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党支部工作手册(2021年版)

第一节 制度建设是党支部建设中的根本性建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党支部工作手册(2021年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章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

  学习导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与做好党支部的建设。本章主要介绍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原则、内容以及确保各项制度实施的途径。

  党的制度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是党内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党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是党支部自身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党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始终。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基本遵循,根据基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是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

  制度建设是党支部建设中的根本性建设

  一、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对党支部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是由制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这是因为:

  (一)制度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党的制度一般以条律或规章的形式表现出来。党的制度要经过一定的授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产生,对全体党员具有同等约束力,因此它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党支部的每一个成员,无论他是书记、委员,还是普通党员,在党的规章制度面前是一律平等的,只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而没有超越制度以外任意行事的权利。

  (二)制度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

  党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党的整体意志和利益的表现,是为全党认可的根本行动准则。科学的党的制度规定了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准则,是党的领导活动规律、组织生活规律的条文化、规范化。长期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如何开展工作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党支部自身建设内在规律的总结,对指导支部的全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三)制度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的制度作为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排除了少数人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党内生活的现象。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只能由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其他党的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作出决定,不能因个人的看法、言论或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党章及其他有关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了党支部的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管理权限、活动范围和工作方式;规定了党员个人的活动范围、行为方式、行为规范;明确了党组织和党员个人违反了党的制度应该承担的责任,指明了党组织和党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违反了这些规定所应该承担的后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一旦形成,便不易变动,因而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二、制度建设在支部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靠制度来坚持。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新鲜经验,也要靠制度来坚持”。制度建设对党支部自身建设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以贯彻实施的决定性条件。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的每一个方面,落实为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没有党的各项制度的保障,是不可能的。如果每个党员不守党内的各项规矩,各行其是,那么就不可能真正保证政令畅通,不可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是实现支部内部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党支部要实现对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其基本条件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要使决策正确,就要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这就需要有民主的决策程序和科学的决策机制作规范和保障。例如,决策前如何征求群众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决策中如何使支部内每个党员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主张,然后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决策;支部大会讨论形成的决策如何贯彻实施等。整个过程都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进行,都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做保障,否则就会出现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家长制”“一言堂”,决策执行中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

  (3)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有力杠杆。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党的基层支部直接面对广大党员,应该说,支部的制度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员民主权利的发挥,关系到他们参与支部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关系到整个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是增强支部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的有效保障。支部一般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处在党的各项工作的最前沿,因此,面临的工作任务是纷繁复杂的。怎样才能保证支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因为,我们党不但有实体性制度,也有程序性制度;不但规定了我们要做什么,而且有许多制度还规定了怎么去做。坚持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就能够把支部的各项工作纳入经常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5)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是加强支部内有效监督、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江泽民指出:“党内监督要有效,监督工作水平要提高,有赖于党内制度建设的加强。”他还说:“抓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又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党员对支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决策程序和办事公正与否等的有效监督,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党内各项民主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赖于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坚持从严治党必须严格执行党的制度和纪律,对那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要坚决按党的制度规定严肃惩处。

  三、制度建设贯穿于党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始终

  党支部自身建设除了制度建设外,还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既是不可或缺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对于党支部自身建设来说,也应该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方面建设的始终。党的各项制度本身,就是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经验和传统的规范化、条文化的结果,它内含着党员所必须坚持的思想原则、组织纪律、廉洁自律的要求等。因此,在支部每个成员中明确党内法规对党员的具体要求,便是在他们面前树立起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准则。按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才能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制度建设对于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是支部建设中一项根本性的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才能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支部工作手册(2021年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