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兴国家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8 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兴国家1
迈克尔·波特
要克服不利因素的羁绊,企业必须持之以恒地脱离标准化、简单技术和降价竞争的产业环节。
20世纪60年代国运昌盛的国家如美国、瑞士、瑞典及德国,主要是以技术变革、加速全球化竞争,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等形态,形成竞争优势。在此期间,另一批国家也正奋起直追,而成为新兴的发达国际竞争者,并在一些产业中逐渐取得龙头的角色。在它们当中,日本是最鲜明也最成功的例子,本章特别利用竞争优势理论重新诠释日本经济奇迹的来龙去脉。另一个较不起眼,但却在很多产业具有震撼性竞争地位的国家是意大利。
60年代是许多国家培养或酝酿它们成为发达经济实体的阶段,其中最显著的是亚洲四小龙,本章讨论的对象是四小龙中的韩国,原因是它在90年代最有潜力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在70~80年代期间,日本、意大利、韩国也是各国当中人均国民收入和生产力发展最快的国家。
本章的目的在于探讨:为什么这三个国家能够从远远落后的状态中,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并摇身一变,成了许多先进产业和产业环节中世界最强的竞争者?在开始之前,作者必须先介绍它们成功与失败的产业类型。另一个关注的重点则是:这些国家的环境如何发挥、支持和提升它们的产业。
与前一章的问题相同,本章也无法描绘出日本、韩国、意大利三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完整图像,也不可能罗列所有的考虑因素。竞争优势是由特定的产业、特定经济部门以及其他一般性的国家特点组合而成的。它们的重要性无轻重之分。然而这些竞争形态的改变,不仅为钻石体系提供重要启示,也为整个国家经济的进步,作了完备的描绘。
日本的崛起
同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日本,几乎是紧随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是日本的成就更受瞩目的原因在于,它的天然资源不如德国充沛,它也不像德国很早就打下化工和机械等产业的基础。
近年来,日本经济奇迹的故事是个广泛流传的话题。很多人把日本经济奇迹归因于政府的角色及管理模式的效果,我的看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日本和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只占这个国家所有产业的一部分,在那些耀眼成就的背后,还有更多产业是缺乏任何国际竞争优势的。由于日本产业的表现落差如此之大,管理模式似乎并不足以解释:为何日本的某些产业竞争力那么强?!
根据前几章所建立的构架,读者事实上可以从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日本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并了解背后支撑日本产业成功的理由。我们特别关心的部分是:哪些力量使得日本企业能快速提升竞争优势,并且在新产业中成为炫目的强力竞争者?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它的角色,但是,其重要性与一般公认的观点出入甚大。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钻石体系发挥超强作用
表8-1列出了日本在1985年时在全球出口比例中最重要的五十大产业。如果与德国、瑞士和美国的情形比较,这个名单所包含的产业领域非常广泛,最著名的是许多电子产品、重机械,以及钢铁和运输相关产业。比较独特的是,在这些成功产业的名单中,大多数产业在全球市场所占的比例也相当高。这种现象只有美国的一些农业和天然资源产品的出口可与之相比。日本人能够在全球市场的制造业产品上拥有高额比重,反映出日本环境的一些因素(后面将会讨论),这些因素包括日本企业习惯使用的战略形态、它们所设定的目标,以及许多日本产业的结构形态。
在日本前五十大出口产业名单中,最独特的现象是完全没有天然资源密集型产业(最接近这个标准的是无缝铁管和钢管,日本是铁矿和煤矿的进口国)。在各国当中,美国是前五十大产业中天然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最高的,瑞典居次,德国、瑞士及意大利也有一些天然资源产业的出口表现。
表8-1 依照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列出日本前五十大产业(1985年)
注:进口值低于1985年总贸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表8-2也显示了1985年时日本产业集群的情形。表8-3与附录Ⅱ的表Ⅱ-7提供了一些摘要数据。这些资料显示,日本产业在横向联系上有超强的表现,这方面能与日本比拟的仅有德国,连美国也略逊一筹。在产业集群的垂直深度上,日本的表现并不如意大利、德国、瑞典等其他发达国家。不过从1978年起,日本的机床和零部件等产业集群的深度,已有显著的改善。
日本经济中最重要也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是:运输设备及其相关机械、办公设备、娱乐和休闲产业(出口的是消费型电子产品)、钢铁和金属制品、电子零部件和电脑设备,以及光学相关产品(包括照相机和胶卷)。日本企业也在印刷设备、电信器材(尤其是硬件设备)、陶瓷相关产品、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个人用品(如手表、钢笔、时钟等),以及许多综合商业类材料如风扇、水泵、工具等产业有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些方面,日本或已拥有强劲的地位,或正来势汹汹。
表8-2 日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85年)
说明: 细体字:占国球出口额10.12%或以上,但低于20.24%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20.24%或以上,但低于40.48%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40.48%或以上者
• 在1979年低于出口盈亏点
#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 基于在产业环节的显著出口值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 基于该国所作的研究而列入
表8-3中的阴影部分,就表现出这种产业集群间的相关性,像半导体和电子技术就串联了许多产业。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因为抢先应用在消费型电子产品和电信产品而捷足先登,随后又应用到办公设备和电脑产业。日本医疗保健器材产业,也是在电子相关设备方面特别强劲的产业。
然而,在林业与相关产品、化工以及塑胶等产品领域,日本的国家竞争力明显不足(其中许多领域甚至还走下坡,原因将于后文叙述)。至于食品饮料、清洁剂或卫浴用品等个人消费用品,以及国防工业等方面也不起眼。另外,在国际竞争中,日本的服务业和家用家具产业普遍落后,而医疗保健、纺织成衣(纺织机械产业除外)等产业的表现也不够强。
与其他所研究的国家相比,日本事实上是非常两极化的:一方面它拥有全世界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和企业,凸显出它作为经济强国的事实。而另一方面,日本的大部分产业不仅达不到世界强国的标准,甚至落后于这些标准甚多。这两类产业表现出天壤之别的矛盾现象,正是日本政府的政策功过相抵的平衡结果,但也是日本未来经济繁荣的隐患和限制。
要了解日本的竞争优势以及这个国家的进化和发展过程,必须回归到日本人如何运用他们的钻石体系上。本章着重于日本产业如何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剖析,也将扼要讨论欠缺竞争力的产业对日本造成的威胁。对日本而言,钻石体系的功能有其独特的系统效果,但钻石体系的各个关键要素的自我强化情形,除了意大利勉强具备之外,其他国家都看不到这项特点。
生产要素——人比形势强
讨论日本的生产要素时首先必须承认,日本的弱点很多。日本是一个缺乏天然资源或其他天然生产要素的国家;日本既缺乏可利用的土地,也没有与市场邻近的地理位置优势等。然而,因为地形多山而具备水力发电的环境,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里,以水力发电满足大部分的电力供应。有效应用有限的外汇,也对日本早期的出口产业(像钢铁业)帮助很大。
但是,日本除了条件良好的天然港口外,实在找不出更多有利的天然生产要素。由于缺乏天然资源,日本在林业、采矿和农业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毫无空间可言。但是,欠缺天然资源并不妨碍日本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的决心,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它们快速地增强生产力,并借此找到了出路。
表8-3 在广义的产业集群下,日本具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
注:括号内数字是1978年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有竞争力产业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日本生产要素的另一项弱点是资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新站起来的日本,资本资源相当有限,大财阀(大型控股公司)的瓦解也造成虚弱的金融结构体质。
不过,人力资源领域是日本的优势之一。日本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人力资源也朝受过教育并且技术性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日本人讲求纪律、工作勤奋,并且重视团队合作。社会上也赋予教师和权威专家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小型住宅社区和分租的多功能集中式寓所,又形成要求人民彼此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环境。
日本也跟德国一样,因为拥有大批训练有素的工程师而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在日本,大学毕业生担任工程师的平均人数比美国高很多。此外,出国留学的日本人日渐增多,并且偏重在技术领域的深造上。在1987~1988年,美国大学中的日本籍学生就高达18 000人以上,居于外籍学生排名中的第六位,领先英国、德国和意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科学领域方面的实力并非美国或德国的对手,但它已在部分领域打下基础并有卓越的表现。由于日本在战争时期举国上下全力投入航空、通信、造船和机械等方面产业,而奠定了深厚的实力。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曾与德国一些产业的研究人员合作,而在光学仪器等产业上获益匪浅。
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积极创造资本
若将日本的优越性视为凭空得来,那是一种明显的偏见。日本虽然只有人力资源方面的生产要素优势,但是和拥有充沛生产要素的国家相比,日本却能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并提升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实在是有它的过人之处。日本产业也有办法克服其他生产要素不足的问题,并且比其他国家的企业,更迅速且积极地善用既有的因素。
战后初期的日本虽然缺乏资本,但它在资本积累的速度上却非常快,原因是国内有特别高的储蓄率。日本人的储蓄习惯一方面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政策造成的。后者包括缺乏社会安全制度、住宅数量少导致购房不易,以及对资金存放海外的种种管制。日本政府为了弥补金融体系的不足,特别推行一项金融投资政策以鼓励储蓄;一般人将钱存在邮政储蓄系统、银行和证券公司即享有减税优惠。邮政系统因为是由遍及日本各地的邮局经办,接洽便利,普遍成为民众选择储蓄存款的对象。
战后初期,日本就是以邮政储蓄系统汇集资金,再由政府主导,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和其他政府机构,低息贷款给钢铁、造船等特定产业部门的。资金不足的日本,就以这种方式进入了许多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并获得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到了70年代,日本持续的高储蓄率,加上它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崭露头角,使得日本产业不再有资本不足的问题。 银行的低利率又提高了资本投资率(有关数据可参考表7-1),促使日本的许多企业采取资本密集战略,并积极投资大规模的厂房设备。日本在创造资本上的巨大效果,已经使日本目前的资本相当充沛,却有无处可用的烦恼(这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项潜在威胁,见第13章)。
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日本人除了创造出资本的生产要素机制外,它在快速且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方面,同样有令人赞赏的成绩。人力资源正是日趋专精的竞争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日本一流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不但要求严格,并且强调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训练。中小学教育的竞争相当激烈,母亲们 对这个教育阶段的关心和投入,也是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程度最高的,能与日本相比的大概只有韩国。虽然美国人认为,日本的教育体系过于严格而使人民缺乏创造力,但是日本教育体制却为大部分学生的再深造和接受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日本一般高中毕业生的数学程度,实际上不亚于大多数的美国大学毕业生。
日本的大学,数量多、教育质量良好,尤其以技术领域见长。在1986年,日本共有465家四年制大学和548家两年制大学。但是,若与德国、美国、瑞士或瑞典的大学相比,日本大学在社会科学和人文方面,并非特别出色。要进大学的日本高中生,必须通过严格的全国入学考试(很多人从小学起就开始为考大学而补习),但是,一旦进了大学,非技术领域的大学生花在读书的时间反而减少,更多时间是花在玩乐上面。至于理工科系方面,不但课程设计完善,训练也较扎实。
不遗余力追求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中学以上的教育体系中,针对企业需要而安排的劳工和管理者教育训练计划。日本的民营企业往往比其他机构更努力地研发,同时也有更丰硕的成果。企业本身进步与否,也与内部训练严谨程度有密切关系,许多日本企业的管理层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升迁。至于像日本电气等企业,甚至为拥有博士学历的人员安排训练计划。企业内部的训练计划也是长期进行的,并且着重在与企业相关的技能和领域上。另外,大多数在国外求学的日籍学生,实际上是企业员工,由公司负担全额费用派遣出国深造。他们因此得以在事业生涯中积累更专业化的技能,并为企业竞争优势奠定更好的基础。
日本的民间企业也是产业研发的主力。日本大学的研发能力有限,企业和大学之间的互动,也不如其他国家显著。日本政府虽然有一系列的国家实验室,在研发上也有部分的影响力,但是,许多优秀的理工科毕业生,仍会选择进入日本知名企业的研究实验室工作,那才是日本大多数重要研究的中心所在。
与瑞士、瑞典相同,日本企业在取得海外技术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日本人一向懂得从其他文化中取其所需。日本企业虽然对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由衷佩服,但是对技术或原作者却缺少尊重。国内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样也造成日本企业务实地找寻更好的技术,因此,日本企业花大笔金钱参加国外研讨会,也积极考察关系良好的外国公司、探讨文献资料,甚至付专利费以取得优良技术,而不只是停留在仿制的阶段而已。
振奋人心的研�精神 随着日本技术能力的生根茁壮,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支出比重也不断增加。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如果以新签订的研究合作计划或协议计算,在技术转移方面,日本已经是一个净出口国,日本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开支也从1971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提高到1987年的2.8%,与德国、瑞典并列为发达国家中研发比例最高的国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几乎所有的研发都不属于军事性质。另外,政府的资助只占全国研发经费的21%(美国政府资助国内研发经费达47%),政府资助的经费中,80%以上是用在一般科学与能源方面的研究(参照表12-1及13-1)。
合作研究方式 外界讨论日本经验时,常常提到日本的合作研究方式。这种合作研究是由政府机关(通常是通产省)带领一批民营企业,共同推动一些具有共通性的研究。在这些合作研究中,政府负担一小部分经费,其余的经费和人力则由参与研究的企业提供。很多人认为日本的合作研究可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并且成为日本产业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头。
我的看法却不同。我认为合作研究的功能在于指引长期研究方向,并且刺激私营企业的研究活动。一般而言,日本企业花在内部研究项目的经费,高于它在相同主题上合作研究的投资。然而,合作研究项目经常由独立的机构策划执行,产业里的从业者都有权取得研究资料,这也降低了企业间的竞争威胁。因此,各企业常常不公开本身最好的发明,也不见得调派最好的人才参与合作研究。不过,合作研究的正面功能很多,它是企业感受新兴技术的前哨,显示出竞争者务必全力以赴的研究领域,也有助于企业的研究主管向管理高层争取更多的内部研究预算。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同业之间常把是否进行尖端研究视为面子问题。这些效应对激励技术研发非常管用,但对企业的整体利益却不见得有好处。
信息领导 信息是日本另一个关系重大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在日本企业与社会大众之间,经济信息是广泛流通的。日本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市场占有率、企业发展、技术趋势等),也是到处都可取得,经济新闻更是电视黄金时段的重点(许多企业主管即使在新闻时段尚未下班,也会以录像机预录这些新闻节目和其他经济新闻专辑)。传播媒体、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其他无以数计的机构,交织成一个活跃的信息网。各种产业白皮书与调查报告更是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介绍日本企业或由日本知名企业主管执笔的书也持续出版,并且形成一股风潮,而这类书往往是书市名列前茅的畅销书。
日本丰富的经济信息,不但美国赶不上,而且更成为国内企业竞争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在信息的刺激下,日本企业不但要有前瞻的眼光,还要不断与竞争对手较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日本企业对市场占有率排名的重视程度,竟然超过公司财务数字的排名。
不利因素的转换:反应敏捷的日本人
日本的国家竞争优势来自基本生产要素的部分并不多。虽然特定产业需要的专业化生产要素创造机制提供了部分优势,但竞争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转换生产要素不利条件的刺激与挑战。
人力成本的压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有很多待业人口,但是到了60年代末期,却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高度增长的汽车与电子产业情况更为显著。劳动力不足与高涨的工资造成产业对自动化的需求压力。 此外,日本大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也逼迫主管谨慎用人,并在既有的劳动力中提高生产率。 这样的处境产生一个很讽刺的结果,日本企业主动抛开它们的早期优势——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人力成本对国内市场竞争毫无帮助,更促使企业向自动化发展。
自然资源匮乏 天然生产要素的不利条件也刺激着日本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从大环境来看,日本的生存只能依靠国际贸易或依赖进口原料从事加工出口,所以产业繁荣的观念从小就深植在日本人心目中。由更具体的观察得知,自然资源匮乏的事实反而是日本许多产业发明创新的原动力。由于缺乏金属和其他原材料,日本企业在节省材料上一直保持高度的兴趣,并且鼓励使用先进材料。 很自然地,日本企业是全球陶瓷、复合材料及碳纤维的领导者,产业界也对新材料有强烈且先进的需求。
日本从60年代起便高度依赖国外进口能源。这意味着国内能源价格偏高,以及对节约能源的重视;日本钢铁厂的能源使用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因此,两次能源危机虽然对日本冲击特别大,但也使日本产业界更加重视节约能源,进而促成许多创新和发明。 例如,第一次能源危机后,日本企业就率先改用晶体管控制技术,以便降低能源的消耗量。这项变革的边际效益也很大,日本产品的可靠性因此提高、零件减少、更适合发展自动化,同时也为后来的电视机与音响器材等方面的领导地位铺路。能源危机让许多国家意识到能源成本的影响,但是对能源成本原本就偏高的日本企业而言,却是展现领先优势的契机。
日本与市场(以及原料供应来源)之间的距离遥远,连带刺激了日本在物流运输方面的创新,日本很早就引进集装箱作业与特种运货船。产品和原料的长途运输,也提高了日本企业对可靠性的重视,以减少补救的需要。日本的地理位置也产生另一个效果,即减少日本企业进入亚洲市场的障碍(而亚洲市场是西方国家向来不重视也做不好的庞大市场),往往很多日本产业的第一个出口对象就是亚洲国家。而邻近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大多数产业的出口对象则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
日本另外一个根本的不利条件是可利用的土地少、土地成本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人口密度相当高,即使以它的总面积来计算也是如此(见表1-1)。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日本75%的土地还是多山地形,并不适合居住和设厂。空间不足所形成的压力不仅影响了需求条件(日本市场偏好袖珍、空间利用效率高的产品),也促使日本企业致力缩短生产线,避免非必要的仓储空间与库存量。“争取空间,即时生产”的做法就是由日本企业首创与推广的。
日元升值压力 最后一项重要的不利条件是,日元从1973年起开始升值,到了80年代中期情况更为严重。日元的升值压力迫使许多日本企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应对做法包括通过自动化提高生产率、向更精致化的产品环节转型,以及国际化生产作业,而这些做法对日本产业维持其长期竞争优势的帮助很大。在强大的国内竞争压力下,日本产业对日元升值的迅速回应,也加快了日本产业的繁荣步伐。
事实上,对日本产业而言,每一次冲击(如尼克松总统提高美国进口税、石油能源危机、日元升值)都形成进一步的改善和创新,而每次冲击造成的影响也往往带来预想不到的收获。由于日本产业惯于以全面性警戒与审慎悲观态度来应付挑战,因此每一次冲击反而成为一波波创新的有力诱因。如果没有这些突如其来的状况,日本可能需要以本身的优势才能创造出这些效应。
与瑞士、德国及瑞典一样,由于“钻石体系”中其他关键要素的搭配作用(尤其是日本企业对产业的高度使命感与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生产要素的不利条件反而激发了创造,而不是造成产业的瘫痪。日本经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钻石体系能在回应不利条件时,显示出积极效应,日本人在石油危机中的惊人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需求条件——形成优势的火车头
生产要素反映出日本产业的部分优势,不利因素转换则显示出日本产业的过人之处。不过,日本产业的成功模式,是整个钻石体系运作的结果,形成日本的国家竞争优势最重要关键要素是需求条件。在许多实力强劲的产业中,都具有独特的国内需求特质与动力,而带动绝大多数日本产业发展的,更是国内市场而非国外市场。日本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通常是第二阶段的现象。
需求量大的国内市场 要讨论日本的需求条件,必须先认清日本的国内市场。日本人口大约1.2亿人,狭小的土地上又聚集了大量的民间企业。强调一致性的民族性,进而凝聚与强化了购买的威力。
国内市场需求条件形成的第一种优势是,它为日本产业带来有利的时间差。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国内市场需求快速成长的产业,正是其他国家进入饱和状态的产业,这对日本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战后国际市场的形态而言,日本缝纫机、钢铁、造船及摩托车等产业的崛起时机,正值国内需求方兴未艾之际,当时的国内需求使业者敢大胆投资大型、最新科技的高效率厂房设备。同时期的欧美企业则是靠着老旧又无效率的工厂,进行零星的投资。许多日本产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必须从头来过,这又使前述的情况更加显著。因此,“拆掉、重建”非但是日本产业界的普遍心态,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之一。当新式现代化工厂不断取代老旧、低效率的厂房时,这股风潮带来的高生产率,自然成为日本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
日本许多成功的产业,都因本国市场不成比例的庞大需求而获益匪浅。先前所提的产业都是有力的证据:钢铁(日本正致力于战后重建工作)、造船(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又要进口石油与其他原料,所以日本产业对船务需求极大)、摩托车(被当做基本的交通工具)以及缝纫机(战前的170万台缝纫机中,有110万台毁于战火;战后初期,日本人也需要缝纫机自行裁制衣服,服装出口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在日本经济进入成长扩张期后,超乎常态的国内需求量仍有锦上添花的效果,机器人、复印机、陶瓷与半导体都是很好的例子。就以存储芯片和集成电路来说,日本国内市场的庞大需求,主要是来自大量使用芯片、规模庞大的消费型电子产品、钟表、相机和办公设备等产业。 但是,广大的国内市场有着更多的竞争企业,惨烈的竞争使得日本企业不敢以既有的广大市场自满,而是持续不断地创新,最后终于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日本市场扩散的速度很快(反过来说,市场饱和的速度也很快)。以消费产品而言,信息的快速流通、消费者以最新款式显示身份地位,以及文化的一元化现象,都造成日本人一窝蜂的购物现象。在产业客户方面,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和互相模仿的风气,导致任何企业一旦引进一项新产品或服务,马上会引来其他同行的跟进。快速扩散的特质,屡屡造成日本国内市场的爆发性成长。这种现象导致日本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往往追求一次性的大手笔投资,以求形成产能和效率优势。
市场快速扩散的另一面向是市场提早饱和。从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常常比其他国家更快饱和。国内市场提前饱和,造成本国竞争者铆足劲儿在产品上推陈出新,同时还有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的压力,结果日本市场往往成为新产品能否在其他国家市场生存的试金石。
国内市场饱和也成为企业出口的一项重要动力,原因是业者必须借着出口以弥补失去的国内市场与生产过剩的产能。在本书所研究的日本产业中,几乎都是国内市场成熟饱和后,出口才显著增加。
“二元需求”架构 比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更重要的是日本市场的需求结构。日本与美国一样,气候类型和地理环境相当多样化,它的基础设施则十分奇特,是一种先进与落伍的组合,形成所谓的“二元需求”架构。这些情况让日本公司面临多重、复合的市场条件,而这些条件之间通常呈现极有趣的组合。比如说,由于日本路况不佳、习惯性超载和拥挤的空间等问题,日本在卡车、大型车辆的轮胎、叉车等产业中的产品,不仅适合日本国内市场需要,同时也适合出口到如亚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市场上,日本制造企业的表现也是一流的。
独特的本地需求条件也形成了日本产品的特色。由于人口密度高、居住空间小,日本人需要袖珍、手提式、安静以及多功能的产品。以家用音响为例,日本企业就专注于生产轻薄短小且具备多功能的产品。日本消费者也认为,对居住在狭小墙薄的公寓而言,袖珍机型和音质佳的音响远比输出功率更为重要。另一个好例子则是日本企业主导的电子琴产业,这种产品的特色是,体积比钢琴小,收藏方便又不占空间,还可以使用耳机,不至于打扰别人。
袖珍产品的先驱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公司、办公室、工厂和仓库面积都偏小,这也导致很多日本产业需要体积较小的袖珍型产品,这种特色表现在起重机、机床和其他办公设备上。另外,多山和多岛屿的地理环境,也使日本长期重视微波和卫星通信系统。至于纺织业方面,日本企业擅长仿真丝的合成纤维和织品,正是配合国内市场的独特口味与庞大需求。
因为国内的需求特色,日本企业常走进一些被其他国家企业忽略或需求较小的市场环节。这些市场一开始并不是世界性的产业环节,但是符合全球的需求趋势。两相配合之下,日本人偏好轻薄小巧且多功能的市场需求,就成了未来市场的先驱。日本企业因此能在轿车、小卡车、收音机、电视机、复印机、摩托车、控制器、数控机床以及起重机具等产业中,发展原先不为发达国家重视的袖珍产品,进而轻松挺进其他国外市场。为什么日本企业一旦崛起,其他国家的竞争者往往无力反击,保护主义的效果也无法发挥呢?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同时考虑日本国内需求市场的特色,以及日本企业开始出口时,正逢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等因素。
挑剔的国内客户 造成日本产业成功的原因,除了国内需求强、发展特定产业环节战略之外,另一个因素是,国内客户的需求特别严格。举例来说,日本国内市场对复印机和传真机的需求特别高,原因是日本企业的商业信函中,汉字(常用字约6万个)、平假名和片假名混合使用。这使得打字机(以及复写纸和钢板)及电传机等传统办公设备无用武之地。 在文字处理机风行之前,日本的文件大多数是手写,如今,复印机及传真机成了信息传递不可或缺的设备。日本企业起步早,在长期投资和研发下,自然成为复印机和传真机产业中的世界级领导者;日本文字处理机的发展史亦是如此。
日文的书写特质也导致日本市场对钢笔和铅笔有特别严格和专业的要求。在日本,书法是教育和文化地位的重要象征,精致好用的书写工具非常重要。另外,日本人喜欢照相是出了名的,也习惯用相机记录家庭活动,照相机于是成为日本市场上要求严格的产品。在战后初期,日本人愿意花3个月的薪水买一架德国产相机;在这么挑剔的客户市场督促下,日本照相机制造商理所当然成了今天的世界领导者。
日本人也把耐用消费品当成重要的社会地位象征。由于居住空间小、闲暇时间不多,没有机会住豪华住宅,所以日本人多把钱拿来购买汽车、相机、消费型电子产品和小型家电。这也导致日本消费者偏好流行产品或最先进的功能,甚至不惜更换既有产品以跟上流行趋势。为了回应市场需求,制造企业自然频频更新款式,并在变化产品的过程中,形成更细的市场细分。日本市场就因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性需求与文化的一致性需求,带动了产业在小范围的产品类别中,继续分化出更多样的变化。企业内部为迎合这种生产需求,很早就开始采用弹性制造技术(当时的西方国家仍在使用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因此,在凭借不断推出新款式以赢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中,日本企业可说是得心应手。
对日本的消费产业而言,高标准的需求,不仅仅限于前面几项产业,还是一种普遍的压力。日本消费者会因为产品的一个小瑕疵而拒买,这种吹毛求疵的态度,使日本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必须注意“精美好用”,同时还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日本社会“注重外表”的文化,又令日本产品特别强调外观和包装。和其他国家相较,日本的消费者是善变的,他们对产品质量的兴趣更大于对品牌的忠诚度。高度流通的产品信息,又更加强化了客户的内行程度。
老练又要求严格的日本客户,对工业产品的要求如出一辙。企业通常对供应商提出很多要求,业务部门则在产品创新上对生产设计部门施压。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下,业务人员需要新产品敲开客户的大门,再加上企业一向看重长远的商业关系,采购人员虽然不会因暂时的降价而轻易更换供应商,但他们会在要求协作企业配合改善的同时,也与其他供应商接头,这造成了更大的产品创新压力。在日本,赢得新顾客的唯一途径就是真正的产品改良。
发展中的产业也回过头来带动国内市场需求质量的提高。走上国际竞争舞台的日本产业,碰到的最挑剔客户还是本国的一些企业。不少日本产业的工业产品标准,也代表着最先进的需求,这种现象可以从机器人、汽车零部件、尖端材料与其他电子零件等供应商产业中看到。日本化学产业部门的表现,则是另一个反映挑剔型产业需求的重要例子。化学产业是日本在国际市场上较弱的部分,可是在几项特殊领域中,日本却占有相当高比例的全球出口额。比如说,日本的合成纤维产业在世界出口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与电子和汽车相关的塑胶业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由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越来越多,日本也出现了美国数十年前所经历的扩张,并逐渐在复合商业领域或其他产业的需求上(如水泵和工具类)崭露头角。
国内市场需求条件也同样透露出日本的某些产业为什么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国防工业为例,日本在这方面的国内市场上几乎是零,这是美军占领时制定的宪法规定的结果。另外,像食品产业部门(高度依赖米、鲜鱼和其他特殊食物),由于日本国内市场需求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也使日本的食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事倍功半(反过来看,外国食品业者中,除了美式快餐连锁店外,其他类型大多也难在日本立足)。日本人与众不同的品位和其狭小的居住空间,造成家具等家饰产业很难打开国际市场。
不同的渠道模式 在日用品方面,美国、英国、瑞士与其他外国企业,能以外资方式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的原因是:日本的国内需求起步较晚。另外,日本食品及日用品的零售与批发渠道过于零散与不够健全,使得依靠现代化营销渠道的相关产业难以发展竞争优势。但是,手表与消费型电子产品等,需要分散及多元的营销渠道以打开市场的产业,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出色的表现。其中部分原因是日本企业在本国时已对这种复杂的营销渠道十分内行。不过,对于需要通过超级市场、药店和其他大型销售渠道的商品,日本企业因为无法在国内市场积累经验,也找不到成功的例子。即使在消费型电子产品方面走出国门的日本企业,面临的第一项考验也是,要学习运用与日本国内市场完全不同的渠道模式。
有趣的是,日本花王、资生堂等一些日用品企业,正开始将它们的销售战略国际化。挑剔的消费大众、普及的大众传媒、日渐富裕的社会,加上国内强烈的竞争,也使日本企业在纸尿布等日用品上起了带头发展新产品的作用。但是不健全的分销系统,仍将继续妨碍日本产业的雄心壮志。
日本的医疗保健体制相当社会化和一元化。日本医师的训练方式相当一致,医疗程序和治疗方法也是采取统一监控方式,弹性不大。一般而言,日本医师的主要收入来自开处方时所取得的回扣,而不像西方国家来自按时计酬或对病人的服务,这使得日本的人均用药量居世界之冠。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这种需求条件并不健康。此外,日本在医疗相关领域里缺乏创新的环境,日本的医疗保健产业中,除了电子医疗器材(例如超声波及电脑断层扫描器)外,其他并不具有国际地位。
日本服务业的不发达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首先,日本的个人服务标准很高,必须投注大量人力,这导致它们无法像英、美两国一样系统化及标准化(见第6章),以及在海外运作成本高的不利现象。其次,对需要高度人际沟通的国际服务业而言,日本人的英语能力不足则是另一个阻碍。另外,日本许多重要的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业)一向处在政府管理之下,既没有竞争条件也无力创新。最后一点是,日本制造业者的海外投资是近年来的事,所以日本的商业服务公司才刚刚起步,初尝本国企业提供海外市场需求的好处而已。但对美国、英国和瑞士的服务业者而言,海外市场早已是他们经营版图的重要部分了。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多元化的首要考虑
在日本的国家竞争优势中,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许多成功产业是从其他相关产业中发展出来的。表8-4就提供了部分例证。
当日本产业开始往多元化经营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向相关产业延伸。 一般来说,日本社会普遍反对企业合并,企业主与企业长期投资甚至有共存亡的意识,加上天价般的并购费用,一再限制了日本企业间的并购活动。结果日本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大部分是由公司内部创业而来。当企业进行内部创业时,首先选择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企业内的人员和设备,也经常随着企业的内部创业而重新配置,连带造成相关产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并促成产业的发展。
表8-4 日本成功产业的起源
相关产业的诞生时机,通常是其源头产业已经成熟,和竞争者之间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时。各家企业为了维护员工就业权益和本身持续成长需要,往往是同一时间转进相关产业(日本企业以相互模仿出名)。由于一个新的相关产业是由几个不同领域的产业分进合击,这个新产业出现时就已有大量的竞争者。以传真产业为例,这个产业的成员中,部分来自相机产业(佳能、理光、美能达、柯尼卡),部分来自办公设备产业(松下、夏普、东芝),另外有些来自电子通信产业(NEC、富士通)。当来自各种不同领域的竞争者汇集一堂,各自运用既有技术并汲取所欠缺的新技术,就很自然地激发出活跃的创新行动。
支持性产业也是创造日本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在日本产业中,上、下游企业结合的情形很常见,促成结合的动力就是企业内部多元化的压力。像日本的空调制造企业也是世界顶尖的压缩机供应商。在这种模式的长期发展下,许多日本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也正是世界一流的上游供应商。
日本的大企业通常与多家中小型的承包商与供应商形成一个关系网。一般而言,由于企业与供应商的地点相距不远,彼此间的信息流通顺畅、服务完善,应变能力相对也提高。另外,一些大企业经常对供应商作部分投资,信息的流通渠道更加便利。必须注意的是,纵使日本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非比寻常,在彼此合作时照样讨价还价,所以供应企业的利润也就不高了。
对日本的竞争优势而言,相关产业的重要性可以从整个80年代全球重要相关产业的龙头老大多是日本企业而看出端倪。这里面比较显著的领域是半导体、机床、机器人与尖端材料。在这些产业的市场地位争夺战上,日本人主要是由最强劲的美国对手中夺得,这对提升日本既有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新产业方面,都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日本社会强大的内聚力量也导致国家经济的产业集群化。日本企业擅长发挥本身特点,并取得应得的好处。它们强调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而非短视的机会主义作风。经联合机构(由大股东促成的企业联络网)与分包商的结构,又促成相关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其实,管理层在战略拟定和财务支持方面的作用,并不像一些西方观察家认为的那般具有威力)。在这种不甚紧密的团体组织中,日本企业互相探寻新产品、新流程、新的商机趋向与所需元件的信息。日本的各种行业协会,也以收集信息和资助研究的方式,促进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这些行业协会通常包含多种领域的产业客户、供应企业及相关产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结合;日本文化中的一致性与地理的邻近性,也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效率。例如,日本人的社会习性中,依附团体的强烈特点,使得他们重视并保持亲密的人际关系,像是大学或高中的校友关系。
商社和传播媒体 在支持性产业领域里,日本还有两项特别值得注意的特征。第一,是日本的贸易公司(商社)。这些拥有完善全球网络的大公司,协助许多日本业者打进国际市场;这些大商社迄今仍有助于打开一些小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欠缺海外人手的公司或没有国际市场经验的小公司而言,大商社也是商业信息的主要来源。
第二项重要的支持性产业是传媒。日本与瑞典、德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很早就创办了广播电台(于1951年)和电视台(于1953年)。日本的全国性报纸多达六七家(例如《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以及《日经新闻》),而且每家都有早报与晚报。至于周刊和双周刊等杂志,更是不胜枚举。
日本的大众传媒和媒体广告相当发达,日本每天的电视广告时间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当日本耐用消费品业者试图渗透需要大量营销专业的英、美等国家市场时,大众传播产业的基础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明显,日本企业因为已在国内磨炼出高超的营销技巧,它们的表现就是不同于德国与瑞士企业。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重纪律的团队
日本企业层级分明、重视纪律。这种企业形态基本上是受社会历史背景、教育体系与大公司的终身雇佣制所影响。在这种社会规范下,日本人相当团结,并且培养出独特的跨功能合作能力。他们经常在体制内设立特别小组,将一项重要计划从既有科层系统中分离出来。这些特别小组缩短了产品开发与上市的时间,也使产品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制造及营销等问题。
“劳资关系和谐、极少罢工”是日本产业的特色之一。在30年代和50年代初期,日本曾是劳资争议事件不断的国家。而今日本能维持良好的劳资关系,除了文化因素外,还包括雇主主动维护员工权益、让工会领袖加入董事会、劳资双方保持尊重的态度等原因。 以企业为单位成立的工会,也对工会与企业的合作有所帮助。因此在日本,劳资关系很少成为创新或改善工作条件等变革的阻碍。
日本最优异的人才也愿意进入产业界工作。 热门产业与企业虽然一直在变,但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几个重要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顶尖的工程师大多进入纺织业与稍后兴起的钢铁业。紧接着,人才又流向如索尼、松下等消费型电子企业。近年来的明星产业则是NEC与发那科等公司。
因为许多日本知名制造企业的高层主管是工程师出身,技术导向自然成为产业主流,企业的领导层普遍相信现代化厂房和设备是竞争的本钱。另外,很多领导企业的总经理还是战后创业、打天下的元老,这些管理者大多具有长远眼光,立志建立主导未来技术的全球企业。问题是,当这一代领导人退休之后,日本企业的目标可能因人而异,创新速度也将减缓。
日本企业一贯采用标准化与大批量生产战略。在相机、起重机、钢琴和电视机等多项产业中,日本企业最初就是凭借着大批量生产标准化机型,并将手工或分批制作转换成生产线技术,而奠定了竞争优势。由于企业长期投资在自动化的提升上,在推动产品标准化的产业环节中,日本产业当然具备市场的领导地位。
标准化 日本企业能在60~70年代取得成功,其中另一个因素是,相较于当时西方国家执意各行其是而言,日本企业愿意统一国内标准并跟上国际水平。像缝纫机、存储芯片及传真机等产业都是在政府协助、企业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早期标准化革新的。日本工业标准的目的就在于协助产品与零件的标准化。事实上,标准化可以排除产品基本设计的变数,而使企业在其他功能设计和生产效率上较劲。近年来,随着日本企业稳坐技术领导宝座,它们开始自定标准。不相容的录像机与家庭用摄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如此,通产省仍在发展标准化,在刺激产业发展方面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为了巩固商场上的地位,日本企业往往必须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或一次推出系列性产品,而这些新产品大多是标准化产品的改良型,或是增添了新的功能。这种做法使得市场区分越来越细,甚至到了产品类型过度丰富的程度。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包括前面提过的需求压力、日本企业销售部门的惯用战略、企业重新配置人力与有效消化产能等。
日本企业在标准化与大量生产作业上齐头并进,显示出它们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很多日本公司认为,标准化和自动化是达到最高质量水平的唯一途径,需求方面的压力更是激发企业对质量的高度关切。值得一提的是,在50~60年代,日本人为了改变日本产品向来被视为便宜货的次等形象,还发起了一次“提升产品质量”的全国运动。日本产品在海外的不佳形象成了刺激产业发展的动力。重视质量的观念也因此深植于日本人心中,并且将其制度化,设立了每年为优质产品颁发的戴明奖。
日本企业经常以产量与市场占有率制定发展目标,这种做法反映出它们将员工视为固定成本、深信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及具备击败竞争对手的强烈动机。此外,与美国或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各种产业的生产量与市场占有率等相关资料很容易取得;这类信息的流通便于企业持续在市场占有率上互争长短,而令企业感到最难堪的事莫过于市场占有率下滑了。企业员工也以所属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多寡,评断自己的社会地位。企业的主要目标一定是争取市场占有率,公司在维持永续发展上绝不可掉以轻心。
日本工人与投资者对其企业与产业的使命感很强。日本企业的所有权绝大部分掌握在法人(有时是其他企业)手上,它们在乎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很少借转卖股权而获利。低利率降低了资金的成本,间接鼓励了企业投资。拥有企业股权的银行与其他法人,也积极参与监督企业的经营。对投资者和经营者双方而言,企业股价的涨跌远不及长期发展重要,管理层的薪水也与企业的短期获利表现无关。一旦企业发生问题,处置态度往往是讨论问题的症结,而非回避。在日本,很少会见到将公司关闭或脱手卖掉的情形,不过,近年来已有增多的趋势。
日本工人与经理人对公司的忠诚度很高,企业对员工也不苛刻。劳资同心加上合作的基本观念,使得日本在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产业上,竞争能力特别强。反过来说,对于特别需要个人表现与内部竞争的产业,日本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日本企业的另一个特征是,公司内部充斥着悲观与不安全感。日本经理人通常能清楚地背出一长串公司最迫切的问题,但是若要他指出公司的长处却比登天还难。日本产业的这种危机意识,也使它们避开了随成功而来的自满陷阱。
日本国际化的原因 日本企业放眼国际的原因也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是受到国外市场的吸引;瑞士或瑞典则是因企业有长期活跃于国际市场的传统;而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主要是国内市场条件将它们推向国外市场。日本的国内市场虽然广大,却有竞争激烈、提早饱和与产能过剩等现象,这些现象迫使业者不得不往国际市场上发展。业者一旦走入国际市场,传统重视国内市场占有率的观念,自然也延伸为对全球生产占有率的关注。 日本的例子也说明了语言能力不必然是出口贸易的成因,而是贸易带来的效果。对日本人而言,学习西方语言是件极困难的事,但是出口上的迫切需要逼得他们不得不下工夫去学。
随着日本知名企业的国际市场网络不断拓宽,国内许多新兴产业也加快了全球化的过程。然而,直到最近,在日本企业的全球战略中,海外投资的程度仍然很低,贸易表现几乎全部依赖出口,这也就是日本产业的全球出口占有比例特别高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集中在国内生产的做法,对于日用品、服务业和讲求特殊设计的产品制造业等,需要海外投资取得竞争优势的产业而言,成了成功的障碍。
受到组织结构与管理哲学的影响,日本企业倾向进入特定的产业或产业环节。一般说来,日本企业在必须高度配合客户个别需要、应用范围小、要求大量售后服务、量产规模小的产业或产业环节中,表现并不出色。
战国时代 决定日本企业成功的因素中,除了前述几点外,更关键的是日本内部的竞争。当盟军解散战前主导日本经济的财阀后,日本经济走入了名副其实的战国时代,这种竞争现象也是其他国家前所未见的。战后的日本,每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都有几家到数十家的竞争者(见表8-5,或之前的表3-2)。
激烈的国内竞争、需求的压力以及企业高度重视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导向,一再导致日本成为产业界创新与变革的温床。因此竞争对手的实力都在伯仲之间,而非领导者与跟随者清楚可辨的稳定局面。另外,企业在市场占有率上的激烈竞争、对产业的强烈使命,再加上挑剔且要求高的消费者,都使日本产业极少形成稳定垄断的情势。
表8-5 在选择的日本产业中,互相竞争的企业家数(估计)
资料来源:实地访问;《日本工业公报》;《日本工业年鉴》;矢野经济研究所,《市场占有比例事典》(1987);研究者的评估。
* 企业家数因产品领域而不同。生产推土机的企业,只有10家;生产铲土机、吊车和铺柏油设备的有15家;而日本特别擅长的水压开凿机则有20家企业。
** 其中6家企业的年生产量超过1万吨。
*** 集团企业家数。
在日本,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虚实往往了如指掌,任何行动很快就会被模仿跟进;企业们也经常在同一时间,针对提高产能而大胆投资。产业的龙头地位也在企业之间频繁变动。以80年代中期为例,3年之间,传真机产业盟主三度易主,照相机方面则出现两次变动。由于日本消费者偏好最新、最好的产品,热门产品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国内市场占有率的重大变动。因此,只要有一家公司的新产品成功攻下市场,其他业者一定马上跟进,分食大饼。
日本企业间的竞争是高度人际化的,情绪和面子问题是推动竞争的核心。组织中的每个人都专心一意要击败头号竞争对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更是攸关公司的荣誉。举例来说,日本索尼公司流传的口号是“BMW”(beat Matsushita whatever,不计代价,打垮松下)。白热化的竞争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利润有时远低于国际市场(像日本轮胎和汽车业的国内市场蓬勃发展之前,就处于这种状态)。 日本企业不只在价格方面竞争,而且拼斗所有能竞争的资源,对各自拥有销售网的消费型产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走向海外与外国对手竞争时,日本企业反而得以喘口气。
激烈的国内竞争为日本企业带来不少好处。因为廉价劳工、便宜钢材等各种初级生产要素优势,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起不了作用,所以日本企业不得不寻求自动化、高科技以及新产品,试图超越其他对手。这也是促使日本脱离初级生产要素优势,争取更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国内竞争的另一项好处是,它刺激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并使企业在招募员工和发展人力资源上更加尽心。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日本产业,都出现激烈的国内竞争,但其他的产业却闻不到竞争的硝烟。日本的建筑、农产、食品、造纸、化工原料和纤维等产业,都有卡特尔集团化和其他限制竞争的规定,日本政府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话说回来,这些产业几乎没有一项曾在国际上成功过。这些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限制也造成外界的错觉,误以为所有的日本市场都是联合操纵。大型产业部门欠缺正面意义的竞争是日本经济上的警讯,也是这个国家维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一项严重挑战。后面几章将对这一点作进一步的讨论。
日本的新企业也很活跃,它们当中大多数是由大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另立门户的。日本企业为了灵活调配员工职务,发展多元化的范围偏向关联程度较高的领域,很少采取并购其他公司的做法。这种态度也使日本的产业集群不断地扩张和深化。
在日本,新企业的发展环境还算有利,并且在继续改善,但是要达到如美国般的活跃程度,还有一段距离。大多数受过最好教育、能力最强的日本人仍然喜欢进入大型企业工作,因为这是赢得社会地位的最快途径。在日本,拥有大学研究机构的技术而自行创业的情况很少,大公司的管理人员自立门户的情况也很罕见。至于独立经营的新公司能取得风险资本更少,日本的金融服务业者通常不愿意“冒险”提供“风险资本”支持尚未上轨道的新公司;更准确地说,日本银行家的兴趣只在规模虽小但稳定成长的公司。
近年来,日本出现不少新公司,其中又以服务业领域最显著。与瑞士或德国人相比,日本人有更高的冒险意愿,许多大企业也愿意在电脑软件等新兴产业中成立高度自主的子公司。因此,无论是点状的产业环节或完整的产业,只要具备钻石体系中的有利条件,未来的发展都将蓬勃繁荣。
政府角色——传播信号的前哨
对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而言,日本政府的角色不但重要而且快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政府扮演着主导产业发展的角色,它将国内资金和稀少的资源(例如钢材)引导到几个特定产业部门,限制外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与外国协议技术转让、降低汇率,并提供出口上的各种援助。
对日本早期成功的产业(钢铁、造船、缝纫机)等来说,日本政府在这段期间的主导角色颇具建设性。在日本企业竞争的产业环节中,价格是很重要的竞争项目。但是,这些产业大多是资本密集的产业,竞争优势是依赖大量投资、建立现代化与大型厂房设备。由于日本政府大力支持、主动影响,这些产业因此能够摆脱对初级生产要素的依赖。
必须注意的是,在这些早期成功的例子背后,政府的力量并非绝对的,其他关键要素的优势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这些条件包括:需求条件(造船、钢铁和机车)、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缝纫机),甚至国内市场竞争等。事实上,在化工、塑胶、航天、飞机及电脑软件等其他大型的重要产业方面,由于并未具备有利条件,因此不管日本政府如何努力发展,这些产业仍旧培养不出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
即使在成功的产业中,日本政府也曾经设法限制竞争企业数量,这样的情形在钢铁、汽车、机床及电脑产业中都出现过。 所幸这些产业的企业并未听任政府安排,它们之间的激烈竞争反而将彼此推进更宽广的国际市场。在80年代,通产省虽然意识到竞争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但仍不改为市场竞争设限的意图。
整体而言,造成日本现今政策和法国的“指示型计划”不同,或有别于过去的国家经济计划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它近来承受极大的竞争压力。当国内市场中强悍的竞争对手增加时,业者自然被逼得往国际市场上发展,这是日本产业成功的不二法门。这种做法也与其他国家注重少数几个“产业龙头”的政策大相径庭,因为后者重视的是静态效能。如果日本政府保护产业的政策缺少了国内竞争的搭配,势必无法产生世界级的竞争企业;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通常是大棒加胡萝卜双管齐下的。它一方面保护国内产业,同时也有计划地逐步引进外国竞争者,并且事先公布这种自由化时间表。一个绝佳的例子是几年前,日本政府核准卡特彼勒与三菱的合作计划。此举一出,小松公司立刻展开研发行动,终于由一个产品质量不佳、低效率的建筑设备制造商,提升为世界级的竞争好手。
日本政府也很重视需求方面的配套条件。以传真机产业为例,日本政府很早就认可传真文件的法律效力,并且准许家用电话线路与传真机连线,传真机市场的需求因此在日本率先展开。另外,政府也以鼓励客户购买的做法,拉动产业的需求。其他像工业机器人等重要产业的早期需求,也是由政府协助企业租用等方式带动起来的。
出口品检查制度 另外,政府利用政策强制一些产品迅速标准化,同样引发出日本企业快速进入产品的改善与功能开发等激烈竞争。照相机与缝纫机产业就因此而获益匪浅。日本政府也是数项产业发展初期的重要客户(在政府的一声令下,所有日本公立学校都为音乐课程购置钢琴)。公家采购对供应商提升产品技术上有正面作用。日本政府也以各种宣传活动,提醒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像戴明奖与战后初期的出口品检查制度,一再迫使企业朝符合严格的需求标准发展。
日本政府也很重视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在1971~1978年之间,日本政府实施“机械与电子产业临时因应条例”,产业政策的重心放在零件与生产制造机械等领域,这对许多产业集群的深化作用有很大的贡献。
日本产业政策的另一个特色是,政府很早就扮演起发布信息的角色。通过高曝光率的官方研究报告、产学界组成的委员会、大型宣传活动、预告新技术的合作研究计划等方式,日本政府不断设法唤起企业对新兴科技的注意,通产省更极力影响企业进行创新与变革。在政府紧锣密鼓的行动下,除了激励企业全力以赴、激发出创新的灵感,还点出产业必须克服的挑战,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善用能源运动。这个运动的结果是日本企业在节约能源上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也不断地调整。很多人现在说的“日本模式”,事实上在10多年前就落伍了。今天的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产业的做法已经大幅减少,需求条件则相对提高。在过去10年间,日本政府主要扮演传播信号的角色。通产省的影响力虽然还在,权限则在逐渐消退中。这种变化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不仅世界各国都在抱怨日本政府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旧模式已不适合新阶段的日本经济发展(第10章会有更多的讨论)。今天的日本,成功已不再是凭借生产成本因素,而是靠其快速创新和投资意愿的能力。
成功的绊脚石 撇开成功的一面,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有一些甚至还形成对重要经济领域竞争优势的阻碍。比如说,日本政府对医疗保健产业所作的规定、实施统一控制模式,就降低了它们的创新能力。另外,教育政策的僵化,造成一般学校和大学无法有效地回应产业界的需要,局限了大学研究的重要效益。
最重要的是,政府的一些抑制市场竞争的政策保护效率低下的企业,造成日本经济整体生产力的降低。比如日本政府对零售业及分销系统的规定,不但阻碍讲求效率的企业发展,也使日本市场落后于其他国家许多。日本的“大商店法”限制大型零售商的开设地点,并限制其与小零售店的竞争。烟草业与农业更因政府的保护,本身不但缺乏效率,也连累了它们的关联性产业。
抑制竞争所造成的无效率,不只见于重大产业部门,而且还有连锁效应。由于通产省肯定集中效果与“合理化”的联合企业集团,不但任由它们排除竞争,并已形成实质的保护作用。这种做法除了使数十项产业中缺乏生产率的企业继续存在,也令日本60多种产业中,只有10种左右能在国际市场上成功。
日本的特点在于它拥有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国内市场,同时也存在毫无竞争可言的产业领域,这种现象是复杂的政治妥协的结果。问题是,当政治干预产业活动时,往往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种现象也显示出日本决策者在摆脱传统角色的步伐上走得太慢了。
上述两个问题都是对日本未来经济发展的警示。
机会角色——扬名国际的东京奥运会
时机是日本许多产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日本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战后盟军解散旧财阀,解除经济市场竞争的限制。如同德国一般,日本因开放市场竞争而形成的产业动力是难以估计的。此外,战后自美国输入的技术也创造了日本产业重建的机会与条件。受到战火破坏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国内需求增长期比其他发达国家晚,企业在投资现代化设备上,也比国外竞争对手更有选择。日本政府早期也以政策要求钢铁等产业的企业,淘汰旧设备,进一步激励产业现代化。
朝鲜战争是激发日本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朝鲜战争,日本卡车企业终于接获第一批国外订单,因而帮助它渡过了创业期的难关。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则是日本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它明显提高了日本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当时,许多日本企业都在技术方面下工夫,开发新产品,以便能在奥运会期间大显身手。比如说,精工社这家日本第一大钟表制造商,因为争取到奥运会正式计时器的供应权,不但为企业内部带来进步的动力,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许多重要的日本基础设施,也是当年配合奥运会大兴土木的结果。
科技的变迁也是日本产业发展的重大机会。讨论日本产业成功的先决条件,绝不能忽略这个国家在电子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的专长,关键在于它们掌握了战后突飞猛进的电子与自动化科技。相比之下,外国竞争对手虽然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但是设备与经验偏重传统技术,因而无法阻挡日本企业的迅猛攻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产业也因为一连串的“冲击”而有惊人的成长。这些冲击包括从尼克松震撼到石油危机,以及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的影响。 每次事件都导致日本产业采取重要而有效的调整行动,进而强化它的国家竞争优势。产业界能够积极、有效地回应时机带来的各种冲击,又离不开日本国内激烈的竞争与其他种种条件有关。
回顾与展望——成功的日本模式
日本的成功源于企业界的活力。日本的企业一直处于快速而持续创新的压力下,因此发展出领先全球市场需要的竞争能力。 强大的竞争压力也使日本企业马不停蹄地提升竞争优势,而非坐以待毙。这些特点使日本出现了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并且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量的资本投资、生产率的迅速成长、个人收入的快速提高(见表7-1),都是日本产业发展的总体性指标。另外,同样显著的是,1978~1985年间,日本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出口比例呈消长态势(见表8-6)。这一期间的日本,在全球出口比重成长超过15%以上的产业,是衰退产业数量的两倍,这种现象特别表现在先进产业领域,例如半导体、电脑、交通运输、办公设备、休闲娱乐,以及家庭电器产业(包括空调)等。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国家的综合商业产品大量增加,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向高级产业扩张。而日本在机械产业领域中,市场占有率增加的项目多达29项,衰退的只有两项。依产业性质而言,在各国当中,日本失去市场占有率的产业规模大多比较小,也比较不重要,但是在全球出口比重增加的产业,则是大型与快速增长中的热门产业(见附录Ⅱ 的表Ⅱ-5)。日本市场衰退程度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层次较低、容易受生产成本因素影响的产业,包括初级钢铁产品、渔业、黑白电视机与纺织品等。而原本就薄弱的化工业,市场地位也正在大幅衰退中。
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方面,日本产业可能是国家竞争优势各项关键要素系统性运作最佳的例子。所有成功的日本产业,“钻石体系”的有利条件都自我强化(相反,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则不见重要关键要素的踪影)。另外,许多重要的产业是从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发展出来的,这些产业一旦建立,快速成长的国内市场随即吸引大量的新进入者。挑剔且要求高的本地客户进一步刺激业者创新,并且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日本市场的快速饱和特点使得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也形成企业的出口压力。同样的因素也使日本企业努力进入国内需求中尚未展开竞争的市场环节,并希望能由这些领域打进国外市场。国内无休止的激烈竞争压力,加快了产品的创新速度,使产品种类不断增多。随着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奏效,国际市场的优势大增,企业所创造的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势,自然取代了它们原先对初级生产要素的依赖。
市场饱和、竞争激烈与维护员工就业的态度,也导致企业选择由内部密切相关领域进入新兴产业。当大量竞争者涌入产业的上游、下游或横向关联的新领域时,强烈的竞争效应往往波及其他产业。随着各种不同技术进入新兴产业,频繁的创新活动也改变了产业的基础,并朝更高层次推进。
钻石体系长期的自我强化过程,使得日本产业的集群化程度越来越高。前面提过,日本企业特别擅长利用产业集群的种种好处,因此在创新和变革的速度上不断加速。许多不利的生产要素(如能源不足、空间狭窄、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过高与日币强势等)都转换为加速产业发展和国际化的动力。
表8-6 1978~1985年间,日本在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增减15%或以上具竞争力的产业情形*
* 在1978年或1985年超过出口盈亏点的产业,其中包含在1978年具竞争力但在1985年跌至出口盈亏点以下,或在1985年首度出现超过出口盈亏点的显著占有率者。
日本的成功企业普遍勇于竞争、对员工有责任感、具有持续经营的眼光,这使它们面对不利的生产要素条件时选择创新和国际化,而不会落入毁灭之途。
主导日本经济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钻石体系的关键要素虽然普遍存在于日本,但是并未对所有的产业发生作用。国内需求条件、经营管理模式或不利的生产要素条件并不适用于所有产业,部分原因是有些产业的外国企业已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另外还有一大群产业则因刻意远离这些关键要素而导致无力竞争,也缺乏进军海外市场的活力。不过,那些能自我强化的日本产业不但创造了竞争优势,并且具备长期维持这些优势的能力。
这种情形也说明一个重要事实:许多扬威国际市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日本企业,并没有不可告人的手段。但是西方人却常常很天真地以新重商主义、不顾人民生活水平的国家目标等看法,解释日本的成功。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虽然仍采取较高程度的国内市场保护政策,但这却不是形成日本国家竞争优势的原因(事实上,保护政策反而是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主导日本经济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比如说,汽车等进口产品已在快速增加当中。日本政府对工作时数、居住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其他影响生活质量因素的重视,将与国家发展阶段一并考虑。
对日本而言,最重要的优势包括:激烈的国内竞争、挑剔的客户、合作的供应商,以及生产要素的快速发展。日本优势的特色是它非常系统化,这也是竞争优势理论最重要的一点。“钻石体系”运作的结果也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企业与众不同的目标,有时会让外国竞争对手(尤其是美国企业)难以招架。但是这些目标是日本本国环境和资本市场条件所形成的,而不是日本政府能够塑造的。日本企业并不是全球唯一具备长期眼光和较低利润目标的企业,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和瑞典)的情形也很近似,所以美国人必须意识到,属于特例的其实是美国而非日本。
评估日本时,也不能忽略这个国家那些失败的、低生产率的主要产业,它们是与日本式奇迹沾不上边的产业。今日的日本经济可说是两极化,其中一边活力十足,深具产业快速发展与生产率迅速成长的特色;另一边的经济则欠缺实质的市场竞争,效率普遍低下。整体而言,日本经济的生产率(以及日本的生活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
一些迹象也显示,日本产业界正在调整目标,但是政府的自由化脚步过慢,无法应对新形势的需要。有些观察家认为,日本“模式”并非真正的自由贸易与开放竞争模式,而后者则是战后贸易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事实上,日本的成功说明了竞争的重要性,以及在一国经济进步的过程中,政府政策确有必要随环境变化而作出修改。有关的议题将在第13章再作完整的阐述。
异军突起的意大利28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经济实力才重回发达国家阵营。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意大利的出口实力与国民生产率双双起飞,其全球出口占有率1960年不及3.2%,到1986年已超过5.2%。意大利在整体增长率方面仅次于日本,居发达国家的第二位。在本书研究的国家中,意大利生产力与个人平均收入的增长,也仅次于日本和韩国。
意大利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一般人总会觉得意大利是个缺乏竞争优势的工业国家,电话及其他公共设施质量不佳,国有企业效率低落,还有庞大的政府补助等。另外,由于意大利国内欠缺天然生产要素优势,能源与原料大多依赖进口,就连食品进口也呈现入超状态。
然而,意大利却有一股令人赞叹的产业活力,并且成功地提升了许多产业的竞争优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廉价劳动力是意大利产业的竞争优势。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的竞争优势已转移到有细分的产业环节、产品差异与流程的创新上。成长速度与日本类似的意大利,它的成功模式显示了国内环境与外界变化相辅相成的影响力。
撇开光彩的战果,意大利也有它脆弱的一面。这个国家的环境特色赋予其许多产业强有力的优势,但也有许多产业无法作出调适而导致缺乏竞争力。想要进一步发展的意大利经济,事实上仍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高度集群化
表8-4列出了1985年意大利前五十大出口绩优产业,酒类、鞋类和羊毛料等产业名列前茅并为意大利主要出口产品。有趣的是,家电用品与各类机械项目也是意大利在国际市场上能一展实力的产业。在本书所研究的各国之中,意大利五十大出口产业仅占全国出口量的27%,比其他国家低(如果依照出口值列出前五十大产业,它们所占比重也没有太大出入,参见附录Ⅱ的表Ⅱ-7)。
由表8-8读者也可以看出意大利经济的竞争优势形态,表8-9和附录Ⅱ的表Ⅱ-10是相关的统计数字。有别于一般印象的是,意大利的出口产业阵容庞大,出口表现也不是由少数产业所主导的。意大利最重要的出口产业集群由纺织和服饰(如鞋类、布料、服装、手提包、旅行用品)、相关专业元件与制造机械等产业所组成。其次是家庭用品类产业集群,包括家电、家具、灯具、陶瓷制品(瓷砖或装饰品等)、洗脸池与水槽、清扫用具、天然或人工石材制品,以及相关的制造机器设备(木工机器、大理石切割机等)与元件产业。另一个重要的产业集群是食品饮料业,其中包含酒类、橄榄油、面食、加工蔬菜(如番茄)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的食品贸易呈逆差状态,主要进口未加工的食品原料。但是在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中,意大利的相关机械设备产业(如制酒设备、小型农具等),已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表8-7 依照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列出意大利前五十大产业(1985年)
注:进口值低于1985年总贸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个人用品也是意大利的重要产业集群,其中又以珠宝、眼镜架、笔、卫浴用品等实力最强。表现突出的还有各种专业金属制品、专业材料,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等产业。一般人会忽略意大利在这些领域的实力,原因是这些产业的产品类别太小、过于专业化,以至于无法在贸易统计上单独分类,本书将它们归类为“专业产业用机床”。
具有竞争优势却表现每况愈下的产业集群是运输产业。在这个领域中,运输产业机械、零配件(如Pirelli集团)、专业车种(如法拉利、蓝博基尼、玛莎拉蒂)方面的表现比大型车产业优异。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小汽车,也是意大利唯一在欧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车种。菲亚特之所以能独霸国内市场,是因为意大利政府为对抗日本汽车的竞争,而采取保护政策的结果。 竞争力最强的意大利产业集群大多属最终消费产品领域,也就是产业集群表的最下层部分。这些产业占了全国出口总额的47.5%。事实上,在纺织 / 服饰、家居用品、个人用品等产业,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它的食品饮料产业的表现,也在各国中排名第三。
深化程度高 意大利产业集群的深化程度非常高。大多数产业集群涵盖了最终商品(如服饰)、其他元件(如合成纤维)、相关的专业机械(如皮革加工机械、纺织机),以及支持性服务(如著名的商品设计)等。甚至有些意大利产业过度专业化,以至于无法自成一项贸易类别,但是这些产品都有本国的专业机械与专业元件企业配合,后者同样拥有全球出口的领导地位。这种配合完整却各自具有竞争优势(例如皮鞋、雪靴)的情形,是意大利产业集群的一大特色。
表8-9的阴影部分是意大利重要产业集群间的关联性。比如说,纺织 / 服饰、住宅 / 家居用品及个人用品等产业集群,就是在流行、时尚、设计等环节的穿针引线下,产生了强大的关联。这种关联也使意大利不但能自我强化这些产业的市场地位,还进一步激发了支持性产业的发展。
此外,意大利在国际市场成功的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力。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出口比重非常高,而且绝少有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形。 至于近年来逐渐增加的大型企业,其实在意大利贸易上的地位并不高。意大利的前五大出口绩优产业中,只有一种有大型企业参与竞争,前二十大产业当中也只有五种有大企业的状况。 意大利虽然不乏成功的大企业,但是它们通常与国家竞争优势无关。
有关意大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一项特色是,它们的地理集中性非常显著。在意大利,一种产业上百家企业齐聚同一城镇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以瓦伦扎波和阿雷佐这两个地区为例,当地业者的贵金属宝石贸易额约2亿美元,这个数字已近全球宝石总出口额的半数。图4-6对意大利产业集中特定地理区的情况,有更清楚的介绍。
表8-8 意大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85年)
说明: 细体字:占全球出口额4.6%或以上,但低于9.1%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9.1%或以上,但低于18.2%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18.2%或以上者
• 在1978年低于出口盈亏点
#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 基于在产业环节的显著出口值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 基于该国所做的研究而列入
表8-9 在广义的产业集群下,意大利具竞争力产业的出口百分比
注:括号内数字是1978年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有竞争力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表8-8的意大利产业集群表也显示出这个国家缺乏竞争优势的领域,包括半导体与电脑、电子通信、国防(小型武器除外)以及林业等。 在最终消费品方面,处于劣势的是消费型电子和医疗保健产品。乍看之下,意大利似乎在抗生素产业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但是这个现象是该国过去漠视药剂专利权的结果;由于企业不尊重外国专利,它们不但大肆仿冒国外新产品,并且以低价竞争。因此在药品业,意大利虽然也发展出优良的工艺流程,但是整个产业的市场地位来自于过去的偏差行为,而非源自真正的国家优势。
在发电与配电系统、办公设备等领域,意大利的表现也很弱,勉强值得一提的是Olivetti在极少数产品中的表现。意大利在化工与材料等产业的表现,也无法与其他先进国家竞争。 由于意大利政府的大量补贴,也造成贸易统计数字的严重扭曲,像意大利化工产业的EniChem与钢铁业的Finsider等两家国有企业,尽管连年运营不佳,却有最高的获利率。意大利的国有事业是资本密集产业的主力,这些国有机构在全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它们极少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设计界的龙头老大 除了全球知名的设计服务业外,意大利的服务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实力。而在设计服务业中,意大利的国际级龙头企业比比皆是,如家具设计的孟菲斯和阿特米德,工业设计的Sotsass和Bonetto,汽车设计的宾尼法利亚、博通和Italdesign,以及服装设计的阿玛尼、华伦天奴、范思哲和Bellini等。这些设计公司不但与意大利的服装、家具、珠宝和高级汽车等产业关系密切,而且也强化了产业的竞争能力。据估计,意大利设计服务业的年出口值已达百亿美元。
在工程与建筑业的国际市场上,意大利虽然没有令人瞩目的地位,但是竞争实力稳健。以1987年为例,意大利建筑业取得国际工程合约的数量占全球市场的12.4%。 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旅游业。但是,总的说来,意大利的服务性企业大多是国内市场导向,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以金融服务业为例,意大利的银行与保险公司就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经营形态。
从1978年以来,意大利的产业表现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化趋势,其中又以机械与部分专业元件等领域表现最出色(参看表8-8)。
生产要素——自立自强的家庭企业
意大利的竞争优势虽然强劲,但源自先天或后天的生产要素却不多。除了大理石之外,意大利的天然资源并不出色,它的气候与环境虽然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大部分土地并不适合耕种。虽然酒类与面食等农产加工品也出口国外,但是却无法自给自足。
工资低廉且受过中等教育的劳动力,曾经是这个国家在战后初期的一项重要竞争优势。但是从1969年起,工资开始大幅上涨,政府又通过种种复杂严苛的劳动法,这些法令不但对工作时数与工作环境有严格规定,甚至造成企业界不得任意裁员。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当中,意大利社会福利与薪资的比例高居首位,达86%。 有些观察家认为,意大利今日的劳动力成本已与其他欧洲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这也使得意大利企业在许多产业领域,遭遇到来自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NIC)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发展较慢的欧洲国家的两面夹击。
外界对意大利劳动力的印象也有偏差,人们一般认为这个国家的工会势力庞大,工人的敬业精神不足。如果从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形确实存在,但是在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中,却全然不是如此。事实上,在意大利的中、小型企业中,工会组织并不普遍,员工即使加入工会也并不热衷于劳工运动。该国现有的劳动法,很多规定也不适用于员工人数少于15人的小公司。 此外,意大利人虽然看重公司的知名度,但是更在乎公司的内部气氛。他们喜欢有大家庭感觉的企业组织,而且一旦进入具备这种特性的企业,不但不在乎工作时间,其卖力的程度也绝不低于日本人。能在国际市场驰骋的意大利企业,大多具有这种家族企业的特征,并且是代代传承的长期经营模式。这些企业特点对意大利产业竞争优势影响巨大。
负债的政府,落后的金融 资本问题也是意大利产业长久存在的弱点。意大利并不是资本匮乏的国家,事实上意大利的国民储蓄率非常高,以1985年为例,家庭储蓄占收入的19.6%,日本是16%,美国只有7.32%。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有庞大的公债,而且资本调度机制运作不当。政府的预算赤字严重耗损国民储蓄力,并造成利率长期偏高,形成小企业借贷的限制。另外,由于政府公债利率长期维持在14%以上,利息收入又有免税优惠,也使投资人对风险性投资缺乏兴趣。
早年的意大利证券市场几乎不存在,原因是法规的限制、法人投资者集中化现象,以及缺乏退休基金的投入等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市场才开始活络,只是规模仍小、实力薄弱、效率不高,不但上市公司少,股票交易也不活跃。事实上,由于上市公司频现弊端,股市违规情形严重,一般投资人往往却步不前。而且意大利政府对内幕交易管制不足,任凭少数大户在股市呼风唤雨,同样使亟须财力的成长型企业无法由股市获得帮助。意大利的家族企业一般不愿发行股票,一来是对股市运作有疑惧,二来是怕因此失去企业的控制权。这类情形虽有改变,但变革的速度尚待加强。
影响企业资本来源的还有这个国家落后的银行体系。意大利的法律不允许银行持有股票,也不准长期放款。银行业者也就无法像日本或德国的同行,只是扮演产业界资本的辅助角色。 而且大多数意大利银行具有国有或半国有性质,经营作风也相当保守,银行的大部分资金流向大企业、政府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或填补庞大的政府赤字。风险投资难得一见。
意大利的私人资本有垄断现象。这些金融企业经过不断选择性投资,已经形成如菲亚特集团、De Benedetti集团、弗兹集团,以及Pirelli集团等大规模企业集团,它们之间不但所有权相互重叠,并且有效地控制着旗下各企业的经营权。这少数几个集团强力支配着意大利的资本市场,并且通过联盟方式成为政府之外唯一能调度巨额资本的机构。
这种金融市场结构显然无法形成企业独立经营的有效机制,而且大多数的意大利企业家也不愿意与金融市场打交道;大多是在创业初期寻求资本支持,然后就靠私人积蓄、经营利润和不固定的短期贷款来应对。由于意大利资本市场的特征,一般企业家注定无法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发展。因此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意大利产业,大多属于纺织、制鞋、瓷砖、宝石、专业用机械,乃至于家电用品等对资本条件要求不高的产业。至于涉足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则是国有企业或由大财团控制的地方性垄断事业。事实证明,它们绝少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尽管意大利以“条条道路通罗马”闻名全球,但是这个国家除了道路设施外,其他的基础建设几乎毫无可取之处。意大利的电信和邮政服务效率奇慢,金融服务业不发达而且做法落伍,交通运输与物流系统有如一场噩梦。 意大利基础设施无法改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烦琐的法令和国有垄断事业的本质,使得公共设施的服务效率缩手缩脚,推动任何事情都有窒碍难行之苦;二是公共服务系统每每因罢工而停运,这种问题对交通运输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影响尤其深远。
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专业培训
意大利能立足国际,正式与非正式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举足轻重。意大利的劳动力素质高,主要是高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另外意大利在职业教育方面更是精心设计,即使实验设备和其他设施仍嫌不足,仍受到很高的评价。电脑课程也正在奋起直追之中。
不过,意大利教育体系真正的独到之处还是在于,一些产业对踏出校门后的年轻人的培训过程,像纺织与家具等许多在国际市场成功的意大利产业,更是特别加强专业学习培训。家族经营、代代传承的经营形态,也是使产业知识与技术发展高度专业化的原因之一。
生产要素的创造过程,以第5章详细叙述过的瓷砖业作为代表。意大利企业有很强烈的家族经营倾向,家族成员也有强烈的乡土意识。这种情形一方面加速技能传播的过程,而同一产业代代齐聚于一个城镇的现象,也凸显出意大利产业地理位置集中的重要特性。地理集中性一旦形成,产业知识的积累和散播速度又会加快。在珠宝产业等领域,正式的学徒制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奉行不辍。
意大利大学的热门科系主要在工程领域,工程背景出身并进入产业担任工程师的人备受敬重。在社会上,工程师的头衔就像美国的“博士”一样高高在上。因此,工程技术学院不但入学竞争激烈,修习年限也比其他科系多一年。由于意大利的人文传统,以及意大利人普遍对艺术、建筑和哲学的高度兴趣,理工科出身的人才往往兼具美学素养与专业技术,这也是意大利高级人力资源的独特之处。不过,在意大利的正式教育体系中,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工程科系也不例外。
撇开这些优点,意大利的大学教育(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全世界)谈不上世界一流水平。它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的大学属于公立学校,私立大学仅有三所,大学科系偏重传统领域,电脑和电子等较新的知识领域则长期缺乏发展空间。大学普遍的问题包括,研究设备需要推陈出新、课程要求不严、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进步缓慢。此外,硕士班课程太弱,博士程度的训练更是凤毛麟角。尽管不少意大利人远赴海外深造,但这个国家却是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平均留学人口最低的国家。以1987~1988年为例,在美国大学就读的意大利人仅有2 200人,远不及新加坡的4 870人。
造成大学教育进步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一般企业除了很少有完善的内部培训计划外,对支持大学研究活动的态度也不积极。因此,产业人才与其他领域一样,高级或专业的训练大多来自非正式的渠道或者直接从工作中积累。符合这种特质的意大利产业在生存竞争上毫无问题,至于需要靠正式、系统化训练的电脑与航天等人力资源,意大利企业的表现就乏善可陈了。
技术重于研发 意大利推动正式研究计划的能力也很弱,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政府研究机构或企业研究部门等各个环节。 尽管大学研究的核心在研究生院与博士班,然而意大利的大学却很少有博士班,政府提供大学与国有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也很有限。意大利并不缺乏优异的研究人才,但其成果却不足以带动多数产业的竞争力。至于企业内部的研究计划,多半规模不大、专业性强,讲求实用。 因此,在国际舞台上,以技术或基本产品功能的先驱者姿态出现的意大利企业,可说是绝无仅有。
意大利企业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们的技术改良能力。在撷取国外技术并将其巧妙运用在最终使用产品方面,意大利企业是个中高手。这种技术能力不但表现在产品上,也表现在流程方面。因此,流程的突破和运用现代弹性制造技术生产传统产品,是许多意大利产业在国际市场崛起的原因。
意大利企业对寻找与应用外国技术的态度也很积极。通过出国访问的机会,意大利业者很快就能掌握技术变迁的脉搏。由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些重大的技术变革很快就被转换并应用到更专业、更实际的用途上。
这些现象也说明了一个重要事实:在意大利最有效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是特定企业或产业本身。企业集中一地的现象使得专业知识快速积累与传播。产业本身就是一切话题的焦点,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除了引发创意的模仿风之外,业者也不断寻求新的竞争场所。另外,地方上的职业学校与大学通常也会配合本地产业需要,规划相关课程和研究计划,厚植相关知识领域的强劲实力。由于意大利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协会因此比在其他国家扮演着更多元的角色。它既要赞助技术研究机构、收集与散布产业信息、推广出口、刺激与促进基础设施发展,还要负责与政府打交道。
不利因素的转换:改善环境而非迁就现况
迅速创新变革的意大利企业,是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的推动者,驱使它们行动的力量则是大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小型炼钢炉产业(第3章)与瓷砖业(第5章)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多数的意大利企业都面临能源成本过高、国内原料短缺、劳动力市场复杂,以及法令限制等种种问题,这些现象也培养出企业克服难题的多重能力。它们或以创新、自动化等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或缩小组织编制以享有小型公司在劳工和赋税法令中的特有好处,灵活应变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以羊毛纺织业为例,比起英、美等出产羊毛的国家,意大利的企业在取得原料方面,不但成本高,原料质量也比较差。普拉托地区的业者因此率先采用再生羊毛、人造纤维与再生羊毛混纺等多种创新做法,形成国际市场上的重要竞争手法。值得一提的还有意大利的家电产业。这个产业的企业为了应对劳动市场条件,普遍倾向生产单一机型的小型工厂。对许多产业而言,这种全力生产少数产品的特性,也使得意大利企业更容易发展自动化,结果比生产产品种类繁多的国外企业更具生产率。劳动力条件的困扰也使意大利在汽车产业发展出几乎是全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厂房设备。
处在不利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公共设施质量低落,加上繁杂的法令,这些劣势反而驱使意大利企业发展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竞争优势。意大利企业通常保持高度乐观、不屈服逆境,并且善于为应对情势而加以改进。以上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改善环境而非迁就现状。许多意大利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意大利企业之所以能在非洲、中东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打下大片江山,正是靠长年应付意大利官僚体系所练就的本事。
不利因素的转换压力也刺激意大利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50~60年代,意大利企业凭借低廉工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但是从1969年起,新的法律大幅提高了工资及社会福利支出,并且对企业解雇员工设下重重限制。对产业薪资结构的改变,以及企业不能如往常般任意加重员工的工作负担,意大利企业的应对战略是,开始朝精密与高价位的产业环节发展,同时也积极提升工艺流程与自动化生产设备。70年代末,里拉的贬值更刺激了产业的发展。也因此,从70年代中期以来,意大利的制造业在生产率增长上,高出其他国家甚多(见表7-1)。
因此,不良的生产要素非但没有击倒意大利的企业界,反而成为它们努力的原动力。这种特色反映出挑剔的市场需求、强烈的动机,以及国内竞争激烈等钻石体系中,其他关键要素的催动力量。80年代初的意大利,产业界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同时也顺利地抛开对初级生产要素的依赖,晋升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需求条件——建构品位与格调
意大利产业虽然饱受缺乏天然生产要素之苦,但国内的市场需求条件却是明显的优势。对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消费型产品产业而言,意大利客户是全球数一数二挑剔且先进的客户。例如,在服饰、鞋类、珠宝、家具、灯具、瓷砖、食品、酒类等产业,处处显露出举世闻名的意大利风情。
意大利是一个讲究品位与格调的民族,这种特点可能是意大利人热爱设计与艺术、从小耳濡目染艺术名作的结果。意大利人对流行趋势极为敏感,也常常率先采用新款式设计产品。此外,意大利人在服装、配件与鞋类的平均消费上也比其他国家高。按意大利企业的说法,意大利人并不挥霍,但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更要求质量。由于意大利是欧洲各国中自用住宅拥有率最高的国家,所以意大利人在购买家庭用品时,也是以斤斤计较出名的。
专业化路线 挑战意大利服装、鞋类、瓷砖、家具等产品水平的,除了消费者之外还有国内的营销渠道。与外国的零售商相比,意大利零售商的规模较小,但更精通所卖的产品,这种特质使零售商成了上游供应商既内行又严格的中介客户。为了满足零售商要求、保住营销网点,意大利企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结果是各种产品样式繁多。以家具业为例,意大利的家具专卖店林立,许多店也走专业化路线,只卖卫浴、厨房或办公室用家具。专业化的结果是,零售商本身转而对定制的嵌入式电器用品、照明设备、瓷砖与办公室家具等产品要求严苛。意大利的故事有力地说明,在挑剔的消费者、严密的营销渠道与企业三者紧密互动下,产业呈现出自我强化效果。
有些意大利产业因为成功地将消费者的需求细分清楚,发展特定产业环节,而极具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菲亚特汽车为符合该国的国内需求而发展经济实惠的小型车,因此塑造出旗下最成功的车种。同样的情形也可以在家电产业中看到。由于意大利人偏爱袖珍机型,专攻这个领域的意大利家电业企业,也是国际市场相关产业环节的常胜军。近年来,意大利的嵌入式家电或能与家具组合的家电也正走红国际市场,其原因是受到意大利人强烈偏好翻修住所所致(意大利法令严格限制普通人拆屋重建)。
特殊的国内市场条件,使许多意大利产业在走上国际市场的同时,也拥有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像石材与瓷砖(因意大利人品位独特和气候条件所致)、面食、意大利式咖啡研磨机器(以意大利式咖啡为号召的小型咖啡馆到处可见),以及迪斯科舞厅的灯光设备(反映意大利社会习性),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机械设备取胜 根据表8-8,消费型产品产业只是意大利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事实上,有国际竞争力的意大利工业产品,有许多是与消费型产品产业有关的专业元件或机械设备,它们之间的衔接程度,构成意大利产业集群惊人的深化程度。比如说,意大利鞋业有强大的鞣制皮革、鞋类配件和制革机器等产业相互搭配。其他像布料和纺织机械、瓷砖烧窑、橄榄油制造机器、石材切割机械,以及其他多种专业用途机械等,莫不是与下游产业密切呼应。对这些产业而言,最终产品制造企业就是最先进与要求最严苛的客户;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它们必须在产品的推陈出新上想办法,并且对时尚与新技术保持高度警觉。近年来,意大利的消费型产品产业遭到新兴工业国家的强力竞争,企业除了降低成本、加快创新速度外,也将这股压力转嫁到上游供应商。意大利能成为全球设计王国,处处都是顶尖的设计公司,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意大利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也导致企业对专业元件与机械设备的重视,有助于上游供应商形成特有的产业环节。意大利企业的竞争对手动辄上百,除了要不断变换产品形式取胜外,各种产业对专用定制的元件和机械需求更是殷切。 以农业机械产业为例,意大利农机业者的专长是规格小、多功能、机型变换迅速的产品,这些产品与意大利的小农场和特殊农作物有密切关系。
建筑业的重要作用 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有些意大利客户还有超乎正常的严格需求,为了满足客户所作的努力,附带地也为供应商本身带来强劲的国际地位。比如说,意大利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建筑难度很高的国家,但也使它成了国际建筑市场的主要角色。由于意大利式建筑技术擅长以水泥结构取代钢架结构,结果意大利民营钢铁厂因此发展出混凝土强化钢筋与多种管状、条状钢材。另外,意大利的劳动法严格限制企业裁员与裁撤最低工资成本的工作,下游企业因此将这些头痛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丢给上游机械企业与其他设备供应商,并因此引导出工厂自动化设备等先进且重要的产业。
意大利的另一项需求特色是,它的经济发展略迟于欧洲其他国家。如同日本的情形,意大利产业也在这种时差中获得巨大利益。例如,当战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渐趋迟缓时,意大利经济才刚步入快速成长期。这样的环境吸引更多新进企业的投入,竞争的热度也使得企业更积极投资新式设备。国内市场一旦饱和,转进国际市场的意大利产业,自然也有更新的竞争本钱并在其中崭露头角;在意大利的产业中,普遍存在这种时间差的需求优势。例如意大利家电企业是在战后各国投资热潮结束后(也就是1963~1964年间),才成为积极出口企业的。同样,鞋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口;建筑 / 工程方面的出口甚至晚至70年代初期,是在国内基础建设退潮后才开始的。
意大利风格与品位风行全球,也是产业界的出口优势。通过世界各地的设计与时尚杂志、意大利设计公司,以及相关产业的提升效果,许多意大利产业往往以极高的知名度走入国际市场。例如,意大利的家具业提高了照明设备业的名气,服装业则加深了世人对意大利珠宝的印象,旅游业更全面助长意大利产品需求的国际化。每年有无数的外国游客前往意大利旅游,意大利产品几乎毫不费力地攫取了他们的青睐。根据一位意大利企业家的评估,每10双意大利鞋中,至少有一双是由游客买走的。这种市场占有率是无法从传统的贸易数字中反映出来的。
需求条件的优劣也几乎决定了意大利产业的竞争力表现。由于意大利政府高度缺乏效率,凡由政府扮演主要客户的领域,普遍欠缺国际市场竞争力。电信、发电与配电系统、医疗保健、交通运输设备以及多种服务业的表现,清楚地说明了这个事实。
非政府部门的市场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在意大利的产业中,如果企业客户处于缺乏竞争力产业,那么这家公司的成功机会也不大。同样,范围广泛、内容庞杂的产业在意大利也很罕见,成功的机会更是少见。在综合商业领域中,意大利的市场地位远远落后于德国、瑞士、日本、美国和英国。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相互辉映打天下
前面特别强调过,意大利的经济特色在于各种产业集群都有相关与相互支持。这种由关联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清楚地反映在图8-1所列的全部产业中。
由图8-1可知意大利的成功产业有明显紧密的垂直关系。此外,不同于德国或日本产业(以技术共通性形成彼此间的水平关系),意大利产业的水平关系建立在顾客需求或营销渠道的共通性上,其中又以意大利时尚与各种室内用品产业之间的联系作用最强。
图8-1 意大利羊毛纺织业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注:实线代表供应商关系,虚线标明关联产业。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中性,这使得上游供应商能对客户提供最佳、最迅速的服务。同样,任何新的机械设备与专业元件或材料,也首先由本地的客户试用,而激烈的竞争更造成客户采购价格上的优势。 这种集群结构也使意大利机械产业实力特别强大。
除了地理集中性外,造成意大利产业集群内部互动效果的因素还包括: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家族势力的扩张使企业与供应商、相关企业联结起来),以及强烈的乡土意识。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意大利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国家,或许说它是许多城镇的组合体更贴切(意大利的前身就是城邦国家)。意大利人对国家的认同感远不及对家乡的热爱。客户与供应商多半有多年的交情,这在交易时起到很大的润滑作用,往往因为双方默契良好,许多交易常是一拍即合。产业集群所属的地区,因此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相互强化的经济体系。
然而意大利企业间的垂直整合率却很低。在整个价值链的活动中,通常企业只执行其中少数与特定的活动,其余的部分则外包给另一家企业(也许就坐落在同一条街上)。知名的服装公司贝纳通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种现象造成企业虽小却高度专业化,能够在精通的领域内超越规模经济的限制,并具备配合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产能、变更产品种类的高度应变能力。
处在同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因为没有整合关系,所以行业协会的角色变得格外重要。企业在创造生产要素的投资及合作经营的计划,通常也是由行业协会穿针引线促成的,共同举办商展是它们最常发挥的功能之一。像里米尼地区是意大利舞厅与舞场设备产业的集中区域,每年在当地举行的舞厅设备展示会,正是国际盛会。
毛料产业所在的普拉托地区的情形,更说明了意大利产业集群与创造生产要素的关系。在企业云集的普拉托,共有5个不同性质但是相关性高的行业协会。这些产业协会除了撮合地方企业合力研发新科技外,还集资兴建中央净化系统,并联合采购所需服务、原料与设备,成立通用仓库,持续督促当地的公共建设。与意大利其他地区一样,位于普拉托地区的企业竞争非常激烈,但因地缘关系也使得它们携手督促地方政府,并合力投资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
消费型产品产业的表现与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在意大利也不例外。 在这个国家,全国民营电视台共有6家(地区电视台的数目更多),主流杂志不但对全球发行,也是意大利时装、家具等实力强大产业的主要宣传媒介。
然而,意大利相关产业的弱点在于普及不够,许多领域仍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持。消费型电子产业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对意大利家电产品业者而言,由于国内缺乏强有力的电子产业集群,目前正处于高度不利的竞争状态,唯一例外的是Olivetti在部分电子相关产业的成功。Olivetti是最早发展机械式打字机的企业之一,它以洞悉先机、响亮的品牌知名度与营销渠道,建立了它在国际上的地位。这些优势随后顺利延伸到电子产品领域。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从国际标准来看,活跃于国际市场的意大利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至于以资本密集产业为主的大企业,大多是国有与国内市场导向。具有规模优势的民间大企业虽然也能独霸国内市场,但是它们当中能像Pirelli、Olivetti、菲亚特与蒙提迪森(Montedison)等走上国际市场的却不多。意大利的大企业在全球的占有率并不高,相较之下,由“蚂蚁雄兵”构成的中小企业产业,反而是意大利在国际市场舞台上的代表。
构成意大利中小企业强劲有力的原因不少,其中之一是前面提过的,由于意大利资本市场不健全。另一个原因则是,意大利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组织形态,明显与一般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一般而言,意大利人比较不擅长层级管理,而是倾向独立作业或矩阵式管理。在公司里,老板不但发号施令而且统辖一切事宜,因此,企业内部的变动很大,组织也较松散,甚至可以用杂乱无章来形容。不但一般中小企业是如此,即使需要专业管理体制的大企业也无法幸免。由于组织松散,因此企业内的经理人的最大乐趣在于获得独立自主的权限,对于团队精神则兴趣缺乏。这种公司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常令强调纪律的瑞典人或日本人诧异。话说回来,由于经理人手中的资源多,能随机应变,意大利企业因此在规避限制、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方面很有一套。
意大利企业大多着眼于高度专业化的产业环节,并且以推出新产品维持竞争力。以机械与专业元件等工业产品为例,意大利产业在强敌环伺下,因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无间,所以常常发展出高度符合客户用途的产品。这种产品的精密程度或许不如德国或瑞士,但是仍在一定水平之上,所以也能以高价位出售。意大利企业也喜欢发展家族与私人交情关系,以使合作基础更加稳固。比如说,典型的意大利制鞋企业通常只生产一种形式的鞋子(如童鞋),并且也只出口到一两个国家,营销渠道则是与企业往来多年的经销商。
意大利企业不仅在产品设计上出类拔萃,同时也是工艺流程的创意高手。事实上,工艺流程是意大利产业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企业能有这方面的能力,又与前面提过的劳动力问题有关。
这种企业战略与组织形态也显示出,意大利产业凭借着高度的市场细分、专业化,发展出差异化的产品,并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至于着重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或需要着重基础研究的产业领域,则非意大利产业的舞台。
意大利的社会环境也使得大企业很难登上国际舞台。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意大利企业必须应付势力强大的工会组织,还有排斥规模、纪律,且无力资助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市场,以及极少数财团垄断资本等难题。许多大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暧昧不明,通过政商关系,这些大企业享受到政府的补贴与保护政策的好处。但一味配合政策与重视国内市场的褊狭眼光,也削弱了它们进军国际的动力,产业自然停滞不前。
出口、外商互动性不足 有竞争力的意大利企业虽然具有高度国际观,但是它们的海外投资活动却很少。能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意大利企业,通常是以非正式的海外销售渠道发展出口,并高度依赖私人关系网络。这种贸易结构也意味着,意大利的出口表现很容易随着企业的投机做法而起伏波动。过去是靠这种方式崛起的意大利产业,想要大幅改变的可能性也不大。问题是,当国际市场地位需要海外设厂维系时,意大利企业将很难成为有力的竞争者。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由于意大利政府过去严格管制货币,所以外商投资相当少见。而今,外商的投资正在成长中,这种现象一方面意味着意大利国际地位的提升,但也反映出这个国家仍有许多障碍有待解决。
意大利工人、经理人与投资人的目标,是这个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意大利企业大多属于家族企业,整个公司成员都是亲戚的情形也不稀奇。意大利企业通常不欢迎外人参与投资,除了是要维持完全的企业控制权与独立自主的经营权(也不必厘清家族与公司间的财务关系)之外,它们对股市也有根深蒂固的疑虑。
不过,意大利的企业家、经理人与员工,普遍具有坚强的产业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甚至成为一种地域性的乡土意识。对意大利人而言,公司就像个大家庭,员工之间彼此熟识并有受重视的感觉。这种企业文化导致意大利企业一直坚持持续经营的理念。当公司发生问题时,企业家可能竭尽所能地投资新机器设备,或为企业生存作任何的必要变革,唯一不可能的就是退出战场。同样,由于家族绵延不绝的关系,家族企业也不在乎短期的利润表现。
比邻而居的压力 在意大利,生产经营是社会大众关心的头条新闻,也是吸引杰出人才投入的大磁场。知名的企业人才不但家喻户晓,更是街头巷尾的传奇故事。有为者的信念自然激励出企业主更强的经营动机。
不过,如同日本的发展,促成意大利产业成功的最大原动力是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几乎所有在国际市场成功的产业,国内都有数以百计的企业。它们通常齐聚一地(见图4-6),比邻而居的压力更使商业活动成了个人表现的指标,进而出现意气用事的缠斗。意大利的产业中,私人较劲而助长市场竞争热度的情形非常普遍。
这种竞争形态促成产业的不断创新与专业化,各种创新与点子也以惊人的速度传开。供应商网络就在自家隔壁,这种方便更为竞争火上浇油,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够稳坐市场龙头宝座而不被撼动的。但是,竞争归竞争,产业协会为企业组织共同推广出口等功能性合作活动、凝聚一致对外的力量。
另一方面,一些缺乏国内市场竞争的产业,也是该国无力打入国际市场的产业,这也是大多数意大利国有事业与少数民间财团的写照。它们的本国市场主导地位,主要是通过雄厚的财力与政治影响力,通过垄断与补贴赚取巨额利润。但是,舒适的环境也令它们欠缺灵活应变的能力,后者则是在国际市场拥有真正竞争优势所不能少的条件。
充满追求精神的企业家不但为意大利产业带来激烈的竞争,也形成各种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意大利人勇于冒险、崇尚单打独斗,也热衷于拥有自己的事业。他们喜欢与熟识的人共事,如同自家人般打成一片,而抗拒做层级体系下的小螺丝钉。意大利人因为感情用事,免不了因为冲突而离开老东家自立门户,但是新公司往往仍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这种现象促使市场上新产品不断,并扩展出新的产业环节、上游产业或相关行业。近年来,意大利企业人才辈出,许多财经杂志以成功企业家的人物报道为卖点,媒体的推波助澜更强化了企业人的暗中较劲。当然,激烈的竞争下,企业倒闭在所难免,有趣的是,当企业处于危急时刻,最大的支持力量正是家族的互动。
政府角色——灾难的源头
意大利的例子清楚显示出,政府的产业政策绝不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万灵丹。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意大利政府为产业带来的灾难,远大于竞争上的优势。意大利政府与国有事业的效率奇差,也造成以它们为客户或上游条件的企业缺乏竞争能力。意大利政府在创造生产要素方面不但投资少、执行不力,研发活动的赞助也微乎其微。更糟糕的是,政府反而将大笔资金用到补贴、保护等开倒车的举措上。这些问题同样发生在意大利的区域发展计划上。意大利的区域发展计划着眼点不在于建立产业集群,而是以巨额补助吸引各类企业前往落后的南部地区设厂,结果是事倍功半。此外,意大利政府一相情愿地发展“高科技”产业,不但漠视本身欠缺许多关键要素及推动条件,更忽略了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产业其实绝大多数已经现代化的事实。
意大利政府的政策有明显的大企业情结。政府提供补助或低利贷款时,主观偏好非常强烈,行政作业也烦琐不堪,赋税优惠等刺激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更是无心发展。由于意大利并未制定《反托拉斯法》,大企业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资本密集产业的表现尤其明显。同样,因为新起的竞争企业资本筹措不易,大企业纵横市场的情况就更难了,重重的贸易障碍也限制了外国竞争者进入意大利市场。意大利政府的政策通常鼓励国内市场的垄断活动,但是这却无助于产业创新与打开国际市场。 受到政府的施政影响,意大利人能恣意挥洒的天空是那些不需要太多资金也能进入的产业。在这些不论有没有《反托拉斯法》都影响不大的领域,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政府是扯后腿高手 意大利政府内阁、大企业的政治影响力、备受呵护的国有事业,以及政治势力庞大的工会,莫不使政府的产业政策成为妨碍企业创新的阻力。效率奇慢的意大利政府更是扯后腿的高手。受到政府的影响,意大利许多产业的既有竞争优势不但无法发挥,反而还被打了折扣。这种现象导致意大利企业纷纷自求多福。那些能够规避政策的领域,就是意大利产业出头的机会。
认真说来,在创造竞争优势上意大利政府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最具创意的做法是,以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式,开拓意大利产品的国外市场。意大利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良好,也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与已发达国家间的桥梁角色。其他具有正面功能的政策,大多是为了弥补原先的不当措施,例如遣散基金制度,政府补贴遭企业解雇的员工,失业工人因此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拿到正常薪资的80%~90%。意大利政府的主要用意是为了弥补原先限制公司裁员法令的负面影响。
相较之下,意大利地方政府的建设远大于中央政府。由于成功的意大利产业通常汇集在特定区域与城镇,当地政府对它们的重视程度也比中央政府殷切,并且积极资助当地大学发展相关的专业研究计划,或通过地方银行、公共设施投资与其他创造生产要素等方法,尽可能对产业提供协助。意大利地方政府也与其他国家地方政府一样,喜欢介入当地企业的营运活动。
意大利的国家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提升,必须大幅改革政府政策(见第13章),然而许多意大利人无奈地表示,这是遥遥无期的目标。
机会角色——命运的眷顾
意大利有些产业的竞争优势,明显来自战后发展较迟的现象。这种时差绝非人为所能控制的。然而,意大利不同于日本的地方在于,它的产业界因为时间差而一举跃过需要几十年投资、积累工艺流程、渗透新兴产业环节的渐进过程。以家电业为例,当其他国家需求达到高度饱和之际,意大利市场需求却处于持续快速成长的绝佳状态。
回顾与展望——传统的成功者
意大利的崛起几乎只有短短20年。这个现象与它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第10章将会进一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产业还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货币贬值、各种补贴与变相交易,许多产业都因为长期陷在这些泥淖中而无法自拔。
然而,意大利的经验说明,当产业面临真正的发展压力时,产业发展活动会本能地出现。促使意大利产业寻求更高级的竞争优势因素很多,像薪资上涨、货币升值,低工资高生产力的新兴工业国家威胁、贸易全球化趋势等都是。由于意大利本身具有如人力资源、挑剔型客户、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等关键要素,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被转换成真正的国家竞争优势。
如同日本的情况,意大利的表现显现出“钻石体系”的自我强化特点。在专业挑剔的市场需求、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个人对产业深厚的使命感,以及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国内激烈竞争等条件下,产业因此出现一股难以抑制的创新力量,而且这股力量汇集在特定地区。同一类产业集中在同一地区,数百家企业天天战斗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现象,这也许不是稀奇的事,全球所有的成功产业事实上都是如此,只是它们的竞争企业数目不如意大利显著。
成功者是成功的跳板 意大利的经济也生动地展现出产业集群功能。意大利人最拿手的领域是瓷砖、鞋类等最终消费产品,这些在国际间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也带出世界级的专业元件与机械产业。同样,率先进入国际市场的意大利产业也是相关产业的国际化跳板。例如,家居与办公室照明设备拉动舞厅灯具产业,机床产业打开工业机器人产业大门。与其他国家相比,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又与企业的扩散效应(国内形成新企业的机制)有关。图8-2说明了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不但活力十足,并且能在内部相互强化。
图8-2 意大利产业集群的动力
意大利的成功还有一个特点,它通常能在鞋业、成衣、家具等所谓的传统产业中扮演赢家的角色。对许多国家而言,意大利的表现成了“传统”产业如何成功转型、如何自我提升竞争优势的楷模。对处在困境却不愿屈服的意大利企业而言,迅速采用新技术与营销技巧,是反败为胜的秘方。它们的成功,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自我检验创新与应变能力的机会。
除了传统产业的成就,意大利在精密机械产业的实力,也促使它无愧地立于工业发达国家之列。例如在全国出口总额中,与传统消费型产业相关的机械产业占了10%左右,而工厂自动化设备与专业元件等新的电机工业领域,意大利也毫不逊色。如果只强调意大利在鞋业或家具业的表现,绝对是以偏概全。
讨论意大利,另一个应该避免的陷阱是绝不能只看它在时尚设计方面的光彩,意大利的成功与许多重要的国际经济趋势也有关。例如,意大利人并不擅长标准化、大量生产的产品,而国际上也正由这方面转为更讲究客户需要、高格调、高质量的产品。另外在生产技术发展方面,国际上由固定模式、重视规模的生产流程,转为小量、更有弹性的作业方式,同样符合意大利人的工作口味。在许多产业中,意大利的成功是因为它结合产品风格、设计表现,还有积极投资于高标准的生产设备、专业化与快速改善等能力。
意大利经济发展的表现,可以从表8-10明显看出。在1978~1985年间,意大利产业在全球出口占有比例上,成长的产业数目远超过衰退的数目。这种现象在食品饮料、建材与家居用品,以及纺织成衣等实力强劲的产业集群中尤其显著。更重要的是,意大利高级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增长,而流失的领域则是依赖生产成本或加工层次较低的产品。比如说有28种机械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呈现增长态势(日本有29种),衰退的只有两种,这反映出产业集群深化的程度。另外,意大利在综合商业部门也有显著的增长,这足以证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
然而,意大利的环境条件是这股发展趋势的一大限制。意大利的国家竞争优势是由专业化的产业环节、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导向、强大的供应商等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在产业集群表中,意大利的实力表现在最低层的消费型产品上。而意大利企业则是以专业化产品或细狭的产业环节创造出奇制胜的效果。问题是,这种充满特色的竞争战略,离不开意大利本身的环境特色。
前面一再提到,在意大利的经济版图中,大部分是缺乏竞争优势的,造成这种情形的因素很多,像政府的角色、金融市场特性、国内良莠不齐的竞争,以及管理模式等。不过,从表8-10可以看出,发电设备、办公设备与化工产品等在意大利曾经拥有重要地位,如今正处于快速衰退中。另外像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生产机械类除外),意大利的表现平平。这些变化显示,过去意大利最有表现的领域,大多是国际市场上成长速度较慢的产业。国际市场快速成长的产业,反而是意大利流失较多的领域。即使在新兴产业领域,意大利的表现也是有得有失,谈不上特别突出(见附录Ⅱ的表Ⅱ-5)。
表8-10 1978~1985年意大利在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增减15%或以上具竞争力的产业情况
* 在1978年或1985年超过出口盈亏点的产业,其中包含在1978年具竞争力但在1985年跌至出口盈亏点以下,或在1985年首度出现超过出口盈亏点的显著占有率者。
小就是美 事实上,对意大利企业而言,只要问题能解决或是能避开,它们就有办法进军国际市场。例如,为了避开法规限制或逃税,有些意大利企业会刻意保持公司的小巧和精简。受到环境的影响,它们更倾向发展不需资本市场协助的产业。意大利流行说“小就是美”,这句话最能形容意大利产业竞争力的处境,而靠大规模产生竞争优势的企业几乎是极为罕见的。即使从出口表现来看也是如此,附录Ⅱ的表Ⅱ-5就显示出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出口在增加,而大企业则在萎缩。
意大利人也警觉到这个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意大利的国有与民营大型企业已经开始改组。推动这个趋势的除了经营表现外,还加上对90年代欧洲市场整合的判断。不过,这种发展趋势却可能是弊大于利。意大利人愿意放眼未来,预作准备固然是件好事,可是从全球的竞争观点来看,这些大企业仍然是缺乏真正竞争优势的一群。它们还是靠国内市场赚取利润,甚至仰仗政府介入来确保利润。当意大利人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大企业上时,可能会忽略了已有能力应付激烈竞争的中小企业,才是意大利经济活力的源头。
意大利的既有产业要进一步发展,竞争力势必要延伸到更多的新兴产业,无论企业或政府都必须作重大的变革。变革的要务之一就是,产业和政府在角色与权力上,必须出现新的平衡点。这也是第13章要详细讨论的问题。
新兴的韩国 53
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也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登场时间。这些国家并没有像日本、意大利一样,在战前即打下产业基础,但是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成就却毫不逊色。它们当中尤以韩国最被看好,可望在多项重要产业中出现国家竞争优势。从图7-1可以发现,这段时期的韩国,不但产业竞争优势快速发展,国民收入与生产力的发展也成绩斐然。
可是韩国离先进经济程度还有一段距离。韩国目前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还在成本价格的领域里竞争,产品创新与差异化所需要的国内需求条件、相关产业表现等也尚未起步。
国家竞争优势形态:集中最终消费型产品
表8-11列出了1985年韩国前五十大出口产业。在本书所研究的各国中,韩国已建立的产业领域最狭窄,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最终消费型产品,另外在渔业等与天然资源相关的产业、初级材料和极少数工业产品上,都小有表现。韩国前五十大出口产业的表现占全国出口值的52%。这个数字比瑞士、日本还高,而且远远超过德国、瑞典、意大利、英国和美国,这显示出它在产业竞争优势上的集中化现象。
表8-11 依照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列出韩国前五十大产业(1985年)
注:进口值低于1985年总贸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进口数据。
有关韩国前五十大出口产业的性质,读者可以参考表8-12,相关摘要统计数字可以参考表8-13与附录Ⅱ的表Ⅱ-15。在这当中,最重要的产业集群是纺织与成衣产业,出口表现几乎达到全国出口值的30%。出口表现次佳的产业集群是造船与刚崛起的汽车等运输设备产业。排名第三是消费型电子产业集群与录音带等相关产品。钢铁产业集群则排名第四。其他具有竞争实力的项目还包括:半导体(集中在存储芯片领域)、食品(渔产加工)、水泥与国际建筑服务产业。另外在玩具、钢琴、婴儿推车、餐具、陶瓷器、变电器等最终消费产品上,韩国企业也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
韩国企业缺乏竞争力的领域则有医疗保健、化工塑胶、林木产品、大多数食品与日用品、建筑业以外的服务业,以及综合商业类等领域。 在国防工业上,韩国虽是刚起步,但成长快速颇有潜力;电信设备与办公设备等产业的情况也很类似。
在韩国,有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彼此的相关性也很强。从表8-13的阴影部分,读者可以看出,由于韩国在半导体与电脑等领域的不断壮大,直接强化了这个国家的消费型电子产业的实力。造船与汽车等运输器材产业,也与炼钢等金属产业齐头并进。
然而,韩国的竞争实力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表的下层,最终消费性产品与相关服务就占总出口的46%。韩国已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步的产业集群却非常薄弱,甚至不如瑞典。 另一个不利于韩国发展竞争优势的障碍是,这些产业缺乏纵深实力。与大有收获的最终消费型产品比较,这个国家在专业元件产业的成就上相当有限,机械工业与相关的高级服务业更是付之阙如(也是本部分研究的8个主要国家中最差的)。韩国在竞争优势上的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的状态,如同前述几个国家一般,和国内环境息息相关(详见第10章)。
生产要素——后天优于先天
韩国是一个缺乏天然资源的国家,它的天然资源仅止于一些天然港口、钨矿、水泥原料与差强人意的渔场。但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能源与木材等资源,几乎是零。起伏的丘陵地形,也使韩国缺乏足够的耕地。在韩国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当中,撇开就地取材的水泥业与钨矿业,其他全需依赖国外进口原材料。表现不错的渔业产品,是韩国的远洋渔船远赴阿拉斯加、非洲、太平洋等深海渔场捕获的结果,它依靠的是资本密集手段而非自然资源条件。国际市场上有名的韩国毛皮大衣,事实上是韩国进口皮料加工的。
韩国在人力资源方面还算充沛。这个国家的劳动人口约1 700万人,薪资低廉,而且以吃苦耐劳、坚守纪律著称。过去几十年间,韩国员工的平均教育水平也很不错,以造船与建筑等产业为例,韩国企业往往能依靠员工表现而提早完工。依照国际标准需要30个月完成的超级油轮,韩国船坞只需18个月就能交货了。
形成韩国劳动力素质优异的原因如下:首先是韩国民族的同质性很高,不但种族、语言相同,而且没有明显的阶级区分;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韩国成年男子一律服役3年。韩国曾经是日本高压统治与剥削下的殖民地,战后的朝鲜半岛分成朝鲜、韩国,死伤惨重的战争更是所有人心中永远的痛。因此,无论是老一辈或年青一代的韩国人,不但有国耻的阴影,更有现实竞争的压力。此外,韩国继承儒家文化、人民肯定教育的价值、努力工作、尊重权威、追求现世成就,并肯按部就班地往上爬。
表8-12 韩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985年)
说明: 细体字:占全球出口额1.74%或以上,但低于3.48%者
斜体字:占全球出口额3.48%或以上,但低于6.96%者
黑体字:占全球出口额6.96%或以上者
• 在1978年低于出口盈亏点
# 不列入计算的差额
##基于在产业环节的显著出口值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而列入
** 因海外直接投资予以升级
***基于该国所作的研究而列入
表8-13 在广义的产业集群下,韩国具竞争力产业的百分比
注:括号内数字是1978年和1985年之间的变化,以有竞争力产业的出口情形为主,并非全部产业的表现。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相关的广义产业部门。
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 与其他亚洲新兴工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韩国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是一项全民运动,从政府、企业到个人,都将它看成最主要的投资活动。这也是韩国经济发展并能在越来越多高级产业中竞争的原因。
在生产要素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影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韩国父母最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根据韩国经济策划委员会在1987年的调查,近84.5%的韩国家长愿意支持子女完成大学教育。
全民重视教育的结果是,韩国几乎没有文盲,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也超过高中程度、逼近大学程度。每一年,韩国大约有30万 ~40万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就读(占毕业总数的36%)。大学教育体系的发展也很普遍,其中又以工程教育的投资最为积极。在韩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技术学院超过100所以上,毫不逊色于一般大学与学院数目。这也是韩国与所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异。
韩国除了国内教育渠道缜密外,出国留学的风气也很盛行。韩国留学生大多专攻技术领域,并有不少人获得美国一流大学的高等学位。表8-14显示,在美国大学就读的外籍学生中,韩国人数位居首位,这种现象到研究所程度时,更是压倒性的多数。
表8-14 依国别列出美国中学程度以上的外籍学生人数(1987~1988年)
韩国人出国留学,不少是由政府公费或由企业赞助的。尽管有些留学生学成后直接留在美国工作,但回国服务的仍居多数,他们将学习经验、先进知识与在美国建立的人际关系带回韩国。整体来看,1987年,韩国政府的预算中,每5元中就有1元是用在教育投资上(20.8%)。
严格遵守在职培训 另外,根据韩国法律,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拨出经费进行员工在职培训。 韩国大财团一次投资2 500万 ~3 000万美元发展训练设备,是件很平常的事。一般来说,韩国员工每年大约有一至两周是用在参加教育培训上。高级主管热衷进修的情形,可以从一流大学开设的高层主管培训课程里,报名人数竟是录取名额的10倍看出。
韩国人重视教育的程度也反映在他们对文凭的态度上,许多资深经理人具有高等学历;大企业的高级主管中,拥有工程博士学位的也很普通。当一个人拥有美国名校博士学位时,他的社会地位与身价就更高了。由于韩国企业的资深主管大多具有高等技术学位,这种特色也直接影响了韩国人重视技术,以及强调自主性的技术能力。
在技术挂帅之下,韩国基础科技的根基虽浅,但发展速度却很快。以西方标准而言,韩国大学的研究能力虽然薄弱,但正在努力强化。韩国政府也通过韩国高等技术科学院、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韩国汽车系统研究院、韩国生物技术研究院等财团法人机构,进行针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化研究。这些研究机构与大学院校密切联系,并获得政府预算与民营企业的财力支持。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业相比较,韩国大企业以大手笔投资、提升技术能力著称,产品成本的研发比重也相当高。由于韩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训练出来的博士级工程师,也肯通过技术合作或干脆花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韩国很自然地成为亚洲四小龙中,最具自行研发与发展高级先进技术实力的国家。
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政府通过连续5年的经济建设发展计划,大笔投资现代化基础建设,这也使韩国的基础设施达到与发达国家同步的程度。时至今日,基础设施仍是韩国政府最优先的施政目标,汉城奥运会就是成果之一。韩国政府目前正积极发展朝鲜半岛的西部地区,目的在于开拓与中国以及朝鲜的经贸关系。
国民储蓄率居世界第二位 有趣的是,当战争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时,韩国根本就是一个资本匮乏的国家。当时它是靠着美国支援弥补连年逆差的贸易赤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才站稳脚跟。随后,韩国政府开始在国际上大笔举债,经济发展成果也大大提高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为数可观的国际资本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韩国。韩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管制资本的流向,并利用补贴利率方式将它们导引到几个战略性产业中。韩国的成功说明,本国资金充沛与否已不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资本引进渠道,并做有效的投资,资本匮乏的国家照样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的国民储蓄率快速增长,结果使韩国的资本更充沛。以1987年为例,韩国的国民储蓄率是32%,居世界第二位。由于年年大幅出超,韩国的国家债信也不断地提高。然而韩国迄今仍无一个有效率的民间资本市场,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大障碍。另外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中,80年代利率最高的就是韩国,这个问题同样也会成为投资深化与扩张经济规模的绊脚石。
不利因素的转换:练就一身好本事
与其他7个国家相比较,韩国刚刚出现工资上涨、劳动力短缺的压力。这些压力也是刺激韩国产业朝自动化发展并获得更高生产率的媒介。另外,韩国因为长期缺乏资源,无法主导出口市场等客观限制,结果磨炼出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技术的能力。
韩国因为缺乏天然资源,也幸运地避开许多发展中国家依赖天然资源发展经济的陷阱。与同期发展的国家比较,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部分来自生产制造活动。 今日韩国的竞争优势,正是这些不利因素压力与激烈的国内竞争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韩国政府主导生产要素与货币市场的态度不变,这一态度可能会成为已迈入新阶段的韩国产业的绊脚石。这部分的问题将在第10章与第12章进一步讨论。
需求条件——内外销兼顾
4 200万人集中在狭小的土地上,形成可观的国内市场,韩国许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与本国需求条件有关。水泥、铸铁与炼钢等产业,同样是先有国内需求后,再发展成重要的出口产业。
近年来逐渐成为出口产业的韩国国防工业,也是基于相同经历。韩国政府在国防安全上大量投资,因为武器制造的要求专业而且高度精密化,结果这方面的压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消费型产品领域上,钢琴产业同样是因国内需求而发展出国际实力的例子。韩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加上韩国有不少国际知名的演奏家,爱乐风气导致了国内市场需求的精致化。
乍看之下,韩国大多数出口产业的内销比重并不高,然而,如果将人均国民收入、地理位置、多山地形、文化与产业种类等列入考虑,还是可以发现韩国国内市场对这些产业的影响力。像韩国企业很自然地全力发展小型车,基本家电与其他产业的特定产品环节,都是受到国内需求条件的影响。当日本企业因日元升值与贸易障碍压力而被迫采取发展市场的措施时,也给了韩国企业乘势接收相关国际市场的机会。以半导体工业为例,韩国企业的专长在于标准化存储芯片,就是因为下游消费型电子产业对存储芯片有大量且迫切的需求。类似情形也可以在其他产业领域中发现。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韩国产业的发展中,需求条件的影响力是比较弱的一环。第10章也将说明,韩国的国内市场角色不显著的原因,主要与韩国产业早期发展状态有关。直到今天,国内市场虽然是韩国产业发展的起点,但是除了市场规模与成长需求外,其并未能形成更实质的竞争优势。韩国人的需求标准虽然不断地提高,但尚未达到高级与挑剔型客户的程度。出口产业集群的单薄及项目稀少,正是韩国缺乏高标准国内需求的铁证。
韩国企业因此常撇开国内市场,一心一意放眼海外市场的需求。然而根本的问题是,国内市场不但具有发展潜力,更是韩国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毕竟,国家要形成竞争优势,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性绝对大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不高,韩国企业在产品创新、发展新的产业环节上就会出现瓶颈。韩国产业发展的最大考验之一就是:如何将需求条件变为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支持能力不强
产业的竞争优势是有连锁效应的,韩国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例外。如果缺少上游水泥、钢铁等产业,建筑业很难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纺织业与成衣业更是唇齿相依。另外像消费型电子产业引导出强大的半导体产业,又因半导体产业的支持而在办公设备与电信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韩国许多企业的出口成功,必须归功于本国的大贸易商;以发展中国家的情形来看,韩国的大贸易商规模很大。它们在国际上有完整缜密的销售渠道,使制造业者打入国外市场事半功倍。韩国大贸易商也不断地联合旗下的制造商,以便形成更大型的企业集团。
但是,从规模上来看,韩国的产业集群远比发达国家单薄,竞争优势也比较脆弱。在零配件、机床、生产设备等产业领域里,韩国毫无竞争能力。由于韩国缺乏本地的精密零件与机械设备制造商,所以要在差异化的产品环节或持续创新能力上维持竞争力,事实上是相当吃力的。
同样的问题也令韩国企业在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领导企业一两代之多。这种竞争战略如果不立刻改变,韩国的现有优势必将难以持续。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以国际为舞台
大多数韩国企业将大量生产与价廉的成本奉为主要竞争手段,因此韩国产品几乎全是标准型产品,而且是在价格竞争的层面上。当它们与讲求质量和性能的发达国家产品相比时,落后、次级品的印象是免不了的。不过,韩国产业的竞争力在于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率较高的劳动力,再加上大规模、现代化以及努力争取的最好的国外技术。同时,韩国企业也肯花钱培训员工,期待他们操作精密机械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资金投入速度快,设备扩充也很惊人,这些举措都有助于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在消费型电子、造船、电脑周边设备及远洋渔业等产业,韩国政府很明显地因战略正确而成功。
韩国企业的董事长也是以强势出名,他们的影响力甚至深入到组织的细部环节中。直到今日,许多韩国企业仍是由第一代创办人掌舵,这些领导人精力旺盛,亲身参与公司内外大小事务,并且勇于积极投资。在韩国企业内部,员工与高层主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组织阶层分明、纪律严格。
另一方面,在追求成长、激烈的竞争与政府压力下,韩国企业普遍走上出口的道路。大企业即使还处于产品出口阶段,就已经开始发展它的国际化策略。绝大多数企业也是以半成品代工方式,争取到主要的出口业绩。
但是,比起过度依赖半成品代工发展模式的中国台湾、香港企业,韩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品牌。韩国大企业并不满足于代工,它们更愿意在品牌知名度与开发技术上投资,这种投资除了反映出韩国企业对管理理论与高级技术教育的热衷外,也成了韩国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比如说,日本的索尼公司曾经为了打开知名度,不惜拒绝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大宗晶体管收音机的订单。这个故事不但在韩国产业界流传,并被普遍视为打开国际知名度的典范。与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相比,韩国企业在国外设厂的行动也很积极。像韩国录像带与消费型电子产品的产业,很早就在国外设厂。现代汽车公司的做法更惊人,这家韩国第一大汽车厂在1989年时,已经在加拿大设厂生产,距离母公司开始出口汽车的时间还不到10年。
作风强悍的韩国人 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韩国企业的冒险精神是非常独特的。韩国企业在闯入新产业时,勇气十足,甚至在大额订单尚无着落的情况下,就已展开机器、厂房、设备的大手笔投资。韩国造船业中的现代汽车公司大宇就是在还没有订单之前就先投资兴建大型船坞。另外在录像带产业中,沙汉、SKC、金星、柯龙等4家大厂,在已占有1/4全球市场的情况下,又将产能扩张两倍。韩国人的心态很像美国早期的西部牛仔,充满横扫千军的气概。
形成韩国企业敢冒风险的原因很复杂,历史背景是一个关键因素。韩国人是从战争的瓦砾中站起来的,所以危机意识特别强。这种战斗精神,是韩国企业的最大长处,大、小企业都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当然,企业的倒闭与重组也频繁发生。
敢拼肯干的韩国企业,对成长的重视远甚于利润,而且企业的大小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人民创业的原动力。追求成长的心态也使韩国人纷纷进入电视机、造船、存储芯片等大宗产品领域,至于类似瑞士、意大利、德国所专长的专业产品行业,很少有韩国人愿意涉足。追求成长的意念也使韩国更愿意削价竞争,韩国人对资金周转率的兴趣大过获利能力。
幕后操纵的大财团 韩国企业公开上市的并不多,很多大企业也将大量股权转给自己操纵的法人基金,以保障企业能够持续经营,比如说,大宇企业就有大宇基金会。这种经营模式也使韩国企业的金融市场压力较小,员工对企业的效忠程度提高,愿意尽力保护企业,使其继续存在与发展。在各国当中,韩国人与企业间的密切关系,大概只有意大利可与之相比。
大财团是韩国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特色。类似现代、大宇、三星、金星等大财团,每年营业额大多在100亿 ~150亿美元左右。它们的表现几乎占了韩国总出口值的半数,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四大财团为例,在1987年的韩国出口中,它们占了30%的比例,第二年更增长为32%。韩国财团的发展基本上受到政府的支持与偏爱,在造船与半导体等产业,市场资金几乎完全流向大财团。 但是大财团之间竞争激烈,只要有一家涉足新产业,其余的一定马上跟进;它们也很愿意用旗下赚钱的事业补贴赔钱事业。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大企业的瞻前顾后,韩国大财团敢冒险并灵活调度资源的做法,也是很特别的。
韩国财团也擅长事业部管理战略。由于取得资金容易、拥有一流人才,并受到政府的关爱,韩国财团往往会插手任何被看好或是政府战略性发展的新行业,即使它与本身核心能力并无关系也无所谓。这种做法也使得韩国财团与日本、德国的大公司截然不同。一般说来,日本财团下属的企业虽然具有正式联系、相互投资的事实,但是每个企业仍保有高度自主性。韩国财团则是一个大公司涵盖许多不相干的事业部,并且受到中央的高度统筹管理。
韩国大财团的战略能够运作至今,主要是符合该国的环境发展条件。大财团拥有积极大胆的经理人,加上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使它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然而,这类企业组织结构的明天却充满问号。由大财团形成的集中型经济形态,未必有助于韩国未来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意识即使在缺乏对手的国有事业中,仍很明显,例如,韩国的钢铁业是由行业领先的浦项制铁公司主导。浦项是铸铁与炼钢的一贯化作业工厂,但是政府委任的董事长坚守服务产业界的原则,运营方针包括:为国内提供低价的钢材,努力出口赚取外汇,同时还愿意承担风险大力投资。这种以国家利益为优先考虑的经营原则,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充满官僚作风的国有企业所看不到的。
韩国企业激烈而情绪化的竞争,离不开经理人的态度与目标。绝大多数韩国企业应用相同的杀价竞争战略,使得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捉对厮杀,到了国际市场也仍须拼命才能生存。在这种竞争形态下,韩国企业一直处于持续投资、改善生产率、引进新产品的压力之中,因此也逐渐减轻了它们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依赖。
事实上,韩国产业的竞争常常激烈到政府必须出面干预,以避免企业走向“毁灭”的程度。以汽车产业为例,韩国政府为了应对1981年的全球经济衰退,特别制定了“汽车工业合理化措施”。这项法令规定韩国小汽车厂由三家减为二家(现代与大宇),并强迫另一家起亚转入卡车制造业。次年,政府修改法令,允许起亚重回汽车业竞争,但是到了1986年,起亚再度被强迫重回卡车业发展。
韩国政府的专断作风,事实上威胁到相关产业的长期发展。由于多次干预,韩国汽车业的国内竞争逐渐降温,企业的投资与发展行动也相对减少。 韩国产业能有今天的成就,秘诀就是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政府的干预倾向,是不利竞争优势的危险信号。
表8-15 在选择的韩国产业中,互相竞争的企业数(估计)
1. 韩国有3家企业( 现代、大宇、起亚)生产载客汽车,其中大宇汽车与通用汽车合资经营(50∶50),由大宇掌握大部分经营权。 2. 持有一般承包商执照的企业家数。 3. 26家企业超过5种以上的生产线,占总产量的51.5%。 4. 7家企业大约占该类市场的70%。 5. 13家国内企业,8家合资企业,另外还有8家外资超过一半的外资公司。 6. 4家企业(现代、大宇、三星、KSEC)就占了该国总生产力的90%。 7. 浦项是韩国唯一的流水作业炼钢厂。 资料来源:实地访问;韩国开发银行,《韩国的产业》,1988年;韩国纺织产业联合总会,《韩国的纺织业》,1988年;韩国银行,《经济统计年报》,1988年;研究者的评估。
政府角色——好坏参半
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政府在产业发展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几十年来,韩国政府持续掌握经济发展大权,配合全国上下追求经济增长,使得韩国能在教育等需要长期投资的领域,保持稳定的政策。 在本书所研究的各国当中,能够长期推动既定政策的,除了韩国之外,就只有日本。即使如此,韩国政府的表现也是喜忧参半的。从好的方面看,韩国政府为长远的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在教育与基础设施上持续进行投资,应用出口退税、财务支持、信用稽核等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并把提升韩国的国际竞争力当成首要工作目标,达到刺激产业发展的效果。韩国政府也大手笔成立许多研发机构,并在技术与学术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商品化的工业发展中心。龟尾电子工业园区就是一例。早年韩国企业还在廉价产品环节竞争时,政府就曾刻意将韩币压低,以便拓宽国际市场的竞争空间。
此外,韩国政府也像日本政府一样,在产业发展目标与提供相关信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韩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制订产业发展计划,为企业指引国际竞争潮流。韩国也从20世纪60年代起,将出口确立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优先项目,官方还设立了许多奖项与仪式,公开肯定企业的出口表现。对韩国人而言,能在国际市场打下一片天地,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爱国心的具体表现。1986年,韩国政府还指定10项产品,希望能在3年内达到全球最佳质量水平。 韩国政府除了不断激发企业自行努力改进质量外,还在技术研究与国际公关上大量投资,试图加强韩国产品的国际形象。
韩国政府直接干预产业活动的效果利弊互见。当国内资金短缺时,政府主动扮演引导资金的角色,确实发挥了协助产业发展的效果。像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政府对一些产业进行补助与贷款,同时频频出招,以保护国内市场、避免外国产品与外商进入。好在韩国产业竞争激烈,所以相对地减少了一些政府干预的副作用。另外,韩国政府也设法协助一些特定企业以最佳条件引进国外技术,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内技术能力的目的。
然而有时候,韩国政府的目标即使不是错误的,也是一相情愿的。它曾经断然投下韩国极宝贵的资源,全力发展化工、塑胶与机械等产业,成效却非常差。此外,它所选择的合作研究发展计划并非项项都成功。该国过于热衷于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反而疏忽了真正该做的事,结果常常误导产业界。事实上,由于政府的目标经常锁定在少数最下游的消费型产品,结果限制了韩国的经济,产业集群也很单薄;过度依赖大财团的表现,更是助长了这种趋势。
回溯过去的表现,韩国政府产业政策的最大长处是应变速度快。以往许多干预产业活动的法规,目前已逐渐被淘汰,保护措施也减少了,对大财团的支持也在减少,政府正逐渐淡出。尽管如此,庞大的精英模式的官僚体制依然存在,如果韩国政府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继续以往的干预行为模式或破坏自由竞争形态,那么韩国未来的发展将令人忧心。
机会角色——人弃我取的契机
讨论韩国的竞争优势,绝不能忽略历史上的因缘际会。朝鲜战争将朝鲜半岛分为韩国、朝鲜两个国家。天然资源与充沛的水力发电能源多在朝鲜,韩国几乎是在无天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工业的。战争带来的另一种影响是,朝鲜战争后的美国援助是韩国经济萌芽的关键;紧接着的越战,对韩国产业发展更是推波助澜,像韩国的国际建筑业与水泥业都是因越战而崛起的。此后,由于世界各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当时执全球造船业牛耳的日本吃不下那么多订单,加上交货期太长,客户因而转向刚起步的韩国造船业。在石油价格飙涨之际,中东地区大力发展建设,这也为韩国的国际建筑业带来欣欣向荣的机会。
韩国经济的转型开始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当1974年全球经济空前低迷之际,各国政府与产业纷纷削减投资。韩国政府却反其道而行、大量投资于产业界,协助企业以较低价格取得国外技术。因此,在1975~1976年,国际经济开始复苏时,韩国产业已有足够产能应付国际市场的需求。韩国的经济就这样繁荣起来。
但是对韩国经济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日本。当日本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各国开始对日本产品进口设限时,韩国的消费型电子、汽车以及半导体产业,趁机打入了传统上由日本企业主宰的国际市场。日本产业不断进行发展行动,留下来的市场也大多为韩国人所接收。日元的大幅升值,更增添了韩国与日本竞争的筹码。
日、韩之间纠结不清的关系,导致日本产业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韩国产业的表现。在地理邻近性与历史因素的作用下,韩国人一向将日本视为假想敌。韩国企业主管的话题也少不了日本企业的表现,只要日本企业成功投入的新产业,韩国人一定马上跟进。
在这种情结下,与曾具日本经济起飞指标作用的东京奥运会比照的结果,也使韩国人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寄予厚望。在韩国人心目中,汉城奥运会是提升韩国国际形象与产业国际化的跳板。
回顾与展望——幽明未定的转变期
韩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好榜样。韩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是由初级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投资导向(参见第10章)、经理人的目标以及激烈的国内竞争形成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人才快速成长、大财团带动产业、企业家敢冒险的精神与密集的市场竞争。韩国产业的成功也离不开廉价且生产率高的劳动力、积极引进科技、建造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设备,进而达到以较低成本进行竞争的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韩国的产业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见表7-1)。
韩国产业的成功或多或少受到本国环境与挑战日本情愫的影响。韩国一贯的做法是,发展标准规格、大规模生产且不太需要与客户直接接触或进行售后服务的产品,使用的技术则大多来自国际市场的外国企业,或是引进西方国家过时的技术设备。韩国产业的优势在于最终消费型产品的生产实力,至于上游元件材料与周边机械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话说回来,韩国产业正在发展中,读者可以从表8-16看出,1978~1985年间韩国产业成长或衰退达15%以上的情形,在此期间,韩国快速成长的产业远多于衰退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衰退型产业大多是对价格敏感与依赖天然资源的产业,如渔业产品、烟草、肥料、石材、水泥、木材制品、纤维及成衣等产业。反过来说,成长中的产业大多集中在制造业与支持产业部门,也是产业集群的中间地带,这是韩国经济发展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在机械产业与专业元件产业的成长与衰退程度相当,而那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则显示韩国尚未成为产业发达的国家。
未来的韩国能否持续现有的竞争优势,仍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课题。这关系到韩国人如何发展他们钻石体系中的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也涉及韩国产业的激烈竞争能否持续。韩国人虽然以日本为师,但是在企业战略、国内市场需求的高标准程度乃至于大财团在经济中的角色,都与日本不同。如法炮制日本经验并不能保证韩国经济也能持续深化与发展。
表8-16 1978~1985年韩国在全球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增减15%或以上具竞争力的产业情况*
* 在1978年或1985年超过出口盈亏点的产业,其中包含在1978年具竞争力但在1985年跌至出口盈亏点以下,或在1985年首度出现超过出口盈亏点的显著占有率者。 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