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

第十八章 主要作物的安全指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八章 主要作物的安全指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辉煌成就,粮食总产增长了486%,中国是世界上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近几年中国粮食进口量逐渐接近1亿吨水平,大豆等粮食品种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一、粮食进口超1亿吨,人均进口65千克

  “立足国内、适度进口”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方针。随着粮食供需形势的变化,我国在粮食自给率政策上进行了细微的调整。1995年以前,国家提倡自力更生解决人民粮食需求;1996—201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确保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目标;2013年,中国政府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目标。

  从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消费量来看,粮食进口量呈“V”字形,自给率呈倒“V”字形,拐点出现在1998年。1998年,四种粮食总净进口量为119.1万吨,人均进口仅0.95千克。1998年之后,粮食进口高速增长,进口总量平均每两年增加1000万吨;2017年,四种粮食进口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158亿吨;2018年,中国共进口粮食9256万吨,相当于人均进口粮食66.33千克。

  从主要粮食作物来看,稻谷长期保持完全自给,小麦的自给率和初期相比有所提升,达到95%以上,玉米自给率稳定在98%以上。粮食进口大幅增加、自给率高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的大量进口。

  二、口粮综合自给率稳定在98%以上

  稻谷和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占口粮的比重超过91%。除少数地区外,在居民饮食消费习惯中,大米和面粉往往又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品种。因此,在消费方面,稻谷和小麦可以互相调剂余缺,在自给率方面也可以累加计算。

  按照稻谷和小麦进出口等量冲抵的算法,2018年口粮综合自给率为99.35%;1985—2018年,口粮综合自给率平均为98.01%。其中,口粮自给率在98%以上的有20年,占比58.82%;口粮综合自给率在99%以上的有14年,占比41.18%。

  三、稻谷完全自给,进口与出口并存

  稻谷是中国居民口粮的主要品种,稻谷占口粮的比重为57.54%,稻谷的自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粮的自给水平。由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的稻作水平世界领先,在双季稻面积大幅降低、水稻播种面积出现下滑的情况下,稻谷产量持续增长,从1985年的16857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21213万吨,增加了25.84%,年均增长0.70%。

  在主要粮食作物中,稻谷是唯一持续保持净出口的品种,1998年出口最高达到了375万吨,1985—2018年平均每年出口113万吨,自给率平均为100.61%(见图18-1)。

  图18-1 1985—2018年稻谷产量和自给率

  注:本章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四、小麦自给率为95.4%,进口量下降

  作为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占口粮的比重为33.70%,也是居民口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和单产提升,1985—2018年,小麦产量由8581万吨增长到13144万吨,增长了53.18%,年均增速为1.30%。

  由于小麦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小麦自给率也长期保持增长趋势。在小麦自给率最低的1988年,小麦净进口量达到1455万吨,自给率仅为85.45%。在小麦自给率最高的2008年,小麦净进口量仅4.3万吨,自给率达到了99.96%。

  从小麦进口量变化来看,1996年之前,小麦进口量保持在1000万吨级的水平;1997—2011年,除个别年份外,小麦进口量保持在100万吨级左右;2012年后,小麦进口量保持在350万吨左右。从小麦自给率来看,除个别年份外,1996年之前的自给率在90%左右,1997—2011年的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9%,2012年以后的自给率维持在98%左右(见图18-2)。

  图18-2 1985—2018年小麦产量和自给率

  五、玉米自给率近年稳定在98%以上

  玉米是中国最大的饲料作物,占饲料粮总消费量的80%以上。由于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加上玉米播种面积的迅速扩大,玉米产量呈高速增长趋势。1985—2018年,玉米产量从6383万吨增加到25717万吨,增长了302.9%,年均增速达到4.31%。

  玉米是自给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的作物。1985—2018年,玉米年均进口量为110.61万吨,自给率平均达到99.41%。从阶段性来看,2011年以前,除个别年份外,玉米的进口量都比较低,自给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大部分年份的自给率在100%左右;2012年以后,玉米进口量有所增加,但基本保持在350万吨,自给率保持在98.5%左右(见图18-3)。

  图18-3 1985—2018年玉米产量和自给率

  六、大豆自给率从100%降到近18%

  大豆是重要的口粮、饲料粮品种,也是重要的油料品种。随着系列高产品种的出现,大豆单产水平有所提升。然而,由于经济效益不高,种植面积受到玉米的大幅度挤压,产量提升幅度难以满足高速增长的食用油和饲料增长需求,大豆自给率逐年大幅降低(见图18-4)。

  图18-4 1985—2018年大豆产量和自给率

  1985—2018年,大豆产量从1050万吨增加到1920万吨,增长了82.89%,年均增速为1.85%。分阶段来看,大豆产量经历了缓增、急降、恢复增长三个阶段。2002年以前,大豆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从1050万吨增加到2241万吨;2003—2015年,大豆产量高速下滑,2015年产量降到1512.5万吨;2016年以后,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大豆产量出现恢复增长的态势。

  从自给率变化来看,以1995年为界限,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95年以前,大豆进口量都在30万吨以内,自给率长期保持在98%左右,部分年份达到100%。自1996年开始,大豆自给率直线下滑,1996—2018年的23年时间,大豆进口量增长了302.55倍,大豆自给率下降80.5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的大豆自给率最低,仅为15.62%,同时大豆进口量达到8169万吨,是生产量的5.4倍。

  此外,食用植物油进口持续高速增长:1985年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4万吨,2018年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629万吨,2012年食用植物油达到最高845万吨。2018年,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约为1374万吨,进口量达到629万吨,自给率仅为45.78%。按照2018年进口大豆油55万吨、菜籽油130万吨、棕榈油357万吨,以及大豆和菜籽出油率17%和35%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大豆和油菜籽进口分别增加了324万吨和371万吨,大豆的实际进口量接近1亿吨的水平。 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