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百年党史关键词

50.计划生育

百年党史关键词 刘志新 2348 2021-04-05 17: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百年党史关键词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50.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国为调节人口规模而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国家开始调整生育政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决策。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等一些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年的战乱,中国千万计的青壮年劳动力丧失了生命,而战后国民经济重建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解决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当时政府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这造成了人口超高速增长的态势。1953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 6月30日,中国人口总计601938035人,估计每年要增加1200万人到1300万人。

  人口无计划的增长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客观之间不相协调的矛盾很快就显露出来了,社会上避孕节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开始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主张。1956年9月,周恩来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这是控制人口的思想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正式文件中。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也对马寅初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表的主张表示赞赏。但是控制人口思想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就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于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新中国建立后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1969年中国人口突破了8亿。从60年代开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决定在全国城乡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并将人口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强调“要有计划生育”。197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这就明确了中国的人口政策,可概括为“人口有计划地增长政策”。1973年,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各地区基层单位也陆续建立了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控制人口增长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人口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政府提出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国生育政策由此基本形成。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此基础上,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2年年末,我国大陆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定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40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人口优生优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链接: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习近平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2016年5月18日) 百年党史关键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