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白居易的生存权论与和解论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王贞平 1168 2021-04-05 19:4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白居易的生存权论与和解论

  同样是在806年,正在准备科举考试的白居易也在思考边防问题。他在一座与世隔绝的道观中写下了七十五篇文章,其中一篇的题目是“御戎狄(征历代之策,陈当今之宜)”。这篇文章以模拟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的形式写成。“[上]问:戎狄之患久矣,备御之略多矣。……然则古今异道,利害殊宜;将欲采之,孰为可者?……上策远谋,备陈本末。”

  白居易在回答问题前首先强调四邻百姓也拥有生存权。“臣闻:戎狄者,一气所生,不可剪而灭也;五方异族,不可臣而蓄也。”白居易基于上述认识,详细分析了王恢、贾谊、刘敬、晁错等人制定的谬误百出的汉代对外政策,并总结道:“是以讨之以兵,不若诱之以饵;诱之以饵,不若和之以亲;和之以亲,不若备之有素。……可复而视也。以今参古,弃短取长,亦可择而用焉。然臣终以为近算浅图,非帝王久远安边之上策。”

  随后,白居易提出了自己的对外政策:“蓄之如犬羊,视之如蜂虿;不以士马强而才力盛,恃之而务战争;不以亭障静而烟尘销,轻之而去守备。但且防其侵轶。遏其虔刘,去而勿追,来而勿纵而已。然后略四子之小术,弘三王之大猷,以政成德盛为图,以人安师壮为计。”白居易确信,他在文章中提出的是“上策远谋”,如果实施,则可在“五年之间,要荒未服之戎,必匍匐而来,河陇已侵之地,庶从容以归”。

  一年后的807年,白居易通过殿试,先后授翰林学士、左拾遗,后来又得到宪宗的信任。在朝任职期间,他早年做出的吐蕃将向唐称臣的预言虽然没能实现,但他的看法显然影响了唐廷的对外政策。

  从808到810年,白居易起草了四份分别给吐蕃宰相和地方节度使的诏书。它们以平和的语气谈及了诸如将三个州归还唐朝,送还扣押在吐蕃的唐廷官员,解释唐军最近在边境的动向等具体问题。这些诏书提倡双边关系以诚信为本,重申唐愿意与吐蕃恢复友好关系。诏书还声明,唐廷已训示边将,他们的职责仅限于守疆保土,不得攻打吐蕃。这项对吐蕃的政策一直实行到宪宗去世,尽管其间吐蕃不时挑起争端。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