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粮食安全的潜力与出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二章 粮食安全的潜力与出路
我国的粮食生产潜力有多大?如何挖掘潜力?203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能够达到多少?这些都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亟待回答的问题。我们在持续30年对我国粮食潜力、粮食安全跟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粮食生产潜力达10亿吨以上
粮食生产是一个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经济活动,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如何估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是全世界面临的自然科学和经济学难题。
(一)粮食生产潜力金字塔
粮食生产潜力也称作物生产力,是指粮食作物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光照、温度、降水、土壤)和生产条件(灌溉、肥料、技术、经济、社会)下,理论上具有的生产能力。
国内外科学家对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了大量探索。经济学家常用时间序列法、技术进步法等,而自然科学家应用较多的方法则是通过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逐级估算。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是198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生态区域法”——通过光、温度、水等自然资源估算粮食生产潜力,但由于没有考虑肥料、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差较大。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气象研究院都对中国粮食生产潜力、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我们在《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一书中提出了“粮食生产潜力九级订正法”,并构建了作物生产力金字塔。该方法是国内外涉及要素最多的作物生产力计算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计算样本,即确定以省还是以县为单位,测算粮食潜力。为了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我们选择不同耕作制度区的671个县(市)作为样本县,计算粮食潜力,并汇总得到全国粮食生产潜力。
第二步,遴选样本作物。每个县以什么作物为样本,直接影响计算结果。为了准确地测算不同作物的生产潜力,我们遴选了小麦、春玉米、夏玉米、早稻、中稻、晚稻、春大豆、夏大豆8个主要作物,其产量占粮食产量90%以上。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估算了2030年我国粮食生产潜力。
(二)光合生产潜力达21.2亿吨,潜力指数3.2
光合生产潜力(YL)是指除光照资源外,在其他生态条件(温度、降水、土壤)最佳、生产条件(灌水、肥料、技术、经济、社会)满足时,理想作物群体(密度、结构)在当地光照条件下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形成的最高产量。
由于我国光资源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相对稳定,本书中的光合生产潜力仍然采用《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中的结果,即21.2亿吨,是2019年粮食产量的3.2倍,即潜力指数为3.2。也就是说,当前粮食生产对光资源的利用率低于1/3,有的专家则计算光合资源还有10倍左右的潜力。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光合生产潜力还将进一步增加。
(三)光温潜力达13.2亿吨,潜力指数2.0
光温生产潜力(YT)是指除光照、温度资源外,在其他生态条件(降水、土壤)最佳、生产条件(灌水、肥料、技术、经济、社会)满足时,理想作物在特定光照、温度条件下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由于我国温度资源相对稳定,虽然温度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但气候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还不明显,本书中的光温生产潜力仍然采用《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中的结果,即13.2亿吨,是2019年粮食产量的2.0倍。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气候变暖,我国复种指数还会增加,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有望进一步提高,但提升幅度有限,因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南方干旱加剧。
(四)光温水生产潜力达9.5亿吨,潜力指数1.4
光温水生产潜力(YR)是指除光照、温度、降水资源外,在土壤条件最佳、生产条件(灌水、肥料、技术、经济、社会)满足时,理想作物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单位耕地面积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也称作物气候潜力。
虽然不同地区降水资源每年都有变化,但多年平均值则相对稳定。本书中的光温水生产潜力仍然采用《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中的结果,即9.5亿吨,是2019年粮食产量的1.4倍。随着北方干旱地区降水量的增加,作物光温水生产潜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五)光温水灌潜力达12.7亿吨,潜力指数1.9
光温水灌潜力(YS)是指除光、温、降水、灌溉等条件外,在土壤条件最佳、生产条件(肥料、技术、经济、社会)满足时,理想作物在特定生态条件下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也称作物生态潜力。
1987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4440.4万公顷,当时测算的光温水灌潜力是116116.8万吨。2018年,我国灌溉面积为6827.2万公顷,比1987年增加53.8%,同期粮食总产由40297万吨增长66384万吨,增长了64.5%。按每亩有效灌溉增产130千克测算,到2030年在提高农业总用水利用率的基础上,我国灌溉面积仍然有望再增加15%左右,光温水灌潜力有望达到12.7亿吨,是2019年粮食总产的1.9倍。可见,提高灌溉面积仍然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六)光温水灌土潜力11.5亿吨,潜力指数1.7
光温水灌土潜力(YI)是指除光、温、降水、灌溉、土壤资源外,在其余生产条件(肥料、技术、经济、社会)满足时,理想作物在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我国未来耕地面积仍然面临下降趋势,但也有一些措施能够使耕地面积得到补充。我国农业耕种历史悠久,土壤肥力下降比较明显。自1987年以来,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征用耕地不少于3亿亩,而相同面积的补偿耕地通常土壤肥力、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与此同时,我国通过土地整治、种植耐盐碱水稻、荒地种植藜麦等措施,有望增加近1亿亩耕地面积。综合测算,2030年光温水灌土潜力将达到11.5亿吨,是2019年粮食总产的1.7倍。应当指出,作物光温水灌土潜力能不能挖掘出来,主要取决于土地整治、耐盐碱水稻、藜麦种植等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光温水土灌肥潜力10.7亿吨,潜力指数1.6
光温水土灌肥潜力(YF)是指除光、温、降水、土壤、灌溉、肥料资源外,在技术、经济、社会条件完全满足时,理想作物在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化肥是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同时会带来农业污染问题。我国一直面临如何科学施肥的难题:减少化肥会导致粮食减产,不减少化肥用量又会造成污染。1987—2018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由884万吨增长到5653.42万吨,增长了511.2%,同期粮食增产64%。未来,我国科学施肥的重点仍然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继续控制化肥总用量。综上所述,到2030年我国化肥用量不会明显增加,光温水土灌肥潜力10.7亿吨,为2019年粮食单产的1.6倍。
(八)作物技术潜力9.6亿吨,潜力指数1.5
作物技术潜力(YT)也称光温水土灌肥技潜力,是指除光、温、降水、土壤、灌溉、肥料、技术资源外,在经济、社会条件完全满足时,理想作物在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作物技术潜力是在假设技术最优条件下的作物生产力。这个技术最优条件是很难达成的: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难度越来越大,把潜力全部挖掘出来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技术推广不到位。综合考虑,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植物基因编辑、荒地种植藜麦等技术有望在未来10年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进步能够挖掘90%的光温水土灌肥潜力,即技术潜力可达9.6亿吨,是2019年粮食产量的1.5倍。也就是说,考虑到未来技术进步,在不计算生产成本与效益的情况下,2030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比2019年增加50%。
(九)作物经济潜力8.6亿吨,潜力指数1.3
作物经济潜力(YE)也称光温水土肥技经潜力,是指在社会因素完全满足,在光、温、降水、土壤、肥料、技术、经济条件下,理想作物在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经济投入与效率是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大的因素之一。一方面,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不愿意种粮,复种指数大幅度下降,种粮需要大量补贴,受政府财力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限制,大幅度增加补贴不可能继续;另一方面,我国粮价已经明显高于世界粮价,粮食产业竞争力下降。考虑到上述因素,到2030年我国作物经济潜力约为8.6亿吨,约为2019年粮食总产的1.3倍。可见,粮食生产投入与效益、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未来我国粮食增长的重要限制因素。
(十)社会生产潜力8亿吨,潜力指数1.2
社会生产潜力(YS)是在综合分析光、温、降水、土壤、灌溉、肥料、技术、经济、社会等条件下,理想作物在单位耕地面积上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社会生产潜力是经过人们的努力可以实现或基本可以实现的产量。
我国实现了粮食连续16年增产,口粮自给率为98%,粮食储备量达到6.7亿吨,足够一年的消费量,但大豆、油料等食物需要大量进口,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粮食供应链面临断裂的风险。在党中央重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基调下,我国粮食生产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粮食总产有能力达到8亿吨,是2019年粮食产量的1.21倍,这是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的产量。
综上分析,到2030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可以达到8亿吨。如果加上进口粮食1亿吨,那么按14.3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629千克,我国粮食安全能够获得保障。
二、把粮食总产波动控制在5%以下
粮食的产量、产能与潜力是反映粮食生产的三个重要指标,其概念与内涵明显不同。关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根源是对粮食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不同。
一种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有保障、没问题。一些学者,甚至政府部门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没问题,其主要理由是我国口粮自给率为98%,粮食连续16年增产,粮食储备量足够吃1年,等等,实际上他们是把口粮安全等同于粮食安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口粮安全没问题,粮食安全是难题。我们研究发现,口粮消费只占粮食总消费的20%~30%,口粮安全绝对不等于粮食安全。我国养活14亿人口需要2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和其他食物,而我国只有20亿亩耕地,近几年进口的大豆、油料与肉类折合相当于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或食物,所以中国民众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中国“小粮食安全”没问题,“大粮食安全”是难题。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民众不仅需要“吃饱”,还需要“吃好”,我国迫切需要“保粮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国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以及2020年4月中央明确提出的“保粮食能源安全”,为我国未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与消费确定了重大方针,指明了方向与重点。
为了让公众更容易理解粮食安全,我们引入“小粮食”与“大粮食”两个概念。“小粮食”(也叫口粮或主粮)是指烹饪后直接食用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粟(谷子)、黍(糜子)、荞麦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一般中等生活水平的人群,其每年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的20%~30%,所以口粮叫“小粮食”。“大粮食”(通常讲的粮食)是指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储备粮等粮食的总称。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小粮食”消费不足150千克,但“大粮食”消费达到1000千克,主要是食肉量达100千克。通常,人们吃掉1千克牛肉、猪肉、鸡肉分别相当于吃掉8千克、4千克、2.8千克粮食。如果一个人每天吃掉0.3千克牛肉,他就相当于每年消耗876千克粮食。
粮食产量(也称粮食总产)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通过粮食生产活动所获得的粮食数量的总和,通常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糜子等禾本科作物与豆类产量的总和。按收获季节划分,粮食可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划分,粮食分为谷物、豆类、薯类,谷物又分为稻类(粳稻、籼稻、糯稻等)、麦类(小麦、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粗粮或杂粮类(玉米、高粱、荞麦、豆类等)。另外,2015年以后,我国一些部门把薯类也纳入口粮之中,例如马铃薯、木薯、番薯(红薯、白薯)等。
粮食产量是原料粮经过粗加工或处理的数量,谷物要脱粒、豆类要去豆荚,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按5千克鲜薯折1千克粮食计算。有些地方收获的粮食含水量偏高,还要扣除多余水分,按标准含水量计算。
我国南北自然条件互补——北方干旱、南方增产,南方洪灾、北方增产,粮食生产在灌溉面积达到全国耕地面积50%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处于“扭秧歌”状态。自1986年以来,除7年外,其余27年粮食总产波动在5%以下(其中17年在3%以下),这说明我国粮食总产基本稳定。自2000年以来,粮食减产幅度超过5%的年份只有两年。自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4年粮食总产波动在1%以内,这说明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由此可见,随着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我国完全有能力把粮食总产的波动控制在5%以下,可以防止重大旱灾、洪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重大政策与人为因素造成粮食产量的过大波动。
三、切实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
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适当进口粮食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但根据我国人均收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消费量测算,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我们需要迫切保持一定的粮食产能。粮食产能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或一个生长季)能够稳定达到的产量,是已经具备随时能够实现的粮食生产能力。通常,粮食产能应该等于粮食经济生产力。增加粮食产能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耕地撂荒,恢复并提高复种指数。
保持粮食产能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一旦出现危机情况,我国可以在高成本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在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背景下,为了保持一定粮食产能,适度进口既能调节粮食市场,又有利于土地休养生息。我国人口多、粮食占有水平偏低、收入增长快、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提高粮食产能的任务十分繁重,保持并提高粮食产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
参照国外人均收入增长与粮食总消费的变化规律,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消费习惯与文化,光热、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态化、信息化等技术、经济、社会条件,我们初步测算,2030年、2040年我国粮食产能分别要保持在8亿吨、9亿吨左右。参照中高收入国家人均粮食总消费的650千克左右,我国到2030年人均GDP将达到18000美元左右,同期粮食总需求将增加20%左右,即由2019年的7.5亿吨(生产量加上进口量)增加到9亿吨左右,因此粮食产能需要保持在8亿吨左右,实际产量不低于7.5亿吨。
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保障粮食安全)主要有八项对策:“要粮于技、藏粮于地、生粮于海、产粮于山、生粮于改、储粮于友、节粮于用、稳粮于共同体”(见表22-1)。
表22-1 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主要途径
注:“稳粮于共同体”属于宏观层面,未列入表中;以上增产措施去掉了重复因素。
(一)“要粮于技”,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
“要粮于技”就是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单产与粮食生产效益,我国粮食单产仍然有很大潜力可挖。1949—2019年,我国粮食亩产由68.6千克上升到381千克,增长455.4%。未来10年,我们要大力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一是综合利用第二、三代育种技术,培育超级作物品种,力争使第三代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超级大豆亩产分别达到1200千克、900千克、1600千克、300千克,带动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高10%以上,新增粮食684亿千克;二是增种1亿亩耐盐碱水稻、藜麦,增产200亿千克;三是形成国际一流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四是研发动物生长激素、人造肉、大厦农业等技术,储备一代粮食增产技术。以上措施可增产粮食884亿千克左右。
我国超级稻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自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始以来,水稻单产已跨上了8个亩产100千克的台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17年,我国超级水稻试验田单产由703.5千克增长到1149.02千克,增长了63.5%。从2000年以来,超级稻已跨上5个亩产100千克的台阶,平均每个五年计划上一个台阶。到2030年还有10年时间,水稻亩产将再跨上一个台阶,达到1200千克是完全可行的(见表22-2)。
表22-2 中国超级稻单产增长历程
(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
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未能实现杂交小麦的大面积推广,但小麦育种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小麦工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20年,我国小麦高产试验田单产已由600千克增长到856千克,20年增长了42.7%;未来10年,小麦单产有望再增长5%~10%,达到900千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未来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工作的效率(见表22-3)。
表22-3 小麦试验田单产增长历程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我国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而单产提高的根本途径是科技进步——主要依靠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广泛应用。从粮食单产增长趋势来分析,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10年更换一次品种,每次提高产量5%~8%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产量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藏粮于地”,保住两个18亿亩红线
“藏粮于地”就是要保住两个“18亿亩”红线。粮食生产成本高,我们可以适当进口便宜粮,但要保住耕地红线。在遇到粮食危机时,我们随时可以恢复种植面积,进退自如。一是防止耕地“非农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城镇化、工业化必然要占用耕地,因此我们要坚持“占优补优”,防止耕地数量下降、质量下降。开展“土地整治”,对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弃耕地进行全面整理,力争增加0.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新增粮食160亿千克;发展耕地生态修复技术,恢复被严重污染、不宜耕种的5000万亩农田。二是防止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8亿亩以上。我们要优化农业结构,防止经济作物、森林对粮食耕地的挤占,形成有利于粮食安全的农业内部结构。
(三)“生粮于海”,发挥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作用
“生粮于海”就是充分利用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产海产品,减少粮食消费。日本人均水产品消费达到68千克,粮食直接消费维持在低水平,其经验值得借鉴。2018年,我国海洋总捕捞量已达1466.6万吨,每平方公里海洋捕捞量不足0.8吨,其中远洋捕捞仅226万吨。创新远洋渔业技术,力争远洋水产新增250万吨,相当于增产100亿千克粮食。
(四)“产粮于山”,创新大国土、大粮食理念
“产粮于山”就是要充分发挥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北方30亿亩草原在增产粮食、发展木本食物方面的作用。我们要协调好南方草山草坡在发展林木、水果、花卉上与木本粮食的关系,保持生产木本食物的能力。我们要在保持北方30亿亩草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进一步挖掘种植优质牧草、水培沙培作物的能力,力争新增100亿千克粮食。
(五)“生粮于改”,推进新一轮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生粮于改”就是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把降下去的复种指数再恢复起来并逐步提高。未来农业政策,特别是粮食政策的导向,其核心点是提高种粮农民的比较效益,让农民想种粮、能种粮、会种粮、种好粮(见图22-1),把农作物复种指数由2018年的123%恢复到1985年的155%。我国复种指数至少还有22个百分点的潜力可挖,如果按理论复种指数198%计算,那么还有76个百分点的潜力。可见,尽管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已经40多年了,但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粮于改”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最重要的途径、最根本的措施。如果种粮效益低,农民不愿意种粮,特别是未来青年农民不愿意回农村,不愿意种粮,这就表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到位,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并加大新时期农业经济改革的力度。
图2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政策要点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数据指出:我国耕地面积为20.2亿亩,201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89亿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55亿亩,占70.5%;深化改革,探索新的粮食体制机制,提高复种指数5~10个百分点,可增加1亿~2亿亩播种面积,新增300亿~600亿千克粮食。
(六)“储粮于友”,建立海外10亿亩耕地的粮食“供应链”
“储粮于友”是指我国要与友好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合作生产基地,确保建成约10亿亩耕地的粮食“供应链”。例如,与巴西、古巴、阿根廷、俄罗斯等国,通过长期合同、合作开发、耕地租用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批多元、长期的海外粮食基地,构建10亿亩耕地的粮食供应链。
(七)“节粮于用”,创新粮食消费文化
“节粮于用”就是减少粮食的收获、储藏、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浪费,力争提高粮食利用效率5%左右。我们要努力做到“收获多一点、储藏省一点、加工省一点、饲料省一点、餐桌省一点”,完善不同人群的膳食标准,将人均用粮控制在600千克左右,科学用粮,充足营养,减少肥胖,促进健康。
(八)“稳粮于共同体”
我们要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共同建设人类粮食安全共同体,包括建立“国际粮食安全联合研究院”,共同研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稳定的粮食供应链,保障人类粮食安全。
四、实施“进口大豆替代工程”
我国进口食物相当于9亿亩耕地的产量,其中进口大豆占7亿亩,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可启动“大豆替代工程”,使大豆对外依存度下降30%左右。
(一)大豆进口依存度85%,亟须减少进口
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最近10年平均每年增加650多万吨。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8800多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年度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60%左右。用没有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2017年数据计算,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600万吨,大豆消费量为11130万吨,进口大豆份额高达86.3%。另外,大豆从美国、巴西进口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0%左右,且美国没有底线地遏制我国崛起,因此,我们过多地从美国进口大豆,存在粮食安全风险,实施“进口大豆替代工程”是战略选择。
(二)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占比明显下降
1.大豆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下降57%
195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744.30万吨,粮食作物产量为13212.90万吨,大豆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5.63%;2018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596.71万吨,粮食产量为65789.22万吨,大豆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2.43%。2018年大豆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比1950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下降了约57%(见表22-4)。
表22-4 大豆产量及占粮食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2.大豆面积占粮食面积比重下降了14%
195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440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1609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为8.39%;2018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619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5557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为7.19%,比195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下降了14.3%(见表22-5)。
表22-5 大豆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3.大豆单产20年增长6.08%
1999—2018年这20年,我国大豆单产由1789.16千克/公顷提高到1897.96千克/公顷,增长了6.08%(见表22-6)。由于大豆单产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所以大豆面积占粮食面积比重下降14.39%,大豆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下降57%,导致大豆主要依赖进口。
表22-6 1999—2018年大豆单产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三)大豆减产的原因是玉米挤占大豆种植面积
1.大豆面积下降了1785万亩
195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4404万亩,产量为744.30万吨;2018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619万亩,产量为1596.71万吨。2018年大豆播种面积比1950年减少了1785万亩,产量增加了852万吨。
2.玉米面积增加了43765万亩
1950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19430万亩,产量为1389.40万吨;201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63195万亩,产量为25717.39万吨。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比1950年增加了43765万亩,产量增加了24328万吨。
3.大豆面积改种玉米增产粮食726万吨
2018年,玉米单产为406.95千克/亩,大豆单产为126.63千克/亩,玉米单产是大豆的3.2倍。如果将下降的1785万亩大豆面积全部种植玉米,那么按照2018年的单产测算,增产粮食726万吨。
4.玉米挤占大豆的原因是亩效益高65%
相关资料显示,在不算补贴的情况下,种植玉米亩效益大概为430元,而种植大豆亩效益为260元。种植玉米效益比种植大豆高出170元/亩,玉米每亩纯收入比大豆高65%。玉米逐年挤占大豆的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与大豆种植面积之比由1950年的1.3∶1上升到2018年的5.0∶1(见表22-7)。
表22-7 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对比情况
(四)实施“进口大豆替代工程”
1.恢复大豆面积2000万亩,可增产253万吨
如果增加20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那么按照2018年大豆单产126.63千克/亩计算,可增产大豆253万吨左右。恢复大豆面积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支持北大荒集团开展大豆高产优质攻关行动,重点推进绿色有机大豆种植,着力降成本增效益,开发食用、药用豆制品;二是推动建立黑龙江省国家永久粮食(大豆)核心保护区,重点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严禁一切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坚决保护好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两大平原”非转基因粮食(大豆)“净土”。
2.提高大豆单产20%,可增产315万吨
2018年,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26.63千克/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力争将杂交大豆产量取得突破,增产20%左右,即单产提升到150千克/亩。按2018年大豆种植面积12619万亩计算,可增产315万吨左右。我们可通过探索建立东北“三省一区”国家永久粮食(大豆)核心功能区,力争到2022年实现大豆产能3500万吨,折算耕地面积为2亿亩(1.5亿亩播种面积+0.5亿亩提升产能折算面积),切实发挥好维护国家粮食(大豆)安全的“压舱石”作用。
3.推进“大豆种植标准化工程”,可增产630万吨
黑龙江垦区是全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技术使得大豆单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些年大豆单产稳定在170千克/亩。我们要全力推广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标准化工程,使得全国大豆单产达到垦区水平,即比目前提升50千克/亩左右,则可实现大豆增产630万吨左右。
4.增加200万吨油菜籽,替代大豆400万吨
对于油菜籽产业,早在2008年粮食危机之时,就有专家学者提出发展菜籽以缓解我国大豆过多进口的局面。与大豆相比,油菜籽在食用油、蛋白粕方面的替代性非常强。更关键的是,与大豆生产需要较好的耕地资源不同,菜籽种植区域广泛——从南到北,从西北到东北,到处都适合油菜籽的种植,而且南方地区大量的丘陵地带非常适宜种植,能有效解决国内耕地紧张的问题。2018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9826万亩,油菜籽产量为1328万吨。如果大力发展油菜籽,使其替代一部分大豆油,那么按油菜籽出油率30%和大豆出油率15%计算,增加200万吨油菜籽产量的油菜种植面积,可替代400万吨大豆。
5.发展藜麦5000万亩,替代大豆500万吨
藜麦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值得大力度、大范围推广。目前,陕西、山西、青海、四川、浙江等地均已有小规模适应性种植。发展藜麦5000万亩,按单产250千克/亩、蛋白含量16%计算,可增加蛋白200万吨;按大豆蛋白含量40%计算,可折合成大豆500万吨。
6.发展优质牧草2亿亩,替代大豆1000万吨
发展优质牧草2亿亩,按单产100千克/亩、蛋白含量15%计算,则可增加蛋白300万吨,可折合成大豆1000万吨左右。
7.发展海洋动物,替代大豆150万吨
多数鱼类的蛋白含量可达18%~20%。利用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增加远洋捕捞300万吨,相当于增加蛋白54万~60万吨,可替代大豆135万~150万吨。
以上途径共生产、节约大豆3248万吨左右,按大豆进口最高年份2017年的9600万吨计算,可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33.8%。恢复大豆面积,可能造成玉米面积下降的损失,一方面可通过提高玉米单产解决,另一方面可适当进口玉米。无论是进口大豆,还是进口玉米,都离不开美国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分散进口渠道,避免进口渠道单一造成的风险。 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