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聚散今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宝十二年初夏,弘农
一更一点①已过,墙那边依然什么动静都没有。万青站在凉亭里,远望墙内窗下的那根竹筒,与梁婆指给他看时并无别样。
他回过神来,望着凉亭里的草垫,感觉很可惜,今晚应是在菜园的最后一夜了。
他已经早早在凉亭练完静坐功、动桩功,今天该轮到弸彪拳了。他走到凉亭边的空地处,闭目深吸一口气,强迫着自己静下心来。然后一边默念拳经,一边开始演练弸彪拳。
今天演练的不很顺畅,总觉得缺少了一些往日的那种敏捷灵动。
万青想,可能是多日未练导致生疏的原因吧。
随后他将箭靶放置在东厢房的南端,自己站在西厢的北端,拉满弓后保持不动,默数三十下才松弦,如此一共射出十箭。然后他过去检验结果,虽然全都命中箭靶,却有二支未中靶心。
不过七八丈距离,却射成这样,怎么能行?他很不满意,又转回去想再来一遍。
刚拉开第一支箭时,万青忽然心中一颤,手中的弓弦已然松开。墙内有声音传到他的耳中,虽然轻微,他却清楚地辨析出是掌声,一下,两下,三下。
万青急忙回头,那里依然是红窗黑瓦,但竹筒却不见了。再看窗后,仍无人影,仍无动静。
时间仿佛停滞一般,万青只是怔怔望着窗户,忘记了该做什么。
此时,院墙内又传来三下掌声,比刚才响亮了一些。
万青反应过来,他连忙放下弓箭,也按同样节奏击掌三下。
过了一会,那扇窗打开一半,然后一件物体从中抛出,翻过院墙,向凉亭落来。
眼见它要落地,万青一跃而起,在半空中抓住那件物体,正是一直关注的那根竹筒。
他将竹筒牢牢抓紧,发现竹筒只有一节,一头的竹节还在,后面连接着一根棉线。
这是什么意思?万青开始仔细研究竹筒。他向竹筒内部望去,里面并无书信,只有一根细棍卡在底部,连接的棉线正是通过一个小孔系在小棍上。除此之外,并无特别之处。
正在万青百思不解之时,棉线开始一点点往回抽。
难道那边后悔了,要把竹筒收回吗?他正在担心,棉线已停止回抽,一看正好绷紧。他试着轻轻拉一下棉线,可以拉动,说明那边并不打算收回。
万青把竹筒拿到眼前细看,再用手指摸探,甚至拿到鼻端去闻,的确只是一截竹筒而已。
然后他将竹筒放在嘴边,试着往里吹了几口气,再下意识地放在耳边听,只有嗡嗡声。
正当万青准备放下时,忽然听见嗡嗡声变了,像是夹杂着一句询问:“万伙长?”
万青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竹筒差点脱手落地。
他警戒地望着四周,依旧如往常一样寂静无声。他定了定神,再次将竹筒放到耳边,依旧是嗡嗡声,但旋即传来了几声轻笑。
这轻笑声,连同刚才的问话,验证了万青一直以来的猜测。
竹筒里笑声停了,那边的人道:“亏你是军营中人,连听瓮、听管②也没见过吗?”
万青将竹筒放在嘴边,道:“原来是辛瑶姑娘,别来无恙?”
他把竹筒放到耳边,听见辛瑶道:“不好,小女子几乎一直在生病。”
万青惊道:“啊?在下实在不知,梁婆还有二黑,都没提过。”
辛瑶慢悠悠地道:“我的病,并非是一定要卧床治疗,所以外人看不出来。”
万青道:“在下不懂医术,但姑娘只要请来名医,尊医嘱而行,自会痊愈。”
辛瑶像是叹了口气,道:“本来已近康复,但近来又有反复,故而对万伙长有事相求。”
万青迟疑片刻,方道:“姑娘客气了,但讲无妨。”心里却七上八下。
辛瑶道:“小女子白日里去外边学学琴、翻翻书,晚间在这楼里抄抄琴谱、描描字画,也是遵照各位名医之意,也确有成效。只是这里紧挨高墙,每次向外望去,总让人心有余悸。若能有位可靠之人守着,方可安心。万伙长,现在知道调你过来的原因了吧?”
原来如此,但你是将军的家眷,我可不能惹祸上身。
万青道:“守护菜园,派一二家奴足够。在下在此长住,怕将军要误会。”
辛瑶有些恼怒,道:“你……”但语气忽然一转,道:“唉,我知道你担心什么。”
万青道:“既然姑娘知道,还请恕在下能遵命。”言罢持竹筒向院内行揖。
沉默片刻后,辛瑶道:“万伙长会胆大到翻进内府么?或者,小女子有能耐跃墙过池?”
万青忙辩解道:“不是,在下不是此意。”被讲中心事,他除了否认讲不出别的。
只听辛瑶道:“不必再解释。既然你无胆魄、我无能耐,那有何担心?以此墙此池为界,你专心钻研你的武艺,我安心尊医嘱养病,岂不两全其美?”
万青还在想婉拒的言辞,辛瑶又道:“我一生从不求人,今天破了例,你还不肯吗?”
万青实在想不出理由,只好道:“那……那好吧。”
竹筒里又传来辛瑶的轻笑和一句“多谢万伙长。”这驱散了他心头的沮丧。
随后长时间谁都没讲话,好像都是在等对方先开口,又像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还是万青道:“这竹筒怎么办?”他有些担心对方把竹筒收回去。
幸好辛瑶道:“竹筒留在你那,只要把棉线解开。以后哪天又有事找你时,再把棉线系颗石子扔过去,你再接上线即可。”
万青心中一阵喜悦,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道:“甚好。”
辛瑶道:“嗯,那你解开线,继续练你的弓箭吧。”
万青想出一个继续聊话的话题:“以后,你不用再黑着灯望这边看了吧?”
轻笑声再次传来,然而她道:“时间已晚,小女子要回去休息了。”
万青只好解开棉线,看着它被抽回并很快不见,不多会,那扇窗也关上了。
此时的万青意兴阑珊,哪还有继续练武的兴致?他开始收拾弓箭准备入睡。他找了半天才找到那只脱靶的箭,原来是射在了东厢房的椽头上,再高一点便飞出园外。
入睡前,万青忽然想到:奇怪!我没有达到目的,为什么反而挺高兴?
令人高兴的事不止这一件,仅过一天,整个将军衙门都笼罩在一片高兴的气氛中。
下午亲兵们正在操练,忽听有人大喊:“王促回来了。”不仅是众亲兵,所有官、吏、随从都从四面八方急匆匆奔向大堂,不一会便把大堂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虽然只有在最里层才能看见王促,但听见他兴高采烈的声音,大家都知道一定是他带着王副使的喜讯而先行回来的。实际上,王促带回的消息比众人预想的还要好。
等陈校尉挤开一条道到跟前,王促立即禀报了王副使此行的成果:
其一,凤林折冲府每月军俸,一千贯由弘农州府支付,另一千贯由兵部拨发;
其二,今年凤林折冲府继续训练戍边健儿一千二百人,所需费用另议;
其三,为拱卫两京,凤林折冲府在健儿开拔后扩招一团,规格提升为中府。
众人喜出望外之余,又开始询问起每一处细节。王促这才绘声绘色地讲起王副使如何在虢国夫人府外连续等待三天两夜,如何软磨硬泡使管家同意,如何跟随着虢国夫人去杨丞相府拜访的,以及带着杨丞相的手令催着户部下文书的。
他最后道:“将军晋见虢国夫人、拜见杨丞相时都是孤身一人,卑职虽未能跟随,但能想象到将军一边忍辱负重,一边据理力争,才为折冲府争回粮俸。”
陈校尉随后道:“凤林与衙门唇齿相依,若凤林府散了,我等迟早也得另觅去处。因此称王副使是我等的恩人也不为过。”其余众官纷纷称是。
王促神情激昂地道:“将军一向对下属关爱有加,每念及此,卑职感激涕零。以后在将军鞍前马后效命,虽结草衔环,也要报答将军之恩。”
万青觉得这些话颇有谄媚之嫌,换做自己是绝对讲不出口的。但他也知道王促一向如此,并非口是心非,这是他深得王将军重视的原因,这一点甚至连王继元也比不上。
王促的兴致很高,滔滔不绝,连嗓音都嘶哑了,直到陈校尉强令他去休息才作罢。
万青回到菜园,想将消息转告辛瑶。但他击掌数次、等候半天也未见墙内回应。正焦急间,忽然醒悟:这等重要消息,内府岂能不知?此刻内府众人应该仍在庆祝;而我一个亲兵却想用这种方式来传递消息,真是可笑至极!
然后他坐在草垫上,抛开杂念,开始依次练习静坐功、动桩功和清风拳。自那次雨中领悟胡旋手奥秘以来,他对清风拳的理解越来越深,诸多精妙处也随即发掘出来。
比如,“金蟾三步”的核心是以小步左右晃动扰乱对手脚步,“震乾坤”不单把对手震开,更要设法使对手失去平衡,“霸王弓”把自身扭作弓形不单是为了躲避,也是在为反击蓄力,至于“夸父追日”则是在对手刚露出一个小破绽就连续追击直到彻底击垮对手……
当晚万青又在凉亭搭铺过的夜,但直到他五更前离开,内府那边始终没有动静。
接下来几天,衙门里一片忙碌景象,所有人都在为王将军回衙后的庆祝仪式奔忙。亲兵们尤甚,从卯时到戌时安排的满满当当,还都是累死累活的体力活,到了夜晚,例行的巡夜也免不了。这种情况下,万青和其他亲兵一样,回屋后恨不得脑袋沾着枕头便入睡,临晨又半睡半醒勉力赶到衙门里,也就顾不得观察院墙那边的情况了。
到了王将军回来的这天上午,衙门里一切准备妥当,大家打起精神,都在等候王副使一行归来。按照行程,申时王将军一行就该到了,但申时三刻过去,仍然不见踪影。
接近酋时,随行的一人回来了,他禀报道:在城西五里处,王副使遇到了前来欢迎的太守,二人寒暄一番后,一起去太守的一处庄子参加接风宴,连城门也没有进。
陈校尉忙派快马去庄子打探。约过了半个时辰,一人回来禀告道:他到庄子后,发现大刘小刘直接带着手下回了折冲府;其余随行人员均在,但他们也是一头雾水;而王副使正与太守在书房单独议事,并未见到。
众人面面相觑,猜不透王副使的意图。看着衙门内到处张灯结彩、堪比元夕的精心布置,众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再差人去庄子打探消息。
直到城门快关,一人风风火火地赶回,口中喊着:“见到王副使了,副使传话了。”
众官员一起围过来,那人道:“王副使刚刚与太守一起回到宴席。见到卑职,他道太守盛情难却,今晚要在庄子里不醉不休。随行人员中不愿留者,席后也可集体回城,太守已吩咐了守西门士卒到时开门。王副使让大家不必等他,明早去几人接他回衙门即可。”
陈校尉沉思片刻,道:“王将军必有深意,等他回来自会解释。只是庄子那里,去的人不宜多。王促,万青,你俩明早随我前去,不必太早,卯时在此集合。”
万青道:“属下五更还有巡夜,该怎么办?”
陈校尉骂道:“蠢货!这事还要人教你?找人换。”
=========================
① 古时计时,每夜有五更,每更分五点。
② 听瓮和听管,均为古代的窃听设备,与传声筒的原理相似。 聚散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