是针对客户特定的需求定制、复杂的销售方式,还是强调售后服务和支持密集的产品,都是如此。这是企业擅长语言、外交,以及具备高度技术能力的缘故。瑞士公司在整合机械、材料及电子等方面也信用卓著。

  瑞士企业和员工之间保持开放且冲突少的关系。劳资谈判中,双方都抱持务实的态度,在外敌当前下,公司上下都具有维持竞争力的共识。事实上,瑞士早在1937年就有劳资协议的制度,也就是《劳动基准法》。它规定劳资冲突必须以讨论和协商方式处理,必要时可依法要求仲裁。这一规定很少妨碍到产品创新,也不至于阻碍企业自动化的发展。

  瑞士企业特别热衷于国际化。这与瑞士人的语言能力、文化多元性、国内市场规模小和政府没有任何限制、干预有关。此外,瑞士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加上它长久以来取消外汇管制,更令瑞士企业进军海外毫无滞碍。第三个原因则是,瑞士人喜好旅游。许多瑞士企业的高层主管通常有在国外求学定居的背景,他们是先有国际经历,然后再回国创办企业或担任管理者角色的。

  瑞士的人力资源和资本的稳定性很高,也就是说瑞士人对本国企业的忠诚度很强,这种情形尤其是1970年最为显著。瑞士人偏好长期性投资,低利率则使得时效贴现率也很低。根据表7-1所示,瑞士是除了日本与韩国以外,固定资产投资率最高的国家。

  谨慎有余活力不足 由于瑞士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所有权分散并且不随意转让,也形成了投资人与经理人齐力整顿公司而非卖断或关闭公司的经营模式。瑞士的会计制度也允许企业设定充分的准备金,以帮助公司度过经营不善的艰难时期,或在改组时有能力承受数年的重大亏损。 由于专断地接管企业的做法相当罕见,所以所有权人想形成特殊阶级或避免股票公开上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瑞士企业的员工与经理人大多具有高级技术背景,也很少在企业和专业领域跳槽。这种情形虽然会减缓产业界的调整速度,但稳定提高的工资与强势的货币压力,转而激励了产业变革与升级。瑞士企业很重视产品获利率,因此调整改善的步伐一直持续到70年代。

  许多成功的瑞士产业中,国内市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瑞士因为国家小,所以有时有些产业给人以垄断的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只存在于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在许多国际上表现优异的瑞士产业中,经常有两家以上的企业以类似的经营战略彼此竞争。这类产业包括:银行业、贸易业、巧克力制造业、制药业、精密钟表业、助听器产业、空调设备以及企业后勤服务业。这些产业的企业即使不在价格和产品上硬碰硬、互相较量,也会尽力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竞争方式,以期成为对方潜在的竞争对手。

  70年代,由于市场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市场竞争以及责任感强的经理人与投资人的相互结合,瑞士产业出现了高度发展的情况。但是,产业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像长期存在的卡特尔企业、保护垄断及保障市场的传统,都影响到瑞士的产业繁荣。处于前述情况下的瑞士产业(如啤酒酿造业),如果不是在国际化上遭遇障碍,就是严重丧失既有的国际市场地位,创新求变的脚步显得迟缓笨重。70年代,各企业也纷纷开始利用合作以挽救颓势。

  瑞士企业的经营模式事实上是利弊参半。对一些产业而言,国内竞争不足会使它们由享有优势转变为处于劣势。巨额的准备金也许能使有活力的公司从容规划它的长期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企业逃避改革创新;同样,公司股权过于分散会使营运不佳的公司放弃变革的念头。瑞士电气设备制造商勃法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公司在多年经营不善后,最后与瑞典的ASEA以合并收场。近来,瑞士企业间的合并风更为盛行,追求规模经济的态度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瑞士未来的竞争优势因这些现象而亮起红灯。瑞士产业的情况清楚显示出,优势是由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形成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关键要素(特别是市场竞争),其他的关键要素就可能对生产力产生反效果。

  瑞士的问题并不单纯,它在形成新企业的能力上虽然优于瑞典甚至超越德国,但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一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曾有一波成立新公司的风潮,主要是由外来的移民潮所设立的,但是比起美、日、意等国,今天的瑞士,新企业却面临许多障碍,企业缺乏取得风险资本渠道就是一例。由于瑞士银行心态保守,企业家争取风险性贷款的门路相当少。影响更大的是经理人不愿冒险。在瑞士人的心目中,公司倒闭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这与德国的情况一致。这种态度使许多有才华的瑞士人在开创新事业时,反而迟疑不决。这种保守心态和不愿冒险的特点,也是瑞士经济繁荣与缺乏人工的产物,当企业已具规模时,经理人在变革和创新的步调上,往往走了回头路。

  政府角色——监管过严

  瑞士政府对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有相当正面的影响作用。由于瑞士的联邦体系使得中央政府很少干预大部分产业的发展,以国际标准来看,瑞士政府的产业补贴相当低,公共支出也不多。瑞士企业的国际化更不受限制,政府与企业间有就事论事、讲求实际的共识,政府一旦出面,也多半是为了解决问题。各级政府在创造生产要素方面,以推广教育的表现最佳。

  瑞士的中立国立场和政治的稳定性,也对产业界带来积极效果,对一些政治立场鲜明的国家而言,来自瑞士的企业是可以接受的;瑞士企业在欧洲三大权力中心(英、法、德)更是往来自如。瑞士不但吸引国外企业前来设立区域总部,对联合国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组织,也同样富有吸引力。这些机构在瑞士雇用高级技术人员,创造了瑞士国内高标准的需求市场,对部分产品和服务而言,这些国内需求又可以转换为国际化的需求。

  然而,瑞士政府产业政策的最大弱点是,它对产业竞争的监管过严。在电子通信、啤酒酿造、卡车制造等产业中,受地方政府保护的专卖事业,或许可的卡特尔组织,它们的经营效率差、创新不足,甚至出现大规模倒闭等问题。这类例子包括中、低价位手表业与苏拉(卡车业领导企业)。另外,一些卡特尔企业以人为方式哄抬进口产品价格,政府不但默许或干脆为此制定标准与法规,实质上形成了保护政策。这种结果使得瑞士与日本一样,出现极端的经济现象,许多有竞争力的产业,与一大群没有效率并受保护的产业,形成了强烈对比。

  瑞士政府对银行业的干预也让产业发展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由于瑞士的交易税,贵重金属买卖、欧洲公债、投资银行以及信托基金等重要市场正不断流失。另外,瑞士政府越来越倾向对环保、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进行规范。它们当中虽然不乏是为了提醒瑞士企业警觉未来的趋势,但是一味从严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比如针对员工加班及轮值夜班的严格规定,已阻碍了产业发展。

  机会角色——立场中立左右逢源

  如同美国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瑞士的国家竞争优势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瑞士的中立国立场,它的产业未经战火蹂躏,保持得相当完整,并在供应需求方面占上有利位置。例如,由于战争,大量人才、资源和资金流入瑞士。许多瑞士产业也因德国专利的失效,以及德国产业遭国际市场排挤孤立,而取得重要优势。这种优势更因瑞士与德国产业的相似性而更为明显。战争也使一些传统上依赖德国的瑞士公司,开始在研究和生产方面国际化,进而拉开瑞士产业进军国际的序幕。由于角色中立,瑞士产业和交战双方同时来往的独特能力,因而在科技信息方面收获丰硕。

  回顾与展望——经济亮起红灯

  瑞士企业已在许多产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并且维持不衰。独特的国内需求条件加上高薪与货币升值压力,迫使瑞士企业以高质量与差异化产业环节作为出路。另外,大量的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带来长期提升产业优势的能力,而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优异能力,进一步确保了竞争优势的发展。

  瑞士的国家经济是因长期提升竞争优势而成功的例子。由于缺乏天然资源,瑞士企业毫无选择可言,但它们务实而审慎的调整做法随即展开。同时,国家虽小却有丰厚的需求优势,使得各企业能在许多产业的精致市场环节中崭露头角。这些产业环节吸收了因生产率提高而释放出来的人力,造成瑞士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并避开了令其他国家头痛的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

  然而瑞士的经济已露疲态。从1970年以来,瑞士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不大,生产力的提高也不够蓬勃。许多企业丧失了原有的活力,一些产业转而强调以人为手段而非持续改革创新来保障市场地位。40多年的持续繁荣,销蚀了瑞士发展产业的动机和冒险精神。

  这些问题的预兆,可从瑞士的许多产业集群正逐渐丧失其原有全球出口占有率看出。表7-10是1978~1985年间,瑞士具竞争力的产业中,全球出口占有率得失15%或以上的产业数量,这项比较也适用在其他7个国家。由于各类产业的规模大小有别,不同贸易分类系统使每种产业部门的产业项目差异很大,而国家的大小也影响到产业的数量。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而言,产业的数量事实上远不如出口成长或衰退的产业类型来得重要。产业是否升级也可以通过新的或更专业的产业出口占有率的提高,以及对成本反应敏感的产业的流失情形窥知一二。至于某一类产业出口额的增加或减少的重要性,也不及该类型产业在市场占有率上的变化。不过,表7-10并未列入服务业表现,这对瑞士的贸易活动十分重要,但是因为缺乏相关资料而无法列入比较。

  事实上,即使将上述因素考虑进去,瑞士在专业产业的出口市场占有率上,增加的数量仍然低于流失的程度。在机床产业(14项衰退7项成长)及医疗保健、发电、个人用品和化工产品等产业,瑞士一向擅长的一些先进产业更是明显地出现了问题。竞争力大幅衰退的警讯,也显现在瑞士综合商业产业中占有率的流失;产业需求的标准在不断下降。另外,瑞士原本快速成长的产业市场流失的情形更为严重,过去成长相对缓慢的其他产业反而有小幅上升的现象,这也显示了瑞士在发展新企业上遭遇到困难。部分瑞士产业出口占有率的流失,或许是海外投资造成的,而且瑞士在服务业上的竞争地位也似乎维持不坠,但是,总体说来,瑞士经济繁荣的速度渐趋缓慢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

  表7-10 1978~1985年瑞士在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增减15%或以上的具竞争力产业的情形*

  * 在1978年或1985年超过出口盈亏点的产业,其中包含在1978年具竞争力,但在1985年跌至出口盈亏点以下,或在1985年首度出现超过出口盈亏点的占有率者。

  瑞典:资源、机会与选择 23

  与瑞士相同,瑞典也是战后初期产业蓬勃发展的小国。在许多方面,这两个国家的情形也颇为相似。它们的国土面积都很小,教育水平高,语言能力强,政治立场中立,都属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而非欧共体的成员国。但是,瑞典的国家竞争优势形态却与瑞士大不相同。

  瑞典与瑞士相同的是,凭借企业国际化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崭露头角。尽管是一个小国,瑞典却是许多国际企业的母国市场,其中重要者如沃尔沃、萨博、阿特拉斯 · 科普柯、斯凯孚和伊莱克斯等。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瑞典也是出口集中在大型企业的国家,它的前20年跨国企业就占出口总额的40%以上。 瑞典的一些精密产业具有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像重型卡车、汽车、滚柱轴承与采矿机械设备等享誉全球。瑞典经济造就了该国的高生活水平,并且为瑞典著名的公共福利制度投注了庞大的资金。

  尽管如此,瑞典的表现仍有不如瑞士之处。瑞典的人均国民收入较瑞士低,为了降低失业率,瑞典政府也一直努力地增加雇员。另外,货币的持续贬值(1976年、1977年、1981年及1982年)已成为纸浆与造纸、铁矿与钢铁等产业赖以维持出口能力的必要条件。不过,瑞典众多完全国际化的企业,及在重要产业中享有的国际市场地位,都使得瑞典成为探讨国家竞争优势时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表7-11列出了1985年瑞典前五十大出口产业。这张表也为读者提供可以立即对瑞典产业有所了解的几点。第一,瑞典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中,许多是与天然资源关系密切的产业,显然与瑞士大不相同。第二,与天然资源产业共存的,是种类繁多的生产设备与机械产业。第三,瑞典消费产品产业并不强,这也是本书研究的国家中相当独特的情形。能名列前五十大出口产业的消费产品产业包括:家具、卫浴设备、糕饼等,都在排名名单的尾端。

  表7-12则显示出瑞典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表7-13与附录Ⅱ的表Ⅱ-7是这些产业的出口数字。瑞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可以分为五大产业集群。以出口额来看,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是交通运输与物流支持,这方面的产业占总出口额的20.5%。这个产业集群包括:汽车、卡车、船舶、发动机、一般机械与专业元件、运输服务业、运送物料所用的叉车与起重机等产业,以及与金属铸造有关的产业如:焊接机械、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机器人等。第二项主要产业集群是林业(占总出口的17.9%)。这类产业包括:林木、纸浆和纸品、造纸机械及其他有关提炼纸浆和造纸的设备和化学品。组合式房屋、硬木地板以及家具等,则是与这类产业相关的终端产品。第三大产业集群是原料与金属类(占总出口的12.5%)。这类产业包括:采矿仪器设备和产品、电熔炉、碾压机及其他有关金属加工的机械和工具,其他重要的产业集群还有医疗保健相关产品(占总出口的2.5%,并占全球该类产业集群出口的2.8%)及电子通信产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发电及配电系统产业,尤其是长距离的电力传输设备,这个产业集群将瑞典的水力资源与需要大量电力的金属、纸浆、纸业等产业部门联结了起来。

  表7-11 按照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列出瑞典前五十大产业(1985年)

  注:进口值低于1985年贸易总额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表7-12 瑞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85年)

  说明: 细体字:占全球出口额1.75%或以上,但低于3.50%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7.00%或以上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3.50%或以上,但低于7.00%者

  •在1978年低于出口盈亏点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基于在产业环节的显著出口值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 基于该国所作的研究列入

  重心集中

  除了上述这些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外,瑞典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产业集群存在于食品及包装、食品制造机械等相关产品领域。这些产业集中在高度农业化的南部地区,并以紧临丹麦的斯科讷为中心(食品相关产业是丹麦的经济重心)。其他的产业集群是家用电器设备,有关净水处理与环境管理的产品和服务。

  表7-13中的阴影部分呈现出瑞典各个产业集群间的重要联结关系。瑞典的运输和相关机械等产业的地位,可以追溯到该国拥有金属和林业等天然资源产业,以及这些产业对采矿 / 收割、运输和物流支持方面的需求。另外发电和电力配送系统的发展也与金属、纸浆、纸品加工过程中对电力的需求有关。

  这些主要产业集群所占有的地位相当稳定。虽然在铁矿和林业等依赖天然资源的产业上,瑞典正逐步丧失原有的地位,但其他多项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则持续数十年之久。自1978年以来,瑞典的基本产业中,如牛皮纸衬垫、汽车、助听器、金属材料、林木产品及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出口还在继续增加中。

  但是,瑞典产业也有其脆弱性。一般来说,能在国际市场中表现出强大竞争优势的瑞典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产业和加工层次。瑞典在纺织品和服饰、个人用品、休闲娱乐、食品饮料等消费产品及日用品方面,几乎全无竞争能力。相对地,也显示出电器类的伊莱克斯、家具类的宜家、水晶玻璃类的欧乐福、卡司特等企业在国际上的突出表现。 除了极少数商业服务、家具零售或船务等领域,瑞典的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表现也很差。 另外,瑞典各项产业集群也缺乏化工、半导体、电脑等产业的衔接。

  与瑞士比起来,瑞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类型非常有限,不过深化程度却很高,发展已趋成熟,瑞典经济重心也因此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根据表7-13所示,原料 / 金属、林业、交通运输等产业集群就占了瑞典总出口的一半左右。

  瑞典和瑞士的共同特点是擅长专业性的产业,当然瑞典也在一些依赖天然资源的大规模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瑞典企业比较倾向发展多样性的产品,这点又与瑞士不同。瑞典在机械产业的成就也较瑞士逊色。要了解瑞典的国家优势形态,读者必须先认清“钻石体系”对瑞典产业国际地位的影响,并探讨它在战后的发展情形。

  表7-13 在广义的产业集群下,瑞典具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

  注: 括号内数字是1978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生产要素——衔着金汤匙的国家

  绝大多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瑞典产业,都与该国充沛的天然资源有关。瑞典拥有广大的森林、蕴藏丰富的磷与铁矿,大约30%的能源是来自低成本的水力发电。 瑞典大部分的天然资源产业位于该国偏远的北部地区,距离人口集中的哥德堡和斯德哥尔摩相当遥远(瑞典南北相距达1万英里)。

  很多成功的瑞典产业虽然以天然资源起家,时至今日仍以此作为竞争本钱的产业却不多(不过,对成本因素敏感的产业依然不少,这点对瑞典的未来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比如说,瑞典铁矿在19世纪就丧失了独特的优势,取而代之的是制钢技术的进步。瑞典钢铁一度在1970年初达到出口的高峰,随后又因运输成本下跌,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又开发出新矿源,而打破了瑞典对邻近欧洲市场的主控局面。林业方面的情况亦同,瑞典对林业的经营非常用心,但是气候因素使瑞典的林木比其他国家生长得慢。虽然木材材质的多样化是使瑞典纸浆质量高并且成为部分产业环节的优势,然而,到1987年时,瑞典国内造纸所需木材原料几乎有20%依赖进口。另外,瑞典的电力价格虽低,但是与挪威、加拿大和巴西等一样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相比,也没有低多少。

  事实上,瑞典的竞争优势形态绝不只是靠先天的生产要素而已,它还包含其他关键要素,特别是那些牵涉产业繁荣的关键要素。所以,瑞典虽然在天然资源上失去了以往的风光,反而使企业朝更专业的产业和产业环节发展,像矿业与木材业发展出特制钢铁和高级纸品,甚至转化为供应商与相关下游产业,如滚柱轴承、凿岩机和钢制品等。至于无法升级的产业则通常遭到淘汰的命运,一度举足轻重的纺织业就是最好的例子。瑞典为什么无法像瑞士一样发展出纺织业的专业路线以继续维持市场地位,其原因将于后文中讨论;目前仍在国际纺织市场中活动的几家瑞典企业,是属于专业机械领域。

  平均主义 瑞典在维持竞争优势和提升竞争地位上的成败,是该国独特的“钻石体系”运作的结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力资源条件。瑞典的工资结构很特别,它实施所谓的平等工资制度。在这套制度下,不同技术层次、产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是全世界最小的。平均主义同样也反映在相对偏低的经理人薪水上(个人所得税非常高以至于造成收入降低)。瑞典的平均工资虽然高,却因平等工资制度导致瑞典在轿车、卡车和重型机械等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薪水,反而比一些主要竞争国家来得低。

  瑞典教育程度向来都很高,教育程度加上共同的语言、宗教信仰与全国统一的学校课程,造就了训练有素并能充分合作的瑞典劳动力。工程教育因为沿袭德国模式,又成为各科教育中水平最高的。此外,瑞典早年和英国关系不错,后来又与德国走得很近,所以很多瑞典人曾在这两个国家受教育并在它们的重要产业工作过。今日,瑞典的注意焦点则是美国。瑞典人就像瑞士人一样精通外语。几乎每个瑞典人都能说英语,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的)德语也很流利。

  瑞典的教育虽然在很多领域中表现出色,但是几乎完全公立化的教育系统,却有跟不上产业界发展的危机。一方面,产业界的标准不断提升、技术变革也在不断进行中。再者,平均主义拉低了教育水平,也妨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调适不及时的教育官僚体系,造成了信息科技和电脑软件人才的严重短缺。这又削弱了瑞典发展更专业的竞争优势与进入新产业竞争的能力。

  瑞典拥有多所优秀的科技大学,这些大学的研究对本土科技的发展也有卓越的贡献。其中颇受瞩目的有查尔姆斯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另外,在政府或产业界的资助下,瑞典也有一些与重要产业有密切关系的技术学院,不过比起美国或德国,瑞典的科研机构并不算多。

  瑞典的大多数研究结果可以运用在实务上,而且这些研究多半是由大企业策划,并以技术合作模式与大学共同进行研究的。至于产业集群内合作研发的成果也相当丰硕。总的说来,1987年,瑞典的研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这也反映出瑞典经济相当重视研发的产业部门。

  因为是小国,所以瑞典传统上是从世界各地取得基础科技,并以购买专利方式拥有。像早期拿到贝氏钢铁专利、克虏伯的固着碳化物(焊接)技术与车辆柴油技术等,瑞典企业都是以付费方式取得的。然而,取得国外的核心科技后,瑞典企业通常会以精密机械技术加以改良并延伸运用的领域。瑞典人能发展出这么坚实的技术转移能力,原因是他们与瑞士人一样,都具有国际市场的前瞻性、优异的语言能力、扎实的技术训练,并且很少显露出“挪用”的痕迹。

  不利因素的转换——自动化的原因

  促使瑞典产业创新和升级的动力中,不利因素的转换非常重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最首要的是高工资和福利,它是促成瑞典产业自动化的主要动力。由于薪水平均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被迫改变产业结构。瑞典在纺织业、造船业与钢铁业的转型因而比其他国家更快,挫折也较少。既定的政策与较小的国内需求市场,固然加快了产业的转型过程,但是政策的限制,也导致保护和补助的措施出现。

  员工薪水相对偏高的情况下,瑞典企业也将技术性低的生产流程自动化。由于瑞典服务业的工资和制造业不相上下,上述做法同样也在服务业中出现。 另外,瑞典长期短缺技术人工的情形也导致企业不断创新生产流程,以减少对人力的需求。基于这些原因,近年来,瑞典产业大力引进机器人,它的生产效能也是本书研究国家中最高的。瑞典在自动化仓储和物料搬运方面也相当发达。

  瑞典漫长的冬天和寒冷的气候(纬度与阿拉斯加相当),也使节约能源与相关产品的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另外,瑞典的资源产地和城市间的距离很长,而且也与国外市场距离遥远,结果瑞典大力发展精密的物流支持相关产业,进而在运输和物流支持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新闻用纸为例,瑞典企业首先发明高度专业的转运设备,并率先采用专业船舶运输系统。

  与国外市场距离遥远的事实,也造成瑞典企业很早就跨足海外投资。瑞典一些已全球化的顶尖企业,比其他国家企业更早建立紧密顺畅的子公司网络。如山特维克公司早在1865年就成立了第一个国外分公司,阿法拉伐于19世纪末也已在美国设厂,斯凯孚的德国分公司早在1910年就已成立,在1933年已在5个国家设厂。 许多瑞典产业的国外工厂销售额,达总产值的90%以上。

  需求条件——走出资源密集型产业

  在瑞典早期的经济中,以天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有核心地位。这批产业也带动起相关与支持产业的成长。表7-12清楚地显示出一些当今世界级的瑞典产业,开始时就是林木、纸品、铁矿开采、钢铁制造等产业的支持产业。以化工产业领域为例,瑞典少数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是与纸浆和造纸过程相关的化工产业。瑞典是一个产业联结特性十分显著的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间,经常维持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

  即使在瑞典国内,市场距离也很遥远,产品出口又有航运上的需要,因此瑞典很早就出现对各式各样运输设备和服务的专业需求。制造业与物料搬运方面的高度自动化,又导致瑞典在工业机器人、特殊起重机和无人搬运车等产业的强势地位。

  瑞典恶劣的气候、崎岖的地形和地理环境,都是令采矿、制造、运输企业心生畏惧的客观环境。瑞典的采矿机械必须能在世界最硬的岩石间作业;瑞典北部道路崎岖不平,木材搬运需要高吨位运输车辆,质量和耐用程度也成了最严格的要求,这也是瑞典重型卡车产业所标榜的竞争优势。瑞典的核心产业是能源需求极高的产业,但是瑞典的能源电力集中在北部水资源区,这些电力必须千里迢迢输送到下游企业所在地点;这又使瑞典各种发电和配电系统产业非常发达。不但民营的电力公司有好几家,国有电厂也相当优秀,两者对提高国内需求质量都很有帮助。此外,严寒的气候也为能源节约的设施和服务创造了强有力的市场需求;在热力转换和电器设备等产业中,瑞典企业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瑞典许多天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就已感受到不利形势的压力。这些压力造成产业界对先进设备和供应商协助的强烈需求,也促成了支持性产业的产生。即使停留在天然资源密集型产业中的瑞典企业,也朝向更高标准的产业环节与相关产业发展,它们的行动也为机械产业和其他元件供应商带来转变的机会。

  瑞典在组合式房屋方面的优势地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项产业是由木料业企业发展的结果。在建筑工人薪水高、施工天数少、需要紧密结实的建筑结构以抗恶劣气候等因素的结合下,这项产业的成长土壤特别丰沃,质量好又能迅速组装的产品自然呼之欲出。

  以人为本的福利国家 瑞典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追溯到瑞典人的观念态度与文化背景上。瑞典是一个非常重视安全、环境质量与公共福利的国家。这些价值观不仅显现在瑞典的法律中,也是经理人与工会双方的共识。这些价值观也反映在政府的施政上,例如,瑞典的汽车驾驶人依规定在开车时必须开车灯,瑞典也是最早规定乘车必须系安全带的国家(瑞典甚至指定装备三点式安全带);如今又率先规定后座乘客也必须系上安全带。沃尔沃汽车就是全球第一款将三点式安全带列为标准配置的车种。

  这些价值观创造了许多环保与社会福利产品,并形成新的服务业需求,像瑞典制的汽车安全带在国际市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另外,尊重人的观念,使瑞典有相当普及而且极为成功的医疗保健产业。以残障人用品为例,瑞典为残障者建造的公共设施遥遥领先于大多数国家,这方面的制造商自然也是国际市场的赢家。

  瑞典人的价值观还反映在讲求产品安全特性和环境观念上,比如说,沃尔沃的安全汽车与卡车安全驾驶座,以及AGA设计的控制工厂煤气排放的安全阀门,都是名闻遐迩的产品。 种种例子显示,瑞典这个国家的福利标准很能反映出其他发达国家的未来需求。

  消费形态保守 不过,瑞典为了强调这些价值观,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瑞典的微波炉市场早年遥遥落后于其他国家,原因是消费者对辐射外泄的高度关切。另外,瑞典是最早发展核能的国家之一,核能产业的表现也很突出,但是随着国内反核意识的抬头,这项产业反而停滞不前,最后面临丧失竞争力的威胁。反战和政治中立的立场,使得瑞典国防产业部门销售武器的对象亦受到严格的限制。

  很特别的现象是,瑞典的政府部门影响力深远,横跨各大产业(瑞典的公共部门就雇用了31%的市场劳动力)。瑞典的国有事业垄断了医疗保健、托儿所与其他多项服务业。它们的存在抑制了民间对许多服务业的需求,也造成瑞典鲜有世界级的服务业公司。庞大的国有事业使得瑞典政府成为许多产品的主要客户。尽管在一些产业里,瑞典的国有事业与产业界合作良好,并扮演着挑剔的客户角色。但是,在医疗保健等其他产业方面,政府部门的僵化作风,导致效率低下,问题很多。以瑞典保健部门的费用来看,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应该有更好的表现才是,但事实却不尽然。

  消费产品的需求是瑞典产业的另一个严重弱点。瑞典的平均工资虽高,但个人所得税也高,累进税率更高;高所得税制使人民可支配的收入降低了许多,对高收入者影响更大。举例来说,一个年收入超过33 000美元的瑞典人,每年最低税率是25%,还要另加23%的加值税,这种情形降低了人民对产品创新的有效需求。 瑞典的平均主义抑制了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许多新产品在刚上市时,往往被视为是奢侈品。在瑞典,喜新厌旧的消费形态是不道德的。

  瑞典的国有广播与电视频道禁止播放广告。 结果瑞典企业必须到国外学习现代市场营销手法,事实上,能有这类经验的瑞典企业也很少。对于新式的零售商店和连锁店,瑞典人的接受度并不高,这类零售业的发展因此还在萌芽阶段。在消费产业的需求上,瑞典人虽然不乏高品位,但这种情况毕竟并不多。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顾客与供应商的弹性空间

  客观来说,瑞典经济是由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构成的经济形态。很多瑞典产业是凭借下游产业的既有市场地位发展的,像碎矿机械(铁矿)与焊接机器(造船业)等就是。另外,很多与纸浆和造纸相关的产品也在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这里面包括:制浆机器、造纸机器、烘干机器、锅炉、传送带、流程仪表、木材处理机及具特殊用途的卡车。同样,瑞典能在硬金属处理方面拥有强势地位,这和瑞典的金属铸造与开矿机械的需要有关。

  瑞典的产业间进行逆向整合也是极平常的事,像特殊钢铁制品、滚柱轴承、仿金属产品、高级纸品等,都是从上游或相关产业产生的。

  瑞典的产业集群特别发达,究其原因是它们能利用环境所形成的机制,使集群内部的技术交换和信息流通特别有效率。垂直或水平相关的企业间,合作和合资的情形非常频繁,阿特拉斯 · 科普柯(采矿与建筑设备)和山特维克(碎石机)两家公司在市场营销和研究发展上已有超过40年的合作经验,而Fläkt(烘干机)和哥塔维金(纸浆提炼锅炉)则在环境控制设备的国际营销上通力合作。企业之间非正式的合作也比正式签订协议更为普遍,事实上,瑞典人在进行这类合作时,通常是不需要正式签约的。此外,合作关系也存在于瑞典的民间企业与军方、国有部门等政府单位之间,这类客户与供应商之间既公开又具弹性的关系,是瑞典市场需求的一项长处。

  形成瑞典企业高度跨产业合作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金融集团或大财团握有许多家企业的所有权,并促使它们形成联结关系。许多大企业的董事长,通常也掌管多家性质相关的公司,有时甚至担任经理人的角色。企业间的合作除了所有权的联结外,也与瑞典的文化特点以及主管的专业背景有关,瑞典社会重视团队合作,对组织有强烈的认同感,加上国家小,许多公司的负责人彼此认识,所以特别容易彼此合作。这种合作关系让瑞典人能够协力与国外企业竞争,并且向外扩张势力。纵使在国外,瑞典的相关或支持产业的海外分公司,也是以彼此熟识、合作无间出名。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合作强于竞争

  瑞典企业的组织特点,很适合在需要子公司网络、复杂与精密技术的产业中竞争。如同日本人一般,瑞典人对企业的忠心耿耿、合作、保守、有纪律、重信誉是瑞典企业的特色。公司里的领导人虽不强势但备受尊重,沟通渠道畅通,组织不拘泥于形式,这种企业文化也使得瑞典企业的经理人,在合作生产复杂的产品和协调遍布各地的国际分公司方面,比美国与瑞士企业容易取得独立自主的权限。许多瑞典企业在设立国外分公司时,往往只派一位经理人过去,然后一切由他全权处理。这种完全信赖而不监督的做法,在各国当中是很罕见的。

  由于国内的许多专业产品市场小,与国外市场又相距遥远,所以瑞典企业的国际化意愿很强烈。瑞典的中立立场和国人旅游的悠久传统,更排除了企业国际化的障碍。对瑞典人而言,到海外工作是个人事业发展上很正常而且重要的一项经历。许多大规模的瑞典公司早在19世纪末就已国际化了。当时的运输费用昂贵、关税制度严格,瑞典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是必然的结果。此外,瑞典的钢铁、造纸、采矿等成功产业和国家资源有关,因此也具备了政治敏感度;这样的特性也为本地的企业及外来投资带来莫大的压力。

  瑞典的企业大多是跨国经营的,如山特维克公司就在近30个国家生产碎石机。而瑞典出口的国家数目更多,即使出口对象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家,瑞典企业照样有本事打入它们的市场。但在碰到如德国和日本等进入障碍较大的国家,瑞典企业有时也会刻意避开。

  瑞典人以在产业界工作为荣,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大多进入大型的跨国企业工作;能代表民族成就的核心产业,更是瑞典人趋之若鹜的工作场所,所以他们一旦进入公司,就成了高度忠诚的员工。企业的高层主管普遍具有技术背景,并有不轻言放弃、锲而不舍解决问题的态度。 因为企业的表现好坏关系到主管的名声,因此,企业通常以增资方式维持现代化设备。以纸业为例,在美国和加拿大纸厂中可以看到现代化和老旧过时的厂房混杂一处,而瑞典则已全部实现现代化了。

  瑞典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很少受到大众资本市场的影响,企业的资本投资大多属长期性并且很少转卖,而且金融集团通常拥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瑞典的会计制度也允许企业设立免税准备金,以增加它们渡过难关的调度能力。 不过,这种情形在近年来却有改变的趋势,由于瑞典金融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市场也朝效率化和精致化发展,而且外商入股瑞典企业的情形也逐年增加。另外,公司合并、宁可保持财力不合作投资的做法逐渐蔚然成风。企业的高层主管也渐渐具备财务管理的背景。

  瑞典的竞争优势是由许多紧密相关的产业构成的,瑞典的多数知名产业中大都有一个以上的强势者,所以也造就了战况激烈的国内市场,例如,沃尔沃和绅宝在汽车、卡车市场上厮杀。山特维克公司和费格斯塔(Fagersta)则在凿岩机市场上相互竞争。纸厂和特殊钢制造厂也有好几家。

  然而,瑞典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在许多产业的国际市场上,瑞典企业往往只有一家。汽车运送船、冷藏货轮、电子通信设备、滚柱轴承、采矿机械等产业都是这种情形。原因是该国企业之间的合并造成国内市场的垄断局面。瑞典的《反托拉斯法》虽然可以平衡国内产业界的竞争,但是管不到该国的跨国产业,因为瑞典人深信,一个企业在母国的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应付全球性的竞争,这种看法在意大利也很普遍,但作者对此持反对态度。

  以合作降低竞争 瑞典的纸业与钢铁业中,纵使企业是直接面对面地竞争,也有彼此合作的情形,瑞典的造纸公司有时就会在出口价格上联合一致。另外,瑞典是第一个整合钢铁与造船业的国家,由此也可看出瑞典人以合作降低竞争的态度。产业合作往往涉及产品的交换,这也是一种在彼此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种模式根源于瑞典的社会结构和教育训练,瑞典人从小就被教导成要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有助于产业间垂直关系的维系,以及与相关产业的互助合作。不过,这种态度也消弭了创新所必需的冲突火花。

  在瑞典的国内市场竞争中,这种利弊参半的做法因有其他关键要素搭配,而产生了弥补效应。其中之一是,瑞典虽是小国,但国民拥有宏观的国际视野。此外,瑞典本身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颇能接受进口产品。还有一项有关产业动力的重要刺激是,大多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瑞典企业,海外的投资也很大。这表示它们长久以来就已在许多国家、面对面迎战国外的竞争对手了,当然也包括在对手的母国市场上竞争。

  国内竞争形态的复杂也对瑞典产业的产品价格造成影响。瑞典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种类并不多,当产业以过多的合作取代竞争时,瑞典很快就丧失掉在这些领域的重要地位。此外,由于以合并取代创新成为解决竞争问题的一种方式,在需要迅速反应及产品变革频繁的产业里,瑞典企业就难以成功了。

  一般看来,当国家缺少积极的国内市场竞争时,竞争优势上的损失显然是难以弥补的,瑞典因产业界与挑剔型客户的密切互动,多少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是,瑞典的竞争风气却因个人与企业不愿冒险而减弱,这严重限制了该国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数目(强调团队的观念与偏高的所得税,削弱人们争取获利的动机,也已严重地威胁到瑞典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表现在瑞典人对新兴行业的排斥上。瑞典的大型跨国公司虽然正在蓬勃发展,高税赋却使企业主不敢放手一搏,独立的企业家作风也与社会的集体意识不融。文化上的同质性,意味着组织内部持异议者不多,换句话说,很少有人甘冒大不韪挑战既有企业的做法。瑞典人自行创业的动机不强,社会价值观也排斥拥有庞大财富的个人,加上瑞典企业缺乏风险性资本,致使新兴行业不容易出现。

  在瑞典,许多企业都在初具规模之际,就卖给大公司而不继续经营,然而,庞大的企业集团并不一定是创新与企业生存的沃土。过去20年来,瑞典的新公司寥寥无几,而且倒闭的公司又比新开张的多得多。

  政府角色——好坏参半

  瑞典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中,瑞典的国有事业比重虽然并非最高,却提供了相当多的公共服务。而瑞典政府对产业的规范涉及很广,并强烈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严格标准,更创造了瑞典客户的前瞻需求。不过,在一些领域中,由于瑞典人的价值观过于极端,产业规范与其他国家相差太大,亦形成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影响。

  瑞典政府对支持性产业(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的态度很积极。瑞典外交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协助在当地发展的瑞典产业。瑞典政府视产业为国家的命脉,所以也以诸多措施协助大企业经营,例如,维持低电费与有利的税制。而且这个国家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很重,但对大企业的课税率却很低(通常为20%~30%)。国有单位采购时也善尽挑剔型客户之责,与该国供应商合作时,会严格要求产品质量,借以带动产业的进步。

  瑞典政府的政策也有它的盲点,就是它太重视大企业,小企业的问题则被忽略了。瑞典视货币贬值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这反映出过度重视总体经济的竞争态度。这种做法也许在短期间有效,但以长期来说却是有害的,以人为方式压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其实并非是高明的做法。

  瑞典政府在经济上的直接冲击还包括:它介入服务业部门太深太广,以致服务业成本太高,几乎丧失所有竞争能力。在采矿、纸浆、钢铁、林产品、造船和船运等产业中,国有或民营的企业,占瑞典产业全部就业机会的8%,出口总额的9%。 此外,政府雇员数量庞大,生产力相对偏低,又使瑞典企业因人工短缺而必须到海外设厂。

  在未来的瑞典经济发展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机会角色——大发战争财

  瑞典和瑞士一样,都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获益不少。它在战时的政治中立立场,保全了产业的基础,并且因此在战后满足商品需求上,形成了重要的国际地位。

  回顾与展望——守成不易

  瑞典的经济是由林业和采矿业等天然资源优势而起家的。如今的瑞典,不但在这些上游产业有所成就,也在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能够提升,主要是靠“钻石体系”的作用。瑞典有严苛、高标准的需求,水乳交融的客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优秀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以及经营完善的大企业,多少弥补了瑞典国内有利有弊的竞争环境,而在传统上拥有竞争优势的领域,瑞典的实力迄今依然保持着。

  不过,瑞典产业目前正面对一些重要挑战:瑞典企业对生产要素成本还是很敏感,惯用的贬值战略实际上对产业升级构成威胁,赶不上需求的教育体系,国内市场竞争力消退,不支持个人进取和冒险行动,这些都是瑞典产业创新和活力的障碍。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它在瑞典产业界的普及度已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表7-1的数据显示,瑞典明显已有下列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自70年代中期开始,瑞典产业的投资率已经明显下降,生产力提高不大,个人平均收入的增长也见迟缓。在表7-14中,在有关瑞典产业市场占有率得失超过15%的产业表现上,瑞典产业的流失部分也多于增加的部分。更值得重视的是,瑞典产业的得失表现并不利于产业繁荣。总的说来,瑞典表现优异的产业是那些原本就实力强劲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与天然资源相关的产品、机械及专业元件等领域。但是它失去了更精密、专业产品(如造纸机器和一部分机床等)的市场,而在日常用品和不需要高级加工的产品市场上小胜,这充分显示出产业升级有问题。毕竟国际市场流失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因于瑞典企业的国外投资。

  表7-14也明显暴露出瑞典经济的第二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如何扩张新旧产业集群的经济基础。以瑞典的情况来看,现有产业继续提升的基础虽然仍扎实,但在开创新式的先进产业上却不见得有利。毕竟瑞典享有国际重要地位的产业还不算多,开创新式产业却是持续改善国家生产力、维持高薪水平的完全就业市场所不可或缺的。表7-14显示出,瑞典除了原料 / 金属、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和住宅 / 家居用品等传统上实力依然深厚的产业外,丧失市场地位的产业比新取得重要地位的更多,在发电设备、办公设备及电子通信等方面也是如此。

  国内的需求条件、媒体的限制、政府对服务业的影响,加诸新兴企业的障碍,都使得瑞典无法在原本表现优异的产业上更进一步扩展。倘若情况仍不加以改善,工作机会的创造机制将停滞不前。政府部门的大而不当,也使种种不利于瑞典产业发展的条件更加恶化。

  德国:百折不挠,浴火重生 40

  美国、瑞士和瑞典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举成功的例子,它们的成功归因于战争爆发前既有的条件,以及由战争形成的有利的独特环境。当代的全球性产业竞争是从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开始的,这3个国家因为未受到战争的破坏,战后初期很自然地取得了领先发展的优势,想要评估这种竞争优势并不容易。

  不过,前联邦德国(以下称德国)与前文讨论的3个国家不同,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新生为一个拥有强大竞争优势、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国家。早在19世纪末,德国已是许多产业里的超级大国,其中还有很多是全球最强的。德国产业不但在战后迅速复原,甚至可说是整个战后时期表现最优秀的贸易国家。它所占的全世界出口比重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比重,在这一点上,美国和日本都比不上。 由于德国企业在海外设厂生产的产品比例比美国企业还高,这也更加凸显了德国产业的出口能力(日本海外生产的总额虽然正在快速增加,但成果仍然不大)。

  德国产业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它的历史背景,所以尽管一再遭遇打击,德国依然能在短短几十年之间获得或恢复原有地位。德国在不到30年间,两度战败,产业基础遭到重创,丧失了大约一半的版图,连带失去了丰富的天然资源与部分最现代化的产业基础设施。 许多德国原有的产业专利与国外资产都被充公,德国企业在战时更遭到大多数国际市场的排斥。这使得德国无法拥有让美国、瑞典和瑞士等国家产业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此外,德国努力重建国际市场地位时,还遭到同盟国在出口许可上的百般刁难,并在一些产业中受到国外客户的敌视。同盟国在国际市场上抵制德国企业的情形,一直持续到50年代初期。

  表7-14 1978~1985年间,瑞典在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增减15%或以上的具竞争力产业情形*

  * 在1978或1985年超过出口盈亏点的产业,其中包含在1978年具竞争力但在1985年跌至出口盈亏点以下,或在1985年首度出现超过出口盈亏点的占有率者。

  然而德国却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困难竟成了激发它在许多产业上加强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尽管德国有工资高涨、每周工时缩短与货币升值等问题,许多产业还是在几十年间持续提升它们的优势,甚至某些德国企业持续领先达一世纪之久;另外借着更高级的市场区分,德国也在标准更高的市场环节中形成竞争力。

  当然,德国也有它的问题。它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无法在新兴产业中形成竞争力。另外,许多德国产业的市场地位也正逐渐走下坡路。

  德国确实是一个值得特别研究的国家。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多样化的成功模式

  表7-15是1985年时,德国前五十大产业的全世界出口占有率,这里面的产业类型相当广泛,从工业用品到消费品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近10种生产机器的制造业。与美国、日本的做法不同的是,德国企业虽然拥有强势的全世界出口占有率,但它们却不倾向于主导产业趋势。德国产业真正的独到之处可以从表7-16的德国经济轮廓得到全部的了解(表7-17)与附录Ⅱ的表Ⅱ-9是数据摘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德国在如此丰富的产业类型中拥有领先的国际地位。1985年,至少有345种德国产业的全球出口占有率,超过该国平均全球出口占有率的10.6%。德国另一个很特殊的地方是,依照出口值(参见附录Ⅱ的表Ⅱ-8)所列的前五十大产业仅占德国总出口的41.6%,美国是51.6%,日本则是62.7%。

  表7-15 按照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列出德国前五十大产业(1985年)

  注:进口值低于1985年贸易总额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德国在大型产业中并没有主导的地位,但在其他多种产业中却有强劲的市场地位。在345种快速崛起的德国产业中,仅有7项超过全国出口总值的1%。 , 这意味着德国是在高生产力的产业环节和较精致的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些产业中,德国厂商通常运用产品细分的竞争战略。这项特点也使德国经济颇具竞争力,这部分随后将进一步讨论。

  德国经济是高度集群化的,产业集群的数量也十分可观。而德国最具主导性的产业集群是化工产业;德国企业在多种化工及相关产品领域都是世界的佼佼者,如塑胶和专业元件、泵、液体测量和控制仪器等相关机械和设备,乃至于化工厂房的工程建筑等服务业都不例外。 如果将石油和化工产业分为石油相关产业和化工相关产业,德国在化学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占全球化学产业集群总出口的16%,远远超过位居第二的美国及第三的英国(参见图9-1)。第二类重要产业集群是金属、金属制品与相关机械,以及冶金厂的建造等领域。第三类重要产业集群是由运输设备及其相关零件与机械产业构成的,不但与前述产业集群关系密切,并且实力强劲,它占德国出口总额的23.7%,以及该类产业集群的世界出口总额15%。第四大类产业集群则是印刷品及印刷机器产业。值得一提的还有医疗保健相关产品的产业集群。至于食品相关产品及纺织服务业方面,德国企业擅长的虽然是机械和专业元件而非最终成品,但整体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表7-16 德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85年)

  说明: 细体字:占全球出口额10.6%或以上,但低于21.2%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21.2%或以上,但低于42.4%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42.4%或以上者

  • 在1978年低于出口盈亏点

  #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 基于在产业环节的显著出口值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 基于该国所作的研究列入

  图7-17的阴影部分显示出德国产业集群之间最紧密的联结关系。德国的化工产业与制药(医疗保健)、染料与合成纤维(纺织 / 服饰)等产业不但有关联,而且都拥有强势地位,这种情形与瑞士一样。此外,德国许多综合商业类的产品也与化学方面(如泵、控制阀及滤净器)的重要地位有关。德国的机械产业不但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跨越所有的产业集群。在德国的例子里,有强大竞争力的最终产品产业,通常也搭配有居世界顶尖地位的机械产业。

  除了这些大范围的产业集群外,德国的光学相关产品和家庭用品也具有竞争优势,其中包括部分陶瓷产业环节中与瓷器相关产品和设备,以及家具和家电用品的部分产业环节。

  缺少竞争优势的产业 对德国企业而言,缺少竞争优势的产业几乎包括所有的服务业、电脑 / 半导体、大多数电子产品或高度依赖电子科技的产品。另外,除了高级办公设备、眼镜镜架与机械性能高的种种器具外,德国大多数最终消费产品、电子通信设备和国防产品也缺乏竞争力。

  德国在钢铁、煤矿、造船与服饰业方面的地位,在过去20年内一落千丈(虽然纺织元件与机械方面近来颇有起色)。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正在衰退的少数产业领域,都是就业机会高的产业。更严重的情况是,德国自1978年以来,几乎所有产业部门的全世界产业集群出口比重都在减少,其中流失最显著的是机械业的市场。

  德国的“钻石体系”是检视这个国家市场地位的切入点,通过钻石体系才能清楚地了解这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来龙去脉。一般而言,德国产业虽然遭遇到一些干扰,但是整体而言,过程还算顺利。

  生产要素——和人有关

  几十年来,德国的天然资源并不算多,所以在它们当中没有一项在国际竞争中成为重要优势。但是德国的焦炭矿世界一流,所以焦炭与相关产品也是德国极少数具有重要出口地位的相关产业。另外,德国化学产业一向以煤为催化材料,尽管德国已经是全球化学产业的盟主,但它的煤油主要是依赖从英国进口。

  表7-17 在广义的产业体系下,德国具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

  注:括号内数字是1978年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从德国产业竞争力的表现来看,天然生产要素是比较弱的一环。总的来说,德国缺乏蕴藏丰富的天然资源,供应国内需求的耕地更是严重不足,能源成本也高。德国的天然资源集中在北部地区,因此德国北部有整个德国最富饶的资源,但是这个地区的经济正在衰退中。不过,失去天然生产要素却使德国因祸得福,因为这个现象迫使德国必须朝技术更先进的产业与产业环节发展。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德国虽然缺乏天然资源,却享有其他促成产业升级的决定性优势。其中一项就是人力资源,德国人工的薪水虽然高,但教育程度高、技术好又肯勤奋工作。 德国人普遍尊重工作,尤其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工作。德国也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白领员工,这种情形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尤其显著。德国也有深厚的科学与技术学识基础,这个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国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时。此外,德国的基础建设不但发达而且质量优良。

  对德国而言,高级与专业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远比现成能取得的生产要素重要得多。由于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的质量与垂直发展能力,德国在向来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领域,表现远远胜过其他国家。

  重视技能的教育理念 公立教育体系,是发动德国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的重要源头。 这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不但要求严格,而且教育质量也非常高。衔接公立教育体系的则是影响深远的大学和技职教育体系。后者是比大学教育更重视实务,而学习年限较短的技术学院。与英、美两国不同的是,技术学院普遍受到重视,质量也是一流的。在有些领域中,德国的技术学院甚至比一般大学还享有更高的声誉。

  德国的大学和学院教育是地方或联邦政府的权责,它们截然不同于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能配合地方产业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德国,个别的大学和学院倾向于专攻与当地产业有关的领域,并在这些领域里重点培养强劲的实力。

  德国的大学在科学与工程方面十分杰出,培养出来的博士人才也相当多。德国颁发的博士学位平均数量高于美国,尤其当美国的博士学位数量已在萎缩时,德国仍在成长中。直到20世纪初期,德国的科学和技术教育都一路领先于其他各国。尽管美国最好的大学已经在这些领域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德国,但德国高学历教育的高标准仍独具特色。与英、美等国相比,德国的教育工作者享有更高的声望,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里的老师。

  德国大学教育较弱的部分是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而有些小国,如瑞士,却很重视管理科学,并且拥有全欧洲顶尖的商学院。反观德国,却连一所商学院也没有。此外,德国的大学即使设有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其发展方向也仍以理论为主,德国企业因此常选择聘用这些领域的外国人才。这也可能是德国在许多讲究营销的消费商品与商业服务方面居于劣势的原因。

  学徒教育制度 德国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是,发展完备又出色的学徒教育制度。 学徒教育是由企业与联邦政府资助兴办的,这个系统涵盖了德国所有的重要产业与数百万名学生。这类课程主要招收16岁左右的中学毕业生,修完整套课程需要3~4年的时间。参加学徒教育的年轻人,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必须在公司里接受实务训练,另一半的时间则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在这种技职教育的培训下,学生具备了高度专业化的技术能力。 以光学产业为例,一名学徒在结业后便可以成为精密光学仪器或镜片的制造技工。一家大型光学仪器厂通常可以提供近12种不同的技术训练,以及近5种的商品制造技术。

  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工人不但在专业技术领域有独到之处,而且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强化技术能力。而这又带动了生产质量的提升,并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全球知名的德国光学企业蔡司的总裁就指出,蔡司无法将生产线移往海外,原因就是他国缺乏符合蔡司要求的专业技术工人。德国的学徒制度,使得工人升级为技术人员,并且也赢得了社会的高度尊敬。

  另一项提升德国人力资源素质的机制是,德国人有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产业工作的传统。这种情形与意大利相似,这也意味着专业经验的代代相传,增强了正规训练的成效。

  因为能在技术和实务领域里有效地推行创造和提升人力资源的机制,德国成为基础技术商品化的佼佼者。在化学、物理、冶金及医学等方面,德国拥有一些世界级的研究。像化学、光学等产业的发展,就是因为相关领域重要研究的突破,另外,X光管与现代印刷机也都是德国人发明的。 由于母国的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成就辉煌,德国企业在多种重要产业上,才能拥有抢先进入市场的优势。德国企业也是不断改进技术的高手,这使它们在这些产业中持续保有优势。

  产官学三方合作 全球知名的德国马普学会是由政府和产业界合资成立的,此协会之下又包含一群领域广泛的研究机构。尽管这些研究机构只接受政府的资助,但它们依法独立经营并且与产业界关系密切。另一个重要的机构是弗劳恩霍夫协会,它是一个比较偏重实务的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与产业界合作进行研发工作,一旦取得合约就能享有公家补助的优惠。在许多研究领域里,德国还有联邦级的实验室体系,年轻的研究员可以由民间公司的实验室,转到官方或半官方的研究机构,以提升其研究能力。

  德国大学的研究活动不但重要而且颇为蓬勃。在德国,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不但补助大学,并且具有支持校园内研究计划的责任。政府除了支持与产业有关的科技研究外,民间企业也与大学维持密切的联系,像巴斯夫(德国数一数二的综合化学公司)就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与各大学及研究机构间的联系工作。

  企业与企业协会也是赞助大学与专业研究机构计划的重要来源。第5章提到与印刷产业有关的研究机构就是企业赞助的成果,像设在多特蒙德大学的包装机械协会就是一个例子。德国大学通常也会专攻与当地产业需要相关的领域,如斯图加特、汉诺威及不伦瑞克的汽车研究、达木士塔与卡尔斯鲁厄的化工研究,以及亚琛与柏林的工业工程研究等。

  此外,德国企业本身也积极从事研究工作,以便夯实技术能力。1975年,德国企业的研究经费是145亿马克,到1985年,已增加为365亿马克,成长速度比大学与国家资助的研究单位还要高。 由于企业大力投入研究活动,德国非国防的研发经费从197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增加到1985年的2.5%;同时期的美国,研发经费的增长却不过由1.7%增加到1.9%。

  德国虽然在产业研究上实力雄厚,但在开创新产业方面却不如美国,另外,在新产品商业化的速度上也不如日本;然而谈到改善与提升既有产业的技术方面,德国则是实至名归的领先者。可是德国的问题是,在电子、生化、新材料等比较新的领域,它的表现大幅落后于其他国家,企业因而被迫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以便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来获取这方面的技术。

  寻求突破的原动力 德国能够成功地维持与提升竞争优势,不仅得力于积极创造生产要素,也得力于它能成功地转换不利因素的压力。化学产业的成就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19世纪末开始,德国染料业因本地原料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化学原料更加匮乏的情形,反倒刺激德国在合成材料方面寻求突破。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就是,“要化学不要殖民”。这句话也反映出德国人以创新解决天然原料问题的态度。

  德国劳动力短缺而且薪水高昂,加上劳动法对工人的保护,也是促使产业创新的重要动力。这些不利现象使得许多德国产业比美国企业更早自动化,并且催生出全球生产率最高的制造业人才,另外,工资成本高也让德国企业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来提高价位,并朝技术更精密的产业环节推进。至于依赖进口原料的问题,则鼓舞企业开发复杂精密的生产流程。

  需求条件——全世界的质量标准

  德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广大,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世界排名第三。但是在许多德国企业参与竞争的专业产业中,国内市场的饱和又促使企业必须努力开发海外市场。德国不像英国或法国,没有大量的殖民地保证出口市场。因此,德国企业必须与不易应付的外国客户打交道,甚至得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重建其海外市场地位。

  德国的一般消费者或产业客户都是内行而挑剔的,他们执著于质量,并且对不满意的产品毫不保留地批评。尽管美国客户经常率先接受新产品或新式服务,但以国际标准看来,美国人对产品的要求程度并不高。德国客户的行动或许慢了一些,但是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却是全世界最高的。

  以家庭用品为例,德国的家用耐用品通常使用期较长,德国人也懂得保养。德国人很少用信用卡购物。1987年,18岁以上的德国人,信用卡持有率只有2%,是欧洲各国中最低的国家。付现金的习惯也使得他们看重产品的耐用性,会特别选择质量较高的产品。 另外,像绘图仪器与餐具等产业,专业而内行的零售商与中盘商对产品品质的坚持,也迫使企业不断地改良产品。德国产业界的工人和管理层,都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自然也成为高要求的客户。以德国塑胶模具业的技能教育为例,由于这套教育体系训练出大量的高级人才,因而德国模具企业也成为塑胶制造机械最专业的使用者和客户了。

  国内市场的高标准也可以从严格的产品标准看出。德国产业标准一直是世界各国中最严格的一套标准,而且不少德国企业的成功故事,就是在这套标准下产生的。此外,德国产品的安全标准也非常高,《机械劳动保护法》就是一个例子,顾名思义,这个法律是德国政府为了防范不当使用机器而造成意外所制定的。另外,德国也很早就制定了其他国家引为表率的产品标准和环境法律,在严格法律的限制下,德国产业的环保支出是全欧之冠。

  由于德国本身就拥有了很多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所以在国际市场中,对德国产品最内行,也最挑剔的顾客往往就是其他的德国企业,这种情形在机械产品与产业元件领域中尤其明显。例如,德国汽车厂对塑胶与橡胶产品之生产机械的精密程度就非常挑剔。在这种压力下,德国企业在设计和建造复杂的化学与金属处理厂时,自然也是首屈一指,这种能力也使它们成为德国人少数几种具有国际地位的服务业之一。

  高劳动成本及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逼使德国产业不得不努力克服障碍,这种情形同样也形成了下游客户对上游供应商的升级动力,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德国农业的表现。由于德国的耕地少,加上人工昂贵,农业一直有巨大的竞争压力,但也促成德国在1983年成为了欧洲共同体中每公顷耕地收成量最高的国家。

  在欧洲各国当中,德国在医学方面的需求条件可能是最先进的。德国花在健康保健上的费用超过10%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比例已接近美国水平,而且远高于日本。德国人超过90%享有社会保险,由于这套制度的执行工作是由多家民营保险公司承办,而非全由政府总揽,所以医师与医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德国企业的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占全球出口总额10%以上,由此更可见德国人对健康保健的重视。

  但是德国有些领域的需求条件表现并不佳,例如德国的消费者不太受企业营销战略的影响,个人与产业的服务需求,成长也很缓慢。不合时宜的法律更限制着商店的营业时间。另外在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电力等产业中,过多的法律规定和政府偏重国有形态,不但妨碍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降低了对产品的要求标准。政府的采购做法既不能持续带动产业界竞争,也无法驱使企业发展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产品。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高度集群化

  由表7-16可明显看出,德国的产业已高度集群化。德国的化学与塑胶产业不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水泵、液体测量、调节设备、塑胶制造机械、生产流程控制,以及热能转换机等相关产业的表现都很出色。德国的产业集群也有明显的地域化现象,但程度尚不如意大利。像雷姆沙伊德地区的工具制造业,费尔伯特地区的锁匠工具业,图灵根地区的医药产品业,以及维茨拉尔地区的光学产品业,都是产业地域集中性的表现(参见图4-7)。

  德国有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瑞典一样是循序渐进的,强势的上游产业会带动下游产业的实力。例如,许多金属加工业就是靠传统钢铁业的优势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更普遍的现象是,供应商和客户往往一同成长,互相强化实力。许多德国首创的产业(如光学产品和X光设备)并无前例可循,这些产业的供应产业自然也是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一同摸索前进。

  由于德国企业重视技术导向,这也导致客户和供应商双方很自然地协力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的合作模式。一般供应商因为紧临客户所在地,所以也增进了彼此的合作关系。

  德国的成功产业也有一些是从相关产业衍生出来的,这种情况在机械和化学方面尤其明显。前面曾经提过,德国企业倾向在产品上同中求异,这些产品上的变化通常是公司内部自行发展的,而厂商之间最普遍的做法是根据技术的相关作为变化的基础。至于像奔驰公司那种技术范围牵涉很广的产品多样化模式,在德国是少见的特例。

  在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中,德国最弱的领域是消费品部门。德国的电视和广播电台不重视广告,主要电视频道每天播放的电视广告大约20分钟,并且集中时段播出,星期日更没有广告节目。大多数的企业主管又属技术导向,品牌营销技巧明显落后,新的专业营销媒体以及许多新式的销售渠道也都尚待发展。有些产业需要抽象的品牌形象和大众传播作为竞争成败的关键,德国企业能成功的例子相当少见。这种情形与美国、意大利乃至日本是完全相反的。

  德国在电子和电脑方面缺乏竞争力,也使相关产业遭遇到外国企业的强烈竞争压力。例如,在橡胶和塑胶制造机械方面,日本企业是凭借需要机电一体化的工业机器人而赢得了市场地位。在X光仪器方面,德国企业虽居重要地位,但一直未能成为超声波诊断仪器方面的重要竞争者,美国与日本企业反而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新兴企业是当务之急

  尽管德国不乏大型企业,但是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成功的却多是中、小型企业,这一点是经济学者在观察德国的状况时,很难提出令人满意答案的问题。德国式的纪律可以从公司的管理方式中明显看出,即德国企业大多属于阶级式和家长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特点又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家庭形态。企业老板对公司的内部活动(尤其是技术方面)通常干预很多,但也与员工之间维持长久密切的关系。

  德国企业特别擅长生产流程复杂的领域,例如,合成化学与精密制造机械需要的设备。因此,在产品、流程与服务需求复杂,或要求高度精确性的化工产品和机械制品上德国企业非常成功,这些产业的产品销售重点,通常也放在技术能力上(而非广告或形象)。

  同样,在这些德国绝对成功的产业中,顾客对新产品的态度也是保守而谨慎的。复杂的服务要求与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形成德国企业享有抢先进入的市场优势。反过来说,这些特征也意味着德国企业很难在周期短(少于3~5年)的产品,或需要强力营销的产业中出头。

  德国的工人组织很有效率,历来德国的劳资关系极少发生阻挠生产率改善或产业创新的情况,原因是德国工会立场务实,很少发生劳资冲突。

  不过,这种劳资关系正在转变,德国工会逐渐成为一股保守势力,并且排斥变革。问题不在于工会要求高工资与缩短每周工时,而是它们禁止周末加班,还有其他的一些决策不但使生产率降低,还阻碍了产业内的灵活应变。这也使得工会的角色逐渐成为资方的敌对者,而工会这种转变主要来自工会领导人而非工人大众,这势必对德国企业想要继续升级的希望带来负面的影响。

  务实的管理作风 德国企业管理层的特点是务实。大多数德国企业的管理人具有技术或理工背景,通常他们也享有公司里的最高薪水。德国企业的技术导向也演变成要求完善的坚持,以及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对德国人而言,生产全世界最精良的产品是一种荣耀,在面临高昂的工资和材料成本时,这也是唯一的出路。德国企业(尤其是机械企业)愿意和顾客密切合作,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水平。

  这种意识使得德国企业的竞争,必然注重产品差异,而不会单就成本来竞争。它们不断地改进产品,并且一致朝高性能产品的产业环节发展,餐具、汽车、印刷机等产业只是其中几个例子。德国企业也不像瑞典和日本的竞争对手那么重视整体市场占有率,而是专注于主导精密产业的市场环节并获取可观的利润。一般而言,德国企业会将精力放在一两种核心产业,并在这些产业上发展多条产品线,其中还包含代代相传的技术经验。

  受到专业化的影响,大部分德国企业也有国际化倾向,因此,德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开拓出口市场。当企业将战略定在全力投入高级产品的市场环节,而非以产量竞争时,它们会很自然地努力培养自己的国际观,以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

  在致力产品出口的同时,德国企业对降低成本与接近市场所必要的海外投资,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德国产业在国外的投资大幅增长。以1985年为例,德国轿车总产量的22.9%和卡车总产量的32.7%,是在海外设厂制造的。 由于海外设厂有助于企业的效益,德国的工会与政府也支持海外投资,因此并未严格设限。

  由于德国的国家声誉和精密机械与仪器产业、汽车相关产业以及化学产品等方面的成就密不可分,所以产业界是杰出人才的发展目标,其中的佼佼者更竞相投入技术领域。德国男性大学生当中,最热门的科系就是机械系或机械工程系。 事实上,在许多科技领域,德国人的成就已领先一个世纪。全世界第一所研究所,要求博士论文必须作原创性研究等的规矩,就是德国首见。美国享誉全球的耶鲁大学,也在1861年开始引入德国的模式。

  德国的劳资双方也对产业抱持高度的使命感。他们往往锲而不舍地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努力,并接受多方的训练,社会对任意离职的人士评价也不高。因为员工与经理人有技术背景,也深入参与产品和生产流程的作业,再加上他们长期不变的使命感与尽力解决问题、不轻言放弃的态度,企业界对长期投资的意愿也相对提高许多。此外,企业界愿意长期投资的另一个因素是,德国企业普遍为私人和家族企业经营,因为具有这些特色,它们在雇用高度技术性和专业性员工的产业中特别成功。但是,德国民族对权威的服从,也相对地减少了他们在强调企业风格和有冒险性的产业中获致成功的可能。

  “财务导向”逐渐抬头 德国人对企业的使命感还受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银行与其他长期投资人持有稳定的公司股份并在董事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长期投资收入不必课税,股东对公司每季的赚与赔也不重视,反而偏好维持长期竞争地位所需的经营方式,这与美国的情形截然不同。德国企业甚至不需定期公布(一季或半年的)财务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产业界步伐紊乱的征兆逐渐显现,尤其是表露在企业目标的转变上。近年来,德国产业界在管理经营方面,一种集体决策的倾向正影响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多的公司财务主管晋升为高级管理人,例如奔驰、大众、费巴与赫斯特等。公司董事会内部也有财务导向取代技术导向的风气。评断投资决策的着眼点不再是技术条件,对维持产业中技术领先地位的使命感也不复存在,另外,大企业会选择在适当时机出版年度财务报告,更多企业开始定期发表财务报告。财务战略与不相干的多元化经营也越来越普遍。此外,德国政府还考虑修改法律,以便对长期投资收入征税,这可能助长短线投资或刺激企业合并的趋势。

  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德国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依然激烈。德国轿车、卡车、化工产品、光学产品、文书器具等,国内至少就有三四家重量级德国企业参与竞争。企业之间不仅在销量上一较长短,也竞相追求科技领先的荣誉与最优秀的人才。 即使是情况惨烈的近身肉搏战,德国产业通常也不在价格上竞争,而是在科技、产品性能与售后服务方面一争高下。有些产业的竞争者虽不多,但因经理人的倾向和所定的目标,同样驱使它们不断进步。以国际标准来看,德国对进口产品的限制相当有限,这也激起国内的昂扬斗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然而,德国的竞争形态也是产业未来危机之所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德国产业就逐渐流行团结与高度合作的关系。如今,顶尖的德国竞争者之间合并和联盟的情形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有时被解释为对统一的欧洲市场预作准备(例如,1988年登记合并的企业有1 159家,比1985年时增加了63%),完全没有因反托拉斯的考虑而遭禁止。这种趋势对德国竞争优势的威胁是很明显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德国企业也倾向结合欧洲各国顶尖企业形成联盟组织。早年的德国曾经因托拉斯、卡特尔的发展而丧失产业竞争力,今日的德国,国内市场竞争再次显现危险信号。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情况是,与美国相比,德国国有企业比重非常高。国有企业的项目涵盖电信、公用事业、航空与铁路运输以及其他重要产业。正如前面提到的,受到这些机构需求表现的影响,德国在这些领域的上游产业毫无国际竞争地位可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另一个弱点是新产业的开创能力不足。白手起家的观念在德国是负面的,社会上普遍视失败为奇耻大辱;德国人不但极度排斥风险,也不愿为新商机下赌注。这也许是二次大战的后遗症。另外,德国的创业投资市场并不发达,法律保护投资人,但限制了组织对新企业的投资。此外,与意大利相同,德国政府限制企业裁员并制定最低工资的劳动法,连带也抑制了新公司的成立。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研发人才一味钻研传统的技术领域,因此缺少真正的革命性新科技,这也影响到新企业成立的可能性。在德国的产业界中,由大学扩散出来的人才极少,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大学隶属于国家单位,而公务员严格禁止参与校外活动,二来是大企业受盛名所累,不敢轻易变革。

  德国经济要进一步提升,新兴企业将扮演核心的角色;德国如果没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应付人口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失业问题将会是经济的致命伤。目前德国在这方面有好转的迹象,例如,新出现的风险基金、更多股票上市的新公司,以及各大学为鼓励创办高科技公司所形成的新产业中心等。不过,在德国,新企业出现的速度仍不够快,许多阻碍也依然存在。

  政府角色——干预从宽、规定从严

  比起大部分的欧洲和亚洲国家,德国政府对产业的干预并不大。比如说,德国政府没有主管贸易的部门,发动经贸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德国关税一向很低,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产业必须时时面对外来的竞争压力,并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增加实力。出口汇率由市场机制决定,而不是通过政府补贴。政府对企业研发的直接资助并不多,并且正逐渐减少。

  在经济发展的角色上,不论德国中央政府还是各地方政府都把力气用在创造生产要素活动,其中又以发展教育和科技为首要。德国在生产要素创造机制上的表现,主要是由政府大力资助而来的。有趣的是,德国政府虽然重视这些领域,但是很少直接操控,就连国家投资成立的研究机构,也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

  绝大多数的德国法律规定以严格出名,结果迫使产业必须创新,而不至于使这些法律发生阻挠的负面效果。德国的环保标准也很高,有些方面甚至是全球要求最高的,这同样达到了刺激产业创新的效果。

  不过,一味从严的法规相对地也限制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服务业的表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处在多如牛毛的规定限制、程度复杂的证照要求与其他种种标准的环境中,德国服务性企业没有一家具有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

  德国政府对产业的态度虽然以积极、建设性为主,但也曾因为执意扶助一些委靡不振的产业而留下败笔。德国政府对钢铁业与造船业的一味补贴,不但没有成效而且还延缓产业变革的步伐。在法令放松监管方面,德国政府的行动也比其他国家慢,过时法令相对也成为产业改善与升级的阻碍。此外,德国的国有企业很多,民营化与开放竞争的速度却很慢,甚至缺乏以竞争带动效率的决心。至于政府修改税制,已经影响到企业对经营目标的态度,而新企业成立太慢的现象,更将影响德国产业的长远之计。

  机会角色——战败之后奋发图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最显而易见的是德国在市场、国家版图、人力资源、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与声誉上的巨大损失。纳粹当政时期,德国也流失了相当多世界级的人才。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国能在战后的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战争似乎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对德国而言,两次战争的挑战迫使它在合成材料等方面有突破性的技术发展。战败的羞辱,更是自傲又有教养的德国人东山再起的刺激,这也是德国战后产业成功极为重要的动力。此外,重建海外市场地位的挑战,也是促使德国产品出类拔萃的强烈原动力。丧失领土与天然资源的匮乏,更提醒德国人“知识竞争”的重要。

  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粉碎了德国市场中卡特尔的操控,加上美国占领期间颁布的《反托拉斯法》,都是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利器。战争导致原有专利权的丧失、生产设备的毁损、战胜国掠夺生产机器等窘境,再一次使得德国产业必须重新开始,这又是它们在技术上汰旧换新与建造现代厂房设备的大好机会。此外,两德间的竞争也间接刺激联邦德国铆足力气去证明其体制的优越。

  回顾与展望——市场流失,活力不再

  德国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上相当整齐,这也使得它在化工、机械工程与物理等要求科技能力的产业上有非凡的表现。德国的经济实力主要建立在抢先进入优势的产业,这些领域的表现又离不开科技方面的成就。事实上,许多德国产业的竞争地位早在19世纪末就已形成了,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能维持这些领域的重要地位历久不衰。

  德国经济的另一项特点是,它能够凭借提升人力、接术资源的质量,进而改善产品、生产流程的技术,增加本身的竞争优势,要达到这个目标,德国企业自然朝越来越专业的产业环节发展。钻石体系的自我强化作用则使企业不但能维系市场地位,还延长了产业集群的触角,走到范围更广的相关产业。然而,正如瑞士的情形,数十年来的经济繁荣景况,正改变德国人的未来。

  德国的产业地位早在20世纪初就已名列前茅,优良的历史条件与制度化的优势,使得德国能够很快在两次毁灭性强大的战争中复员。事实上,战争带来的挫折、困境和压力,可能是德国能够长期维持优势的真正原因。否则,德国产业也许早在几十年前就会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产业的表现,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差得多,这可能和那段时期的企业联合及市场垄断有关。

  长期来看,德国经济的最大弱点在于它并未在新兴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过去这段时间,德国一直无法有效地增强那些竞争力不足的产业,它也无法以开创新企业的方式,减少成功产业在升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就业机会流失问题。在新的科学领域中,德国的创新突破能力不断衰退,加上工会态度逐渐强硬、企业合并风潮不断、国内市场竞争渐趋沉寂、经理人与投资人目标的转变,以及需求方面的限制等,都引发出德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实质问题。

  这些问题也可从表7-1所列的数据看出。德国的国民生产力与固定资本的比例正在急速下降中,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渐趋减缓。产业在1978~1985年间,全球市场占有率的增减状况也不乐观。事实上,在此期间,德国产业的出口衰退数目远多于成长的巩固(见表7-18)。在德国的重要产业集群中,呈衰退状态的产业集群包括化工、交通运输、发电与配电系统、办公设备以及电脑/ 半导体等产业。此外。除了食品饮料和国防,其他所有产业部门都出现市场净流失现象。虽然市场流失的原因包括海外投资、企业进入高级产业环节,或从生产成本敏感的产业出走,但是,德国产业市场严重流失情形还涉及仪器、变速齿轮、电脑等制造精密产品的产业,这充分显示出德国产业的升级已亮起了红灯。

  至于德国如何重新恢复经济活力,是后面章节要探讨的课题。此外,1989年的德国统一,也牵动了德国的经济发展,并为德国带来新的契机。

  表7-18 1978~1985年德国在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增减15%或以上的具竞争力产业情4形

  * 在1978年或1985年超过出口盈亏点的产业,其中包含在1978年具竞争力,但在1985年跌至出口盈亏点以下,或在1985年首度出现超过出口盈亏点的占有率者。 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