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第十四章 君权的衰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六卿崛起

  公元前六二二年,晋国流年不利。一年之内,六卿里面的前四位——赵衰、先且居、栾枝、胥臣,先后病故,政坛巨震!

  这时六卿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朝政都由他们把持。所以四人过世以后,晋国政坛面临重新洗牌。

  晋襄公被迫重新安排六卿的位次。

  所谓六卿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晋文公流亡列国的时候说起了——

  当初晋文公重耳被追杀,流亡到国外,有一批忠实的追随者跟着他逃亡,其中以下几个人物后来成为晋国朝廷里的重臣:

  狐毛、狐偃、赵衰、先轸、胥臣、魏犨。

  另外,晋国国内原有的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后来也得到了文公的重用:

  郤縠、荀林父、栾枝、士蔿。

  他们的家族都在晋国蓬勃发展,成为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再加上后来崛起的韩氏,晋国总共出现了十一个大的家族。

  每个家族的姓氏和晋文公时代的重要人物如下:

  狐氏——狐毛、狐偃;

  先氏——先轸、先且居、先蔑;

  郤氏——郤縠、郤溱;

  胥氏——胥臣;

  栾氏——栾枝;

  中行氏——荀林父;

  智氏——荀首(智氏和中行氏是荀氏分出来的两个家族);

  范氏——士蔿、士会;

  赵氏——赵衰;

  魏氏——魏犨;

  韩氏——韩厥(韩氏是后来才发迹的家族,在晋文公时代还没有权势,为了方便叙述先列在这里,后面也都顺口说“十一个家族”,其实在晋文公时代还只有十个大家族)。

  当然,贵族不是一天就养成的,这些世家大族都是在晋国经历了很多代人,逐渐发迹的。比如荀林父和荀首的爷爷荀息就是晋献公手下的重要人物,“假途灭虢”就是他的计谋。

  为了叙述简便,这里只列出晋文公朝廷里这一代人的名字,并不是说他们的家族从这一代才发家。

  那么“六卿”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晋文公当政以后,着手改革军队,把晋国军队设置为上、中、下三军,每个军里面有一正一副两位首领,正的称为“将”,副的称为“佐”。所以三军总共有六个首领,分别是:

  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其中,中军将地位最高,称为“上卿”或“正卿”,中军佐称为“亚卿”或“次卿”,其余的四人地位稍低,称为“下卿”。

  所有这些将佐统称为“三军六卿”。

  第一代六卿是这几个人:

  中军将——郤縠;

  中军佐——郤溱;

  上军将——狐毛;

  上军佐——狐偃;

  下军将——栾枝;

  下军佐——先轸。

  由于十一个家族的超然地位,六卿当然只能从他们中间选拔,所以从三军六卿设立的时候开始,他们的人就轮流担任六卿的职位,完全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这其实是曲沃代翼的后遗症之一。曲沃小宗窃取了晋国政权以后,怕后人依样画葫芦,所以对王室宗亲大开杀戒,几乎把君王的直系亲属以外的亲戚都杀光或者赶走了,晋国君王没有了亲戚,只好依托这些世家大族来主持国政。

  权力一旦交出去以后,再要收回来就难上加难了,而且暂时看起来也没有收回来的理由。

  另外,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并不是晋国特色,其他国家也有这种情况,只不过在晋国表现到了极致而已。

  在晋文公的时代,十一个大家族都出了重要的人才,而且对文公也很忠心,是晋国的顶梁柱。在晋国国内的发展和对外扩张方面,他们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君王也放心把权力交给他们。

  当时的人们当然万万没想到他们后来会威胁到君王的地位,甚至连晋国都会亡在他们手上。

  这时一切看起来都还很美好。

  但权力是一剂毒药。在后来的岁月里,十一个大家族围绕着权力钩心斗角,互相倾轧,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喜剧。最终只有中行、范、智、赵、魏、韩六个大家族活了下来,世人又把他们称为“六卿”——这是六卿的另一个含义。

  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十一个大家族都叫作“六卿”。

  六卿家族是后来晋国事实上的掌权者,直接决定着晋国的命运,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春秋后半段的历史走势,是春秋后半段当仁不让的主角。

  我们先回到六卿家族刚刚建立的时候。

  每一个大家族都有一段曲折的创业史,展开来讲,都是一篇宏大的史诗。

  这里就简单讲一下几个大家族和他们的创始人的故事。

  六卿家族的故事

  狐氏

  晋国有跟周边戎狄通婚的传统。当初晋献公娶了翟国贵族狐突的两个女儿,分别生下重耳和夷吾。狐突还有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他们也跟父亲一起在晋国做官。

  作为重耳的舅舅,狐毛和狐偃很早就在重耳身边辅佐他,重耳其实是在他们的教育下长大的。后来重耳被追杀,逃亡国外的时候,他们也跟着一起逃了出去,成为流亡队伍里的主力成员。

  狐偃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为重耳出过很多主意,重耳也特别听他的,从当初逃避骊姬迫害,到后来流亡期间的种种决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在重耳的团队里面,他是军师的身份。

  他和其他流亡大臣一起,历经磨难,终于帮助重耳回国,夺到了晋国的君位。

  因此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狐偃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之后也是晋文公朝廷里核心的人物之一。

  后来晋文公当政期间,狐偃也在朝政中起了很大作用,包括文公出兵勤王,以及城濮之战打败楚国,背后都有狐偃的计策。文公设立三军,狐毛和狐偃共同统领上军,都是重要的将领。

  因此狐偃和先轸、赵衰一起,都被认为是晋文公的股肱之臣。文公称霸诸侯,归根结底其实是他们这个小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狐偃在大众中间的风评并不太好,大家普遍觉得他做人圆滑,功利心太重。

  当初晋文公回国继位的路上,渡过黄河的时候,介子推就因为看不惯狐偃假惺惺的表演,一怒之下私自离开了。

  再说狐毛,他在晋文公一朝主要是一个军事将领。城濮之战,他是直接指挥者,功劳也是非常大的。

  而狐氏家族跟赵衰为首的赵氏家族的关系似乎有一点微妙:狐偃死后,赵衰直接继承了他的上军佐的位置。他没有谦让,更没有让狐偃的后人来接替,似乎是间接夺走了狐氏的权势。

  后来狐氏跟赵氏斗了很久,最终败下阵来,被赵氏排挤出了晋国。

  先氏

  先轸也是跟随晋文公流亡的主要功臣之一。在文公很年轻的时候,先轸已经在他手下当差,跟狐偃一样处在文公团队的核心位置。

  文公设置三军,先轸先是下军佐,但很快升为中军将,成为三军统帅。

  他是元帅,也是一个智计百出的军事家。在文公称霸的阶段,晋国多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依赖于他的谋略。

  城濮之战,先轸是总指挥,以精准的判断力强压楚国。挑唆曹、卫两国去激怒楚国就是他的计谋。

  秦国冒险长途奔袭郑国,先轸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提出应该截击秦军,以打击秦国的扩张势头。

  这两次重大战争,都是先轸的意见起了决定性作用,使得晋国在跟秦、楚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

  这两场战争都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后世的战略战术启发很大,先轸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但先轸本身是个性格暴烈的人,眼里揉不进沙子,甚至对于上级都是如此。

  崤山之战过后,晋襄公听信怀嬴的忽悠,把晋国花费很大力气才抓到的秦国三帅释放了。先轸听到消息以后暴跳如雷,直接闯进王宫面斥襄公。

  虽然晋襄公没有为这件事生他的气,但先轸也知道,他这样的做法属于严重的以下犯上,不可能再得到朝廷内外的原谅。

  在随后对狄人的战争中,先轸脱掉甲胄,单枪匹马闯进敌方阵营,以自杀式的攻击敌军,为自己犯的错误赎了罪。

  可以看出,先轸既是一个智计过人的战略家,又是一个典型的武将,忠直耿介,对国家、对君王都是一片赤胆忠心,不像别的谋士那样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先轸的弟弟先蔑、儿子先且居都是当时的著名将领,他们家族对晋国的对外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他们家族的主要成就只是在军事方面,对于晋国的内政外交,似乎影响不大。而且武人的性格,不太会玩权谋,在跟其他家族的钩心斗角之中,他们就比较吃亏,所以先氏家族没有多久就败亡了。

  郤氏

  郤氏是晋国公族的分支。在晋献公时代,有一次晋国攻打狄人的翟柤(zū)

  国,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扛着旌旗第一个登上城头。事后献公奖赏他的功绩,把他封在郤邑,称为郤子。他就是郤族的祖先。

  郤氏家族政治立场很明确,一直坚决地站在晋献公一边。所以献公对公族展开大屠杀的时候,郤氏没有受害,反而渐渐壮大了起来。

  后来骊姬乱政,郤氏家族的郤芮是公子夷吾的手下,陪着夷吾逃到了国外。他向夷吾献计,请求秦国帮助夷吾回国继位。夷吾用他的计策成功登上君位,是为晋惠公。郤芮也成了惠公朝廷里的权臣。

  后来郤芮又拥立了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

  但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最后获胜的竟然是重耳。晋怀公随后被重耳杀害。

  晋文公重耳登基以后,郤芮依然忠于晋怀公。他和吕省密谋火烧王宫杀害文公,但事情败露,文公没死;两人只好逃到秦国去,结果被秦穆公杀掉了。

  但郤氏家族早有准备,当年他们家的人分别支持夷吾和重耳。郤縠和郤溱就是重耳一党,重耳能够回国继位,跟他们的里应外合有很大关系。

  所以晋文公一上台就重用郤縠和郤溱,把两人任命为中军将领,成为三军领袖。

  可惜郤縠却没能风光太久,第二年就过世了,有可能是在攻打卫国的战争中战死的。中军的指挥权也落到了先轸和胥臣手上。

  到这时,郤氏看来要衰落了。但一位牛人横空出世,硬是把郤氏挽救了回来。

  郤芮被杀后,他的儿子郤缺也受到牵连,被贬为平民,在冀地的乡下当农民,艰难度日。

  晋文公的另一位亲信胥臣有一次经过冀地,看到郤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来给他送饭,两人相敬如宾,言谈举止都符合礼仪。胥臣回去以后就跟文公说起这件事,说郤缺是有德之人,不应这样被埋没。

  当然也有可能胥臣本来就想帮郤氏,故意编造了这篇话。

  晋文公也是胸襟开阔的雄主,听到这话以后果断原谅了郤芮的罪行,起用郤缺为将领,继承他父亲的官位。郤芮的家族重新掌权,代表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兜兜转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事实证明,将门虎子的说法没错。郤缺当上将军以后,表现十分突出,在箕之战中一举抓获白狄的首领,自此成为晋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而且他的才能远远不止在军事领域,在朝堂上他也混得风生水起,后来甚至成为晋国的一号权臣,把郤氏带上了权力的巅峰。

  胥氏

  胥氏也出自晋国公族,具体的来源不是很清楚,他们真正登上政治舞台是从胥臣开始。

  胥臣也是跟随晋文公流亡的功臣之一,他的角色跟先轸类似,也是文武双全的将领,既能出谋划策,又能上阵杀敌。

  在早期,他的地位非常高,因为他可能是晋文公的老师,史书上提到“文公学读书于臼季”。

  他也是晋文公主要的谋士之一,曾劝说文公娶自己的侄媳妇怀嬴,以此来取得秦穆公的信任。

  晋文公登基以后,胥臣被封到臼邑,官拜司空,这个封赏在功臣们中间是比较高的。

  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在城濮之战中,用虎皮蒙在马身上,冲进陈蔡两国的阵营,击溃了陈蔡联军,形成连锁反应,最后造成楚军的崩溃。

  这样一员猛将,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理论。

  另外,他推荐郤缺,帮助郤氏复兴,间接改变了后来晋国公卿家族的权力格局。

  不过后来的形势发展却完全出人意料。郤缺掌权以后,胥氏反而被打压得特别惨;胥氏的后人因此报仇,又反过来灭了郤氏家族——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这件事做得太过分,后来胥氏也受到报复,也被人灭了。

  两个重要的公卿家族——郤氏和胥氏,最终同归于尽。

  魏氏

  魏氏出身高贵,他们本来是周朝的公族,先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高。

  武王一统天下以后,把这个弟弟封到了毕国,因此他被称为毕公高。毕公高也是周朝初年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经跟周公、召公一起辅佐成王、康王,为周朝立过很大的功劳。

  后来毕国可能是被戎人灭国了,国中的贵族们四散逃亡。有一个叫毕万的公子逃到了晋国,在晋国扎下根来,在晋献公手下当大夫。

  毕万勇猛异常,多次跟随晋献公出征,立下许多军功,因此受到晋献公赏赐,被封在魏地,从此改称魏氏。

  毕万的英勇基因遗传给了后人,后来的魏犨也是个猛士。

  魏犨和颠颉都曾经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文公登基以后,他们也成为文公朝的开国大佬之一。但两人都属于武将,按照文公的封赏标准,他们算最末一等,受到的赏赐并不多,在朝廷里的地位也较低。

  城濮之战前,晋国攻打曹国,以报当年曹国羞辱晋文公之仇。

  曹国很快被攻破,曹君被当众羞辱。晋文公是恩怨分明的人,曹国的大臣僖负羁当年曾经善待过他,所以他下令军队不准骚扰僖负羁及其家人。

  不料魏犨和颠颉却心怀不满:“那个僖负羁装模作样地送你一点东西,你就这样念念不忘,我们跟随你十九年你就给我们这点回报?”

  两个冲动的武夫突然脑抽,竟然约好私自带兵去攻打僖负羁家,把僖负羁家一把火烧了。最丢人的是,在这次相当于打群架的战役中他们竟然还受伤了,不仅破坏了晋军“仁义之师”的名声,还丢尽了晋国的脸,当然,最重要的是损害了晋文公的威信。

  魏犨和颠颉估计仗着自己资历够老,是在最艰难的岁月跟着文公混过来的,以为最多被训斥一顿。

  但文公并不管这些,这件事触犯了他的底线,他准备下令把两人斩首。

  杀之前,文公还是有点舍不得,就让人去魏犨家查看情况。

  魏犨伤在胸口,正躺在床上养伤,听说文公的使者来了,赶忙用布帛把伤口紧紧地裹起来,然后亲自出去迎接使者。在使者面前,他谈笑风生,还表演武艺给他们看,当场跳跃翻滚,看起来一点事都没有。

  使者回报了看到的情况,文公感叹:“这小子伤这么重还能这样折腾,真是难得的猛将啊!国家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所以就饶了魏犨一条命,免去他的官职,只把颠颉杀了。

  魏犨既有武力又有心机,运气也不错,终于成功躲过这次杀身之祸,所以才有了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不过,六卿的所有家族里面,最有戏剧性和最重要的还要算赵家……

  赵家的发迹史

  赵氏也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

  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作战勇猛。后来他被周朝俘虏,成了周朝的大臣之一,但不久以后就被杀了。

  蜚廉有两个儿子比较有名,一个是恶来(也是很快被杀了),另一个是季胜,他们的后人都侍奉周朝,但地位不高。

  到了周穆王的时候,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造父善于相马和驾车,是穆王的马夫,很受穆王青睐。

  传说他曾经得到八匹骏马,都献给了穆王,就是著名的“穆王八骏”。穆王让他驾车,赶着这些马一直向西奔驰,日行千里,最后来到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

  西王母热情款待穆王,穆王在那边玩得不亦乐乎,忘了国内的政事。这时忽然传来东边的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又多亏造父驾车一路狂奔,带着穆王迅速赶回国内,平定了叛乱。

  穆王因为他这次的功劳,把他封在了赵城。从此他们整个家族都沾光了,包括恶来和季胜的后裔,都以赵为氏,是为嬴姓,赵氏。

  造父就是赵氏的先祖。

  而恶来的后人不久以后也出了一个人才,叫非子。他因为养马养得好,天下闻名,也受到周天子的封赏,被封在秦地,建立了秦国。

  这个家族的人似乎做事都特别认真,即使身处低位,也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最后都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成为后世两个大国的先祖。

  赵氏的后人在西周末年看到朝政混乱,就离开周朝,到晋国去当官,成为晋国的卿族之一,一直传到了赵衰这一辈。

  赵衰是追随晋文公流亡的五大功臣之一。

  据说他未出仕的时候曾经占卜,看应该去辅佐晋献公还是各位公子。占卜的结果,辅佐献公和其他公子都不合适,只有辅佐重耳才吉利,所以他就到了重耳那一方。

  他的年纪比晋文公稍微小一些,两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很熟悉,他们的私人友谊可能非常好,联手娶了叔隗、季隗这一对姐妹。然后文公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赵衰——所以他们两人既是连襟,又是翁婿。

  从这样密切的婚姻关系,可以看出赵衰受到晋文公的信任之深,所以都说他是文公的股肱之臣。

  在晋文公流亡的十九年里,赵衰始终是团队的中流砥柱,文公所有重大的事情都会跟他商量。

  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把带着的食物让给晋文公,自己不肯吃。

  文公在齐国贪图享乐,不肯离开,是赵衰他们几个人谋划,把文公灌醉了强行带走。

  到了秦国,秦穆公在宴席上跟晋文公互相唱和。秦穆公唱了《六月》,赵衰马上高声说:“重耳拜赐。”晋文公走下来向秦穆公行礼,秦穆公也赶忙还礼。

  秦穆公说你们这是为什么呢?赵衰回答:“大王命我们公子辅佐天子以安天下,我们公子怎么敢不拜谢呢?”原来《六月》里面有几句说的是尹吉甫替周天子讨伐敌人的故事。赵衰一句话就把秦穆公套牢了,“君无戏言”。后来晋文公抛开秦国单独出兵勤王,秦穆公也不好公开表示反对。

  晋文公登基以后,赵衰毫无悬念地进入了朝廷的核心领导层。

  在文公的班底里面,赵衰不是才能最突出的。相比于狐偃的老谋深算、先轸的奇计百出,赵衰似乎没有让人惊艳的谋略,但这只是因为他低调,不贪功,实际上他的谋略不输于任何人。

  人们说,晋文公“父事狐偃,师事赵衰,长事贾佗”,把赵衰当作自己的老师。文公从当公子的时候开始,到称霸诸侯,中间有很多决定都是赵衰做出的,可以说,他是晋文公霸业的主要建设者之一。

  如果仅仅是出谋划策的话,赵衰也就是个顶级谋士而已,但他还有一种才能是所有人都比不上的——他特别会“做人”。

  这个“做人”不是说他左右逢源四面讨好,而是说,他能自如地协调各方关系,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恩德。因此,不管哪个派别的人,都夸他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他低调沉稳,处处展现出谦逊的风度。中国人一向对爱谦让的人有好感,所以赵衰在朝廷里的形象非常好。

  例如,有一次晋文公派兵讨伐邺国,用赵衰的计谋,战争进行得很顺利。事后文公封赏群臣,赵衰却推辞说:“大王是要赏赐直接的执行者呢还是赏赐起根本作用的人?如果是前者,那么可以赏赐骑马驾车的将士们;如果是后者,那么我的计谋是从郤子虎那儿听来的。”文公果然就赏赐了郤子虎。

  赵衰类似的谦让的事迹还有很多,最著名的是他几次“让贤”的经历,把晋文公任命给他的职位让给了别人。

  在最初设立“三军”的时候,晋文公就任命赵衰当中军元帅,他却坚辞不受,说:“郤縠德行高尚,让他担任这个职位比较合适。”文公就让郤縠当了中军将。

  文公又让赵衰担任下军将,他说:“栾枝仔细谨慎,先轸计谋过人,应该任用他们。”文公于是让栾枝和先轸统领下军。

  后来狐毛过世了,文公让赵衰顶替他当上军将,赵衰又推辞说:“先且居(先轸的儿子)在城濮之战中有重大功劳,应该任命他。”

  文公非常感动,对人说:“赵衰三让,所让的都是社稷之臣,三让而不失义,真是有德的贤臣呀。”

  到最后文公都觉得对不起赵衰了,只好专门新建一个新上军和新下军,让赵衰当新上军的首领,赵衰这才接受下来。

  如果只是简单的推辞的话,那只能说明赵衰谦逊而已,但他其实有很深的考虑,他的做法本质上是在替文公推荐人才,而且他推荐的人才后来都被证明是特别适合这个职位的。长此以往,文公对赵衰也就言听计从了。

  另一方面,由于赵衰得到文公的高度信任,他推荐的人基本都能马上获得重用,这些人当然都会感激他,所以也替他和他的家族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关系。

  除此之外,他还推荐过狐偃、胥臣、箕郑等人,阳处父也跟他私交甚笃,连刺杀过文公的勃鞮都很欣赏他,甚至建议文公把原邑封赏给他。

  总之,六卿里面其余几个大家族的人基本都受过赵衰的恩惠。大家都很感激他,说他像冬天里的太阳,让所有人都感到温暖。

  可以说,在文公的朝廷里,赵衰就是所有人中间的黏合剂,是他抚平了晋惠公时代纷繁芜杂的派系纷争,把整个晋国政坛黏合到一起;因为他的存在,文公时代的晋国才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才能集合各派的力量共同对付国外的敌人。

  赵衰的这些功劳都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虽然低调隐忍,却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推崇,赵氏家族因此后来居上,在晋国政坛积累了超越其他家族的强大影响力。

  不仅如此,在治家方面赵衰也是个能手,他很能协调家庭内部关系,连他的妻子都特别贤惠。

  晋文公登基以后,把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了赵衰。当时赵衰的前妻叔隗和他的儿子赵盾都还在翟国,赵姬对赵衰说:“有了新欢就忘了旧人,这样怎么能服众呢?应该尽快把他们母子接过来。”赵衰就把叔隗和赵盾接回了晋国。

  赵姬虽然是公主的身份,但她认为叔隗是原配而且功劳更大,就主动让叔隗当正室,把自己降为偏房,还让赵盾当嫡子继承家业,自己生的几个儿子都作庶子。

  在叔隗和赵姬的谆谆教导下,赵盾也成长为非常有才能的人物,在赵衰过世以后,他作为赵氏的嫡长子,继承了赵衰的事业。

  公元前六二二年,一代巨人赵盾正式登上晋国政坛,晋国从此进入赵氏专权的时代。

  夷之蒐

  公元前六二二年,赵衰、先且居、栾枝、胥臣几乎同时过世,军方上层出现了巨大的空缺,晋襄公只好重组六卿。

  那时候把大型的阅兵仪式称为蒐(sōu),比如以前曾经举行过的“清原之蒐”,就是在清原举行的军事集会。公元前六二一这一年,晋襄公晚期最大的阅兵仪式在夷地举行,史书称之为“夷之蒐”。

  一般“蒐”期间都会进行重大的军事首脑调整,夷之蒐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重新安排三军将佐的人选。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襄公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了,所以这次任命也有托孤的性质,会直接决定下一届朝廷里的势力消长。

  如此重大的一次权力洗牌,晋国上下都在密切关注着,几个大家族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夺。

  角逐这些位子的主要是两派势力:一派是晋国老牌的公卿贵族,代表人物是箕郑父、士縠、梁益耳、先都、荀林父;另一派是晋文公时代蹿上来的,尤其是跟随晋文公流亡的功臣们及其后人。

  晋襄公的主要考虑是如何在两派人马之间保持平衡。

  他最初的想法是论资排辈,以老牌贵族为主,让他们掌握军队;以新人为辅。具体的名单都有了,但这个绝密情报却意外泄漏了出去。

  这等于是削夺新人们的军权,消息一传出来,朝中哗然。

  不过这个消息也有可能是故意放出去的,以测试各方势力的态度,包括已经列好的那份“名单”,不排除也是一个幌子。

  先且居的儿子先克首先站了出来,他向晋襄公进言:“狐、赵之勋,不可废也。”狐偃、赵衰他们那一代老臣劳苦功高,您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功劳。

  这时候狐偃、赵衰他们那一代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们的下一代人继承了他们的位置,领军人物是这几位:

  狐射姑(狐偃之子)、赵盾(赵衰之子)、先克(先轸之孙,先且居之子)、栾盾(栾枝之子)、胥甲(胥臣之子)。

  先克继承了当年他爷爷先轸直言敢谏的作风,代表功臣之后向襄公讨情。襄公被他说服了,立即调整名单,把这群功臣之后摆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新的名单是:

  中军将——狐射姑;

  中军佐——赵盾;

  上军将——先克;

  上军佐——箕郑父;

  下军将——先蔑;

  下军佐——荀林父。

  这样,新人们取得重大胜利,完全压倒了传统贵族势力。但先克也因此得罪了一大票人,把自己推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

  不料马上又有人来说情。这次发难的是阳处父,就是之前忽悠楚军撤退,又挑拨楚成王杀子上的那人。

  据说很多年前,狐偃、赵衰当政的时候,有一次,阳处父去求狐偃让晋文公给自己一个官职,狐偃拖了三年都没给他办下来;他又去求赵衰,赵衰三天就给他办好了,还让他当上了晋襄公的老师。从此阳处父就投入了赵衰阵营,成为赵氏的忠实支持者。

  这次夷之蒐正好是阳处父来主持。他看到新名单上,狐偃的儿子狐射姑排在赵盾的前面,就私下劝谏晋襄公,把狐射姑跟赵盾的位置相互调换,让赵盾担任中军将,然后把阅兵的地点改到董地。这样就完成了这次重要的人事任免。此外,阳处父还对外大肆宣传赵盾的才能。

  另一方面,由于赵衰极佳的人际关系,各方势力基本都支持赵家,所以这次人员变动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赵盾就凭借这次机会,成功上位,一举成为晋国朝廷里的一号人物,开始了独揽大权的生涯。

  而以赵盾为首的新人势力,也成功地压倒老牌贵族,掌控了晋国朝政。

  几个月以后,晋襄公病逝,两任君王称霸的时代结束,六卿当政的时代开始了。

  赵盾背秦

  摆在新人们面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立储问题。

  本来晋襄公临终的时候决定让穆嬴生的夷皋继任君位,但朝中大臣们普遍对这个夷皋没有好感,襄公一死,他们就抛弃了夷皋。

  大臣们的说法是,夷皋年纪太小,把国家交给他太危险,所以都希望让年长的公子担任国君,那就只能从晋襄公的弟弟里面选。至于选谁,他们又分为两派:狐射姑为首的一派支持辰嬴生的公子乐,赵盾为首的一派支持公子雍。

  当初晋文公立晋襄公为继承人以后,为了防止其他公子们争位,就把他们都遣送到了外国,公子乐在陈国,公子雍在秦国,但万万没想到现在大臣们又要把他们迎回国。

  两派势力为了迎立哪个公子争得很凶。

  狐射姑一派的说法是:辰嬴受到过两任国君的宠幸,应该立她的儿子公子乐。

  辰嬴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怀嬴——当初秦穆公把她嫁给了晋怀公,后来怀公偷跑回晋国,秦穆公又把她嫁给重耳,晋文公重耳为了得到秦国的支持才娶了她。

  所以赵盾一方就反驳说:公子乐“母淫子辟”,他母亲嫁给叔侄二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国君?反观公子雍那边,他的母亲地位比辰嬴高多了。而且他被送到秦国以后混得很好,目前在秦国担任亚卿的职位,立他为君,一方面可以改善跟秦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他有秦国的支持,以后肯定比陈国支持的公子乐地位更稳固。所以应该立公子雍。

  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公子之争,背后是狐氏跟赵氏两大集团在争权。其实具体立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支持的人上台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一派以后能够掌权,所以双方都不让步。最后谈崩了,双方各自派人去迎接自己拥立的公子。

  但赵盾出手更加果断,他派公孙杵臼直接在半路上截杀了公子乐,绝了狐射姑一方的退路。

  狐射姑那边看到赵盾公然下黑手,也就索性撕破脸。他们当然不可能直接对赵盾动手,就找一个最好欺负的。

  赵家这边的阵营里,阳处父不属于世家大族,势力比较单薄,而且他在夷之蒐上跟狐射姑结下了大仇。所以狐射姑就拿他开刀,派家族里的狐鞫(jū)

  居暗杀了阳处父。

  朝廷高官被暗杀,朝野震动,赵盾下令彻查。当然,大家都猜得到这是狐氏那边的人干的,所以一下就把狐鞫居查出来了。

  赵盾处死了狐鞫居。狐射姑一看势头不好,赶紧逃到了翟国去躲避。当然赵盾也希望他逃走,不然还不好处理。

  赵盾也展现了自己的大将风度,不仅没有报复狐射姑的家人,反而把他们送到翟国去跟狐射姑团聚。当然这也是明白告诉狐氏的人:滚到那边去,永远别回来了。

  这场针锋相对的立储之争,以赵氏完胜结束。曾在晋文公手下排名第一的狐氏家族就这样被清理出了晋国政坛,还有个阳处父也无端成了牺牲品。

  狐射姑曾被封在贾地,所以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贾季,他是贾姓的祖先,最后他终老在了潞国。

  另一边,赵盾派先蔑和士会去秦国迎接公子雍。

  先蔑是先轸的弟弟,也是个战功赫赫的老将;士会又叫范会、范武子,是士蔿之孙,范氏的先祖。这两人都是朝廷里面一流的权臣。

  这时候秦穆公刚刚过世,继任的是秦康公。最近几年秦国的国力已经明显下降了,所以秦康公正在考虑怎么缓和跟晋国的关系。

  他听到先蔑和士会的请求,正中下怀——之前秦穆公不是“三置晋君”,成功干涉了晋国内政吗?现在又有一次干涉晋国内政的机会摆在面前,怎么能放过?

  而且他还是晋襄公和公子雍的表兄弟,亲戚家的事情他本来也有资格管一管。

  所以他对于送公子雍回国这件事特别积极,一口答应下来。考虑到当年秦国送晋文公回去以后,晋国那边马上发生了吕省、郤芮的叛乱,这次秦康公吸取教训,派出大军护送公子雍回国——谁敢袭击公子雍,谁就是在袭击秦国!

  晋国那边,大臣们也在翘首以盼,等着公子雍回来登基。

  但这时一个女人骤然闯进人们的视线,把局势彻底搅乱了。她就是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

  关于穆嬴的情况,史书上记载得很少,我们只知道她是晋襄公的夫人,应该是在后宫地位比较高的一位。

  她不一定是个泼悍的女人,但现在的形势确实把她逼急了——当初晋襄公明明白白地说了让夷皋继位,结果大臣们全都把他们母子抛在一边,不管选谁都不选夷皋,简直欺人太甚!

  现在公子雍已经在回国的路上,形势紧迫,一旦公子雍回到朝廷里,那么位置就确定了,再也不可能改变,而他们母子的下场也是可以想象的。叔叔对侄儿痛下杀手的事还少吗?骊姬被鞭子活活抽死的惨剧也是殷鉴不远。

  所以穆嬴只好拼了。她抱着孩子心急火燎地跑到朝堂上,扯住大臣们大哭:“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孩子又有什么罪?舍弃这个孩子,跑到国外去找继承人,你们把先君的嫡子置于何地?”

  这样一连哭闹了很多天,朝臣们人人焦头烂额。他们这批官员基本都是晋襄公任命的,襄公在他们中间威望很高,所以没人敢把穆嬴怎么样。而且这件事大臣们确实理亏,真要评起来,都算是忘恩负义背叛先君了。

  其中属赵盾压力最大。他是百官的领袖,人们议论起来,只会说“赵盾背叛先君”,而不会说别人。

  穆嬴也知道赵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散朝以后又跑到赵盾家里去闹。她当众向赵盾叩头,哭诉:“先君当初亲自把这孩子交给大人,说好的‘这孩子要好好听话,您就辅佐他;要是不听话,您就教导他’。如今先君言犹在耳,您就抛弃了我们母子,这怎么说?”

  穆嬴这样一通哭闹,成了国际大新闻,国际国内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朝臣们背负着极大的舆论压力。眼看人心将变,赵盾也慌了,只好临时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放弃公子雍,重新立夷皋为君。

  问题是秦国那边已经把公子雍送过来了,马上就到,这下怎么面对秦军呢?赔礼道歉?公子雍能答应吗?而且真向秦国道歉的话,晋国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硬把公子雍打回去,那么必然要跟秦军打起来,既然要打,不如我们先出手,打他个措手不及。

  所以赵盾为首的文武百官们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在半路拦截秦军!新一轮秦晋战争就这样意外爆发了!

  公元前六二〇年四月,赵盾亲自带兵赶到堇朋,然后趁着夜色,悄悄潜到令狐,对正在保护公子雍的秦军发起突袭。秦军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一招,被杀得大败亏输,狼狈逃窜。晋军一路追击到刳(kū)首才作罢。于是在秦晋交战史上,秦国又输了一场,而且输得莫名其妙。

  秦军队伍里还有一些晋国将士,先蔑和士会也在其中。他们都被打懵了,也不知道晋国那边出了什么状况,只好跟着秦军一起逃回秦国。

  当初先蔑出使秦国之前,荀林父就劝他不要去,说迎接公子雍这事不靠谱;他没听,还是去了,果然惹祸上身。

  秦康公是最亏的,本来想借这个机会重修“秦晋之好”,结果惹来一身骚,生生地被恶心到了。他从此再也不相信晋人,彻底放弃了跟晋国沟通的想法,一心一意跟晋国死磕。秦国成了最坚决反对晋国的一个国家。

  而从晋国的角度来看,令狐之战不仅打得莫名其妙,更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决定。这次战争凭空造出来一个强大的敌人,晋国从此要面临楚国跟秦国的长期夹击,他们的霸权再次遭受严峻考验!

  不过穆嬴真的可以高兴了。这位勇敢的母亲,仅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走向,成功为自己和儿子挽回公道,在史书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公元前六二〇年春天,夷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灵公。

  但随后发生的一切却给大家开了个大玩笑,看起来赵盾他们原来的决定才是对的:晋灵公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他是晋国历史上罕有的昏君加暴君!

  另一方面,晋灵公继位的时候年纪太小,朝政都由赵盾把持,赵盾成了晋国实际的统治者。所以之后晋国的主旋律就是赵氏跟其他公卿之间的角力。

  公卿之间的争斗从此公开化。而首先爆发的,是夷之蒐中被打压的老牌贵族跟赵氏为首的新人之间的矛盾。

  “夏日之日”

  晋灵公继位的当年,齐、宋、卫、郑、曹、许、鲁七个国家,跟晋国在郑国的扈邑会盟,以庆贺晋灵公登基。

  这次会盟是延续晋国的霸主地位,会上,赵盾代替晋灵公当盟主,跟各国诸侯平起平坐。

  这是严重不合理的事情,但偏偏就发生了。

  赵盾以一个大夫的身份,竟然充当各国的“霸主”,背后隐藏的是这样一种新的潮流——在周天子的地位衰落以后,诸侯们的权威也逐渐开始衰落,各国的当权派们开始架空自己的国君,并且登上国际舞台。从此以后,春秋的主角们,除了各路诸侯,还有各国的卿大夫们。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晋国和鲁国。

  赵盾在这次会盟中赚足了面子,俨然成了国际上的领军人物。这为他在晋国国内继续专权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这时赵盾还刚刚掌权,并不能完全控制国内的公卿家族们;各家族们都在积极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位置。朝堂上暗流涌动,争斗激烈。

  夷之蒐中,老牌公卿们被摆了一道——本来晋襄公说好要让他们掌权的,却临时变卦,把权力交给了赵氏那帮人,这些贵族们心里当然很不乐意。

  特别是现在赵盾这么风光,他们看在眼里更不是滋味,赵家专权的时代还远远望不到头,看来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这些人已经彻底绝望了。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要怪那个先克,当初就是这个混账东西向晋襄公进“谗言”,才夺走了他们这些人的权势。

  老牌贵族们个个都对先克恨得咬牙切齿。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先克现在还特别受赵盾的信任,赵盾任用他当中军佐,俨然是晋国的二号人物。看着仇家在台上风风火火,那些老牌贵族们几乎气得发疯。

  先克自己也是个狂人,不知道收敛,上台不久以后就以“抵抗秦国侵略”的名义强行要求蒯(kuǎi)得把自己的封地献给国家。

  这件事成为两派贵族火拼的导火索。

  公元前六一八年初,老牌贵族的五个代表人物——箕郑父、士縠、先都、蒯得、梁益耳,联合起来派人刺杀了先克。

  但他们根本撼动不了赵氏的根基。赵盾立即调查这起案子,不等他们五个人进一步行动,就把他们挨个抓捕并处死。老牌贵族的势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赵氏家族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赵盾在这起谋杀案中表现出来的冷酷、果断也为他加分不少。从此以后,晋国国内更加没人敢反对他了。

  他是这样一种人:你错了就是错了,我不饶你;当然如果你是对的,我也绝对不冤枉你。

  这种滴水不漏的冷酷作风,不仅用在对付国内政敌上,也用来对付国外各种不肯配合的力量。

  接下来他要对付的是鲁国。

  在扈邑盟会上,其余国家都小心翼翼的,只有鲁文公不走心——他居然迟到了几天,虽然最后也参加了盟会,但终究是怠慢了盟主。赵盾当然不放过他,扈邑盟会的第二年,晋国派军队到鲁国去面斥鲁文公,问他去年为什么要迟到。

  鲁文公吓坏了,赶忙道歉认错,将礼物双手奉上,最后派东门襄仲到郑国的衡雍跟赵盾签订盟约,承认晋国的盟主地位。赵盾这才放过了他。

  对于有过错的要惩罚,对于没错或者已经改正的,就要及时地安抚。

  在对待卫国的态度上,赵盾就显示出他的另一面。

  几年前,卫成公狂妄自大,竟派大夫孔达带兵去攻打晋国,结果被晋国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还被抢了戚匡两地。后来卫国就老实了。

  现在国际形势已经不同了,卫国也一直小心谨慎地侍奉晋国,所以郤缺就向赵盾建议:“现在我们跟卫国的关系很和睦,应该归还以前抢的他们的土地。既有威又有德,这才像个霸主的样子。”

  赵盾对这番话很赞同,马上下令归还卫国的土地。其中,匡地现在在郑国手上,赵盾又特地命令郑国把这个地方还给了卫国。

  这些事件都说明,中原各国的局势仍然在晋国的掌控之中,晋国的霸权在赵盾手上得到延续,而且他做得也还算不错。

  从这一点来说,在两任霸主之后出现赵盾这样一个权臣来接力称霸,应该算晋国的幸事。

  赵盾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才能、有气魄、有胆略,尽心竭力地治理国家;人们敬他、畏他、服从他,但没有一个人真心喜欢他。

  当初有人问狐射姑,对于赵衰和赵盾怎么评价。狐射姑说:赵衰是“冬日之日”,赵盾是“夏日之日”。赵衰就像冬天的太阳,照得每个人身上都暖洋洋的;赵盾则是夏天的太阳,同样普照大地,但在他的照耀下,每个人都很难受。

  这段话被认为是对赵盾最精准的评价。

  计赚士会

  赵盾上台两年,国内外局势都渐渐稳定下来。但他也面临一个很严峻的挑战,那就是老对手和新冤家——秦国。

  之前他背信弃义截击秦国军队,彻底得罪了秦康公。秦康公一心要报仇,令狐之役的第二年就来打晋国,打下晋国的武城。

  晋国也不甘示弱,过了两年就打回去,占领了秦国的少梁。

  秦国随后便报复,又打下晋国的羁马。

  赵盾彻底不能忍了,决定给秦国一个教训,省得一直没完没了的。他亲自带兵,晋国三军精锐尽出,直接扑向最前线,最后在河曲遇到秦军。

  赵盾用臾骈(yú pián)的计策,在秦军对面扎下营寨,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想要拖死秦军。

  以往晋国用计往往能胜秦国,但这一次却有点不一样,秦国那边出谋划策的正是晋国叛逃过去的士会。

  前面提过,秦国多年以来一直缺人才。所以像先蔑、士会这种晋国的顶级将才,在秦国基本就相当于战神的级别,他们逃到秦国以后马上得到秦康公的重用。

  秦康公看到晋军坚守不出,就向士会请教对付的办法。士会对晋国内部的情况相当了解,给他出了个主意:“晋国有个将领叫赵穿,是赵盾的堂弟,又是晋襄公的女婿。这家伙是个花花大少,没什么本事,只有一身臭脾气。这次出征,赵盾处处听臾骈的,赵穿早就看不惯了,急着要挣表现。我们只要派一队轻骑兵去骚扰赵穿手下的军队,他肯定会出来追击,晋军的防守政策就没法坚持了。”

  秦康公照着他说的做,派一小队兵马去骚扰赵穿所在的上军。赵穿果然沉不住气,直接追了出去,但回头一看,上军的其他将领都没有跟过来。

  赵穿回去质问他们:“敌人来袭,你们怎么都不动啊?国家白养着你们这群废物吗?”

  其他人只好回答:“元帅有吩咐,都不许出击。”

  赵穿更加暴跳如雷:“我偏不信邪,我就追给你们看看。”说完,也不向赵盾请示,带着自己的部属就冲了出去。

  赵盾接到回报,大吃一惊。按理说这时应该直接放弃赵穿那支小分队,但他担心自己堂弟的安危,于是对下属说:“赵穿是晋国的卿士,这次去要是败了,秦国就捉了我们一名卿士,这场战争他们就相当于胜利了,这怎么成?”说着便下令全军出击,他亲自带着大部队,跟在赵穿他们后面冲向秦军——臾骈的战略轻松被秦国破解了。

  但这次冲突来得很突然,双方其实都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一交战,都没有斗志,打了没多久就各自收兵了。

  秦国派使者半夜去向晋国下战书,叫嚣:“今天打得不过瘾,我们明天再战。”

  这时臾骈又向赵盾进言,说:“我看那个使者嘴上叫得凶,目光却游移不定,这是故意想吓住我们,好偷偷撤退。我们不如将计就计,趁他们今晚撤退的时候把他们压到黄河岸边,一举歼灭。”

  他的判断非常正确,秦军确实计划今晚撤退。要是按照他说的做,秦军这回根本跑不了。

  关键时刻,又是赵穿和胥甲两个官二代出来捣乱,两人大吵大嚷:“我们牺牲的将士都还没有安葬,怎么能就抛下他们走了?再说,人家跟你约好战斗的时间,你却去偷袭,这不是卑鄙小人吗?”

  赵盾又听他这个堂弟的,下令不要去追击秦军;臾骈也无可奈何。当晚,秦军顺利撤走,晋军随后也只好撤退了。

  但过了没多久,秦军再次杀回来,占领了晋国的瑕邑,继续死磕晋国,反正就是不让你清闲。

  河曲之战,赵盾放任自家亲戚捣乱,把手上握着的大把优势丢掉,造成了晋国在面对秦国的时候处于被动局面,过后又不处罚赵穿,这件事在国内引得人们议论纷纷。大家都对赵穿有意见,但赵家的权势在那边,人们也没什么办法。

  赵盾这种对自家人放任不管的态度一直延续了下去。赵穿被宠得不成个样子,也越来越嚣张,终于在后来捅出大娄子,引出一系列的惨案。

  不过目前先说秦晋战争的事。河曲之战过后,晋人痛定思痛,认为秦国不好对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士会在帮着他们。怎么除掉士会?这个问题就摆上台面来了。

  赵盾悄悄找来六卿家族的人商量,说:“现在士会在秦国,贾季在狄人那边,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有什么办法解决他们?”

  荀林父说:“贾季本来就是狄人,对狄人那边的情况很了解,又是勋贵之后,我建议先想办法把他召回来再说。”

  贾季就是狐射姑,曾经是赵盾主要的政治对手,赵盾当然不希望让他回国。

  郤缺说:“贾季是谋反才逃出去的,本来就是罪人,怎么能召他回国?依我说,应该召士会。士会做人做事都很懂分寸,而且他也不是有意逃到秦国去的,并没有真正背叛晋国,只要我们派人去召他,我相信他会回来。”

  这话说得很在理,赵盾于公于私都会支持他。所以商量的结果就是要把士会接回晋国。

  但秦康公得了士会像捡了个宝似的,一直重用他。怎么才能让士会回来呢?

  赵盾决定为这个事要下血本。

  六卿里面有一个魏氏,目前的当家人是魏寿余,赵盾把他找来——如此这般,跟他定下计策。

  魏寿余依计行事,假装犯下大罪。赵盾下令把他一家老小都抓了起来,他只身幸免,连夜偷跑到秦国。

  他求见秦康公,痛诉在国内受到迫害的情况,请求秦国收留,并且承诺要把自己的封地献给秦国作礼物。

  康公将信将疑,当时士会也在旁边,也在揣测魏寿余的真实目的。魏寿余暗中踢了士会两下。士会是聪明人,马上明白了真相。他本来就是被迫逃到秦国的,一直思念故国,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所以心里暗暗地做了决定。

  士会撺掇秦康公收留魏寿余,在朝廷里给了他一个官做。两人都假装尽力辅佐康公,私下却在商量怎么回到晋国。

  魏寿余投靠过来不久,就说要履行诺言,把魏邑献给秦国,但需要秦国派兵跟他一起去接收。

  秦国大军跟着魏寿余来到黄河边,河对岸就是晋国的魏邑。魏寿余假意说:“魏邑的守卫跟我很熟,在下先去那边说服他们,大王最好派个了解东部的情况、口才也好的人跟我一起去。”

  这基本就是指明要士会一起去。士会假装很为难,对秦康公说:“晋人翻脸不认人很正常,臣要是过去了,被他们扣下来回不来了怎么办?到时候请求大王别为难臣的家眷。”

  当初先蔑和士会逃到秦国以后,晋国知道他们是情非得已的,所以很人性化地把他们的家眷送去了秦国。

  秦康公一口保证:“放心吧,这个度量我还是有的。你要回不来,我再把你一家老小送回晋国就是。”

  士会这才假装不情愿地答应了下来,跟魏寿余一起渡河去了魏邑,这一去当然就不回来了。秦康公一帮人在河边等来等去,干瞪眼,只好自己撤回秦国去。

  不过康公随后还是信守诺言,把士会的家小都送回了晋国。

  晋国没付出任何代价就把士会接回了国内,不仅收回了一个顶级人才,也让秦康公重新回到无人可用的状态,失去了继续跟晋国硬杠的资本。

  士会在晋国继续建功立业,很快也进入了六卿行列。他被封在范地,因此又被称为范会,是范氏和刘氏的祖先。他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后人——刘邦。

  另一方面,秦康公信守诺言的做法为他赢得了不少好感。士会随后写信向他表示感谢,并且热忱地劝说他,放弃过去的恩怨,重新跟晋国和好。

  秦康公也觉得一直这样打来打去没什么意思,何况双方还是亲戚,他作为晋灵公的表叔,基本的风度还是得有的,所以就答应了士会的说合。秦晋两国从此休兵,迎来了一段长期的和平。

  不过,对于晋国来说,秦国的挑战其实不算什么,真正能威胁到他们的还是南方霸主楚国,豺狼心性的南蛮可不像表叔秦康公那样跟你讲道理。

  晋楚之争,才是真正的刀刀见血。

  卷土重来的楚国

  楚穆王能杀死自己的父亲夺到王位,这种人,没有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在他看来,楚成王晚年对待中原各国的政策显然过于温和了,他可不会像那个迂腐的老头子那么讲道理。

  城濮之战的失败,对于楚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耻辱。楚穆王从一上台就想着怎么卷土重来,不过当时晋国太强大,无隙可乘,他只好继续在南方欺负那些小国,暂时不敢向中原进军。

  等到晋灵公上台——那晋灵公不过是个几岁的小孩,晋国的权力都掌握在赵氏手里。赵氏忙着跟其他家族争权,外面又有秦国一直跟他们死磕。楚穆王觉得机会终于来了,他要报城濮之战的仇。

  公元前六一八年,楚穆王听从范山的建议,发动大军突进中原。

  首当其冲的就是郑国。

  郑国国君是郑穆公,也就是当年晋文公扶立的公子兰。因为跟晋文公的这层关系,这些年郑国都依附于晋国。

  楚穆王自己屯兵在狼渊,让下属去攻打郑国。这场战争其实是在试探晋国的反应。

  晋国这时正因为先克案引发政治大动荡,国内一片混乱,赵盾忙着抓凶手,暂时顾不得郑国,只好任其自生自灭。

  楚军很快俘虏了郑国的公子坚、公子尨、乐耳这三员重要将领。郑国一看这情况,没得选,投降吧,便跟楚国签订了盟约,又倒向了楚国。楚穆王满载而归。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楚军撤退以后,赵盾才带着晋、宋、卫、许四国军队慢吞吞来到郑国,说:“我们救你来啦。”

  郑穆公一看,满头大汗,怎么办?再签个盟约呗!只好又跟四国联军签约,表示自己还是服从晋国的。

  赵盾这样做其实是聪明的。现在赵氏地位还不稳固,真的跟楚国干起来,国内难免不出问题,所以千万要避开楚军;但郑国又必须得救,否则等于公开放弃霸权,所以才出现了四国联军“迟到”的情况。

  但楚穆王这下已经看清楚了,晋国没底气跟他硬杠,他可以施展拳脚进军中原了。

  楚国大军刚刚离开郑国,马上就扑向陈国,把陈国狠揍了一顿,问他们为什么要服从晋国。

  这时,息公子朱讨伐了东夷从东边回来,也带兵过来打陈国。本来想两面夹击陈国,没料到陈国人被欺负得太凶,发狠了,跟子朱的军队大战一场,竟然奇迹般地打败了他们。

  陈国在郑国东边,陈国人知道,晋国连郑国都不肯救,当然不会来救自己,以自己的实力怎么能独自阻挡楚国呢?所以趁着打了胜仗的机会,赶紧求饶,也跟楚国签订了盟约。

  下一个是鲁国。但鲁国太远,本来就跟晋国不太亲密,所以楚穆王没有打他们,而是派若敖氏的斗越椒去跟他们谈判,让他们表示服从楚国。就这样把鲁国也收服过来了。

  楚穆王短短几个月就征服了三个重要的中原国家,这一套组合拳打得非常漂亮,一扫城濮之战之后的颓势。

  就在穆王准备继续进军的时候,国内却出现意外。楚国的大夫斗宜申和仲归竟然在私下谋划杀害穆王——靠弑君上位的穆王自己要被弑了?

  这两人都是若敖氏家族的,这次弑君阴谋是若敖氏家族与楚王的又一次斗争。

  斗宜申又叫子西,是个老将了,早在城濮之战时就是主力指挥官之一。城濮之战楚国大败,他和子玉都被勒令自杀谢罪。但楚成王随后就反悔了,派使者去赦免他们。使者迟了一步,子玉已经自尽身亡;子西上吊的时候绳子断了,正好使者来到,这才侥幸活了下来,随后他被派去治理商邑。

  子西受了这次重大打击,变得跟惊弓之鸟一样。他曾面见楚成王,战战兢兢地说:“臣现在听到有谣言,说臣要逃走,因此臣不敢去商邑,怕大王怀疑臣,现在请求大王给臣一个司寇的职位。”

  成王听了以后就让他去掌管工匠,继续留在郢(yǐng)都。

  但过了几年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却跟仲归串通起来想要弑君,但保密又不严,很快就被人告到楚穆王那边去了。穆王及时出手,迅速剿灭了两人。

  这次失败的谋反没有给穆王造成多大的损失,但让楚王跟若敖氏家族的关系更加微妙了。

  镇压完内部反叛以后,穆王再度腾出手来收拾中原那些小国。这次他的目标是宋国。

  宋国也是中原小国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常常是中原联盟打击楚国的马前卒。

  公元前六一七年秋天,楚穆王召集陈、郑国君在息邑会盟,明确表示三国结盟,把晋国这个霸主甩到一边。随后,楚穆王带着陈、郑、蔡三国国君驻扎到厥貉,放出话来,要联手去打宋国。

  赵盾不及时救援郑国的恶果再度显现出来:宋昭公被楚国吓坏了,完全不理会晋国。他直接去向楚穆王求情,表示愿意归附,然后领着穆王为首的多国联军到孟诸去打猎,亲自鞍前马后地伺候。

  这次名义上的多国会盟,实际上就是几个小国跪拜楚国。在这期间,几个小国国君都拼命奉承楚穆王,什么尊严都不要了,简直跟穆王的仆人差不多。就这样,都还是免不了受气。

  宋昭公最惨。有一天早上,楚穆王命令他把火石放在车上,驾车出发去打猎,中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惹得穆王不高兴,就让下人惩罚宋昭公。他们把宋昭公的一个手下人抓起来当众鞭打,然后游街示众。至于宋昭公本人,可能也受了侮辱,只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大家才没说出去。

  其他几个小国国君也都差不多。其中有个麇(jūn)国国君,大概是被欺压得太狠了,受不了,直接半路上逃回了自己国家。所以楚穆王在散会以后马上发兵去打麇国,把这个可怜的小国狠狠教训了一顿。

  楚国的强盛是中原小国们的噩梦。

  另一方面,这时候晋国正忙着处理国内外的各种危机,焦头烂额,没有精力跟楚国争霸,更没法保护这些小弟们。

  失去了制衡力量,小国君王们只能任由楚王摆布,苦不堪言。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传统霸主的缺失,还带来一个恶果,就是没有人再用传统道德标准干涉各国内政了。国际秩序再度失控,各个国家内部的阴谋家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以前不能做的事现在都可以做了,比如弑君。

  绝迹了很多年的弑君浪潮卷土重来,第一个受害者就是刚刚在孟诸田猎中被欺负得很惨的宋昭公。

  会收买人心的君王

  宋昭公上位的过程很不容易。

  他是宋成公的儿子,但不是长子,本来没机会继承君位。

  公元前六二〇年,宋成公过世。这时候晋襄公也刚刚过世,晋国乱成一团,没法干涉盟国事务。成公的弟弟公子御看到了机会,就杀掉成公的太子和支持他的大臣们,自己登上了王位。

  但这种做法实在不得人心,所以宋国人很快联合起来杀掉公子御,把成公的另一个儿子杵臼扶上王位,就是宋昭公。

  昭公意外得到君位,应该好好珍惜才对,可惜他却在这个位置上干得非常糟糕。

  他在国内很不受欢迎,几乎没有人支持他,而反对他最激烈的,却是一个让人根本想不到的人——他的奶奶襄夫人。

  襄夫人是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亲姐姐(所以又被称为王姬)。她是一个很奇怪的老太婆,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具体什么原因我们不清楚,史书上只是说昭公不尊敬襄夫人,但他有什么理由这样做呢?而且仅仅是不尊敬怎么就会招来那么大仇恨?这点让人想不通。

  我们只知道襄夫人特别恨昭公,简直恨入骨髓,她甚至联合国内的世家大族势力杀死了自己的另外几个孙子——仅仅因为他们支持昭公。

  关于襄夫人,还有一件离奇的事情:据说她爱上了自己的另一个孙子,公子鲍。

  公子鲍是宋昭公的弟弟,长得非常帅气,人又特别聪明有才华,很受大家欢迎,总之是标准的高富帅,魅力无限。他甚至迷倒了自己的奶奶襄夫人。襄夫人想跟他私通被他拒绝了,但襄夫人并没有因此恨他,反而继续想尽办法帮助他。

  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哥哥宋昭公的位子。昭公人缘差,不受宋国人欢迎,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处处收买人心。

  宋国发生饥荒的时候,公子鲍把自己囤积的粮食都借给穷人;国内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他都按时送各种东西;对于王室成员和公卿家族,他都随时保持联络。总之,宋国从上到下各个阶层的人们,他基本上都照顾到了。

  襄夫人也配合他,一直竭尽所能地帮他广施恩德。两人一唱一和,赢得了许多人支持。

  当然一个人精力再旺盛也不可能把全国的人都照顾到,所以他最大的才能可能是善于宣传自己,做一件好事就要吹捧十次,结果相当于做了十件好事。这样积年累月宣传的结果就是,宋国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好人,都说他乐于帮助人。

  公子鲍在宋国成了尽人皆知的明星,风头完全盖过了那个不会炒作的宋昭公。

  他和襄夫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暗中策划趁昭公在孟诸打猎的时候发动叛乱。

  然而他们的保密措施做得不好。宋昭公听说了襄夫人的阴谋,可是他并没有发起反击——可能已经心灰意冷了吧,准备自行放弃君位。他拿出一大堆财宝,把下人们都召集过来。

  昭公的大臣荡意诸劝他说:“不如去别的诸侯那边躲一躲?”

  昭公黯然道:“从我的奶奶到宋国百姓都不支持我,哪个诸侯又肯收留我呢?而且我身为君王,去别的国家当臣子,那还不如去死!”说着,把自己的财宝分给了在场的下人们,让他们去自寻出路。

  从这里来看,宋昭公跟他的爷爷宋襄公有些类似,都有一种固执的道德观,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

  下人们得了财宝,纷纷离开,只有荡意诸不走。襄夫人派人威胁荡意诸,要他离开宋昭公。他坚定地说:“国君有难,大臣就离开,这样的大臣又怎么能侍奉别的主人呢?”

  当年十一月底,按照计划,宋昭公应该去孟诸打猎。但他还没到孟诸的时候,就被襄夫人派的人刺杀了;荡意诸也以死殉主。

  公子鲍随后即位,是为宋文公。

  这样一起无可争议的篡位案,却没有在宋国引起什么反抗,可见宋人确实非常不喜欢宋昭公。至于其中的原因,史书上说因为他是“无道昏君”;他到底怎么“无道”,却没人说得清楚。

  宋国的弑君案明确挑战晋文公建立的国际秩序,于是赵盾派出大将荀林父,联合郑、卫等几个小国,一起去讨伐宋国。

  多国联军到达宋国以后,听说宋人已经立公子鲍为君,他们也就不再追究这件事,自行撤军了。

  晋国从此在维持国际秩序方面也放弃了努力,不仅没有了霸主的实力,也失去了霸主的雄心。

  公子鲍大获全胜。第二年他又打败了同情宋昭公的宋国公族,杀死昭公的儿子和同母弟,成功巩固了自己的君位。国际社会最终也只能承认既成事实。

  不过宋文公的才能确实比宋昭公强很多,他带领宋国在极端险恶的国际环境里面左支右绌,艰难站稳脚跟,而且还培养出了一个影响整个春秋后半段历史的重要人物——这个后面再说。

  当宋国发生动乱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齐国的内政则更加混乱,一起又一起篡权夺位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着。

  齐国的乱局

  前面说过,齐桓公儿子很多,有实力竞争国君宝座的公子是下面六人:

  公子无诡(又名无亏、武孟);

  公子昭(齐孝公);

  公子潘(齐昭公);

  公子商人(齐懿公);

  公子元(齐惠公);

  公子雍。

  齐桓公死后,公子无诡被杀,其余几个公子互相攻打。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动乱,最终由宋襄公把公子昭扶上君位,是为齐孝公。

  齐孝公总体来说还是合格的君王,虽然没能恢复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但也基本没犯什么错。齐国在他治理之下算是保持了大国地位。

  他最大的失误是没能及时铲除另外几个兄弟的势力。这些兄弟们一直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的君位,所以六公子争位的局面实际上一直没有真正结束。

  齐孝公当政十年以后病逝,他的弟弟公子潘马上行动,联合著名奸臣开方杀了孝公的儿子,自己登基,是为齐昭公。

  齐昭公当政二十年以后病故,他弟弟公子商人依样画葫芦,又杀了昭公的儿子,自己登基,是为齐懿公。

  齐懿公篡位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这些年一直在尽力招纳名士,有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又广撒钱财,收买人心,所以在国内有不少支持者。

  另一方面,齐人对于他们几兄弟的夺位大战早已麻木。反正君位都是他们一家人的,而且这几兄弟才能都不相上下,谁当政都没什么区别,所以齐人对这些篡位事件没怎么反对。

  但后来大家才知道错了——齐懿公跟他两个哥哥不一样,他的人品要卑下得多,干出了许多让人不齿的事情。

  也许他本来不是个阴险小人,但他被压抑得太久了,两个哥哥轮流执政三十年,等到他都老了,才找到上位的机会。这些年,他一直在绝望中苦苦等待,长期的流亡经历、朝不保夕的生涯、低声下气的求恳,这一切彻底扭曲了他的内心,使他变得极端的狭隘。

  所以他上台以后立即变脸,开始对以前的仇家打击报复。

  当年齐桓公的时候,还是公子的齐懿公曾经跟大臣邴(bǐng)原争夺一块土地,最后由管仲出面断案,把这块地判给了邴原。

  懿公对这件事一直怀恨在心,但苦于无法报仇,只能隐忍,忍了三十多年。

  现在他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所以立即下令夺走邴氏家族所有的田产。这时候邴原已经死了很久了,懿公下令把他从坟墓里挖出来,砍断双腿,又把他儿子邴鸀(zhǔ)降为奴隶,送到自己手下当差。

  作为一国之君公然干出掘墓鞭尸的事情,简直骇人听闻。懿公在齐人心中的形象顿时一落千丈。

  他又恨管仲偏向邴氏,所以夺了管仲后人的爵禄。这个行动肯定也得罪了一大票权贵。

  他疯狂地追求女色,听说大臣阎职的妻子容貌很美,就把她强夺到宫里做妃子,致使阎职怀恨在心。

  懿公自己却特别心大,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有什么大不了的,竟然放心大胆地把邴鸀和阎职都任用为自己的车夫。

  公元前六〇九年春天,齐懿公带着一帮手下去申池泡温泉。在他沐浴的时候,两个车夫开玩笑斗嘴:阎职骂邴鸀“断腿人的儿子”,邴鸀骂阎职“老婆跟人跑了”。话一出口,两个人都羞愧难当,都被刺痛了心里的伤疤。

  两人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都起了杀心,就合谋把懿公骗到附近的竹林里,在车上弑了懿公,把尸体丢在竹林里就跑了。

  这时候齐懿公在齐人中间早已经没有威信,所以齐人对他被杀毫不在意,也不让他的儿子继位,而是派人去卫国把公子元迎回来当国君,是为齐惠公。

  到这时为止,齐桓公就有五个儿子当了国君。

  齐惠公是最后一个当国君的。这时候他的几个哥哥都已经离世了,他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了别人千方百计才争得的君位,还坐得很稳,并把这个宝座子子孙孙地传了下去,奇迹般地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身败名裂的痴情男人

  就在齐懿公被弑的那一年,鲁国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篡位案,而且过程更加复杂。

  动乱的根源是由于鲁国公卿家族的崛起。

  当初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庆父、鲁庄公、叔牙、季友。

  鲁庄公死后,国内发生动乱,庆父、叔牙都被杀,最后季友在鲁国掌权,辅佐鲁僖公。他对两位兄长还是有情义,扶助他们的后人为官,于是三个家族都发展起来,取得了显赫的地位,成为鲁国的名门望族。

  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人分别被称为孟氏、叔孙氏、季氏,由于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人,所以合称“三桓”。

  另外,鲁庄公的儿子襄仲住在曲阜的东门附近,所以自称为东门襄仲,并由此发展出来一支家族:东门氏。

  四大家族共同把持着鲁国朝政,同时又展开明争暗斗。

  到了鲁文公的时候,势力最大的是东门襄仲和孟氏的公孙敖,鲁国的内政外交都掌握在他们手里;两人也在相互争权,斗得难解难分。

  公孙敖是庆父的儿子,庆父死后,他受到叔叔季友的照顾,继承了庆父的爵禄,是孟氏的领袖。

  起点这么高,加上他本身也是挺有才能的人,所以在僖公和文公的时代,公孙敖都在朝廷里面掌握实权,甚至渐渐有盖过国君的势头。但到了中年以后,他却在女人的问题上拎不清,闹出一连串的丑闻,搞得自己身败名裂。

  公孙敖先前从莒国娶了戴己为妻,戴己的妹妹声己作为陪嫁女,也嫁给了他。两姐妹都生了儿子,家庭和谐。

  后来戴己死了,公孙敖想再娶,又去莒国提亲。莒国人就很纳闷,说:“声己不是还在吗?把她扶正就可以了,为什么又来娶我们的姑娘?”

  公孙敖也觉得说不过去,只好改口,说:那就给我的堂弟东门襄仲提亲吧。莒国人答应了,双方交换聘礼,约好到时间过门。

  到了约定的时候,公孙敖去莒国替东门襄仲迎接新娘,同时要跟他们签订盟约,帮他们抵抗徐国的进攻。

  没想到一见到新娘,公孙敖就走不动路了。这个中年男人第一次找到了爱情的感觉,陷入爱河不能自拔。

  他什么都不顾了,马上翻悔,自己娶了这个己氏的女子。莒国人也没办法,毕竟得罪不起鲁国,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把己氏带回了鲁国。

  两人一回去,鲁国那边举国轰动——这是大新闻,东门襄仲的绿帽子戴得全国都知道了。东门襄仲暴跳如雷,亲自向文公申请讨伐公孙敖。

  文公倒是支持他,但是叔孙氏的叔仲彭生觉得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就跟文公一起劝导东门襄仲:毕竟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总不能为了抢女人爆发内战吧?最后大家谈好,东门襄仲和公孙敖都不娶那个女人,让公孙敖把己氏给退回莒国去。

  莒国人有什么办法?“好吧,你要怎样就怎样。”刚刚嫁到鲁国的己氏就这样被送回了娘家,孟氏跟东门氏也勉强握手言和。

  但是公孙敖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中年男人的爱之心扉一旦开启,就无法再合上,他日思夜想,怎么也忘不了己氏。

  第二年,周襄王驾崩,公孙敖奉命去洛邑吊唁。谁也没料到,他一出鲁国国境,马上调转马头,带着给周王室的礼物直奔莒国,直接去找到己氏诉说衷情。两人恩恩爱爱,再也不愿分开,管你什么国家大事,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公孙敖就这样公然叛逃,在莒国常住了下来。(当年他父亲庆父也是逃到了莒国。)

  鲁国人觉得他实在丢人现眼,也懒得理他了,让他的儿子孟文伯继承了孟氏的爵位。

  公孙敖在莒国住了几年,跟己氏生了两个儿子,渐渐地开始思念家乡。于是他就跟鲁国那边的孟文伯联络,让孟文伯帮忙求东门襄仲,让自己回国。

  东门襄仲冷笑,对这种人实在瞧不起,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只是提出,公孙敖要回国得答应三个条件:不能带己氏,不得入朝,不能干预国政。

  公孙敖一口答应下来。于是他丢下己氏,回到了鲁国。

  他也信守诺言,真的不出家门,更不干预国家大事,安安静静地颐养天年。东门襄仲也不去管他。

  但不久他又开始想念己氏,又一次无法自拔。终于,在回国三年之后,公孙敖再次逃亡,带上全部家当逃到莒国,又去找他日思夜想的小娘子了。

  一直到公元前六一三年,己氏病故,公孙敖再次开始思念家乡。这时候孟氏的宗主是他的二儿子孟惠叔,他通过孟惠叔替自己求情,送了很多钱财给鲁文公和东门襄仲,请求再次回到鲁国。

  文公他们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他,但公孙敖在回国的路上病死在齐国,终于没能回到鲁国。

  孟惠叔一直请求文公让自己接回父亲的遗骸,直到第二年文公才同意了。孟惠叔就把公孙敖的棺椁接回鲁国,按照安葬庆父的规格安葬了他。

  但公孙敖早已经身败名裂,成了全国的笑话;孟氏的势力也因此遭受重创,从此无法再跟东门襄仲竞争了。

  鲁国的乱局

  这时候东门氏的主要对手变成了叔孙氏。

  叔牙的孙子辈有两个重要人物在朝廷里当官:一个是前面提到过的叔仲彭生,他是太子的老师;另一个是叔孙得臣,他是当时鲁国一等一的名将,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对外战争。

  在接下来的君位之争中,叔孙氏的两人和东门襄仲发生严重分歧。(严格说来,彭生属于叔仲氏,而不是叔孙氏,而且叔孙氏这时候其实叫作叔氏,后来才改叫叔孙氏。这里为了方便叙述,不作区分。)

  鲁文公有两个妻子,正室是齐昭公的女儿,她生下公子恶与公子视,所以公子恶是嫡长子;另外有一个宠姬,叫敬嬴,她生下庶长子公子俀(tuǐ)。

  文公按照规矩立公子恶为太子,又让叔仲彭生当太子的老师。但敬嬴很有心计,一直想办法拉拢东门襄仲,请求东门襄仲支持立她儿子为储君;东门襄仲又设法把叔孙得臣拉拢过来,于是两个最重要的权臣都支持公子俀。

  公元前六〇九年,鲁文公过世,公子恶继位。

  东门襄仲希望立一个方便自己控制的国君,就想废掉公子恶,立公子俀。按理说这很难做到,但这是鲁国,国君的权力已经被四大家族压下去了,东门襄仲有足够的实力废立君王。

  但他还觉得不放心。毕竟公子恶的母亲是齐国公主,鲁国人还是很忌惮齐国的。这时候齐惠公刚刚登基,所以他和叔孙得臣就趁着去祝贺齐惠公的机会探听那边的口风。

  齐惠公给出的答案却让人意外——他支持废掉公子恶,至于是出于什么考虑,很难说。也许因为他看到鲁国的国政实际上已经掌握在东门襄仲和“三桓”手里,鲁君已经被架空,所以支持鲁君不如支持这几个权臣;或者他认为“废嫡立庶”会造成鲁国不稳定,鲁国内乱当然是齐国希望看到的;又或者仅仅出于私人恩怨,因为公子恶的外公齐昭公当年是他的竞争对手之一。

  总之,齐惠公的态度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有了齐惠公的首肯,东门襄仲可以放开手干了,他回国以后立即准备杀害公子恶和公子视。

  这件事被季氏的季文子知道了,他悄悄地通知叔仲彭生。叔仲彭生不以为意,觉得公子恶都已经登基了,别人还能怎么样,所以没有及时防备。

  东门襄仲一伙就设下计谋,派刺客埋伏在马厩里面,找机会杀了公子恶和公子视,然后假传君命,召叔仲彭生进宫。

  手下人竭力劝阻叔仲彭生,说:“进去肯定死。”叔仲彭生是厚道人,坚持要进宫,说:“死于君命也值了。”于是径直入宫。但他随即被人杀死,尸首被埋到马粪里面。后来还是叔孙得臣把他安葬了。

  彭生的手下带着彭生的家小逃到蔡国,叔仲氏从此就留在了蔡国,东门氏又除掉了一个竞争对手。

  至此,敬嬴母子大获全胜。公子俀成功继位,是为鲁宣公。

  有了扶立君王的大功,东门襄仲的地位更加稳固了,成为无人可比的权臣,连季文子都颤巍巍地对他俯首称臣。

  公子恶和公子视的母亲眼见两个儿子被杀,束手无策,随后又被新君赶回齐国。齐惠公就是杀害她儿子的主谋之一,她回到齐国会有怎样的命运呢?无法想象。

  回国的路上,她精神崩溃,在鲁国的街道上边走边哭:“天啦!东门襄仲这个混账,杀了先君的嫡子!”鲁人见了都很伤心,行人纷纷垂泪。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个可怜的女人已经被两个国家抛弃了,谁会替她说话?大家就把她称为“哀姜”。(之前也有一个哀姜,是鲁庄公的夫人。)

  弑君潮、篡位潮还在蔓延,没有停止的迹象。接下来终于来到了中原的核心国家晋国——弑君潮的最高峰来临了!

  晋灵公不君

  公元前六一〇年前后,中原各国都遇到了麻烦。这一代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像约好的一样,昏君辈出,连一向很靠谱的晋国王室都出了一个著名的暴君、昏君——晋灵公。

  春秋时代有很多暴君、昏君,但谁也没有像晋灵公一样闯出这么大的名气,以至于史书上花费大量篇幅记录他的种种暴行,甚至于直接说他“不君”——不守为君之道。只能说,他给当时的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吧。

  晋灵公当国君的时候还是四岁的小孩。这么小的孩子,一下被放到万人之上的高位上,没人能管他,所以他渐渐地就走偏了。

  等到灵公十来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一个典型的恶少,成天斗鸡走狗,只顾着玩乐,从不干正事。

  他贪图享乐,大肆搜刮民众的财富,建了一座奢华的“桃园”,花费大量钱财装饰自己的宫殿。他整天玩乐,各种能玩的都玩过了,最后甚至在高台上用弹弓打外面的路人,看到路人惊恐躲避的样子就很开心。

  他特别喜欢养狗,专门在曲沃建了一座狗圈,养着许多名贵的狗,给狗都穿上华丽的衣服。

  他手下的宠臣屠岸贾(gǔ)看到这点,就故意投其所好,把那些狗照顾得特别好,以此博得他的欢心。

  一天晚上,一只狐狸意外闯进宫里,把晋灵公的母亲穆嬴吓到了。灵公让自己养的狗去跟狐狸搏斗,结果这些狗却败下阵来。屠岸贾马上想办法,让下人把以前打猎捕获的狐狸献上来,说:“看啊,大王的狗抓到狐狸了。”灵公非常开心,按照赏赐大夫的规格把这些狗好好地奖赏了一顿,还下令:“以后谁敢得罪我的狗,就砍断他的双腿!”

  晋国从此人人都怕这些狗。这些畜生甚至跑到市场上去吃猪肉、羊肉,吃饱了还叼回家去,没人敢管。

  这些狗里面有很多是恶犬,屠岸贾依靠它们威胁别人,谁招惹了他就放狗去咬——连赵盾都不能例外。有一次赵盾求见晋灵公,就被恶犬挡在门外。

  晋灵公的暴行最后终于引起了大臣们的公愤。事情的起因是,有一次他吃熊掌,发觉煮得不够烂,就大发雷霆,把掌勺的厨师当场杀死,将尸体装在箩筐里,让宫女们抬出去偷偷扔掉。

  当然他不一定是有意杀人,也可能是不小心误伤的,但光天化日出人命案对国君的形象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

  宫女们出门的时候正好赶上赵盾和士会进来。这二人见到箩筐里露出一只手臂,就拦下宫女来问,这才知道出了人命案。

  两人和晋灵公的关系,类似于年长的管家对不成才的少爷,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们见到这情形,觉得这小孩学得更坏了,必须好好教导一下。于是他们就商量好让士会去向灵公进谏,如果灵公不听,赵盾再去。

  士会面奏灵公,洋洋洒洒讲了一堆大道理。灵公也知道自己理亏,支支吾吾地赔礼道歉,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但刚收敛了没几天,他又故态复萌,又跟屠岸贾那帮人混在一起,还是跟以前一样坏。

  赵盾看到灵公这么不长进,十分操心,没事就劝,反复劝说他很多次。灵公被说得烦了,觉得有这样一个人天天管着很不舒服,最后把心一横,干脆派出杀手去暗杀赵盾!

  杀手在一天清晨来到赵盾家,偷偷观望。他看到赵盾家门户大开,家里陈设十分简陋;尽管时间还很早,赵盾已经穿好朝服了,正端坐着休息,仪容威严,不可侵犯。

  杀手就感叹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呀!我不忍心杀忠臣,但又不能违背国君的命令,怎样都是犯罪,那就以死谢罪吧。”于是便一头撞死在了庭院里的树上。

  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约赵盾参加宴会,在周围埋伏下甲士,想在宴会上刺杀赵盾。

  赵盾的手下有个叫提弥明的,察觉到了异常,赶忙走到堂上对赵盾说:“臣下陪君王饮酒,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说着就把快要喝醉的赵盾扶起来向外走。

  这时候灵公的甲士还没有集合好,看到赵盾要逃,只好把平时驯养的恶犬放出来咬他。一大群恶犬左冲右突,见人就咬。大殿里立时乱成一团。

  提弥明十分勇猛,接连打死几匹恶狗;赵盾的其余手下也冲上来帮忙,跟灵公的甲士们作战,护着赵盾边打边撤。

  但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提弥明也战死了,眼看赵盾他们冲不出去了。

  关键时刻,灵公的甲士里面有一个人突然倒戈,对自己的队友痛下杀手。甲士们阵营大乱,那人护着赵盾等人一起逃出了王宫。

  这时候赵盾才知道,那人叫灵辄。很多年以前,赵盾在首山下打猎,见到一棵桑树下有一个饥民,快要饿死了,就把自己的酒食分给他吃。那人说,家里还有老母亲。赵盾又给他一些好饭菜带回家去,那人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告别而去。后来他做了灵公的卫士,这次看到赵盾危难,特地来相救。

  灵辄说完就告辞,独自远去了。赵盾感叹不已。

  不过,这一连串故事的可信度不一定高,因为赵盾的主角光环太过于耀眼,晋灵公的“昏君”脸谱也太过于典型了,不排除赵氏后人编造故事的可能。

  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在公元前六〇七年,赵氏家族跟晋灵公之间发生了重大矛盾,朝野震动。晋国权倾天下的六卿家族跟国君之间的冲突终于爆发!

  这一次冲突,不一定说得清谁对谁错。赵氏长期掌权,只手遮天,他们跟君王之间是一定会出现冲突的。

  而且从以上的种种传说也看得出来,晋灵公要杀赵盾很不容易,说明这时赵氏的权势已经隐隐压倒了国君,那么灵公怎能没有行动呢?这是利益之争,无关对错。

  冲突爆发之后,赵盾紧急逃出了都城。但他没有逃出晋国,实际上,他一旦出了晋国只会更危险。

  赵氏群龙无首,全体乱糟糟一团。这时候是曾经在河曲之战中犯过重大错误的赵穿站了出来,他暂时担任赵氏的领袖,并且在当年九月,在桃园中袭杀了晋灵公。

  近百年以来,晋国又一次弑君!

  这一次弑君并没有造成重大反响,国内外似乎都很平静。一方面因为晋国是第一大国,别人管不了他们的内部事务;另一方面,晋灵公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势力,而赵氏家族开枝散叶,根基十分深厚。所以晋国上下默默地接受了赵穿弑君这件事,没有任何人为此受惩罚。

  赵氏随后把赵盾接回京城,继续掌权。

  赵盾主导,晋国的大臣们从周王那里把晋文公的小儿子黑臀迎接回来。当年十月,公子黑臀登基,是为晋成公。

  关于这次弑君,还留下了一个著名典故。

  据说晋国史官董狐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写下了“赵盾弑其君”的文字。赵盾觉得很冤枉,说:“怎么能这样写?灵公又不是我杀的,当时我人都不在现场,这事能赖我?”

  董狐回答:“你是百官之首,出事的时候又在国内,本来就该对国内的事情负责;而且事后你又不惩罚赵穿,说明你跟他是一伙的。就写你弑君有什么不对?”

  孔子因此对董狐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他代表着“秉笔直书”的史官。后人都说,董狐这种做法叫“诛心之论”——不看某个人表面上干了什么事,而是以他的动机来评定这个人。

  总之,因为晋灵公被杀的事,赵盾算是被订到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弑君”这个恶名他是逃不了的。

  不过晋成公可不敢这么说。他很清楚自己的位子是赵盾给的,现在千万不能招惹赵家,所以登基以后马上下令赦免赵盾的罪过,通过官方宣传渠道明确说明:赵盾没有弑君,赵氏家族可以继续掌权。

  更过分的是,他还首创了公族大夫这个官职。

  所谓的“公族”本来指的是国君家族的旁支。当年曲沃小宗成功夺权以后已经废除了晋国的公族制度,现在成公又恢复了这个制度,不过做了一个重大修改:卿大夫的后人也可以称为公族——就是所谓的“公族大夫”。这是从制度上保证了公卿家族的政治地位。

  从设立公族大夫起,他就让赵盾、赵括这些权臣担任公族大夫,并且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使得这些家族成为跟君王并列的存在。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赵氏他们这些大家族的子孙,地位跟国君家的公子差不多了。

  这为以后彻底架空君王埋下了伏笔,是毁灭晋国的重要一步。

  赵氏对这个听话的新君挺满意,于是,他们跟国君的矛盾暂时告一段落。赵盾继续作为首席大臣掌握国政,晋国又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

  但晋国的国力下滑已经无法避免,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超级强大的对手——春秋时代的另一个霸主登场了。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