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百年党史关键词

61.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百年党史关键词 刘志新 2491 2021-04-05 17: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百年党史关键词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61.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法治是国家的强制之治,德治是社会的教化之治。依法治国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运用法律的强制力惩处罪恶、治理国家;以德治国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运用道德的力量弘扬社会善行、形成社会正能量。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两者的关系:“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新阶段。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的同时,党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治国理政方式,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阐述的那样,“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概括了13年来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后,又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再次强调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服从价值规律,同时又是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就要求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调控,使人们根本的价值取向一元化,这就是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一切思想、行为的最高标准。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市场秩序的规范都要求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与之相适应、为它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是法制经济,而且也是道德经济。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是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举。

  链接: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12月9日) 百年党史关键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