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乌介案例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王贞平 2273 2021-04-05 19:4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乌介案例

  乌介可汗是另一个内附的回鹘部落的首领,该部“转侧天德、振武间”。唐廷敦促他们退回漠南,但未奏效。乌介反而在842年阴历八月率众东进,逼近云州(今山西大同)。他们在向云州行进途中,驱逐了原本居住在河东道的部落,夺取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当他们最终到达云州时,云州刺史闭门自守,吐谷浑、党项部众也举家逃入附近山中躲藏。

  乌介的活动引起唐廷的警觉。武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李德裕建议从五个以上的州调兵进驻太原、振武和天德。但他强调,这些士兵应协助当地军队加强防御,待来年春季再进攻回鹘。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当月初九颁布了诏书。

  然而,该方案却招致其他官员的强烈批评。一些人主张,朝廷不应等到来年春季才进攻回鹘。他们担心,等到黄河冬季结冰,回鹘可能大举来袭。他们力促唐廷在天气转冷之前立即采取行动。他们计划从河朔地区派兵,帮助河东道的部队在两个月之内击败乌介。

  二十七日,李德裕上书,请求皇帝令“公卿集议”。李德裕在解释他的请求时写道:“伏以自两汉,每四夷有事,必令公卿集议。盖以国之大事,最在戎机。”李德裕援引元和年间和长庆年间两次平叛的例子,指出每次都是在“集议”之后才做出决定。他继续解释道:“况闻向[内]外议论不一,互有异同,若不一度遍询群情,终为闲词所挠。”武宗批准了李德裕的请求。他指示宰相们,讨论后得出的解决方案必须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皇帝还让宰相们在两日内提交对会议中提出的所有方案的分析报告。

  李德裕很快就将报告呈交给皇帝。他告诉皇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臣僚都赞成他的方案,即等到来年春季再攻打乌介。到那时,回鹘人马羸困,唐军也可免受在严寒中作战的痛苦。李德裕认为,集议未能客观评估当前形势,也没有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他自己的方案不在此例。)他列举了五份提交讨论的奏章,批评它们空洞无物。第一份奏章称,选将练兵一直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李德裕批评这份奏章过于笼统,指出上奏者应该具体说明边地将领、刺史中何人称职,何人不称职。第二份奏章提到要害之地的防御尚不完备。李德裕指出,上奏者应该指明哪些战略要地应该派兵驻守,哪些需要加强防务以互为应援。李德裕对第三份奏章的批评尤其尖锐。该奏章提出的策略是,回鹘“来即驱逐,去亦勿追”。他认为,这个策略不会结束双方的紧张关系,只会导致边境出现僵局,造成唐军的日常开支过于庞大,给当地百姓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李德裕强调,在制订计划时,唐军的给养问题至关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必须是切实可行的。第四份奏章提议让当地部落主动攻击回鹘。李德裕认为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因为这些部落不具备独立行动的军事实力。他提醒皇帝,就在不久之前,当回鹘逼近云州时,这些部落仓皇失措,四散奔逃。他们并不是一支统一的力量,也不会为唐朝竭尽全力与回鹘作战。李德裕称,这份奏章应该说明,哪些部落可以为唐军所用,可以把他们派往何处。最后一份奏章建议,朝廷应该指示边将自行招募新兵,以便逐步撤回已经长期驻守在偏远地区的戍卒。对此,李德裕在自己的奏章中挖苦道:“此事朝廷非不素知。……戍卒如何抽罢,亦须更别陈方略。”

  李德裕对这些提议颇为失望,建议皇帝允许自己与牛僧孺、陈夷行进一步讨论。不过,这次讨论的结果仍然不能令李德裕满意。二人对李德裕先前在奏章中提出的问题没有做任何评论,只是同意李德裕最初的计划:“今既云守备,过冬方图进取,斯为上策,便可施行。”

  李德裕对其他大臣的提议确实有吹毛求疵、不屑一顾之嫌。他也许并非诚心诚意地征询他们的意见。但李德裕作为武宗朝最有权势的宰相,在出兵攻打回鹘之前,仍然需要遵守百官合议的程序。这清楚地表明,决策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一直到晚唐仍然存在。

  在唐代官僚体系中,官员经常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调动,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并非一成不变。嗢没斯事件表明,地方官员是制定对外政策的积极参与者。天德军的田牟和韦仲平最先提出了应当如何处理嗢没斯及其部众的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影响了很多中央官员。一个地方官员如果政绩卓著,会被提拔到朝廷任职。而且由于他对地方及对外事务了如指掌,常常在朝廷讨论中提出独到见解。李德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被任命为宰相之前,曾担任过好几个州一级的职务,包括剑南西川节度使。一些中央官员由于熟悉地方情况,也兼任州府的职务。有些边将在战争中立下战功,成为朝廷对外事务的顾问。他们常被召到朝廷参与对外政策的讨论。因此,有唐一代的外交与战争是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共同职责。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