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聚散今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正在此刻,万青忽道:“稍等片刻。”走向庄门。众人望去,只见从庄门处走出几人,均是二十多岁年纪的青年,衣着与庄客们大不一样,像是什么重要人物。尽管周围无人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个个一幅气宇轩昂的架势。
万青走向其中一人,一边施礼一边交谈,那青年略微一愣,待认出万青后,与他亲热交谈。过了一会,万青手指这边,那青年似有些犹豫,不过最终还是向王伏飞走过来。
青年先施礼道:“不知王副观察使光临,胡四先替恩师致歉了。”
王伏飞也回礼道:“实是在下唐突,没等到请柬便自行前来,冒犯了诸位。”
青年笑道:“王副使的好意我替恩师心领了。不是胡四不肯行方便,确实是恩师有过吩咐,今天只接待江湖豪杰,朝堂上已另有安排。还请王副使不要责怪。”
王伏飞正色道:“今天来祝寿的没有副使,只有昔日一起在河西剿灭铁马黄九、镇三州、河朔四霸王、祁连双煞的故人王伏飞。烦请四郎向褒城侯通报一声。”
胡四郎闻听到那几个名号,思索片刻后道:“既如此,请阁下稍候。”
在等候胡四郎回来时,万青解释道:“胡四郎是我在彪豹馆的师兄,早我三年,因他名中有个‘嗣’字,索性只以排行自称。那些年我们彪豹馆与熊罴社、穿云馆、四海堂等争斗,胡师兄都代表彪豹馆出战,我有幸随他忙前忙后。几年未见,没想到他已经成为开国侯的弟子。”
王促低声道:“不用羡慕,跟着咱将军好好干,过几年定强于他。”王继元连忙喝止。
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才有位小厮近前,确定身份后,道:“请随我来,不要声张。”
小厮带着一行人绕过人群,来到侧墙的一个旁门,拿门环敲门三下。侧门上开出一小窗,小厮递上腰牌,侧门打开,王伏飞与众亲兵刚进去,侧门立即关闭。
小厮叮嘱道:“进庄后遇见异人异事,都不要问也不要管,只须跟我走。”
小厮专拣僻静人少的路走,若某处人多,便停下来等人散开,有时还折回来另选一条路。一路上也极少看到有喜庆迹象。
王伏飞心想:里边还多少有些侯府的味道,但与其他皇亲、王侯想比,确实简朴之极。他转而一想忽地明白:是了,当今圣人对外姓外族恩宠有加,对宗室子弟却有诸多防范,褒城侯如此这般,也是为了让圣人消除疑心。
想到这,他回头瞪着几个正四处张望的亲兵,万青和王小丙被瞪好几眼才反应过来。
约半刻功夫,来到一堵矮墙前,有位家丁迎上前来。小厮向他道:“就是这几人。”家丁道一声:“你去吧。”然后示意王伏飞继续跟他走。
进矮墙再转过两道弯,出现一间既宽又高的房屋。进门后屋内空无一人,地面几乎被一张硕大的阴阳鱼铺满,四周墙壁则挂着数幅八卦图,后侧还立着一座丹炉,原来这是间丹房。
穿过丹房后是歇息用的寮房,家丁转身道:“官人勿怪。今日府里人多眼杂,只有此处略微僻静些。请进。”
王伏飞压抑住心中激动,他让亲兵们外等待,自己轻轻推开门。
寮房正中是张宽大的卧榻,两旁各立着四人,个个毕恭毕敬,胡四郎也在其中。
王伏飞正欲开口,一阵爽朗的大笑从屏风后传来,伴随着一句:“伏飞小友在哪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倏然而至塌前。
王伏飞紧走几步,纳头便拜,口里喊道:“开国侯在上,受晚辈一拜。晚辈王伏飞祝开国侯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开国侯笑道:“请起,请起。老夫都忘了那些贼寇的名号,多亏小友还都记得。”
王伏飞道:“晚辈如何敢当小友二字?还请开国侯直呼贱名。跟随开国侯时日虽短,却足令晚辈受益终生。”
开国侯指着身后的胡四郎等人,道:“那时你跟他们差不多年纪,老夫比你现在略大几岁,一转眼,老夫已到风烛残年,不知还能受用几年阳寿。”
王伏飞正色道:“开国侯这是什么话?瞧您的气色,活过一百岁绝无问题。”稍停后继续道:“若再得仙丹相助,赛过神仙也未可知。”
开国侯指了指身后弟子,道:“伏飞,你怎么跟他们一样,尽拣好听的话哄我。”
一位年纪稍长的弟子插话道:“师傅,这足见平日弟子们说的都是实话。您瞧,今日贵客初来乍到,所言与弟子们分毫不差,您该明白往日错怪弟子们了吧?”
所有人都是一阵大笑。王伏飞呈上已包裹好的几件礼品,道:“匆忙之间只备了些许薄礼,开国侯勿要见怪。”
开国侯看也不看,一挥手让胡四郎收下,道:“你专程来看我,心意已到,有没有这些都不打紧。对了伏飞,你现于何处任职?”
王伏飞道:“晚辈不才,勉强领了弘农凤林折冲府督尉,这些天在兵部户部等候粮俸。”
开国侯点头道:“以你的学识,确实有些屈才。不过既为臣工,也要体谅朝廷难处。”
王伏飞忙道:“开国侯教导的是。其实官职高低、权力荣辱,晚辈都不放于心,可是所领一府官兵八百人,眼看要断了粮俸,晚辈实是为此事而奔波。”
开国侯觉得奇怪,道:“折冲府的鱼书⑧不是早停了吗?怎么凤林还有八百人?”
王伏飞简要解释了重开凤林府的经过,接着道:“自长征健儿开拔后,凤林府如孤儿一般,观察使衙门、弘农郡、兵部、户部都不愿承担每月二千贯的费用。弘农乃两京之间咽喉要冲,只靠团结兵怎行?八百府兵已是最低限度。可现在连这都难以维持。”声音有些哽咽。
开国侯叹道:“二千贯还不够他们盖一座楼馆。唉,才去了一个口蜜腹剑的奸佞⑨,又迎来一家作威作福的外戚。”
王伏飞再次下拜,道:“晚辈这次来见开国侯,既是为贺寿,也是为此事相求。”
开国侯沉吟片刻,对弟子们道:“你们出去把住门口,不要让闲人接近。”
待弟子们出去,开国侯道:“伏飞,你且起来。先前李相在位时,对内排斥贤才,对外重用胡将。但看当今能征惯战之将,哥舒翰、安思顺是突厥人,安禄山也算半个,高仙芝是高丽人,李仙弼是契丹人,汉将却寥寥无几。虽说汉胡均是大唐子民,但确实是个隐患。”
王伏飞道:“恩侯所言极是,当初能重开凤林府,朝中数位支持的大臣也是此意,只是不能明言,现在他们也是有力使不上。”
开国侯叹道:“如果早几年,老夫直接找李相。李相为官虽然不堪,但凭同为李氏子嗣,老夫的面子还是能换回每月二千贯。”
他顿了顿道:“可如今掌权的是另一人,只因老夫与李相有些往来,他把老夫归入旧党,仅仅碍于圣人才网开一面。老夫月前已向圣人上奏归隐,朝堂之上是帮不了你啦。”
王伏飞道:“晚辈哪敢麻烦恩侯亲驱贵体?只是想请恩侯指明一条路。”
开国侯思索片刻,道:“杨氏权倾朝野,绕是绕不过的,最好是从他们那里想办法。”
王伏飞喟然道:“晚辈官微人轻,想见六部的侍郎、尚书都要等候多日,即便我人能进得了丞相府大门,言语也到不了丞相耳旁。”
开国侯微笑道:“你在虢州吧?何不在虢字上做文章?”
王伏飞显得颇为疑惑,道:“虢字?恩侯指的可是弘农杨氏⑩?”
开国侯道:“哈哈,他们确实自称是弘农杨氏后人。”
王伏飞仔细思虑一遍朝中大臣,道:“晚辈愚钝,还请恩侯明示是哪位大臣?”
开国侯依然笑道:“为何一定是大臣?为何不能是女子?”
王伏飞脑中似一道闪电划过,道:“莫非是……是虢国夫人?”
开国侯没有回答,仍旧盯着他,脸色却变得严肃。
扑通一声,王伏飞再次拜倒在地,道:“恩侯的大恩大德,晚辈没齿难忘。”
良久,王伏飞才听开国侯道:“伏飞,你可知老夫为何给你指这条路?”
王伏飞踌躇一阵,回道:“杨丞相把恩侯当政敌,而恩侯此举……一是让晚辈以大局为重,大礼不辞小让;二是记得此乃权宜之计,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
开国侯道:“你能想到这么些,亦属不易,但有一点还是忘了。”顿了顿,他继续道:“往日在河西,你不循常规屡有妙策,但老夫更看重你的却是你忠君爱国之心。这次老夫愿替你出主意,也完全是因为相信你一片赤诚。”
王伏飞泣道:“恩侯明察,伏飞绝不会做对大唐不忠不义之事。若杨氏将来有违逆之举,伏飞必亲率凤林府将士将其一一手刃。”
开国侯点点头,道:“兵法可行诡道,但人心必须走正途。老夫在江湖上有些薄名,靠的是什么?最要紧的不是天下第一的武功,也不是杀伐,也不是拉拢,靠的是一颗上为君王分忧、下替百姓除害的公心。”
王伏飞擦干眼角,道:“恩侯教导,晚辈牢记在心。”
开国侯这才道:“你先起来,听老夫把话讲完。”
王伏飞站起,开国侯又道:“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仗圣人之宠,敢羞辱公主驸马⑪,敢刁难边关将帅……这些也罢,但他们连太子也容不下,你道是聪明还是愚蠢?”
王伏飞一身冷汗,道:“恩侯见识高远,旁人望尘莫及,伏飞折服不已。怪不得恩侯上得圣人之心,下受群雄之敬……”
开国侯打断他道:“奉承话不必再讲。你带来的贺礼,反正老夫也要转增他人,你且拿回去,送到虢国夫人府,还用的上。”
王伏飞忙道:“贺礼虽轻,总是伏飞的心意,岂可拿回?况且普通贺礼,杨氏必定看不上,此事伏飞已有对策,请恩侯宽心。”
开国侯点头道:“以你的足智多谋,必有腾达之日。到那时……”
王伏飞道:“晚辈绝不会忘记恩侯的恩德。”
开国侯摇摇头,道:“老夫不是那群社鼠城狐,不结朝堂朋党,不图江湖回报,老夫是要你永不忘忠君爱民的本色!”
王伏飞以手指天,道:“王伏飞若有不忠大唐之心,必遭……”他抬头看了一眼开国侯,继续道“……必遭灭门之祸!”
开国侯看似终于满意,道声:“好”,然后对外喊道:“你们进来。”声音震耳。
进来的不是众弟子,而是刚才在庄门见过的管家。他不满地瞟了一眼王伏飞,然后对开国侯道:“主人,你再不前去,三俊杰手下要把前厅吵翻了。”
开国侯摇头道:“他们三家见面不争不吵才是怪事。胡四,替老夫送送王副使。”
开国侯向王伏飞做个告别的手势,步出寮房。没几步后却忽然生气,转身对弟子们道:“你们这群酒囊饭袋!平日一再叮嘱你们多多钻研武功,哪个听的进?哪个做的到?传个话,所有弟子当中有谁能与三俊杰分庭抗礼,以后各种出头露脸之事全都交付于他。”
众弟子全都战战兢兢,不敢发一言。
那管家催促道:“各路英雄都已等的焦急,请主人赶紧起身。”等开国侯长叹一口气转身,他给众弟子使个眼色,众弟子立即忙碌起来,顷刻间除胡四郎以外均不见人影。
=========================
⑧ 朝廷欲征调折冲府兵时,需颁铜鱼符及敕书,合称鱼书,折冲都尉与州刺史(即郡太守)一起勘对无误后才能发兵。天宝八年,因多数折冲府已无兵可调,玄宗下诏停发鱼书。
⑨ 此处的“奸佞”及后文的“李相”,均指李林甫,他也是唐朝宗室出身,一直深受唐玄宗宠信,直到病死时还风光荣耀,但未及下葬却被告发谋反,导致削爵、抄家。
⑩ 在唐代,弘农郡即虢州,但汉朝的弘农郡相当于唐朝的华阴、弘农、陕三郡。弘农杨氏是历史上十大望族之一,在唐时改称华阴杨氏。自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均名人辈出。当时杨国忠、杨玉环等自称是弘农杨氏后裔。
⑪ 指的是天宝十年正月,杨氏五门(杨贵妃、秦国夫人、魏国夫人、虢国夫人、杨国忠)夜游,与广宁公主争道,致公主坠马、驸马被鞭,事后公主向父玄宗哭诉,却反遭严惩。 聚散今生