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清学札记

六八 焦循之讥刺隐士

清学札记 漆永祥 958 2021-04-05 17:4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学札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六八

  焦循之讥刺隐士

  自清季至民国以降,论及清代考据学之发达,每谓清廷禁书与文字狱厉禁之恶果,复谓考据学家乃埋首故纸,以隐为生者,若龚自珍诗称“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之谓也。实则大谬不然。若焦循一生阻于功名,又体弱多疾,坎坷贫困,故治《易》以终,似为隐士矣,然焦氏极恶时人称其为隐士。其曰:“余以病家处者十年,每莎笠短衣,与一二佃客杂刺船湖中,不知余姓名者或亦谓非尝刺船者也。然余逢人必告以姓名,唯恐人疑余为隐于舟者。” 焦氏又纵论隐士曰:

  人不可隐,不能隐,亦无所为隐!有周公、孔子之学而不仕,乃可以称隐,然有周公、孔子之学则不必隐。许由、巢父、沮、溺、荷蓧丈人、直郭、平原、朱桃椎、仲长、子光之流耳,自负其孤子之性,自知不能益人家国,托迹于山溪林莽以匿其拙,故吟咏风月则有余,立异矫世、苦节独行则有余,出而操天下之柄则不足。巢父、许由必不能治鸿水;

  沮、溺、丈人必不能驱猛兽、成《春秋》以惧乱臣贼子;四皓、严光必不能与萧、曹、邓、寇并立功勋。是故耕而食、凿而饮,分也;出则为殷浩、房管,贻笑天下。宜于朝则朝,宜于野则野,圣人之藏,所以待用也。无可用之具而自托于隐,悖也。隐,不隐者也。故曰:不可隐,不能隐,亦无所为隐也! 注释标题 [清]焦循著,刘建臻点校:《雕菰集》卷7《非隐》,上册,第126页。

  焦循以治世致用为准的,推翻传统以隐为高尚之传统观念,讥刺自古以来隐逸之士为“无可用之具而自托于隐”。乾嘉学者无论仕与不仕,皆反对消极隐遁,焦氏此语足以代表他们共同之心理,谓其为屠刀下之苟活者。然耶?否耶? 清学札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