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清学札记

六七 “谈天三友”

清学札记 漆永祥 1298 2021-04-05 17:4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学札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六七

  “谈天三友”

  “谈天三友”之说,一般说法多以为乃嘉庆间焦循(1763—1820)、汪莱(1768—1813)、李锐(1773—1817),如《畴人传·李锐传》称:“尚之(李锐)在嘉庆间与汪君孝婴、焦君里堂齐名,时人目为‘谈天三友’。”然亦有不同说法者,如阮元《定香亭笔谈》卷四称,焦循“朴厚笃学,邃于经义,尤精于天文步算,与李尚之(锐)、凌次仲(廷堪)为‘谈天三友’”。又焦循子焦廷琥《先府君事略》引焦循语称“凌仲子(廷堪)先生、李尚之(锐)先生、汪孝婴(莱)先生为‘谈天三友’”。案凌廷堪之学,长于《仪礼》,精于戏曲,于天算虽亦兼通,然非其所擅,且与汪、李二人交接为少,故论“谈天三友”,仍当以焦循、汪莱、李锐三人为确焉。

  焦、汪、李三人关系密切,共研算学,现略述之:焦氏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所著《群经宫室图》寄钱大昕求正,亦分赠一部与李锐,李函札相谢,是为二人交往之始。焦与汪莱相识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汪莱与李锐之相识,则在嘉庆六年(1801年)。三人皆精算学,故时称“谈天三友”。此后三人往来于杭州、扬州、京师等地,或面晤,或信札往来,商讨争论,各致其力。焦氏《答李尚之书二》曰:“弟终日孤坐,颇伤离索,中夜不寐,每思得吾兄与孝婴争辨一室,而弟从旁评论之,不可得也。”可见三人当时争论算学乃常有之事。汪氏《衡斋算学》第五册著成寄焦氏,焦出示于李锐,李读后称“是书穷幽极微,真算氏之最也”,见其所作《跋》。且后因争论算学,汪、李二人乃至交恶。《汉学师承记》卷六《洪榜》附论其事称,汪莱“与元和李尚之锐论开方题解,及秦九韶立天元一法不合,遂如寇仇,终身不相见。噫!过矣”。《衡斋算学》第七册汪氏《序》曰:“太守之客则吾友沈君狎鸥、李君尚之,聚散离合,于斯感焉。”盖有所感而发焉。今《衡斋算学》第七册《诸乘方数根数真数糅杂设题式并诀》一卷及李氏《开方说》,皆二人争论后产生之成果。关于汪、李之争及两家数学之别,焦循《汪孝婴别传》末所论甚详,其曰:“今世精九数之学者,惟孝婴及李尚之锐,尚之善古人所已言,而阐发得其真;孝婴善言古人所未言,而引伸得其间。尚之精实,如诗之有少陵也;孝婴超异,如诗之有太白也。”焦氏下详论两家之观点,末平衡两家之说曰:“尚之究乎既商之后,孝婴审于未商之先,言若殊趋,义实互证,亲此者或斥彼,迩彼者或诋此,故相传其龁焉。然而绝学之显,端由两君。”另参李兆华《衡斋算学校证·汪莱及其衡斋算学》,吴文俊、李兆华主编《中国数学史大系》第八卷《清中期到清末》第一编第二章《焦循汪莱李锐的研究工作》诸书。 清学札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