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粮食大省生产潜力与对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三章 粮食大省生产潜力与对策
粮食生产大省持续增产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粮食能否持续增产,主要取决于产粮大省还有没有生产潜力、有没有生产积极性。我们选择小麦和玉米生产大省山东省、水稻生产大省湖南省,对产粮大省粮食生产潜力、增产途径、政策与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仍然具有20%左右的潜力,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种粮效益低制约了粮食生产潜能的进一步释放。
一、山东省粮食有望增产20%
山东省人口、GDP、农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2%、7.1%、7.3%和8%。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单产居全国第六位,人均粮食占有量为535.4千克,是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1倍。粮食产量实现13连增,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山东省粮食生产机遇和挑战并存,仍有20%的增产潜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山东省粮食产量70年增长5.1倍
近10年来,随着《山东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的实施,山东省粮食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粮食总产实现13连增。特别是近年来引黄灌区的建设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较大程度地缓解了全省农业生产缺水的矛盾,为山东省粮食生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山东省粮食生产依然面临着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紧缺等资源性挑战。
1.山东省粮食产量70年增加5.1倍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国前列。2018年,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2607.3万亩,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黑龙江和河南);山东省粮食总产量达5319.5万吨,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黑龙江和河南),比1949年增加了4449.6万吨,增长了5.1倍,年均增长2.7%;山东省粮食单产达421.9千克/亩,居全国第六位(前五位分别为上海、新疆、江苏、吉林、湖南)。
2.山东省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
山东省粮食生产仍面临耕地持续减少、水资源紧缺等资源性挑战。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耕地面积由2013年的763.35万公顷减少到2018年的758.98万公顷,5年减少了4370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近9000公顷。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给山东省粮食产量继续维持高位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二是水资源紧缺状况突出。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和引黄灌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山东省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比重和人均水资源量分别由2003年的1.8%和537.9立方米下降至2017年的0.8%和226.1立方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依然异常突出,这无疑给山东省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山东省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
山东省粮食生产面临中央“保粮食安全”重大决策带来巨大动力、“千亿斤粮食建设”迈上新台阶、补水工程持续加力、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等良好机遇。
第一,中央做出“保粮食安全”重大决策。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省财政设立了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完善了粮食生产监督考核机制,打出了包括增加财政投入、改善生产条件、确保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单产等一系列确保粮食生产的组合拳,切实发挥和履行了粮食生产大省的作用和职责,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二,“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自2008年以来,山东省制定实施了《山东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进一步统筹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布局,以国家确定的73个产能任务县为核心、12个产能后备县为重要补充,通过采取改善灌溉条件和改造中低产田、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推广重大和关键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病虫害防控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六大技术路线”,大力实施水利骨干工程、高产稳产粮田建设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及黄河三角洲荒碱地治理工程、科技提升工程、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工程、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工程“七大工程”,先后投资400多亿元,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辐射带动全省粮食稳步增产。
第三,实施农业水资源补充工程。山东省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3%,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近年来,随着引黄灌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德州、聊城、滨州等引黄灌溉区农业水利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多万亩。自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以来,山东省外来水量已累计调入40亿立方米,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0余万亩,有效缓解了全省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山东省农田灌溉面积达874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505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395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406,高于全国0.53的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从骨干渠道到田间,从宏观到微观的立体化、系统化节水灌溉工程格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带来的年新增粮食产能近30亿千克。
第四,农业科技不断进步。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山东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提出的“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正从农业产业大省向农业科技强省转变,初步构建起了以农业良种工程、农业展翅科技行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为全省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山东省粮食仍有20%以上的潜力
山东省虽然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在耕地数量、农田质量、复种指数、单产水平、技术突破等方面仍有较大增产潜力。
1.五大因素奠定了山东省粮食增产的基础
第一,耕地面积仍有1000万亩潜力,可增产粮食350万吨。山东省现有未利用土地2000多万亩,其中宜农荒地近1000万亩。通过开发利用,粮食亩产可达到中产田水平,按单产35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350万吨。
第二,高标准农田建设仍有3000万亩潜力,可增产粮食150万吨。山东省现有耕地11000多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5700多万亩,占比仅为一半左右。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山东省10年内可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尚有150万吨粮食增产潜力。
第三,复种指数有增加2个百分点的潜力,可增产粮食100万吨。近年来,山东省的复种指数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直维持在140%以上的高位,2016年达到148.3%,2018年下降为146%。山东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比也长时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保持在68%以上。对山东省这样的粮食生产大省来讲,在未来10年内,通过调整农业政策,进一步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复种指数,将有100万吨的粮食增产潜力。
第四,单产仍有15%的提升潜力,可增产粮食840万吨。长期以来,山东省粮食单产一直高于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水平,且单产提高幅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幅度,2018年达到6383千克/公顷,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9%。未来10年,山东省可通过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两次更新,实现提高粮食单产15%以上的目标,从而挖掘粮食增产840万吨的潜力。
第五,新技术突破孕育新的潜力。一是耐盐碱水稻育种技术。袁隆平院士团队已在山东省青岛市建立了海水稻研究中心,开展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10年,山东省250万亩中度盐碱地若全部种植耐盐碱水稻,按照250千克/亩单产计算,将有60万吨以上的粮食增产潜力。二是荒地坡地藜麦种植技术。朱健康院士团队已在山东省齐河县开展藜麦规模化试种成功,亩产超过300千克/亩。按未来10年山东省近1000万亩荒地坡地的50%种植藜麦计算,山东省将有150万吨粮食增产潜力。
2.山东省粮食增产的对策
近年来,山东省确立了为民产粮、为国分忧的粮食战略,采取扩大面积、适度复种,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改革体制、增加效益等对策,进一步履行产粮大省的职责。
山东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构建了较为健全的覆盖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储备流通等粮食产业全链条的政策体系,有效保障了全省的粮食生产。
(三)山东省粮食增产20%的主要途径
1.主要作物品种更换两次可增产16%
粮食作物新品种储备较为充足。山东省自1995年持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20多年来,累计投入10多亿元,聚焦“保、育、测、繁、推”生物种业全产业链,坚持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推动,在推动种业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种业大省的地位日益凸显,累计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45000余份,选育国审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省审品种1800多个,培育了“济麦”“登海”等多个系列品种品牌,全省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农业品种更新换代5次以上,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4~5年更换一次的较高频率。按照今后10年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两次、每更新一次可提高单产8%的农业生产规律计算,预计到2030年,山东省粮食总产可通过更新品种提高16%。
2.环渤海盐碱地种粮技术可增产2%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增粮技术模式成效显著。2013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主要是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改造,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耐盐碱粮食品种选育、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棉改粮技术模式、稻麦轮作技术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棉花两年三作增粮技术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山东环渤海地区尚有100万亩棉田可改为粮田,有20万亩轻度盐碱荒地可以整治成良田,通过在该地区全面推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系列科技成果,可实现小麦400千克、玉米500千克的平均亩产量,从而可增收粮食108万吨——占2018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2%。
3.建设高标准农田可增产120万吨
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6月,山东省出台《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届时全省高标准农田将比2020年增加2000万亩,按每亩粮食单产提高60千克计算,山东省可提高粮食产量120万吨——占2018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2.3%。
4.提高复种指数2个百分点,可增产2%
在调整粮食生产政策、提高复种指数方面,山东省应健全完善粮食生产保障机制,加大对粮食生产特别是规模化生产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种粮效益,将全省现有146%的复种指数提高到148%以上的水平。按2018年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计算,山东省提高复种指数2个百分点可提高粮食产量100万吨——占2018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近2%。
二、湖南省粮食有望增产20%
湖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东北大米的崛起,泰国大米、越南大米的大量涌入,以及“镉米事件”、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湖南省大米产业面临增速变慢、地位下降、比较效益下降等挑战。贯彻中央“保粮食安全”重大决策,湖南省要寻找粮食再增产20%的对策与措施。
(一)湖南省粮食生产面临机遇和挑战
1.稻谷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首位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温、水资源配合较好,加上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选育的世界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优势,使得湖南省的水稻生产尤其是双季稻生产具有其他省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复种指数高、播种面积大、产量高。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湖南省稻谷总产量连续40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常年稻谷产量占全国稻谷总产的13%左右,稳居全国第一。2015年,湖南省稻谷总产达2756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685.82万吨,增长幅度达33.13%。
2.2016年失去水稻总产第一地位
由于多种原因,湖南省水稻生产相对地位下降,失去第一水稻大省地位。
第一,水稻种植面积下降。从2016年开始,湖南省水稻总产量被黑龙江省超越,居第二。2019年,湖南省稻谷总产达2611万吨,比2015年减少5.3%。湖南省水稻总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水稻播种面积减少,尤其是“双改单”“单改荒”“粮改经”问题突出。2019年,湖南省水稻播种面积下降至5782万亩,比2015年减少6.3%(见表23-1)。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稻比较效益低,也有政策要求主动调减的因素。自2014年开始,国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长株潭地区的170万亩耕地成为首批休耕试点。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适当调减双季稻生产,减少水稻面积300万亩,建设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1000万亩,新扩经济作物100万亩。
表23-1 2010—2019年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2019年)。
第二,水稻单产徘徊不前。水稻单产仅由6.24吨/公顷增加到6.77吨/公顷,9年只增加8.5%,年均增加不到1个百分点(见表23-2)。常规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相对高产的杂交稻面积持续下滑,是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2014年,杂交稻种植比例为60%以上,到2018年已下降至50%左右,下降近10个百分点,2019年进一步下降。杂交稻种子价格高是种植面积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杂交稻种子价格通常为40~60元/千克,而常规稻种子价格为10~20元/千克。
表23-2 2010—2019年湖南省水稻种植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2019年)。
第三,优质稻米品牌不多。湖南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有442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只有5家,多数企业仓储能力只有2万~3万吨,日处理稻谷200~300吨,总体实力不够强。虽然在中国十佳大米品牌中,湖南省有金健和银光,但其销售量低,市场占有率也低。湖南省有大米品牌200多个,但大部分稻米加工企业还处在初加工和部分精加工阶段,呈“小、散、乱、低”状态。在6个稻谷主产省中,湖南省的原粮加工率不及江西、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排第六位。从优质稻品种来看,湖南省优质稻品种研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首届全国十大优质籼稻食味金奖评选中,湖南省有玉针香、玉晶91和桃优香3个品种当选,但湖南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米品牌较少。
3.水稻持续增产面临三大“短板”
湖南省的水稻生产优势明显,面临的问题也较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但最突出的、需要政府层面解决的“短板”主要有三个。
一是水稻生产加工业滞后,导致“农业劳动苦”的“短板”未得到消除。湖南省境内山地、丘陵较多,致使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2018年,湖南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虽然平均达到了70%,但总体来看,机械化插秧率不到30%,机械化病虫防治率不到30%,机械烘干率仅18%,粮食生产过程脏、累、险、毒等产业痛点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劳动苦”成为农民不愿种粮的基本原因。
二是水稻规模经营发展滞后,导致效益难以提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外出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增多,留守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种粮劳力紧缺;加上耕地流转机制不顺,流转耕地面积少,2019年湖南省30亩以上种粮大户共16.06万户,流转面积为1695万亩,仅占全省水田面积的34.6%;租金、工价、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生产贷款难;同时,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发展滞后,机插、机抛、机烘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比例不高,制约了粮食规模经营的发展。
三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粮食高产稳产需求。近年来,湖南省农田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水利设施日益老化,导致粮食生产不能旱涝保收。中国水库寿命一般只有50年左右,而湖南省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是超龄服役。由于年久失修,山塘淤积,河坝堵塞,沟渠不畅,道路不通,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亟待修缮更新。由于沟渠设施不完善,一些农田易渍、易涝、易旱,导致水稻生产难以旱涝保收。目前,湖南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到3000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一半,每年因水旱灾害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达400万~500万亩。农田机耕道严重缺乏或破损,导致农机“下不得地”,农民只能望“田”兴叹,随之产生“双改单”“单改荒”的局面。
(二)湖南省粮食尚有20%以上的潜力
从湖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和未来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动态分析,湖南省通过扩大复种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巨大。
1.提高复种指数可增加播种面积1000万亩
2018年,湖南省耕地面积为415.1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72.9万公顷,复种指数为186%,通过增加粮食播种面积1000万亩(66.67万公顷),复种指数可达202%,比2018年增加16个百分点。
第一,恢复双季早稻生产600万亩。将双季早稻面积恢复到2015年2250万亩的水平,双季早稻面积即可比2019年增加600万亩,按亩产400千克计,仅此一项就可增产稻谷24亿千克。
第二,在温光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区新增中稻蓄留再生稻200万亩,按再生稻亩产250千克计算,可增产稻谷5亿千克。
第三,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和渗漏田等闲置资源发展玉米、大豆等旱杂粮200万亩,按玉米亩产400千克、大豆亩产15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亿千克。
以上三项可增产粮食34亿千克。
2.科技进步可提高水稻单产15%~30%
持续改良品种,特别是推广第三代杂交水稻,并实行良种、良田、良法、良态“四良”配套,可使粮食单产增速由前9年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增加到1.5个百分点,到2030年水稻单产提高15%,实现中晚稻亩产达530千克,比2019年提高70千克,则4200万亩中晚稻可增产稻谷30亿千克。2030—2050年,若全面推广第三代杂交稻,则粮食总产再增加30%甚至更高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国不同省区的粮食高产研究表明,我国粮食亩产在两熟、三熟耕作区能够达到1000千克以上,在三熟耕作区能够达到1500千克(见表23-3),这说明湖南省粮食增产30%左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表23-3 中国杂交水稻高产记录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增加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到2030年可增产粮食64亿千克,增产21.5%。通过增加粮食播种面积1000万亩,水稻单产提高15%,两项合计,到2030年,全省粮食总产可达361.5亿千克,跨上700亿斤新台阶,比2019年粮食总产297.5亿千克增产21.5%。
(三)“四轮驱动”促进粮食跨越700亿斤新台阶
1.发展多元化精耕细作高效农业
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或抛秧)、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等现代新型精耕细作技术和服务模式,把“双改单”“单改抛(荒)”“粮改经”的农田恢复种植双季稻、一季中稻加再生稻以及稻虾连作、稻虾共作、稻鱼共生等高效种养模式。在双季稻区调整种植结构模式,推广“早专晚优”生产模式。推广生产米粉稻、饲料稻和早糯稻等,同时配套米粉、饲料和糯米产品加工企业,深化大米加工,解决早籼稻销售难题,增加稻农收入的同时还能实现“藏粮于库”,即将粮食储藏于加工企业原料库和产品库,紧急时刻也可调用为口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发展“稻油”“稻烟”“稻蔬”等“稻经”模式。中、晚季优质稻实现区域化布局优化发展,结合国家规划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在区域范围内划分优质稻生产功能区或保护区,在规划区内开展优质稻高产、保优调优和标准化栽培,实现高档优质稻保质高产和普通优质稻丰产提质,从品种、模式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指导,建立优质稻优势产区,全面推广抗病、抗倒伏的优质稻品种和节本增效生产技术,努力争取优势产区内高档优质稻的“保质保价”,进一步提升优质稻品种的生产效益。组织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其他新型主体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实现周边散户在不流转耕地条件下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2.发挥种加销全产业链整体效益
通过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开发与经营,在全省推广优质高产专用稻新品种,并努力打造稻米品牌,实现“好种出好谷”“好谷出好米”“好米卖好价”,努力增加种粮农户特别是大户收入和水稻生产品牌效益。深入实施湘米产业工程和优质粮油工程,支持发展“一企一片一种”标准化基地,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销联盟,支持互联网企业开发粮食加工企业和生产主体有效对接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粮食产业链条上下游有效衔接。继续打造农业产业化标杆龙头企业和粮食产品精品名牌,充分发挥粮食区域性公用品牌引领作用,推动有条件的市县根据资源禀赋和加工基础,培育有历史沉淀、文化传承、市场认可的粮食公用品牌。重点打造“洞庭香米”片区公用品牌和“南县稻虾米”“益阳兰溪大米”“乌山贡米”“紫鹊界贡米”“江永香米”“松柏大米”等地方特色品牌,塑造当地优质稻米公共品牌,打造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迅速树立起当地的名优稻米品牌,建立健全品牌维护和运营机制,进一步规范各地稻米品牌市场,统一优质稻标准,确保品牌大米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农户法律意识培养,消除订单农业发展风险。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禀赋状况建立优质稻优势产区,在产区内进行订单基地建设,并制定实施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保证在农业订单式和品牌化运营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加强农户的契约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减少订单农户违约风险,增强农户在企业订单运行不规范或违约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依托第三代杂交稻建设“吨半田”
近年来,湖南省在杂交水稻育种栽培上取得丰硕成果,选育出了一批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并在生产中示范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效应,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团队建立了成熟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体系,选育了一批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并通过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培育出系列苗头强优组合,已能实现一季稻亩产1333千克(每公顷20吨)。而第四代杂交水稻把目标定在提高光合效率30%,一季水稻产量达每亩1500千克。下一步,湖南省将加大对现有成熟品种(组合)与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广“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精确栽培+机械化插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湘中、湘南早稻采用早熟组合,晚稻采用“三优一号”(G3-1S/亲19)等第三代杂交稻组合,实现双季稻全年亩产达1500千克(吨半田);湘北早稻采用株两优819和株两优173等,晚稻采用国标二级优质稻品种Y两优911等,并辅之以赤眼蜂防治水稻虫害、扇吸式益害分离诱虫灯保益控害、稻田天敌保护及生境调控、合理补施有机肥、辅助生物农药防病及生物肥控制草害等技术,实现双季稻全年亩产1300千克,接近“吨半田”。我们建议,湖南省在全省开展“吨半田”高产竞赛活动,通过活动,引领全省乃至全国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高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
4.深化强化“粮食省长负责制”
湖南省将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将粮食“两稳”(稳面积、稳产量)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范畴。按照粮食生产的目标,压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属地责任。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改革完善现有耕地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产政策的精准调控,改善农民种粮环境,减少优势区“一季稻插花”和“双改单”面积,全力遏制耕地抛荒,取消休耕,确保粮食生产面积。实行精准补贴,做到“种多少、补多少”“谁种田、补贴给谁”,对抛荒农田取消补贴,对“双改单”的取消双季稻补贴,增加高档优质稻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加强种粮大户购买社会化服务补贴力度,对农机具跨区作业和社会化服务进行鼓励性补贴。通过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促进社会化服务机构降低产品价格,降低农民外包作业成本,吸引更多农户进入社会化服务市场,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种粮大户和稻谷生产保险补贴力度,并委托第三方定损,直接理赔到户,提升保额标准。将农田基础设施纳入农村公共设施范畴并进行补贴,消除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