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第五章 周天子的陨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射王中肩

  再说周天子那边的情况。

  在“曲沃代翼”的过程中,周天子的政府表现得很没品,让人瞧不起。但其实这时候他们早已经没脸了,打他们脸的,却不是曲沃势力,而是我们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那个郑庄公。

  我们把时间退回郑宋大战的时候。郑国用了十年时间,前后十几场战役,终于拖死了宋殇公,成功扶立宋庄公上位。至此,郑齐联盟取得完胜。

  郑庄公是个特别能搞事的人,闲不住,三天两头找人掐架。搞定宋国以后,转头又跟周天子掐起来了。另一边,周桓王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怎么买这个叔叔的账,所以这些年来,双方一直就龃龉不断。

  公元前七〇七年,宋殇公被弑三年之后,桓王终于忍不住了。他觉得这个远房叔叔郑庄公简直欺人太甚,这么多年不管朝廷里的事,把自己这个堂堂的天子撂在一边;现在我连吃饭都困难了,还不能求别人,一找到别人,这个叔叔就杀上门来问罪:“微臣哪里又做得不对,让大王不满意了?一定要撤我的职吗?”

  这一回,桓王终于下定决心,不管这个叔叔怎么闹,都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他传下御旨,撤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把朝政交给别人去处理。

  郑庄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被撤职,所以没去闹,只是从此再也不去朝见天子。

  桓王以为郑庄公怕了,决定一次性把他的气焰打下去。前几年宋殇公不是带着陈、蔡、卫这帮小弟围攻过郑国吗?现在宋国这个大哥倒了,小弟们不敢惹郑国。但没关系,桓王把他们召集起来,自己当他们的新老大。

  于是在这一年秋天,桓王带上陈、蔡、卫三个小弟,由周公黑肩(朝廷重臣,被封在周国)、虢公林父(他曾多次帮助桓王攻打曲沃,经验丰富)两位老臣领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新郑,准备再一次群殴郑国。

  这是东周以来第一次由周天子带兵出征,可以说声势十分浩大。

  但桓王没有考虑到,陈、蔡、卫这几个小国都是被郑庄公打怕了的,根本没有斗志,中看不中用;也没想到郑庄公这些年一直在四面出击,打仗是家常便饭。他这个头一回上战场的黄口小儿,拿什么跟人打?所以这支队伍虽然来势汹汹,但在郑人眼里看来就是个笑话。

  郑庄公一声冷笑:老夫教你怎么打仗。于是立即带兵接战。双方在繻(xū)葛扎下阵营。诸侯迎战天子,这还是头一回。

  桓王没有料到郑庄公真敢来迎战,只好硬着头皮上。

  桓王亲自坐镇中军,周公黑肩和虢公林父分别统领左右两军,跟郑国军队对峙,陈国军队被分在左军,蔡卫两国军队被分配到右军。

  郑国这边,郑庄公坐镇中央,公子忽和祭足率领左右两军,分别攻打敌人的两翼。其中,公子忽是庄公的长子,祭足是庄公手下的首席大臣。

  郑国部队摆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这是一种用步兵环绕战车的新型阵法,在战争技术上已经领先于王师。

  公子元在战前曾经向郑庄公献计说,陈国国内正在动乱,人心不稳,这次出兵只是勉强应付,所以我们重点攻打陈国那一支,他们一旦失败,蔡卫两国也会心慌,然后周王的军队就跟着溃败了。郑庄公同意,所以郑国军队就按照这个策略执行。

  后来的战况确实跟公子元的说法相符合。公子忽带领军队首先冲击对面的陈国军队,陈国军队一触即溃;祭足冲击蔡卫军队,两军也迅速溃败。只剩下周王的中军。中军看到左右两翼都败退了,人心浮动,也跟着败走,形成崩盘的态势。周公黑肩和虢公林父制止不住,多国联军就此崩溃。

  只有桓王年轻气盛,亲自率领部下断后,掩护其他人撤退。这时郑国军队里面有个叫祝聸(dān)的将领追杀过来。桓王的战车跟其他人的不一样,在乱军中很容易辨认,祝聸一箭射过来,正中桓王的肩膀。

  这下情况就很严重了,虽然有铠甲挡着,桓王伤得不重,但离弑杀天子已经只差一步。

  郑国军队见好就收,及时收兵,没有再追赶王师。

  如果当时祝聸射得稍微偏一点,可能就会在幽王之后再次出现诸侯弑杀天子的情况,郑庄公将无法收场,后面的历史也将被改写。

  庄公也感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当天晚上赶紧派人带着礼物去桓王的军营里慰问,表示愿意跟他们结束战斗。桓王也无可奈何,只好默默地班师回朝。

  天子被伤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

  这场战争其实双方都成了输家。这是一场根本没必要打的战争,从一开始就属于意气用事,双方都拼命出大牌,等着对方先让步,等到在战场上对决之时,才发现彼此都已经骑虎难下了。最后天子被诸侯射伤,威信扫地;庄公也背上了以下犯上的恶名,再也不能服天下人心。

  从此以后,周天子再也没有威信可言,没人再畏惧他,即使后来齐桓公带头尊奉天子,也只是把他当成一张牌来打而已。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

  齐大非偶

  繻葛之战,庄公长子公子忽立下大功。

  公子忽是庄公的儿子里面特别有才能的一个,当年“周郑交质”的时候他曾替郑国去周朝做过人质,后来返回国内,参与过许多次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真正的大将之才。

  当时郑国的国力如日中天,公子忽作为郑国的世子,当然也是国际上瞩目的明星。所以齐国国君齐僖公跟郑国提亲,想把女儿文姜许配给公子忽。

  这本来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但出人意料的是公子忽竟然不同意。他的理由是:婚姻要找般配的人,现在齐国是大国,我们配不上。再说了,各人要靠自己努力,靠着大国帮扶,那算什么?我是那种人吗?——所以后人常用“齐大非偶”来婉拒别人的提亲。

  这理由很奇怪。齐国是当时最大的国家之一,可郑国也不小,而且大国和小国之间的联姻比比皆是,哪有以“你是大国”作为拒婚的理由的?而且真要讲究门当户对也应该按照爵位来评,周王室的土地就很小,难道他们也不配跟齐国联姻?

  可能公子忽是一个性子特别直的人,满脑袋愣头青的想法。他一心想的是:我要当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大丈夫何患无妻,不能被人说吃软饭。所以他不肯跟比自己强大的国家联姻。

  齐国也是一个靠近边疆的国家,北边面临戎人的威胁。公元前七〇六年,北戎侵略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援,郑国派出公子忽带兵援助齐国。两个大国合力抗击北戎,大获全胜,俘虏了他们的两名主将。这是齐国多年以来对戎人获得的最大一场胜仗,随后多国部队在齐国汇合,庆祝胜利。

  齐僖公看到公子忽如此勇武,更加喜欢,再一次提出嫁女的请求——这次是另一个女儿,而且是当面向公子忽提的。没想到公子忽又一次拒绝了。

  这时公子忽还只是太子,位子并不稳固,兄弟争位自相残杀本来就是那个年代的家常便饭。如果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外援,他的地位就会彻底稳定下来,没人能撼动。但他却几次拒绝了如此珍贵的婚约,并且当面扫齐僖公的面子,破坏了郑齐联盟。

  这说明他完全没有政治头脑,这样的人作为王位继承人,为以后郑国的动乱埋下了隐患。而庄公没有及时察觉这一点,也是严重失误。

  这次多国部队集会还引发了鲁国跟郑国的矛盾,郑、齐、鲁联盟自此破裂,这对郑国的外交也是一次打击。

  要说这齐僖公的女儿,也真是够冤枉。好端端的大国公主,金枝玉叶,天下名门公子争相追求的对象,就这样当着各国将领的面求婚被拒,闹得国际社会都知道了,这脸往哪搁?

  齐僖公有两个很有名的女儿,分别是宣姜、文姜,都是姿容绝世的美女,其中的文姜就是第一次提亲被拒绝的那个。这两姐妹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她们是齐国公主,也不是因为公子忽拒婚,而是因为她们引发了当时国际上两桩著名的桃色新闻。

  早期的齐国

  周朝初年,武王手下有三大功臣:周公、召公、太公望(姜太公)。武王把三人分别封到了东方三国:鲁、燕、齐。齐国就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

  文王最初在渭水河畔见到姜太公的时候,激动得涕泪交加,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我们祖祖辈辈盼望您这样的贤者很多年了,所以称他为“太公望”。姜太公果然不负众望,辅佐文王治理西岐,归附者如过江之鲫,为夺天下做好了准备。

  后来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立下了头功,被武王尊为“尚父”。对武王来说,姜太公既是老师,又是长辈,亦师亦父,是需要特别尊敬的人物。

  成王的时候,爆发了“三监之乱”,姜太公帮助平乱。成王感激不已,给这位前辈老爷爷兼自己的外公(姜太公的女儿是武王的王后、成王的母亲)颁发了一项特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就是说,您来替孤王监察天下九州,谁不听话您就去讨伐谁。相当于给了他尚方宝剑,代天子行权,上斩昏君,下斩谗臣。

  所以才有《封神演义》里的打神鞭,专打八部正神,十分霸气。

  相比起郑国那种野路子来说,齐国的监察者身份是由周天子亲自认证,名正言顺。

  因此,齐国虽然是外姓之国,但地位不比姬姓的诸侯低,甚至可能更高,而且拥有对诸侯的杀伐大权,是真正位高权重的千乘之国。

  由于这种尊贵的身份,齐国一直是个比较稳重的国家,不轻易出手,不轻易发话。不同于西边那一群上蹿下跳的“戏精”国家,或者秦楚那些“蛮夷”,又或者吴越那一窝“泥腿汉子”,齐国更像一个正襟危坐的老大哥,在国际事务中常起定海神针的作用。

  但这一切都是往事了,现在是春秋,靠实力说话的时代,地位需要实力来保证。

  齐国在诸侯里面一直拥有比较强的实力,这得感谢姜太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一套很科学的治国方略。

  当初把姜太公他们三个功臣封到东方三国,是因为那里是离周王室最远的地方,属于东部边陲地区,北有北戎,南有九夷,多民族杂居,形势极其险恶,需要极亲密又极厉害的权势人物去镇守。

  姜太公到齐地以后,果然遇到当地莱人的抵抗,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才成功平叛。随后又镇压了许多反叛力量,使当地迅速安定下来。

  鉴于多民族杂居的实际情况,姜太公没有强行要求当地人接受周礼,而是因势利导,“因其俗,简其礼”,在当地习俗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符合齐国国情的礼法制度,渐渐地糅合了各个民族的习俗。

  据说姜太公去治理齐国,仅仅过了五个月就返回镐京向周公述职。周公奇怪地问:“这么快就治理好了?”姜太公回答:“我按照当地的习俗,简化了礼法,所以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同一时期,周公的儿子伯禽也被派去治理鲁国,三年以后才回镐京述职。周公问:“怎么要这么久?”伯禽回答:“我在当地移风易俗,使他们接受周礼,所以耽误了很久。”周公当即就说,以后鲁国只怕要一直被齐国压制了。

  果然后来鲁国一直受齐国的打压。

  莱人也实在运气不好,他们遇到的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战略家兼大军事家,阴谋诡计玩不过,打也打不过,实在是无力反抗,只能被逐渐同化。

  姜太公又根据齐国的情况,大力发展制盐、捕鱼、冶炼、丝麻纺织等行业;当地人喜欢做生意,又大力扶植商业贸易。所以齐国崛起成为诸侯里面的经济强国。

  以后的数百年,齐国作为东方的“压舱石”,震慑诸夷,抵挡了许多的叛乱,保卫了中原地区的繁荣稳定。

  西周后期,齐胡公不得人心,被他的弟弟公子山带兵杀死,引发了持续四十多年的齐国内乱,一直到齐文公的时候才稳定下来。

  西周末年,齐庄公继位,他当政时间达到六十四年,使齐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工商业平稳发展,国力渐渐恢复。齐国自此进入稳步上升的阶段。

  公元前七三一年,齐僖公继位,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逐渐开始了齐国的称霸之路。

  春秋三小霸

  前面说过,齐国这个国家像一个稳重的老大哥。这个国家的国运也跟他们的性格一样,不疾不徐,四平八稳,不会像一些国家那样爆发式增长,巅峰的位置不是特别高,衰落的时候也差不到哪去。

  齐国的霸权是逐渐积攒起来的,从齐庄公开始,齐国就进入了一段长达一百多年的上升通道,国力一直在缓慢而平稳地爬升。

  齐僖公是这场接力赛中的第二个君王。

  齐国国土处在边远地区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可以避开战火纷飞的是非之地,避免了郑国那种四面树敌的情况。而且齐国跟戎人接壤,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所以在跟中原各国作战的时候基本不吃亏。

  当时中原地区正乱成一团,郑国跟宋国两个军事集团天天打来打去——齐国也卷了进去,大多数时候站到郑国一边。

  公元前七二〇年左右,齐国先后跟郑、鲁结盟,齐国的加盟使得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迅速倒向郑国一边,最终三国联盟把中原那堆小国都收拾了一遍。

  但随后联盟破裂。

  公元前七〇六年,郑国公子忽帮助齐国打败戎人,齐僖公向子忽提亲被拒绝,齐国的态度开始转变。

  公元前七〇二年开始,齐国联合宋、卫、郑等国家,几次攻打鲁国,然后又联合宋、卫、陈、蔡攻打郑国。郑国惨败,宋国复兴。

  在所有这些战争中,齐国基本都属于获胜的一方。中原国家一通乱战,所有人都被轮流揍了一遍,最后回头一看,发现便宜都让齐国占去了。

  所以说齐国是玩战略平衡的高手,在春秋乱局中翻云覆雨、左右逢源,把中原那些小国玩弄于股掌之间。

  没办法,人家地理优势摆在那,天然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你能拿他怎么样呢?

  但也得承认,齐僖公本身的政治谋略也是相当高的,看得准,站得对,他接力齐庄公,继续推高了齐国的国际地位,因此被后人评为“春秋三小霸”之一,跟郑庄公齐名。

  “三小霸”的另外一个来自南方大鳄——荆蛮。

  早期的楚国

  在西周时期和春秋早期,中原诸侯国跟楚国的关系基本上是这样的——

  中原诸侯:你不朝周天子!

  楚国:我是蛮夷。

  中原诸侯:你不讲周礼!

  楚国:我是蛮夷。

  中原诸侯:干吗打我?

  楚国:我是蛮夷。

  楚国就这样高举着“我是蛮夷”的牌子横冲直撞,中原各国对他们是既恨又怕,还有深深的鄙视……

  其实要说楚国是蛮夷,还真有点冤枉他们了,他们可是黄帝之后,正统的华夏子孙,而且祖上非常有文化。

  那他们是怎么一步步沦落到被人鄙视的地步的呢?

  楚人的祖先出自五帝之一的颛顼,是祝融氏的后人,祝融氏是帝喾(kù)手下管理火种的官员,可谓根正苗红。

  他们本来是中原最早的居民之一,定居在新郑附近,也就是后来郑国的位置。在夏朝末年,可能是被商朝的祖先驱赶,他们被迫离开中原,搬迁到南方的江汉地区,跟当地的土著杂居。

  尽管被赶到了南方的“化外之地”,楚人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因此对于中原有着深深的向往。他们一心要回中原争霸,这成为他们后来努力向北扩张的动力之一。

  商朝末年,文王筹划夺取天下,四处寻访贤才。楚人部落的首领鬻(yù)熊听说以后,也去投靠文王。文王见到他,有点遗憾地说:“唉,可惜先生年纪太大了,不能辅佐孤王啊。”当时鬻熊已经九十来岁了,他回答说:“要是让微臣去打仗捕猎,的确年纪大了;可要是谈论经世济民之术,微臣还年轻得很哪!”

  文王非常高兴,就让鬻熊谈论治国之道。鬻熊说出了许多道理,例如:

  “治国之道,上忠于主,而中敬其士,而下爱其民。”

  “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位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

  “故诸侯发政施令,政平于人者,谓之文政矣。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于人者,谓之文礼矣。诸侯听狱断刑,治人于人者,谓之文诛矣。”

  在商朝末年说出这些话,可以说石破天惊——要知道那时候全国都找不出几个识字的人啊。

  根据楚人的传言,文王从此拜鬻熊为老师,虚心听他的教诲。

  鬻熊的理论后来被收录为《鬻子》二十二篇,里面除了治国方略,还包括很多哲学思想,以及关于社会、人性各方面的探讨。如果现存的《鬻子》是真本的话(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鬻子》一篇,并且不能保证其真实性),里面的内容可以说非常惊人,因为它们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多年,比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早六百多年,而里面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

  《鬻子》的内容跟老子的《道德经》有些类似,可能影响到了后来老子的思想,因此鬻熊也可以算道家创始人之一;另外,里面经世济民的内容又跟儒家类似,可能也启发了后来孔子的儒家思想。总之,《鬻子》可以说是开山立派的惊世之作,而鬻熊则是后来的诸子百家的祖师爷。

  所以,说楚人是“蛮夷”真的没有根据。

  但这些记载是楚人的一面之词,不一定可信。因为文王和武王都没有把鬻熊的家族封为诸侯,而仅仅让鬻熊当了“火师”——祭祀的时候扛火把。这说明,即使鬻熊真的发布了那些惊人的理论,也没有得到文王和武王的赏识。

  现实情况是,楚人从一开始就受到周人轻视。

  武王伐纣以后分封天下诸侯,直接漏掉了楚人。

  一直到武王的儿子成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当年鬻熊也是文王的功臣之一,于是把他的重孙熊绎[按照现在的考古发现,楚国国君的姓氏是“酓(yǎn)”,但古书上都写成“熊”,为什么这样?这是一个谜案。]找来,封给他一个子爵——特别低的爵位;封在南方荆蛮的位置,穷乡僻壤,只有方圆五十里地,相当于一个县城的大小,等于是没人要的垃圾地段,甩给他们去看守。

  尽管如此被人轻视,熊绎还是欢欢喜喜地领赏回去了。

  熊绎就是楚国的开国君王,楚国从此立国。(楚国的名称应该是这时候才有的,前面一直称之为“楚人”,是为了叙述方便。)

  但随后的事件结结实实地伤到了楚人的自尊,开启了楚国与中原几百年相爱相杀的历史……

  周与楚的百年恩怨

  楚国开国之初,非常艰苦。

  那时候江汉平原还是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只有少量野蛮的原始部族在那里生存,楚人的先祖们在那里艰难地改造自然。史书上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穿着破衣烂衫,开山劈石、修路架桥。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各种原始部落的进攻,要立稳脚跟非常不容易。

  当时楚国艰苦到什么程度呢?据说熊绎受封以后,来到首都丹阳,建了一座大殿来庆祝国家建立,在落成典礼上,找不到祭祀用的牲畜,只好去附近的鄀(ruò)国偷了一头小牛过来凑数,又怕被牛的主人发现,就半夜偷偷把牛杀了来祭祀。所以后来楚人的习俗,祭祀都要在夜里进行。多么心酸的传统!

  即使这样,封地也不是白给的,要定时去镐京向周天子朝贡,各种贡品一样不能少;打仗的时候得派兵去助阵;天子来巡狩,还得倾尽财力去接待。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熊绎的部族还是在蛮荒之地扎下了根,逐渐成长起来。

  但他们的努力根本得不到周人的认可。

  那时候的人非常讲究出身和血统,如果你血统不够高贵,即使很努力地把事情做好,在别人眼里也还是贱民,不会受人尊敬。

  成王分封诸侯以后不久,召集天下诸侯在岐阳会盟,相当于开大会。

  熊绎也受到邀请,想到自己也是诸侯之一了,要跟其他诸侯一起朝见天子,非常开心。于是他精心准备了楚国的贡品,带着人马跋山涉水地去岐阳参加这次会议。

  到了以后果然大开眼界,见识到了真正的荣华富贵、歌舞升平。

  不久大会正式召开,诸侯们都陆续进去了,熊绎却发现没人来接待自己。

  这时一个周朝的官员过来对熊绎说:“客人要来了,你跟东夷国君一起,去把那边的蓍草放好,还有桌上的牌子摆好,每个人的名字不要搞错了。做完后去那边守着火堆,别弄熄了。”

  熊绎炸毛了,说:“有没有搞错?我也是诸侯!”

  那个官员说:“没搞错,你就是楚子嘛。今天伯爵以上才能入席,你只能负责接待客人。”

  熊绎肺都要气炸了,但又不能发作,只能乖乖地照他说的做。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齐、晋、鲁、卫、楚五国共同辅佐康王,康王却完全忽略了楚国,只赏赐了其余四国,就因为那四国出身高贵。

  受了多次打击以后,楚人终于明白了:周天子眼里只有他们“姬”家的人和那些前朝贵族,我们这些出生卑贱的人,不管如何努力都摆脱不了被人歧视的地位。

  楚人开始奋发图强,在穷山恶水之间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楚国被封到偏远地区本来是不受周天子重视的结果,但长远来看反而是好事。当时的南方是大片人烟稀少的辽阔平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容易就能取得大片土地。这一点跟秦、晋、齐类似,所以后来这四国都发展成了疆域辽阔的大国。

  楚国利用中原带来的先进技术和治国理念,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步降服了当地土著,国土面积极大地扩张,又取得了丰富的铜矿资源(那时候铁器还未出现,铜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楚国经济也得到发展,逐渐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而且他们不受中原礼法约束,敢于创新,在管理国家方面依据自己的情况创造了许多新的制度,例如无视周朝的分封制,发明了“县”这种行政单位,使得国君对国家有更强的掌控能力。

  他们也不讲究出身,任人唯贤,灵活机动,让许多有才能的人帮助国家发展。

  这样,到了西周中期的时候,楚国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了,开始跟周天子叫板,不服从周朝的管理,朝觐天子什么的都逐渐放松了下来。

  反正你也瞧不起我,我何必尊重你。

  到了周昭王的时候,周朝终于忍不了楚国对自己的漠视,而且又要跟楚国争夺铜矿资源,所以发动中原诸侯联军去讨伐楚国。

  昭王三次攻楚,第一次获胜,后面两次都大败。

  最后一次是在公元前九七七年,昭王率领西六师(常驻镐京的卫队)亲自出征,又被楚国打得丢盔卸甲。败军逃到汉水边,找船渡河,正好岸边靠着几艘大船,于是他们就全部跳上去。不料船开到江心,甲板忽然就破了,大水涌入,昭王和他的部下们就这样淹死在了汉水里面。

  原来这是楚人的计谋,他们预先准备了几艘船在那边,船底的木板是用胶水粘上的,一遇到水就化了。楚人用这种方式害死了昭王。(这件事有争议,楚国的史书不承认。)

  这是周天子第一次被诸侯弑杀。从此以后周朝就怕了楚人,再也不敢随便去讨伐他们了。

  但楚国从此跟周朝结下大仇,被中原诸侯鄙视为冥顽不灵的南方蛮族。

  而楚人对中原索性就更加蛮不讲理,反正跟你也没道理可讲,我该干啥就干啥!

  过了一百多年,熊渠当政的时候,也不知周天子怎么得罪了他,他一赌气,直接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给封王了,分别叫句亶(dǎn)王、鄂王、越章王。本来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他的意思就是:你们家主子不是叫什么“王”嘛,我就是王他爹!

  这简直无法无天!

  不久以后周厉王上台——从谥号就可以知道这人很残暴。熊渠也知道周厉王不好惹,怕被重点打击,只好又取消了三个儿子的封号。

  这次封王基本上是一次赌气式的闹剧,但却给了后世的楚国子孙很大的鼓励。熊渠的那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从此成为楚人的精神标杆。

  “我是蛮夷”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楚人完全展现出战斗民族的天性,残暴而好斗,寻找一切机会对外扩张。

  他们一方面镇压和同化南方的土著民族,另一方面对周王朝在南方的封国进行持续地吞并。江淮地区本来有大量小型诸侯国,后来这些国家都纷纷被楚国消灭。楚国的势力范围也就一步步北扩,渐渐逼近中原,最后连郑国都感到惊恐了,跟老对手蔡国会盟,商量共同抵抗楚国侵略。

  江淮地区仅剩的那些小国们开始团结起来,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楚国。

  这里有两个小国值得一提。

  一个是权国。楚国消灭权国以后,发明了“县”级行政单位,把权国改成权县。这是郡县制的起源,也是楚国对后人做的最大贡献。这件事当时不引人注目,但后来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后来秦国学习楚国的郡县制并且发扬光大,彻底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制度贯穿了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另一个是随国。这是楚国和中原之间最大的国家,楚国北扩路上最主要的对手,也是周围一圈小国们的老大哥。楚国一直在考虑怎么降服他。

  公元前七〇七年,周天子被郑国将军射中肩膀,率领败军退回洛邑,郑国却没受惩罚。

  这件事一传出来,天下哗然,一直在南方等待机会的楚国也被惊动了。

  这时的楚国国君是熊通,当年他的哥哥楚厉王过世以后,他发动政变杀了自己的侄儿,抢到王位——楚国的权力之争在各国里面最野蛮、最血腥,弑君争位的事件数不胜数,杀自己的侄儿根本不算什么。

  熊通这些年一直在考虑怎么吃掉东北边那一群小国,一听说周天子被郑国打脸,他马上想到:周天子这次颜面扫地,短期恢复不过来,中原各国也就无法团结起来,现在攻打那些小国,就不会受到中原联盟的干涉,这是最佳时机!

  他跟手下的大臣伯比商量。伯比说:“我们向东北边扩张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那些国家太团结了。这群国家里面最大的是随国,我们先发兵打随国,逼他们跟我们签订盟约。随国一投降,其他国家就只能服从。”

  于是楚国派出大军攻打随国。

  随国赶紧请求和谈,派出大臣少师去楚营。少师是著名的主战派,但没什么头脑。

  伯比又向熊通献计说:“我们故意用老弱残兵给少师看,让随国以为我们很好对付,以为他们自己可以挡住我们,这样他们就会抛弃那些小国,他们的联盟就不攻自破了。”熊通照他说的做。

  少师看到楚国军营内全是老弱残兵,果然以为楚国军力不行,回去以后就建议随侯主动袭击楚国。随侯听了主和派的话,没有上楚国的当。楚国僵持了一段时间也就退兵了。

  但这次楚兵不战而退却让随侯以为少师是对的,认为楚国不过如此,于是开始狂妄自大起来。

  过了两年,熊通召集江淮间的诸侯国会盟,只有随、黄两国没去。楚国又找到了开战的借口,大会一开完,马上再次发兵去打随国。

  有了上次的经验,随侯这次决定不听主和派的,带领军队去跟楚军硬碰硬。一交战,才知道上当了。随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随国只好向楚国投降。

  熊通说:“要请降也可以,但你们得答应我们一件事。”什么事呢?熊通说:“你们去找周天子,就说我们楚国的爵位太低了,给我们封一个高的爵位。”

  原来这才是熊通的真实目的。他想趁着周天子刚被人欺负过,没脾气,去讨个封号。有了周天子的封爵,以后再去收拾南方那些小国,还有谁敢不服?也许他也受到郑庄公的启发,“奉王命伐罪”这张牌不要太好打。

  但是他自己地位太低,去见周天子只怕门都进不了,找随侯去帮忙说情比较好开口。

  随侯不敢不听,竟然真的去找周桓王说这事。

  桓王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寤生那个老流氓欺负我也就罢了,你个穷山恶水的荆蛮也敢来趁火打劫。他想都不想,一口回绝了这个请求。

  熊通听到随侯的回报,登时怒了:原来我们在你们眼里还是蛮夷!当年文王都把我们祖上称为老师,我们祖祖辈辈在南方替你们镇守边疆,立了多少功劳?你们给过我们什么鼓励?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成南方霸主了,还是个这么低的爵位!我呸!谁稀罕你的封号?

  当年熊渠不是自己封过王吗?熊通就效仿这位祖爷爷的做法,干脆不要那什么爵位了,自己封自己为“武王”——你家开国祖宗叫“武王”,现在我也叫“武王”,跟你家祖宗一样大!

  从这以后,楚国国君都称为“王”,熊通就是楚武王。

  天下从此有了两个王——一个周王、一个楚王。

  周桓王因为自己的小气抠门吃了这个闷亏,但后悔已经晚了,中原诸侯都怕楚国,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周王呢?难道还敢不服?

  至于那个随国,后来又被楚国打过几次,被彻底降服,终于变成了楚国最忠实的小弟,“世服于楚,不通中国” ——世世代代臣服于楚国,不再跟周朝来往。这之后,江淮地区的国家再也不能团结起来,只能被楚国挨个征服了。

  天下局势也从此彻底糜烂,进入了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