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秋池洗剑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策军的上官文龙比起一般的军人,在官场逢迎、侍奉长官上更加……更加会吧。几日相处之下杨玄朗是这样想的。管军队一派铁血将军样,安排他们的行程也做到妥帖二字。
楚公公虽一直不漏声色,几天下来也和上官文龙走得很近了。
而杨玄朗每天也会和两人商量行程。但问十年前的事儿,楚公公和这上官文龙都是打太极高手,什么真话也没透出来。问得急了,上官文龙直说自己不知。
杨玄朗可真是笑了,上官文龙怎么说也在京中驻守超过十年,一名武将,军中的事儿,他多少得知道点吧。楚公公更过分,自军阀混战时期就跟着皇帝的老人了,问就是年纪大了记不住。
看来这皇家的争斗,他们是一点点都不想参合。他琢磨也是,一句实话不说就没啥交情。也就没站队的嫌疑。再说了,就算站队,谁也不会往他惠王跟前站。
杨玄朗前几天虽有些失落,后悔上来单刀直入问问题了。但还是打起了精神。跟他们不聊多年前的事,没事瞎侃几句风土人情,让上官文龙介绍介绍。这时候三人倒是聊得开了。
天策军是天子亲军属于皇帝亲自组建的部队,上官文龙也是在当年军阀混战的时代被皇帝看中,一步步提拔到统领的位置。虽说也是军事系统的人,但对于从属当年威王、定王的军队还有战例不甚了了。所知也是从战报上得来。
但路过直隶府一处山峡,上官文龙触景生情、忆起当年,还是吹了一番自己当年战绩。
当年大昭皇帝带领天策军如何将盘踞北方的军阀刘汉东斩尽杀绝。大昭建立的最后一役,算是正式消灭了大昭境内最后一个势力。
“惠王殿下且看!此处山峡是刘汉东最后的伏兵之处,刘汉东自退出京师后一路北逃。陛下亲自率军追赶,一路打得他们溃不成军。本想着他已树倒猢狲散,谁料他将大部兵力放在此山峡内。一场恶战。
山峡狭长,山峡前后都是平原。只是没想到刘汉东早料到守不住京师,于是将山峡前的匝道用移植来众多的参天大树封住,做得自然,那些树木如早长在那一般。
他一溃千里,没人想到有此后手,利用地形将我等骗入毂中。
庆幸陛下尚在中军没有向前。当前方军士被困发出示警,陛下也停住了行军。”
楚公公想起当年他和大昭皇帝远远望去,烈火如炙,飞箭如雨。不禁暗道一声“侥幸!”
“那前方的军士呢?”杨玄朗其实没多大兴趣,只是跟这几日的闲谈一样虚伪应付。
“前方的军士事小,你却不知那先头部队里有大昭的四位王爷。还有剑圣的几位亲传弟子!”
“那可当真头大了!”杨玄朗一听这个知道事关重大。
楚公公道:“谁说不是呢?大昭的未来都在那,陛下当时着急上火的,他自己被围困都么见那般神色。”
杨玄朗其实没多担心,因为那些人不都好好活着呢……倒是问起来其它感兴趣的问题。“剑圣的亲传弟子?是稷下剑宫的人?名掌门、罗门主?”
“如果有他们还好呢。那样也不用太担心了。”楚公公道。
“‘鸣镝剑阵’何其锋利,杀不透前方的盾阵,但后方虽有猛火墙和左右山崖上大量箭羽射住入口。封口的兵力不多,杀透后方却绰绰有余。
问题去的不是稷下剑宫的人,而是四位女弟子。”
杨玄朗忽地回忆起丰王妃给他说的一段,几位皇子从十万危急里杀出来。看来就是这一段了。没想到当年的战友,如今六亲不认。看来现实总能改变人。
杨玄朗想到此处有些失落,秋风过处,他一阵寒冷。本以为父亲不插手朝政,还在京城外建住宅,有些反应过度了。现在想来,如果可以,做一介江湖散人也挺好。
也不知将来自己的这些好朋友会不会反目呢?他扫了一眼在他们身后默不作声的张子墨,心道无稽了。
他随口问出:“那父王他们逃出来了么?”
楚公公表情从紧张变为喜悦,“亏得蓝剑圣以一己之力,压制山崖上的弓弩手。才让我军能从容布置对射方阵,而后才能灭火。”
“那‘砯崕剑气’真是威震天下!休论两边的弓箭手,连山崖都被打得飞石乱崩。”上官文龙叹道!
说到此处张子墨心中一动。幻想自己要是也会这剑气该多好!可惜据说山门只有名掌门一人练成。
“庆幸小殿下们都安然无恙。”四人沐着秋风,就像回到了当年战场。仿佛金戈铁马就在眼前,连楚公公也心怀激荡。
连日路程倒也没什么风波,就是秋天下了几场大雨,在这个季节并不常见。
冷飕飕的风,越往北越冻人。杨玄朗为了面子没有接棉衣,过了几天流鼻涕了,这才后悔。看见张子墨从善如流,给棉衣就套上,现在没事儿人也似。有点羡慕。
一路奔波,终于见到边关雄城,大宁城。
此城城墙高约六丈,砖石都与其他小城不同。筑基的石块平整巨大,破损的地方以火烧岩修补。不可谓不是坚城。
不过距离上次大燕来袭,也已过去三四年了,城墙看不出战火的痕迹,已经被修缮的很好了。就连威王都不再边关坐镇,回京城享福去了。
大宁城主将薛翰夜三十里外相迎,一路入城。
他话并不多。只是开始拜见时的恭敬,后来就不太说话了。跟上官文龙完全不同。长相上,薛翰夜长得年轻,眼神坚定。上官文龙一脸胡茬,眼睛里也浑浊得多。看来是京城官宦生活让他分了心。
大宁城按说是威王的势力范围,但杨玄朗不觉得是薛翰夜故意怠慢,而是他应该就是话不多那种人。他心想,大宁城乃北方第一重镇,不但威王不能只考虑势力用人,大昭皇帝也不会轻易把这城交给庸人去守。
入城以后,上官文龙说来时威王有交代让惠王入驻自己的行宫。本来杨玄朗想推辞,可楚公公就没想过住城里的客栈或者军营。
薛翰夜也一再相邀,说住城内客栈不但扰民,他布防也不易。杨玄朗一听是这,就答应了。想起不穿棉衣被冻出轻微风寒,这回也不任性了。
因为大昭皇帝让威王长期在大宁城驻扎,边关苦寒之地,一待就是三年,他觉得多少有点对不起自己儿子。在第四年给他特批了座行宫。只是没想到建好以后威王住了不到两年就回京了。
杨玄朗想来,皇爷爷让威王守边关恐怕也有威王害死自己父王的怒气。只是时过境迁,活着的人更重要。
安顿下来,刚住了不过一天。
杨玄朗就趁着夜色悄然去到张子墨房间。张子墨在此次边关之行里一直没怎么说话,好像有心事一样。
杨玄朗过来一问,原来是张子墨认为说多错多,上官文龙、楚公公都是聪明人,难保自己说错什么话,被有心人算计。干脆就只看风光,只管自己的事儿。
杨玄朗心中称是。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子墨,如今我们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想办个什么事也办不成。”
“正是,你是大昭惠王,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要是查案恐怕是查不到真相的。”
“嗯,子墨,我想和楚公公打个招呼,完了偷溜出去。”
“不告诉薛将军我能理解,怕薛将军是威王的人,上官将军也不告诉?上官将军的天策军可是保护你的。”
“如今能信的只有皇爷爷派给我的楚公公。” 秋池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