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厦门实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年理论与实践(上、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厦门实践
福建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1985年他到福建工作的第一站是厦门。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的探索与实践》,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与广大经济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生动实践。他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对厦门发展提出了“跨岛发展”“四个结合”的战略思路。2017年9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厦门已经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既是对厦门发展成就的褒奖,更是为厦门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2018年7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来福建考察工作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是一笔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回顾走过的路,我们深刻地感到,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实践成果,一直在指导我市各项工作,一直指导人大事业发展。
在厦门市委的领导下,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社会文明促进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等引起了中央、省级媒体关注,应用大数据手段自主研发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有力增强了预算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开展!"湖综合治理调研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创造、两岸融合发展、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在新的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人大工作。1985年,他在厦门市委常委会、副市长联席会议上指出,“人大监督,让我们看到政府工作中的疏漏。”1986年,他在出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时表示,“看到了一种民主作风、民主风气的孕育;感觉到我们整个政体在不断地健全和成熟,表现在人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三中全会以后到目前的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的民主、法制得以进行到现在这种程度,我觉得是非常可喜的,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近年来,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线和根本任务。我们带着感情学,学出责任,学出忠诚,学出使命,党组会议第一个议题都安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及重要文件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专题研讨加深理解,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水平。深入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并与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对人大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大宣传和研究阐释力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推动这一重要思想在厦门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人大是重要政治机关的属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到“四个善于”,始终保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大力推动宪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为彰显宪法权威,我们作出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决定,把宪法作为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普法工作的重点,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市得到贯彻落实,使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通过并实施厦门市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办法,进一步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加强法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建设,遵循“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实现备案审查的全覆盖,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二是大力推动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建设。开展“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环境,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课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国有资产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等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若干规定、高新技术园区条例等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深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水平适应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发展需要”,助推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好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厦门市委“抓招商促发展”“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决策部署,出台人大服务保障抓招商促发展的意见。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制定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努力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提供法治支撑。修改厦门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等法规,确保“放管服”改革于法有据。召开在厦台商座谈会,调研厦门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实施情况,推动把厦门打造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牵头组织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人大工作首次联席会议,签订备忘录,2019年将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和跨行政区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大力推动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建设。1988年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28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快!"湖综合治理”的议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于同年3月30日主持召开关于加强!"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治湖原则,在当时财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拿出1000万元专项用于治理!"湖。30年过去了,厦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书院会见外国元首,这是对我市整治!"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肯定。历届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对治理!"湖高度重视,1988年以来,作出关于加速!"湖综合整治工作的决议,制定厦门市!"湖区管理办法,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持续加强对!"湖治理情况的监督。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提出要深入贯彻20字治湖原则,要求政府下大决心落实全面截污,使!"湖真正成为厦门市的客厅、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强调,“厦门不但现有的资源要保护,而且要不断改善目前的旅游环境,把它装点得更加美好。要把这项任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好,这个基本认识解决了,其他问题便好解决。”1997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厦门经济特区旅游管理条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正在审议厦门经济特区旅游条例,进一步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贯彻好、落实好。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又制定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通过关于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等5件法规修正案草案的决定,修订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市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在我市现行有效的101件法规中,生态文明领域法规就有20件,另外还有2件生态文明领域的法规性决定。坚持每年听取厦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等专项工作报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开展工业废水处理情况专题询问,推动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当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要求,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促进厦门社会文明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大力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学难、就医难、出行难、执行难等作为履职的重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将开展厦门经济特区保障性住房条例执法检查,调研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实施情况,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听取和审议学前教育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学校用地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督办“加强我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监管,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议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听取和审议智慧医疗建设、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等专项工作报告,对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审计查出的骗取医保基金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消防法和厦门市消防管理若干规定、燃气安全监管若干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听取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养老工作、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情况,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联动听取和审议市、区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审判工作、加强检察院法律监督决议实施情况等报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是大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指出,“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一个瑰宝,并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30多年来,我们相继制定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力助推鼓浪屿申遗工作,为鼓浪屿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法治支撑。2017年申遗成功后,又根据总书记“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的重要指示,2019年6月常委会全票表决通过了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用最严格法治传承好城市文脉。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列举9种陋习治理清单,形成“机制建设+文明倡导+陋习治理”的法规框架,强化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为缩短文明习惯养成时间,提升厦门社会文明水平提供法制保障,机动车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成为厦门文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首创对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链条制度设计,专门召开法规实施推进会,多措并举推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打造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垃圾分类“厦门模式”贡献力量,厦门市在全国4次垃圾分类考评中都名列第一。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年理论与实践(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